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必背条文第163、168、172、173条解析

一、脾虚兼表的证治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163]

  桂枝四两, 炙甘草四两,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解:患太阳病,反而多次应用攻下之法治疗,表邪不解,里阳被伐而虚损,下利不止,成为邪热利。心下痞满而硬属表里同病,治当先解表后安里,但下利不止,里势较急,所以用桂枝人参汤表里同解。

二、阳明胃热、气津两伤的证治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8]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 炙甘草二两, 人参二两, 粳米六合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凛冷,亦不可与服之,与之则呕利而腹痛。诸亡血虚家亦不可与,得之则腹痛利者,但可温之,当愈。

解:患太阳伤寒,恶寒发热无汗,或是误用吐法,或是误用下法,治疗七八天身热不解,而误治后阴液受损,阴虚则生内热,外邪也有入里化热之势,热邪聚集在里,表热不除,表热兼有里热,更加灼伤气阴。热邪蒸腾,必然汗出,腠理不密,所以时常恶风。津液大伤,所以口渴严重,舌上干燥的厉害,心烦,频繁大量的饮水,是阳明热盛兼有气阴两虚,主方选择白虎加人参汤。

三、太少合病下利的证治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172]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炙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升, 生姜一两半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解:太阳和少阳二经同病,未使用泻下药物而出现下利,治疗予黄芩汤(黄芩、炙甘草、芍药、大枣),以方测证,当是邪郁少阳化火,火迫胃肠做泻,所以主要用黄芩清热,芍药养阴,合甘草止腹痛,甘草、大枣安中补虚。如果伴有呕吐,治疗合用小半夏汤以蠲饮止呕。——子恒

四、上热下寒,腹痛欲呕的证治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173]

黄连三两,炙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桂枝三两,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

解:胸中热邪,胃中水饮,腹中寒邪均会影响胃中气机,出现欲呕吐。

  未见心下痞,说明寒、热、水饮等邪气并未凝结成一,而是上热下寒中水饮,所以用黄连清胸中之热,干姜温腹中之寒,半夏祛胃中水饮,桂枝解表兼降逆之功,参草枣补虚安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经验录—习方心悟(二十)
每天一首小经方 4:柴胡桂枝汤
伤寒论应该背诵下来的398条(101
《郑钦安医书阐释》全本 六
[转载]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柴胡
张仲景寒热错杂证整理与运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