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川 梓潼县 七曲山大庙

    四川省 梓潼县地标 七曲山大庙,位于四川省梓潼县城北9公里。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之中的文神文昌帝君的祖庙,始建于晋,为蜀地百姓祭祀张亚子而建。元初,张亚子被封为“文昌帝君”后,在此建的道教宫观“文昌宫”。后经元、明、清三代多次扩建,逐步形成了由三条轴线组成的道教文化建筑群。

    七曲山大庙,古名善板祠,唐改名七曲寺,南宋又改名灵应祠,元改称文昌帝君庙,明清则改称太庙、大庙。自唐、宋两代皇帝将梓潼神追封为“王”的爵位后,地方政府即从南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开始,按王府格局续修七曲寺,建成后即敇庙:“灵应祠”。整个建筑共占地1.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今存元、明、清之殿宇亭台23处,以真庆宫之百尺楼、正殿、桂香殿为中轴线,其余建筑物,则依山造势。有如正殿、桂香殿、天尊殿的的北方风格,有如风洞楼、瘟主殿等的南方风韵。

     百尺楼又名忠孝楼、星主楼、魁星楼,为大庙的皋门(正山门),始建于明代。康熙五十年重修,为一底两楼的大木结构,通高33.15米;正殿位居真庆宫中轴线的中心部位,是供俸文昌帝君的主殿。灵应祠肇造于绍兴十六年;桂香殿位于正殿之后,初建于南宋;啓圣祠又名圣父殿、啓圣宫,为供俸梓潼文昌之父显庆慈佑仁裕会德王张隆祖的殿宇;白特殿古名善板祠。又名恶子祠。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风洞楼又名大悲楼,因楼下为白特殿,殿后壁有山洞,俗称风洞,故名风洞楼;瘟祖殿位于启圣殿左侧,始建于明初;天尊殿位于七曲山主峰鳌山之巅,清同治年间曾悬有“天下第一名山”的横匾一道;关帝殿位于“四万株松之斋”右侧,由臬门、拜厅、正殿三部分组成。始建于明代;盘陀石殿殿堂阔三间;应梦仙台位于关帝殿之西,为明代或明代之前的建筑,清代又重建;望水亭位于百尺楼之西的孤峰之巅;晋柏亭位于应梦仙台右侧,亭内四壁概用石板砌成,高2米。

    七曲山大庙为AAAA级景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昌帝君像
赵琛|历代文人都拜文昌!你拜过吗?
七曲山大庙[国家AAAA级景区]
绵阳七曲山大庙导游词
四川这座庙是文昌帝君的祖庙,与曲阜孔庙齐名,成高考祈福胜地
道与天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