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教育是门艺术,我们做父母的要明白!

孩子的成长是一次“单程旅行”,是不可逆的,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也就错过了孩子最佳的成长发展期,由此就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所以孩子的教育容不得半点的马虎大意,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既然谈到孩子的教育,那就先要明白什么是“教育”。东汉的语言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教育”是这样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所以说,真正的教育,并不是我们将孩子“丢”给学校和老师,让他们去教育。最重要的教育,应该是我们自己的“上所施”,让孩子“下所效”,从而“使之作善”。简单讲,我们要给孩子做个好样子,让他去效仿。

父母的言行是无声的老师,自觉或不自觉的榜样,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功效,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事事都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孩子人生的好榜样。英国教育家洛克主张,在教育孩子时,与其让孩子记住规则,还不如给他树立榜样。他强调示范和环境的教育作用,反对单纯的说教。他说:“无论给孩子什么教训,无论每天给他什么样的聪明而文雅的训练,对他的行为能发生最大影响的依然是他周围的同伴,是他监护人的行动榜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最初的模仿对象,孩子从父母那里学到的品质、人格、习惯和处世态度,对他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极大影响。不要以为只有我们同孩子谈话和教导孩子、吩咐孩子时才是在教育孩子。我们时时刻刻自身的行为,都是在教育孩子。比如我们怎样穿衣,怎样跟别人说话,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怎样笑,等等,所有这一切,对孩子都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我国古代家训教化中也非常注重父母的道德修养,要求父母正身率下,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家庭成员,不得偏私。只有父母能够以身立范,孩子才能真正得到良好的教育。早在2500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也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本意是说,如果管理人员本身品行端正,那么即便不发号施令,他人也会以其为榜样去做;但如果其本身品行尚不端正,即便是强硬地命令他人,他人也不会听从,这就是身教榜样的重要性。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

要想孩子怎样做,我们先要做出来;要想孩子养成怎样的习惯,我们先要具备那样的习惯。“上行”为善,“下效”自然也会为善,我们自己做好了,孩子也就不需要教了。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身教,才是榜样的作用,比任何说教都要管用得多;父母好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比那些座右铭的影响要更为深远。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率先垂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艺术,是最重要、最高超的教育艺术。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带头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作出好的表率。事实上,对孩子来说,父母本身是一种教育因素,这种因素对孩子的影响往往是在无意中发挥的,但这种影响作用也是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这也足以说明,对孩子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最为重要的就是父母的率先垂范,要给他树立好榜样。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效仿的榜样,我们起到的示范作用是应该是全方位、立体化的。所以我们如果能够时时、事事、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言一行就会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5句话,阐述最重要、最高超的家庭教育艺术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不放弃自我成长
注重身教做孩子成长好榜样
【父母必读】比别人家的孩子,不如自己做好榜样!
早课堂158|和孩子沟通的六大艺术(下)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四大法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