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书一忆(十三)我保留的六本盗版书之四:将信将疑的译林版《挪威的森林》


       202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前不久揭晓了,同样的垂青于亚非拉地区。尤其是非洲地区,已经是连续两度在看似激烈角逐中黑马杀出。这就让文学爱好者们再次做实了诺贝尔奖的政治取向。自从一次泄漏结果一次颁给“歌手”后,诺贝尔文学奖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得“无足轻重”中威信扫了一地。但作为吃瓜群众的读者,却始终跟着外围赌盘一起一边啃西瓜,一边等着开奖。

        在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奖名单中,总有个万年陪跑王的存在。他就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其实,他都算不上日本作家了。或许他要是能和2017年的黑马石黑一雄一样,换个国籍,没准还真的就选上了。不过,这个陪跑榜单的“小说家”却又确实是一个跑者:村上春树酷爱跑步,甚至后来还出了本《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的小书。至于诺贝尔文学奖,就像他本人说的一样,“已经不在乎了”。尽管这句不在乎在外人看来那么违心,可是在他这样一个畅销书畅销到全世界的作家来说,确实是能够佛系处理。不过,诺贝尔文学奖似乎也确实从来不来care畅销书作家,哪怕那些作家的书里确实具备文学的灵魂治愈属性。

        已经不太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入的村上春树的坑。但也逃不脱译林和上海译文两家出版社的“牵线搭媒”。无非就是他们俩的引进,让林少华和村上春树这两个“黄金搭档”进入国民读者法眼。尤其是上海译文,简直是现今最能搞定外国文学的出版社。可以与之抗衡的怕是只有后来者居上的“版权狂魔”南海出版社了。(“垄断”了东野圭吾版权是他在出版界可以吹几辈子的成就)。

尽管作为二手书流通不是一件好事,但对自身来说,几乎很多人都有在买到的书上记上购买日期和地址的习惯。于是,若干年后就看到了2007.5.27于西北政法大学购买的回忆。

        尽管我入坑不算晚,但对村上春树的小说却并没有那么上心。实际上,由于阅读时间受限,我和现在的读者一样都喜欢读短平快的散文。而村上春树本人也似乎和出版商一样,“懒”得出小说。近几年基本上就是散文和短篇。奇怪的是,和其他作家不一样的是,这样的转型并没有影响他的书继续畅销。从某种程度来说,我一直判断的“懒”在各行业蔓延,也渗透到了作家的职业里。尽管这是不可取的。

      我读过的村上的书不多,买的就更少了。除了一本中文版的《奇鸟行状录》、《袭击面包店》外,印象最深的还是在上海福州路碰上书店拆迁买的一本《舞!舞!舞!》以及手上这本盗版的《挪威的森林》。实际上,今天去看这本译林出版社中英对照的《挪威的森林》。我反而有点失去了对它是盗版的判断。尽管刚买它时,就是按照“明知故买”而买下它的。

译后记直接贴在村上春树的后记上,等于缺失了少华同志的译后记中文;另,translator一次被拦腰截断。

        说他是盗版,是因为价格本身不高。加上那些年盗版处在巅峰时期。购书时又是在西安的西北政法大学,距离九衢之地的武汉又不远。而且它有着致命的两个盗版特征:其一、排版混乱。英文排版错误百出。基本的单词稍微长一点就就把单词拦腰截断,这就有点离谱。其他排版错误还包括句子之间应该有的空格距离、逗号和句号的分离等。其二、单词错误。这种错误过于明显,而且是所有英文字的书籍盗版的通病:i和 l 分不清。

     taxi driver 隔行无分开距离的同时把taxi的单词也打错。这是典型的外书盗版的两个特征 

       其他的迹象比如用纸等只能算是差强人意,在2010年以前,正版用纸和盗版用纸如果一个为了省成本,一个为了逼真,其实相差无几。到了今天,盗版就因为纸张质量的不断升级,更加高端,甚至能超过正版了(比如近期火热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竟然有精装版!)。因为他们的销量完全可以让成本忽略不计。要知道,即使是在如今纸价飞起的年代,纸价从来不是成本需要担心的一个从属理由。

