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武钢三中,你不知道的事


我静静的坐在台下,听着某同学的演讲。他说:当我小的时候,梦想就是进入武钢三中。然后,你们的笑声响了起来,充满了不屑和轻蔑。子曾经曰过,“儿不嫌母丑”。 而你们对于自己的母校,却是如此的态度,那样的轻浮。


此时,我内心是极为痛苦的。鉴于对学校过往的了解,我确定的是武钢三中配得上在座的每一个人。深呼吸一口气,亲爱的同学们,如果你们允许我这样称呼的话,让我来告诉你们那些关于武钢三中,你不知道的事吧!





青山这个地方,为武钢而建,因武钢而兴,武钢三中也是如此。1978年作为共和国钢铁长子的子弟学校,武钢三中成为了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当年一起成为省重点的学校并不多,全省一共33所高中而已。所以当有些学校以省示范自居傲人的时候,你们可能不知道的是:省重点基本都是现在的省示范,但省示范未必都是曾经的省重点,它们并不一样。


成为省重点的武钢三中,很快拿出了与省重点匹配的实力,先后诞生了五个全省高考文理状元。特别值得一说的是1982年和2008年。1982年,在改革的春风里,刘建敏和王璐勇夺湖北省理科状元和榜眼。那一年,全国高考人数187万人,全国所有高校、所有批次(本科和专科)一共录取人数是32万,而湖北不过万余人罢了。那一年的高考状元没有那么多的镁光灯,没有巡街游行,没有醒目的头版头条,只有图片里豆腐块般大小的,不知道第几版的一条不起眼的新闻。




2008年之所以应该被记住,不仅是因为诞生了史上最牛状元——邓迪,更是沉寂多年的武钢三中强势发音的一年。还记得那一年的雪特别大,白茫茫一片,以致火车停运、交通瘫痪。看着当年高三师生蹒跚到校,却人人坚持的情景,一位老教师说:或许“瑞雪兆丰年”吧。未料一语成真,710分状元横空出世,至今无人超越。


当然,众所周知的,武钢三中之所以闻名全国,还是因为她傲人的竞赛成绩。有人说,竞赛有什么了不起?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在那个百废俱兴的年代,在那个中国靠什么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年代,在那个中国人略有些自卑的年代,中国学生在奥数上的成就,是足以鼓舞民族士气的。


武钢三中的竞赛在全国是个什么地位和水平呢?


武钢三中的国际奥林匹克竞赛,横跨多个学科,先后在数学、物理、生物上取得过国际金牌。尤其以数学最为突出,至今有10金4银3奖牌,奖牌数全国第一。武钢三中也因此,成为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协作体核心学校。这是个什么机构呢?百度百科上说,是“国内一些在数学奥林匹克活动中成绩卓著的学校,为了探索数学科学人才发现与培养的规律、总结数学奥林匹克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共同构筑的一个交流的平台。”如果你仍然不太理解,那么看到成员学校包括人大附中、清华附中、上海中学、成都七中等享誉全国的名校的时候,或许应该有所感悟了吧。


如果你觉得这些很抽象,那我再讲几个具象的故事吧。


第一个故事,是在贴吧里看到的。我们有一位同学由于种种原因,回到了上海读高中。有一次她去补习,听见前面的两个学生在议论:哎呀,某某中学的数学好厉害啊……如此云云。这时候,她就听见另一个学生反驳道,厉害什么啊,人家湖北的武钢三中那才叫牛气,人家那数学……这位同学当时感触很深,她说真没有想到,我们学校声名远播到这种程度,由衷的觉得为自己曾是一个武钢三中学子而自豪!瞬间她就觉得自己走路“腰不弯了,腿不瘸了,爬楼也有劲了”。


第二个故事,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某年某月某日,我有幸到省内某所响当当的学校交流学习。看见偌大的广场上有个巨大的光荣榜,在显眼的位置贴着当年的喜报:热烈祝贺我校某某同学获得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我当时感触颇深,一个全国一等奖,就让这所名震荆楚的名校如此激动,想想我们每年一等奖的数字,内心还是有些小骄傲的。


亲爱的同学们,我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无数武钢三中学子本着一份对学校的责任,拼搏、努力、付出,才造就了今天的武钢三中。无数武钢三中的老师们筚路蓝缕,呕心沥血,才铸就了属于三中的传奇和辉煌。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尊重这些传统,我们没有理由无知的轻蔑的对待自己的母校。



