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学说2

讲师:徐雅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

(2)虚实错杂的病机

Ø 虚实错杂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盛和正虚同时存在的病及变化。

Ø 形成:由于疾病的失治或治疗不当,以致病邪久留,损伤了人体的正气;或因正气本虚,无力驱邪外出,而致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的凝结阻滞,

1)虚中夹实

Ø 是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有实邪为患的病机变化。如脾虚湿滞等。

Ø 临床表现:既有脾虚的症状,如神疲肢倦、食欲不振、食后腹胀、便溏,又有湿滞症状,如口中粘腻、脘痞、舌苔厚腻。

2)实中夹虚

Ø 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的病机变化。

Ø 如外感热病过程中,热邪伤津耗气,形成邪热炽盛,气津两伤的病证,即“阳胜则阴病”,临床可见高热、面赤、心烦、溲赤便结、舌红苔黄、脉数又见口渴

喜饮、气短心悸、舌干少津等津亏气虚表现等。

(3)虚实转化的病机

  虚实转化是指疾病过程中,由于邪气伤正,或者正虚而邪气积聚,发生病证性质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的病机变化。

1)由实转虚

Ø 病变属实,由于失治误治,致使病情迁延日久,虽然邪气渐退,或余热羁留未清。但是正气和人体的脏腑功能已经受到损伤,疾病的病机由实转虚。

2)因虚致实

正气本虚,脏腑组织功能减退,以致气、血、水等不能正常代谢运行,从而产生气滞、血瘀、痰饮等实邪滞留体内。此邪实是因为正虚所致,故称“因虚致实”。

(4)虚实真假的病机

1)真实假虚

Ø 概念:是指病机的本质为“实”,但表现出“虚”的临床假象,一般是由于邪气亢盛,结聚体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致。

Ø 真实假虚又称为“大实有羸状”。如热结胃肠而泻下稀水臭秽的“热结旁流”证;小儿食积而出现的腹泻,妇科瘀血内阻而出现的崩漏下血等。

2)真虚假实

Ø 概念:是指病机的本质为“虚”,但表现出“实”的临床假象。一般是由于正气虚弱,脏腑经络之气不足,推动、激发功能减退所致。

Ø 真虚假实证又称为“至虚有盛候”。如脾气虚衰的腹胀;气虚推动无力而出现的便秘。

虚实病机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3. 邪正盛衰与疾病的发展趋向和转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虚实转化
邪正盛衰
病机学说之虚实病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中医基础理论》 一、邪正盛衰
【中医理论】邪正盛衰
中医养生基础:病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