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学习答疑 18

 问:鼻鸣是否就是鼻塞呢?干呕只是吐的感觉还是有其他的可能? 

答:鼻鸣干呕是表气上壅的表现,具体的症状就是鼻塞、干呕。

 问:伤寒经方使用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在实际使用 的时候怎么样抓主症呢? 

答:实际使用就是辩阴阳,即判断疾病的虚实寒热属性,桂枝汤属于表虚证,身体虚弱,汗出、恶风就是重点,要学会辩虚实,更要反复揣摩各种方证表现。 

 问:营气不足,津液失摄? 

答:阴弱不是营气不足,它相当于正气弱,正气属于阴的那一部分弱,弱了就不能自固,营阴慢慢流失。 

问:今日上课中,老师说一两等于13.8g。但是郝万山老师说一两等15.625g。现在国家定的标准是多少? 

答:汉代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但在汉代重量折合公制的折算标准上,各位学者的认识悬殊较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主张以一两等于3g标准换 算,而近现代学者中,有一两等于8g,13.67464g,13.92g,14.1666g,15.625g等考证 结论。根据师徒相授的用药习惯,常按一两等于5g的标准进行换算。 

 问: 太阳中风病营阴不足汗自出,是不是等同于阴虚盗汗? 

答:有点类似,但一般说的阴虚盗汗是在里的阴虚,比如说肾阴虚;营阴是在表的阴, 营阴弱而汗出与阴虚盗汗还是有区别的。 

 问:太阳中风本身就有汗出症状,后面服桂枝汤后说汗出而愈,如何来区分这两个汗出? 

答:太阳中风的汗出,是不受控制的汗出,服用桂枝汤后,热气由里到外,由脾胃到皮 毛,身体自然汗出,就可以纠正异常汗出的状态。太阳中风的汗出自身可以感觉到是不 受控制的,不是吹吹凉风、冷静呆着就可以收了汗的,药后汗出而愈,可以感觉到是正 常的汗出,即饭后,运动后的出汗。

问:桂枝加葛根汤中如果有麻黄,就和葛根汤一样了! 

答:桂枝加葛根汤加上麻黄应当是葛根汤,条文里有麻黄,很多学者认为是错简,现代 一般认为,桂枝加葛根汤是没有麻黄的,桂枝汤加上麻黄葛根就是葛根汤,不过也有人 认为这不是错简,临床上有遇到桂枝体质,即适用桂枝汤体质的患者,采用桂枝加葛根 汤时加少量麻黄效果更佳,加多了不行,所以也可以认为桂枝加葛根汤有麻黄,但量比 葛根汤少,这是对原文的两种看法 。

问:阳浮而阴弱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因为营卫之气向外浮跃,导致营阴无力固摄而引起 汗出,整句连起来理解 ?

答:阴阳正常状态下是阴平阳秘的,疾病状态下,阳气不卫外,称为阳浮,营阴不平 顺,谓之阴弱。 

问:请问为何要强调太阳病“三日 

答:不是强调,是描述。一个太阳病,在得病第三天这个时候,用汗法发过汗,病仍不 好,医者又用吐法、泻下法、温针法去治疗,病仍然不好,这时这个病就是坏病了,不 在常见的病程规律之中,需要我们“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即进一步四诊 确定证型,辩证施治。 

问:今天的病案讲的朝食暮吐与胃反的朝食暮吐在病机上有何异同? 

答:病机相同,都是胃气虚弱,不纳饮食,即脾胃功能虚弱,无法吸收运化食物和水液 。胃肠道正常工作时,是不断蠕动向下运输水谷的,当其功能出现问题,饮食就停留在 上消化道,时间长了会刺激胃部,造成呕吐症状。 对,这些都是不纳饮食的症状,病机相同,朝食暮吐是一种时间上的特征,有些人正气 尚可,马上没吐出来,经过一天的消耗,傍晚正气衰退,就撑不住吐出来了 。

 问:发热而没有汗好像就是麻黄症,就是伤寒,但是伤寒也属于太阳症这一点怎么解释 呢?

