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玉石

1 基本简介 编辑本段

  

玉石    玉的英文名称为Jade,来源于西班牙侵略者,他们把由墨西哥掠夺来的玉起名为Piedabeijade,玉(jade)是词的最后一个字。

  中国最著名的玉石是新疆和田玉,它和河南独山玉,辽宁的岫岩玉和湖北的绿松石,称为中国四大玉石。
      真正的玉有软、硬两种,平常说的玉多指软玉,硬玉另有一个流行的名字——翡翠。软玉(Nephrite),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硬度6.5,韧性极佳,半透明到不透明,纤维状晶体集合体。硬玉(Jadeite),为钠铝硅酸盐,硬度6.5-7,半透明到不透明,粒状到纤维状集合体,致密块状。两种玉外型很相似,硬玉的比重(3.25-3.4)大于软玉(2.9-3.1)。

  玉是矿石中比较高贵的一种。中国古人认为玉是光荣和幸福的化身,刚毅和仁慈的象征。一些外国学者也把玉作为中国的“国石”。

2 形成条件 编辑本段

  玉石的形成条件是极其特殊复杂的。它们大多来自地下几十公里深处的高温融化的岩浆,这些高温的浆体从地下沿着裂缝涌到地球表面,冷却后成为坚硬的石头。在此过程中,只有某些元素缓慢地结晶成坚硬的玉石或宝石,且它们的形成时间距离我们非常遥远 。

  中国是世界上开采和使用玉最早、最广泛的国家。古书上记载很多,名称也很杂,如水玉、遗玉、佩玉、香玉、软玉等。辽宁阜新市查海遗址出土的透闪石软玉玉块,距今约8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是全世界到目前为止所知道的最早的真玉器。传说远古时代黄帝分封诸侯的时候,就以玉作为他们享有权力的标志,以后,许多帝玉的“传国玺”也都是玉做的。商朝就已经使用墨玉牙璋来传达国王的命令,在有文字记载的周朝(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已开始用玉做工具。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国王得到一块非常珍贵的玉石“和氏璧”(现据专家考证,和氏璧可能为绿松石质地),秦王知道后,许诺以十五座城池来交换,虽然最后被识破只是一个阴谋,但也可见当时宝玉的价值。

  玉与玉石

  玉与玉石两词在使用有些混淆,早期和当前一些人们多把玉和玉石混为一谈,等同使用.至今在普通群众和工艺界和奇石界仍不予区分。但学术界多倾向于把玉和玉石分开,玉专指硬玉和软玉;而玉石则用作统称,包括玉和那些外观似玉的由矿物集合体组成的贵美石。

3 玉石分类 编辑本段

  珠宝玉石按其成因类型(即是天然成因还是人工制造)分为天然珠宝玉石和人工宝石。
  一、天然珠宝玉石
      按成因和组成分为:
      1、天然宝石: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等;
      2、天然玉石:翡翠、软玉、岫玉等;
  3、有机宝石:珍珠、珊瑚、琥珀等;养殖珍珠也属此类。
  二、人工宝石
  是完全或部分由人工生产或制造用做首饰及装饰品的材料。
  1、合成宝石:合成祖母绿、合成红宝石;
  2、人造宝石:人造钇铝榴石、人造钛酸锶等;迄今为止自然办中还未发现此种矿物;
  3、拼合宝石:是由两块或两块以上材料经人工拼合而成,且给人以整体印象的珠宝玉石;
  4、再造宝石:通过人工手段将天然珠宝玉石的碎块或碎屑熔接或压结成具整体外观的珠宝玉石,常见的有再造琥珀、再造绿松石。
  三、仿宝石
  是模仿天然珠宝玉石的颜色、外观和特殊光学效应的人工宝石。例如仿钻石、仿祖母绿等。

4 养生玉石 编辑本段

  1、海蓝宝

  海蓝宝五行属“水”,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把水看做生命之源,而三月正是地球上一切生灵开始活跃起来的时间,因此具有“水”属性的海蓝宝石就被界定为三月的诞生石,象征着沉着、勇敢和聪明,最适合五行喜“水”的人使用和配戴。海蓝宝石可以改善呼吸系统的毛病,适合一些需要经常讲话交流的人士,比如教师、律师、主持人等。据医学界人士考究,海蓝宝石浸过水,可医治眼疾、迸气和打嗝。同时,海蓝宝对牙科疾病和皮肤病也有一定疗效。

玉石

  2、琥珀

  琥珀是佛教七宝之一,被认为具有强大的辟邪化煞的能量,佩戴琥珀饰物能辟邪和消除强大负面能量。西方古时候把它拿来当作除魔驱邪的道具。早在远古时代,琥珀就因带有磁场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中医理论里,琥珀一直有安神定气的功用,用于缓解精神不安,治疗心悸失眠和惊风癫痫病。琥珀在预防呼吸器官的疾病方面非常有效,因此常被制成挂坠置于喉咙附近。同时,琥珀对于发烧、肠胃的不适也有舒缓作用。

