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颧髎穴的准确位置图与作用

颧髎穴

穴位

颧髎 Quánliáo,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兑骨、权髎、兑端。颧,指颧骨。《黄帝内经素问·刺热》:“色荣颧骨,热病也。”王冰注:“颧骨,谓目下当外眦也。”髎,指骨空处。穴在颧骨尖处之窠臼中,因而名之,系小肠经和三焦经之会穴,有舒筋止痛之功,主治口僻、面赤。

经属

手太阳小肠经。为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的交会穴。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取法:在面部,颧骨最高点下缘凹陷处即是。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颧肌、咬肌、颞肌。有面横动、静脉分支。分布着面神经及眶下神经。皮肤由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的筋膜疏松,以纤维束连于真皮和肌质,其间有面横动、静脉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进入面神经颧支支配的颧肌,进而入咬肌及颞肌,该二肌由下颌神经的咬肌支和颞深前、后神经支配。

作用与主治

作用:通经活络散风止痛

主治:口眼歪斜,眼睑动,齿痛,唇肿,面神经痉挛,面瘫,面赤,目黄,目赤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颊肿,面肌痉挛,鼻炎鼻窦炎牙痛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0.3~0.5寸,斜刺或平刺0.5~1寸。

灸法:艾炷灸1~3壮,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常按摩颧髎穴,每次1~3分钟,对面部有很好的保养作用,可提升气色,振奋精神,还可以预防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面部疾病。

配伍

1、配太阳穴下关穴颊车穴合谷穴治三叉神经痛。

2、配二间穴治齿痛。

3、配大迎穴治目动。

4、配翳风穴合谷穴治三叉神经痛,齿痛。

5、配肝俞穴太冲穴治面肌痉挛,眼睑瞤动。

6、配太阳穴、攒竹穴下关穴、地仓穴颊车穴治口歪眼斜。

7、配颊车穴、合谷穴治面肿。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肿,唇痈,颧髎主之。目赤黄,颧髎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口,面赤目黄,眼动不止,肿,齿痛。

《循经考穴编》:天吊风,口眼斜动并肿,齿痛。

针灸大成》:主眼瞤动不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颧骨上有什么穴位
18、颧髎:常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
冬季面瘫,导致面部变形,如何用针法解决面瘫痛苦
牵正穴的准确位置图,牵正穴,牵正穴的作用与功效
临床札记:乍暖还寒谨防“面瘫”
面瘫的人合不拢嘴怎么办呢?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60148231.htm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