答:这里的发热而没有汗,确实是形容太阳伤寒,即太阳伤寒的情况,不能用适用于太 阳中风病的桂枝汤。 

 问:老师,请问“脉浮紧”“发热汗不出”不正是需要解肌发汗吗?为啥反而得是脉浮 “缓”(皮肤腠理血管因汗出而开张迟缓,视频里的)得用桂枝汤疗肌解表呢? 

答:浮紧,发热汗不出是太阳伤寒的症状,需要解“皮”发汗,肌肉在更深一层,太阳伤寒在皮毛,太阳中风在肌腠。

 问:请问为何大汗会亡阳,而亡阳会脱液? 请问为何误下后会胸阳受挫,并出现脉促胸满的症状? 

答:发大汗,身体丧失过多的津液,难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就会虚脱;虚脱时不能 控制好体液代谢,会有体液“漏”出;这种情况与现在说的水电解质紊乱的症状类似, 都需要补充津液;误下,就是错误的采用泻下的治法,会损伤正气,正气有亏,宗气不 足,就会出现胸满、脉促。 

 问:20条汗出不止,出的汗是冷汗吗?21条太阳病误用下法,导致胸阳不振,为什么会出现脉促? 

答:20条出的汗,是“漏”汗,不是那种正常出汗的感觉,且汗出觉冷,觉得汗液是凉 的;脉促见于各种急症,误下损伤正气,会刺激机体增加循环量,是身体的自调反应。 

问:20条 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怎样理解 ?

答:四肢微急,是指四肢肌肉不受控制的挛缩、紧张,这是丧失大量津液,组织液枯燥引起的。 

 问:这里的太阳病等开头,是否就是可以替换成 脉浮,头项强痛而怕冷? 四肢微急,拘紧是否是四肢无力? 脉促是快的意思吗?脉象快有紧吗? 

答:太阳病的内涵比“ 脉浮,头项强痛而怕冷”的范围更广,若是为了方便理解,也能 替换着参考;四肢微急,是指四肢肌肉不受控制的挛缩,不能自如舒张;脉促是快,急性虚损可见此脉,没有紧。 

 问:第一条发汗太过不止之后,为何还要用桂枝附子汤继续发汗,岂不是更加伤 阴液吗 ?

答:生姜、麻黄辛温发汗,桂枝、附子只是温阳,发汗需要阳气充足,所以会配伍这些 温阳药;这里发汗太过,正气损伤,急需扶助阳气,振奋身体机能。所以又加附子。

问:正常人患太阳证应用桂枝汤,会出现亡阳之症吗?还是患者本身还有其他问题?在应用桂枝汤时应该注意什么才能避免出现发汗太过? 

答:这里的亡阳是对不应该发汗的人发汗,才引起的;可以推测是桂枝汤证的人用了麻 黄汤,麻黄汤发大汗,恶寒无汗的才能用,桂枝汤证为表虚,受不住这样发;使用麻黄 汤时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调整麻黄、桂枝的用量,以免发汗太过。 

 问:桂枝汤,葛根汤,小柴胡汤治不同的出汗,能病例分享一下? 

答:桂枝汤治疗的出汗是一种虚汗,衣服总是湿的,怕风;葛根汤治疗太阳伤寒,无汗 或少汗的;小柴胡一般不用来治疗出汗。 

问:临床上如果出现第25条的症状,桂枝汤用量要加大吗? 

答:不用增加,根据情况还能减量,因为服用桂枝汤最好是微微出汗,前面服用桂枝 汤,出了大汗,或是体质本热,加了热药就大汗出,病不得解;这是虽然汗出津伤,但 脉仍浮,病尚在表,可以继续使用桂枝汤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典型的风寒感冒的动态辨证之学用《伤寒论》总结
桂枝汤与感冒
葛根汤
太阳无汗恶风-葛根汤
【精讲伤寒】刘渡舟老先生:桂枝加葛根汤证
伤寒论条目及学习笔记-1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