  3、托帕石

  西方人将托帕石作为11月生辰石,被誉为“友谊之石”。11世纪时,欧洲人就认为托帕石能够治疗眼疾,将其放在葡萄酒中浸泡三天三夜,然后再用它来按摩有病患的眼睛,对于一般的眼疾甚至是弱视也有很好的疗效。托帕石可改善呼吸道及气管的疾病,调节淋巴腺机能。

  4、碧玺

  碧玺谐音'辟邪',受热会产生电荷,因而矿物学名称为“电气石”。是慈禧太后的最爱,在我国清代的皇宫中,就有较多的碧玺饰物。碧玺因其表面始终流动着与人体生物电基本吻合的0.06mA微电流,因此可随时补充和调节人体的生物电,让病理电位恢复正常,让遭到电磁波等有害辐射破坏的生物电规律恢复正常,从而起到康体保健的作用。碧玺能畅通血气,对气血虚、身体弱、手脚冰凉者非常适用。黑色碧玺可以有效地排除压力、疲劳、浊气;绿碧玺贴着胸部佩戴,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茶色碧玺对下肢疗效最佳,可治疗风湿,关节炎;红色碧玺可帮助腹部健康,对血液循环很有好处;黄色碧玺可以调节肠胃消化功能;少见的蓝色碧玺则对应喉轮,可以防治呼吸道及气管方面的疾病。

  5、L玛瑙

  玛瑙被视为宝石中的'第三眼',象征友善的爱心,也代表希望。玛瑙的品种众多,按颜色和纹路可分为条纹玛瑙、缠丝玛瑙、豹纹玛瑙、水玛瑙、红玛瑙、缟玛瑙、苔纹玛瑙等。玛瑙可加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对皮肤有美容养颜之效;对于女性来说,玛瑙可以调理女性荷尔蒙,可治疗妇女病、止经痛并调和气血,对更年期荷尔蒙失调的女性也有疗效。玛瑙还可以用作被有毒物体刺伤后的治疗;玛瑙对肝病、风湿、神经痛、静脉曲张等都有舒缓的功效;将适量的玛瑙放置于枕头下,可以帮助治疗失眠和避免产生噩梦,对甲状腺、胸腺及声带与太阳神经中枢都有帮助 。

  6、祖母绿

  作为四大名贵宝石之一,祖母绿是绿柱石家族中最珍贵的成员,其昂贵的价格可以同钻石相媲美。祖母绿是5月生辰石,象征着幸福和幸福。  祖母绿对传染病人的康复具有辅助治疗作用,它还可以用作解毒剂,增强肝脏的排毒功能。祖母绿有助于治疗窦房结、肺、心脏、脊椎与肌肉方面的疾病;同时还可以改善视力、缓解眼睛疲劳、缓解风湿病与糖尿病症状。将祖母绿戴在脖子周围,还可以防止癫痫病。

  7、和田玉

  和田玉有白天吸光、晚上放光的奇妙的物理特性。有人认为当光点对准人体的某一个穴位时,能够刺激经络疏通脏腑,有明显的治疗保健作用。位于人手腕背侧有“养老穴”,常佩戴玉镯,可以达到长期的良性按摩,不仅能祛除老人视力模糊之疾,并且可蓄元气养精神。同时,和田玉还具有热容量大和辐射散热好的物理特性,可以减少血液中耗氧量,提高各种生理机能。玉石中含有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锌、镁、锰、铁、铜、铬、钴等,可以被人体皮肤吸收,与人体发生谐振,从而使各项生理机能更加协调运转。

  8、翡翠

  中国人对翡翠的喜好自古有之,我国古代就以翠玉作为护身符,驱灾避险。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翡翠中的化学成分对人体能起到补偿作用,在与人体的摩擦过程中,微量元素会进入人的体内,平衡人体内的微量元素水平。有利于增强免疫力、提高新陈代谢功能、从而改善身心健康。其机理同盛行的磁疗片、保健手表、健身球等类相似。在胸前佩挂不用金银嵌镶的翡翠效果更佳,若将翡翠坠置于胸前经穴,贴近“龙颔”、“神府”等穴位,则可以起到防治胸闷、心痛、胃病(胃寒、呕逆、痉挛、溃疡痛症等)的作用。同样,如果将翡翠手镯紧贴“内关”、“通里”、“高骨”、“神门”等穴位,则可以起到宁心安神、舒筋活络的作用。

  9、石榴石

  石榴石最大的功效在于促进血液循环,以达到美容养颜的目的;对于体质较弱,气血不调的女性,石榴石是最佳选择。石榴石还可以刺激荷尔蒙分泌,有益于生殖系统和相关器官的健康。同时,石榴石可以加强身体的再生能力,使伤口快速愈合。对于经常熬夜、加班的人们来说,石榴石可以帮助主动复原耐力。