有人说:今天武汉市的高中格局,是一种春秋争霸的状态。


华一是齐国,实力强大,诸侯霸主。但毕竟还不是周天子,不能一统江山,还没有到“王朝”的那一步。


外校是晋国,皇亲国戚,天然优势,自身也有实力,有非常多高光时刻。


武汉一中是宋襄公,也有一颗霸道总裁的心,不过还需要积累。


武汉三中是秦国,一直努力的成为狠脚色,但属于他们的时代还未到来,未来应该还是很光明的。


省实验和二中是吴越争霸,忽然间就撕起来了。各领风骚数年,但现在是二中一马当先。


六中是鲁国,光鲜时刻文治武功都很昌盛,但贵族气息浓厚的他们也面临着发愤图强的新问题。


十一中是燕国,守土一方,但内乱太多,很少饮马黄河,也很少走到争霸舞台的中央。


我们武钢三中则是楚国,荣耀的时候饮马黄河,问鼎中原;但受区域因素影响,绝大多数的时候,只能在青山无敌的自high,其它诸侯总觉得我们是“门口的野蛮人”,可又不敢无视我们的存在。


但我依然觉得尴尬,昔日的荣耀与略显平淡的现在,让我始终对这学校怀有很多的歉意和愧疚。我们没有优秀的生源,录取线常年落后于“九大名高”里的其它学校,有时甚至是二三十分的距离。校园的设施古朴的有些陈旧,硬件设施远远落后于市里甚至区里的学校。可我们依然挺立,并未倒下。2016年,我们送了13名学子进入清华、北大;我们硬考600分人数253人,位居市内前四;我们让550多人进入一本学校学习,我们的王逸轩夺得国际数学奥赛银牌。


所以,华一很优秀,他们都很优秀,我们并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们理应最该受到尊重。



同学们,关于武钢三中其实是有很多偏见的,我们姑且把固执的持有这些观念,罔顾客观事实的人,称作“偏见怪”吧!


比如说武钢三中只重竞赛,不重高考。


首先,还是要谢谢这些“偏见怪”,对于我们竞赛的肯定。其次,我想说去搜搜湖北状元排行榜,你会发现在武汉外校最多,有6人;再就是武钢三中,5人。请注意是武钢三中,不是华一,不是二中,不是省实验。


或许又会说“状元本天成,妙手偶得之”,600分才是衡量高中教育质量的关键。好吧,我们看到2016年我们600分有253人,仅仅少于华一、二中,也只比省实验少4人而已。但请记住,2013年的时候,中考录取线华一是539,二中是532,省实验是529,我们是514分。


也许有人又会说今年高考偏易,武大华科才是衡量一个学校的重要标准。那么,我们文理合计近120人,位居武汉市第四。所有这些,还不够打脸那些质疑武钢三中的人吗?


还有人说,武钢三中竞赛的学生都是“跛子”,不能全面发展。好吧,我来讲一位竞赛同学的传奇吧。他在高一的考试中九科总分,也就是“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惊人的达到了1030分。计分的老师很纳闷,以为自己统计错误。这个同学是学理科的,但他的政治、历史都是90分以上(满分一百)。这位同学后来参加了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以第一名且满分的成绩获得金牌。他叫做彭星月,后来就读于北京大学。自此以后, “星月神”的传说誉满江湖。


还有“偏见怪”会说武钢三中只重理科,不重文科。仔细研究我们状元的组成,其实我们是有2个全省文科状元的。2013年的时候,我们文科是有武汉市文科第二名和第六名的。2016年的时候,我们学校的文科600分,上武大、华科人数都是排在武汉市高中的第四位的。如果这些都不算我们文科强大的证据,那么我想问问怎样才算文科强大?只能说,武钢三中的理科太过于耀眼了,以至于我们的文科被遮掩住了部分的光辉。




无计可施的“偏见怪”挠挠头,沉思片刻又说:武钢三中管得很严格,学生只会死读书,发展前景一般。我只能呵呵了,管理严格难道不是对家长、对学生最大的负责吗?


高中的人生当然要有美丽的色彩,但没有好结果支撑的美丽是真实的美丽吗?


为什么不在最该奋斗的年纪去燃烧青春,锤炼自己,而去选择蹉跎和安逸?


学习能力当然不是人能力的全部,但它不应该是人能力的组成部分之一吗?在高中阶段它不应该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吗?