        对一本书的接触越深,越能接近它深层次的东西。除了内容,还有它本身。这也是为什么我突然觉得这本“盗版书”也有了不是盗版的可疑成因。一开始有这种翻案结论是源于自己一直喜欢并且持续购入的外研社月亮石系列全英文名著。尤其是福尔摩斯探案系列七册。前不久,在获得其中的第二册时,看品相一般,我就拿来品读。由于是二手的,我看到书中加了几张贴纸。阅读后发现,这些贴纸都指出了这本书的印刷错误!而最多的错误刚好也是前面提到的那两种!首先,月亮石的这本书一定不是盗版!其次,这本书也不是样书(没有任何样书章或者标记)。最后,在6本盗版书之外,我学生时代买的盗版的合订本英语读物这种类型的错误十分频繁。于是我开始了想找这本盗版书的“正版”的计划。

i和l 印刷时不分,是中英文对照类书籍里的普遍现象

      讽刺的是,正是寻找正版的道路让我又多了一份正版与否的持疑。经过豆瓣、出版社业内人士咨询、二手书网络查找等多种方式发现:和我盗版书一样的二手书存量少得可怜!且能找到的几乎和我手上的有着一样的问题。那么问题就变成了:这是一本盗版商自创的书呢还是译林本身自己出版的书但没有很好的排版和翻译处理呢?毕竟,无论在哪个年代,盗版商看上的一定是一摸一样在售的畅销书籍才对,怎么会寻找不到一本当年畅销的书呢?

        尽管出版社难免存在不严谨的情况,我宁可相信手上的书是盗版的,只是盗版的不咋滴。仅仅只是因为在处理中英文切换时排版的不仔细造成了盗版的过于明显。毕竟,如果是正版呈现出这样的质量,只能说是“毁尸灭迹”。当时的村上春树和他的这部作品可是如日中天啊!查询的过程中,除了这本中英文对照本外和此前出版的中文版外,译林出版社在没有其他版本,尤其是双语对照的。市面上也很长时间没见到过,尤其是中英而不是日汉对照。

       

学生时代的读书痕迹,通常都是这类“在意”的笔记

        整理出这本盗版书时,短暂的休息时刻会想起最开始捧腹他的时刻。会认真做笔记,把当时不认识的单词觉得重要的做上标注。可能正是在书中看到了过去的自己,有了对话的感觉,才会不舍得吧?何况,如果不是认真读了这本书,又如何能挖掘并判断他内容的正确与否呢?

       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村上春树的那些小说,能记得的内容又能有多少呢?即使是这本《挪威的森林》,即使是后来搬上了银幕,可以记得的怕也只有片段了吧?后来和95后-00后的小众书友在群众聊天,发现大家当年很多人都是把《挪威的森林》当作小黄书来读。而每个人的回忆里,都有着小确幸和萌新的冲动。只有在成长以后,以成年人的视角回头再去读它,才会发现遮遮掩掩不如坦坦荡荡,躲躲藏藏皆是自我约束。也只有在日本的文学里才有直面情感下不羞涩的面对和理所当然。这一点来说,《挪威的森林》也不过是蜻蜓点水。

        另一面,确实,除了村上热爱披头士乐队,而把挪威的森林直接作为书名,又有几个读者能去理解这不着调的书名和书的内容呢?很多的只是在读的过程中享受阅读的乐趣,而不在乎细节吧?甚至在这些更年轻的读者那里,甚至不知道有个叫伍佰的男人也唱了一首《挪威的森林》?

      我翻了翻这本盗版的《挪威的森林》,看着从密密麻麻的笔记到后面的干净清爽,突然有种“内心藏着你不愿提及的回忆”,这种“孤独的落寞”也许就是内心深处有着澄清湖面的“挪威的森林”。没有绿子、直子、透子。内心平静的涟漪,此刻只有自己最清楚:为什么我觉得伍佰的《挪威的森林》更配得上村上的这部小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声书】《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为什么在国内如此受欢迎?
马拉松都跑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算个啥?
为什么这个日本人,今天刷爆了中国人的朋友圈?!
村上春树陪跑诺奖30年:我也要继续努力到90岁才行
村上春树远比莫言出名,为何却得不了诺贝尔奖?原因只有1个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