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不仅仅是边塞诗,豪情是整个大唐生命的基色。为什么李贺那样纤弱的诗人,都会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因为他自己也曾经写下充满奇情的诗篇,比如他写的《雁门太守行》。

  李贺是一个特别善于使用浓郁色彩的人,他用的色彩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色彩完全不同。我们在此前讲过各式各样的春天、秋天,朝霞暮景,明月皎皎,都是从清浅的中式水墨画中流淌出的颜色。但李贺的颜色,很像西方的油画,用得太浓了,下笔太重。短短二十七岁的生命,不用如此浓烈的色彩,不足以和这个世界抗衡。他没有太多的光阴足够从容,他留下的是那样一种与众不同的不朽。

  “黑云压城城欲摧”,起笔这一句让我们蓦然心惊,很少有人这样起笔。这是什么时间?这是夜将尽天将亮的时刻,这是出征之前。这是什么气氛?是面对强敌的压抑氛围。沉沉的黑云压下来,压得城池几乎要坍塌了。这七个字给我们心上压了多重的分量!“甲光向日金鳞开”,将士们穿上铁甲,面向东方,准备出征,忽然间,一股力量升腾而起,铠甲反射出道道金光,冲破黑云。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大军齐整,片片铁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耀,斗志昂扬。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这两句十四个字,是听觉和视觉,声音和颜色的混溶。上一句是写听觉、声音,耳朵里悲壮的号角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和眼睛里的秋色融合在一起。什么是秋色?地上紫色的草凝成一块一块的,鲜艳,凝重,沉滞。“塞上燕脂”,指的是胭脂草,这种草可以做成美容护肤的香膏。经过一夜风霜,紫色的草仿佛凝在了一起,仿佛直接变成了可以用的胭脂。回过头再看色彩,天边黑云之下舒展开的霞光,黑色、紫色、金色,像油画的色彩吧。如此沉郁浓重,完全不是中式水墨画中常见的颜色。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军队悄悄接近了易水边。有些风景之所以让人铭心不忘,是有一个时刻,你会觉得有一种清晰的疼痛,镌刻在记忆里。鲜艳的红旗刺痛我们的眼睛,让我们永远铭记。红旗为什么是半卷?为什么不能猎猎招摇?因为它已经被秋霜打湿,太沉太重,飘不起来。同样是因为浓霜打湿了鼓面,使鼓声在沉闷中带着一种婉转低回的悲慨。

  也是在边塞,也是在一个冷冷清秋,范仲淹写下《渔家傲·秋思》。大家想想,边塞上为什么不写春天?春雨属于江南,江南有杏花;秋风属于塞北,塞北骋豪情。用杏花去匹配豪情,压不战斗在易水边发生,就是今天的河北易县,那里最著名的古迹就是黄金台,相传是战国燕昭王所筑,为了招募人才,放了千金在台上。“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白说过“感君恩重许君命”,李贺也是一样,战场上的战士们也是这样,为了报效国家,为了知遇的君恩,提携玉龙宝剑去战斗,何惜性命。

  这首诗不能被归入边塞诗,但这首诗里有英雄豪情。豪情如画卷,有些墨重,有些墨轻,疏淡与浓郁之间,挥洒出每个人心中的英雄容颜。

  住;用大漠朔风去写春天,也不是一个调性。所以我们看见的大多数边塞诗,写的都是秋冬,北方的深秋特别早,寒冬特别长,春和夏在还没有看清的时候,一个转身就飘远了。这就是范仲淹说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塞外的风景和内陆不一样,你看看,大雁毫不犹豫地南飞,丝毫不愿意停留。“四面边声连角起”,这个时候,角声突然扬起,展目看去,“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个“闭”字,境界全出。千嶂落照,山川秋色,映着雄关,雄关肃穆掩住了大门。

  雄关里的人在干什么?“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这个时候,守着一杯浊酒,心中百转千回,也想归乡,但没办法,“燕然未勒归无计”,燕然山上还没有刻下自己的名字,还没有立下赫赫战功。“羌管悠悠霜满地”,又一次听见乐声扬起,上半阕是四面角声,下半阕是四面羌笛。角声豪迈,让人看见悲壮雄关,羌笛则勾起人的悠悠情思,“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将军被羌笛催白了头,征夫被羌笛催下了泪,一代一代的戍边人,就以这样的代价守住家国。

  这也不是边塞诗,但这里面也有豪迈,也有梦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七首其二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12首边塞诗,让人读罢热血沸腾
李贺最霸气的一首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古诗词日历 | 李贺《雁门太守行》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