何况我最想告诉“偏见怪”们的是:


你们知道湖北省最大的中学生管弦乐团在哪里吗?是武钢三中学生管弦乐团。曾经应邀参加过高大上的“李岚清音乐笔谈”的,我会告诉你我们是湖北省唯一的一所中学。


你们知道湖北省中学女篮的霸主是哪所学校吗?是武钢三中女子篮球队。叱咤篮坛多年,几乎无敌,只能独孤求败,多次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的比赛。我会告诉你她们的教练去NBA镀过金,她们的队员都去了西安交大、重大这些985名校。




你们知道“长江科技论坛”和“星汉文化沙龙”吗?我会告诉你这两块牌匾的题字一个是王元(华罗庚的高足,陈景润的师兄),一个是冯天瑜。这两个论坛开办几十年来,讲座的都是理工科技和人文领域的优秀院士。


你们知道武钢三中舞蹈队吗?她们多次获得黄鹤美育节的一等奖,参加过全国校园春晚。




你们知道武钢三中合唱队吗?她们是武汉市合唱界的独角兽。起步晚,但一亮相就是传奇的存在。


你们知道武汉市最早的学校艺术节是哪个学校举办的吗?是武钢三中。寒来暑往,武钢三中科技艺术节至今已是三十年的情怀了。




你们知道毕业的学姐曾这样说:武钢三中不是刻意的“素质教育”,但我在这里从来没有无聊过,每天都很精彩。


你们知道武钢三中的毕业生先后和那些人握过手吗?我会告诉你名单里包括好几代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吗?


你们知道84届毕业生刘冬民先生吗?每年捐资20万元,帮助贫寒而优秀的学子。冬民先生说,这不是同情费,也无需回报。贫穷不是耻辱,是宝贵的财富,我们每个人都要活得有尊严。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为什么这么优秀?


有人说是因为风水,这里也确实有个传说。据说,早年间有位蒋姓盐商,夜过此地,突然看见靠近江堤的一个湖塘里光芒四射,天空上红云朵朵。他感到这是吉祥之兆,还认为湖塘里必定有“宝”。于是,他在此停留数日,四处走访风水先生,都觉得这里是块发财宝地。蒋氏当即下定决心,要在这儿扎根。不久,他雇请民工在这块低洼的地方取土垒墩,然后建房安家。没过几年,经商者接二连三聚集,土墩扩展,商铺增多,逐渐发展成一个小商镇。从此,“蒋家墩”传遍城乡。


蒋家墩,也就是武钢三中所在的地方。


但我说这并不科学,武钢三中之所以有现在,是一代代武钢三中人踏踏实实做出来的。这就不得不提,那些可爱而敬业的老师了。除却岑爱国、张文献、万长江、夏胜宣等等 ,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我来讲几个大家可能熟悉,也有可能不熟悉的老师们的故事吧。


第一位便是钱展望老师。钱先生堪称武钢三中历史上的传奇。当了十余年体育教师,然后改行教数学。结果,就像普罗米修斯一样,他点燃了三中奥赛的火种,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先后两名学生夺得国际奥赛的金牌,创造了三名学生同时进入国家队,代表中国参赛的传奇纪录。


第二位是詹立波老师。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高考总分710,被称为史上最牛状元的邓迪是他的弟子。在“名师”满天飞的时代,我始终认为一位连北大、清华学子都没有培养过的老师,是名不副实的所以,詹老师是最有资格成为“名师”的人了。他曾是数学教研组的组长,这在省市、乃至全国都是一个有分量的专业技术职务。后来詹老师转任年级主任,就不再担任教研组长了。我有时候在想:以他的贡献,自然既可以做教研组长,又做年级主任,毕竟谁会嫌“官”多?但是他没有兼任,只是专任年级主任。不慕名,有担当,这或许就是武钢三中老师们的情怀和境界。


第三位是张丽荣老师。张老师曾经先后带出了18个“清北”的学生。与张老师接触不多,一位这样业绩的老师在我的印象中自然是不苟言笑的。直到有次向她忐忑的索要一些资料的时候,张老师笑意盈盈的满足了我所有的合理以及不合理的要求。我才知道为什么张老师能做出这样的业绩,这秘诀杜月笙说过:一等人,有本事,没脾气。 


第四位是陈辉老师。陈老师和我一样,从没有带出过清华、北大的学生,也没有竞赛金牌,只是一名普通的政治老师。我想说的是你知道陈老师上班有多远吗?他每天六点从光谷出发,转两趟公交,一趟地铁,八点左右才能到校。赶上五点下班的高峰,晚上八点才能回到家中陪伴两岁的女儿。小姑娘有时候在家里总是一脸天真的问,我的好爸爸咧?可即便这样,也没见他迟到或是早退,而是耐心的给每位学生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所以你就不难理解,学生们为什么都亲切的称呼他为“小灰灰”。


第五位是夏璇老师,挺阳光的妹子一枚。有天晚上却接到了她忧愁的电话,因为教授的是心理健康课程,感觉自己不如语数外这些学科老师业务成长快。苦恼自己想替学校做些事情,却不知从何处下手。我也不知道如何解决夏老师的困惑,但是第二天我看见满血的夏老师,在备课和准备心理辅导活动;我看到学校简陋的心理咨询室,在她的设计下变得高大上;我看到她在几千人的家长会上的发言,引起了阵阵掌声;我看到她一步步成为了《湖北招生考试》、《楚天金报》、“家长一百”的签约心理专家。我有时候在想,夏老师那种奋斗的精神,不随波逐流,不浑浑噩噩,或许就是我们武钢三中老师与众不同的地方吧!




