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失眠耳穴疗法
userphoto

2023.04.08 山西

关注

讲师:章陆

失眠,中医病名不寐。指经常性的睡眠减少,或不易入睡,或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睡,甚至彻夜不眠。病位在心,与肝、脾、胃密切相关。多见于西医学中的神经衰弱、神经性失眠等。

在耳穴治疗疾病的时候,第一步是要选择疾病对应的相应部位。

失眠的相应部位:

心、心神点,神门穴+耳背心,神皮下

以上穴位,两耳都可以贴。

1、心区或心神点

  心主神明,心藏神。所以失眠定位在心。但心区有些人不能用,可选择经验穴“心神点”。

  先在心区滑动探压,这时要用力度探压一分钟,同时随时与患者沟通,看有没有不适、心慌、胸闷等感觉,没有就可以在心区贴豆,如果有不适感觉时,就换成“心神穴”(心区中点到BC弧线连线为底边,向对耳轮方向做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顶点就是“心神点”。)。

2、神门+耳背心

前后对贴,能增强疗效,相当于贴了双心区。

长期便秘的人,不用神门,可以贴枕区,抑制作用小。

3、神皮下

西医认为,失眠是植物神经紊乱。用神皮下。


镇静安神、改善睡眠的穴位:

失眠点+类安定点+脾

1、失眠点

在耳背沟里面,从耳迷根向外做水平线,与耳背沟交点处,就是“失眠点”,贴豆。

2、类安定点

 沿着屏上切迹作一水平线,向下平移一个豆(约2毫米)的高度,取这条线上对耳屏游离缘与面折线的中点,叫“类安定点”,类似安定药的一个点。此穴需用揿针。常用手是右手时,使用左耳,相反,左撇子用右耳。

3、左耳的脾点

  脾点为心区中点与气管中点连线的距离,对称到心区后方的相应点。

左耳脾点+类安定点,对焦虑症效果较好。


调节脏腑+肝+肾

 心肾不交加肾区、肝血不和加肝区。原发性失眠一般与心、肾、肝、脾有关。肝区一般右耳效果好,肾两侧都可以。贴豆。

以上配穴可以用于常见的各种入睡困难、失眠、顽固性失眠。除类安定点需用揿针外,其他穴位可选用揿针或耳豆。贴三天休息2天,五次一个疗程。

配穴加减:

易做梦:神官点、神衰区、多梦区。

早醒:神衰点+睡眠深沉穴对贴,枕,神官点,+早醒时间子午流注对应脏腑(1—3点肝,3—5点肺,5—7大肠)

易惊醒噩梦多:胆怯线(右耳肾上腺、神官点、胆)、睡眠深沉点。

睡眠比较轻浅:睡眠深沉穴+神衰点两面对贴,神门+枕镇静安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韩帅帅:失眠的耳穴治疗法
耳穴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贴耳穴治疗失眠的常见方法
长期睡眠不足会减寿,记住关于睡眠的4个冷知识,一觉到天亮
君遗一物,名为相思
居家隔离话养生,巧用耳穴调睡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