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来现实——由《傅雷家书》引发的部分浅思与浅悟

宜春市共青团推荐《傅雷家书》音频

下文为昆明的一名从事传统文化事业的优秀的00后随笔写下的《傅雷家书》读后感。

暑假,学校要求外甥女阅读《傅雷家书》等几部著作,并做读书笔记。她是不太感兴趣的,做为其作业辅导者,只得我拿来读了读。

这是一部收录了傅雷写给儿子傅聪从1954年到1966年的家信。近景是傅雷对傅聪的父子之爱,他们不仅是父子,也是知音。与其说这是一封封家信,不如说除了描绘父子深情,大部分探讨的是艺术哲学,集中探讨了何为艺术?艺术的原始发生?艺术如何升华?艺术品味从何而来?艺术家的修养?艺术的出世与入世问题?艺术的最高境界等等。远景则是那十二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变迁,字里行间透露出那段时间人们思想的变化,对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的观察和体会。傅雷通过看《卓别林传》,了解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资本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对此他在书中写到:“光是看那些光怪陆离、奢靡吵闹的生活,已经很累,更何况是亲身体会那种生活。”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子里人是追求幽远和恬静的,在古代人们以道德高尚和有文化品味为荣,并不以财富多寡为荣,相反拥有财富的商人社会地位并不高。近代以来随着传统文化的流失,傅雷提到的上世纪的美国生活现在已渐成为周遭的常态,不禁令人担忧,祖宗留给我们的优秀遗产会丢失在岁月里吗?是否会丢失在我们以及我们以后的一代代人手上?何去何从,如何取舍?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再谈傅雷之文笔,言简意赅。字里行间透露出他的双重性格,即四大皆空虚无的思想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一对矛盾体。因此他对傅聪的教育也彰显了这一对矛盾,他既希望傅聪不要把名利权情看得那么重要,但是又要对艺术保持终生的执着和热爱。我想这也是5000年以来中国文人的痛苦与矛盾,追求与热爱。如用中国太极阴阳的理论来理解,其实也不难,它也是一体两面,其一即对物质和自然的索取降到很低。因为人生如白驹过隙,人的生命与人类的历史与整个宇宙相比微乎其微。这一点与西方人完全不同,西方人认为自己是万物的主人,一直要战胜自然,攻克自然。一体两面的另一面便是在精神上无尽的追求,在学问艺术上永远往前走。用法国汉学家中医学家腊味爱的观点看,精神属于阳,物质属于阴,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是阴阳一体。

傅雷还提到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出入关系。概言之,就是“胸有惊雷,面如平湖”。把激烈的感情化为平静的状态,以慈悲平淡的状态表现出来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从深情入,从平淡出。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每个部分都值得细细品读的书。其中蕴含着诸多哲理,是肤浅的我无法参透的。细思之,明辨之,不仅于当时,于今日依然大有裨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傅雷家书》简答题整理汇总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5
【名著选读】傅雷《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经典版)(忠实收录傅家父子对人文艺术哲学的讨论,厚重丰富)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
家风家教大家谈:从《傅雷家书》看文化艺术的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