我们的那些老师,都是低头干活的“老黄牛”,但他们随手拿出来的可能就是国家级讲课比赛的特等奖;


我们的那些老师,没有那么多的公开课花架子,不会那许多包装出来的花拳绣腿。但我们内功扎实,练就一套朴实无华但威力无比的“降龙十八掌”;


我们的那些老师,可以义务的牺牲自己的周末,分文不取的给学生辅导一年多时间的数学;


我们的那些老师,可能都不是特级。真的,我们的特级不多,只有8位而已,但这些特级却百分百都是我们学校土生土长,自己培养的; 


我们的那些老师,一到联考命题,就会“大杀四方”,结果往往就是“哀鸿遍野”、“血流成河。所以武钢三中的学子都知道,周考比调考难,调考比高考难;


我们的那些老师,上课的声音响彻云霄。据说:十个貌美如花的英语妹子,吵不过一个孔武粗犷的数学汉子。最恐怖的是两个数学汉子在临近的教室上课对飚,那效果不亚于摇滚演唱会的体验;


我们的那些老师不慕名利,淡泊明志。记得我刚做班主任的时候,一位老教师就说,把这个班主任荣誉给刘老师吧,他还年轻,需要这些;


我们的那些老师都在三年一次的轮回里坚持,尤其是那群竞赛的人。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轮回不止里守住寂寞,甘于付出而不会出去吹嘘自己是“某名师”,带出过“某级别的状元”。


这就是我们的老师,千千万万老师中最普通的一群人,真真切切的最最可爱的武钢三中人!





我曾在网上看过一个帖子,题目叫做《已经离开,才发现有多留念》,讲的是一位毕业的学生对于自己母校——武钢三中的怀念。有些事情,非经历不能明白;有些美好,非失去不能珍惜。等你以后毕业了,你就会你开始明白,也就开始了怀念。 

怀念武钢三中的三大神兽:千年乌龟水中游,脏兮兮的白喵像煤球以及鸡贼的黄鼠狼满校园走。




怀念武钢三中校园的古朴雅致、历史悠久,参天松树没几个高中有。




怀念武钢三中营养广场(简称武广)的顶级经典奢华早餐——热干面,一定要加一个虎皮蛋和一杯浓香甜美的豆浆,效果才到最优。




怀念自己在牛哄哄的一号篮球场,给人“捡过球,加过油”的光辉岁月!




怀念依水长廊边春日里盛开的樱花,灿若云霞!





怀念科技艺术节上那些“武钢三中好声音”们,“走心”或者还有些“走调”的吟唱,“动感”或者视觉上还有些“动乱”的舞蹈!




怀念“冠军杯”篮球赛上,一起洒下的汗水,一起分享过的喜悦,一起珍藏的忧伤!




怀念那些在记忆里阳光灿烂,闪闪发光的日子……









写了这么久,大家有没有发现我都是说“武钢三中”如何如何,为什么不按别人的惯例简称“钢三”?给大家讲个袁世凯公子袁克定的掌故吧!袁世凯败亡以后,袁家穷困潦倒。长子袁克定吃窝窝头的时候,也得用西餐刀叉。可能大家觉得滑稽,但我很能理解曾留学德国的大总统的公子的感受。贵族可以没落,但尊严犹存;英雄可以末路,但气贯长虹。你们姑且把它理解为,一个有“武钢三中”情结的人的小自尊和傲娇吧!


我们就是“武钢三中”,不叫做“钢三”!




同学们,这就是你的母校,一个拥有了你的人、还想拥有你的心的地方;一个安放着你青春的地方,一个你起初并不了解的地方。从你踏进大门的那一刻起,她就是,一直都是。也许你对她有好的或者不好的记忆,但从你离开的那天起,你就会开始怀念。离开越久,了解越多,感悟愈多,怀念也便愈多。




所以请宽容的看待她,请温柔的对待她,

所以请为她骄傲自豪,也请为她拼搏奋斗,

所以请珍惜她,请爱护她!

所以如果爱,请深爱!




作者:刘江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省文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 共获得清华、政府、社会奖励50万元
泉州五中林子晗676分并列福建文科投档状元
绝密!浙江文理科状元养成记 #2016版#
攻略丨2018自主招生院校定位19个经典案例分析!高一高二参考
重磅!湖北省数学竞赛省一名单公布!共有74上榜!
清华保送生考试??南师附中露脸??勇夺三省状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