  10、珍珠

  我国是世界上利用珍珠最早的国家之一 珍珠药用在中国已有2000余年历史。三国时的医书《名医别录》、梁代的《本草经集》、明代的《本草纲目》等19种医药古籍都对珍珠的疗效有明确的记载。珍珠所含化学成分是人体内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调节生理机能,从而发挥珍珠的治疗和保健功能。

5 历史发展 编辑本段

  

玉石        在距近的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的先民认识和珍视玉石的美与坚实,将其磨之为兵,琢之以佩,史前民用玉方式已经延至到美身、祭祀、瑞符、殓葬等生活的诸多方面。距今5500—4000年的辽宁红山文化,江浙良渚文化,山东半岛大汶口文化乃至山东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器,首先是作为巫觋祀神,沟通天地人的媒介。圆形中空的玉壁,是先民升天通灵的祭器,外方内圆的玉琮作为礼地之器,与天圆地方的原始宇宙观念相关,象征着天地、神灵、祖先的法力。红山文化中的玉龙、云形玉佩,是部落图腾和首领权利的标志物。玉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夏商时期,东部沿海的制玉工艺与西部新疆的和阗玉汇聚中原,形成玉文化一统之大观,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玉戈、玉钺、玉璋、玉刀,显示出高超的开料技术喝精细的雕工。商代晚期安阳殷墟墓所出的玉器,包括礼器、仪仗、工具、用具、佩饰、艺术品、杂器七大类,特别是动物形生肖玉佩,种类繁多,双线阴刻的夸张洗练与自然天成的俏色手法运用,将中国上古玉作推向鼎盛。

  玉石

  

玉石两周时期,随着社会礼制的日臻完善,玉器不仅是贵族在进行祭祀,朝聘、征伐、宴享、婚配、丧葬等活动的国家重器,如圭、璋、壁、琮等。同时人们将玉的贞洁无暇之比附君子之美德,作为美好事物与人格的参照物。“君子无故,玉不离身”,特别是组合玉佩,是将黄、环、珠、歙(用骨头制成的,用来解绳结的锥子)等,以彩绶贯之,由短及长,锵鸣清样扬,以约束行止,谐和体貌。且这一时期的玉器纹饰多勾云纹,粗细阴阳,勾连多变。成为上古服饰的一道亮丽之美景。玉之概念已经远远超出自然属性。

  两汉王室尚玉之甚,痴于对玉的迷信。在大力倡导孝义和后葬的社会习俗中,以期保护死者不朽的丧葬用玉的明显增多。玉衣、玉九窍塞、玉焓、玉握等,是汉代王公贵族特有之葬具。玉衣的使用根据等级不同,有金镂、银镂、铜镂、丝镂之分。另外,乞求神灵的保佑、祓除不祥的辟邪用玉大量出现,如玉刚牟、玉翁仲等。在汉代常见的玉佩还有称为牒的心形玉佩喝线条流转婀娜的“翘袖折腰”的舞人佩。贵族配剑,常以剑首蚌铋四种玉装饰,称为玉具剑。
隋唐以降盛世开明,经济繁荣,丝路畅通。玉雕艺术由衰转盛。唐玉受西域文化和佛教艺术影响,呈现出新的面貌。唐人玉带板上多饰“蕃人进宝”“伎乐人”形象。玉飞天则是最早的佛教玉雕。其他玉佩饰也多以珍禽瑞兽为主。光洁玉润的碾琢喝富丽华美的神韵透出玉质之美。

  宋元以后,社会出现了规模可观的玉雕市场和官办玉肆,开后代世俗陈设玩赏之玉先。宋代出现的仿古玉器多为仿汉玉器。宋之肖生玉具有北方草原民族的浓郁气息。金代传世古玉中“春水玉”“秋山玉”,前者鹘擒雁鹅春草间,后者虎逐群鹿秋山中,层次富于变换,雕法多样。明清时期,玉雕艺术走向了新的高峰。玉器普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工艺性、装饰性大增,玉雕小至寸许,大至万斤。鬼斧神工的琢玉技巧发挥到及致,山水林壑集于一处且利用玉皮俏色巧琢,匠心独运,集历代玉雕之大成。

6 作用功效 编辑本段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玉石之国”的美名,古人视玉如宝,作为珍饰佩用。古医书称“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并称玉是人体蓄养元气最充沛的物质。认为吮含玉石,借助唾液与其协同作用,“生津止渴,除胃中之热,平烦懑之所,滋心肺,润声喉,养毛发。”因而玉石不仅作为首饰、摆饰、装饰之用,还用于养生健体。自古各朝各代帝王嫔妃养生不离玉,而宋徽宗嗜玉成癖,杨贵妃含玉镇暑。
玉的养生机理已经被现代科学所证实。据化学分析,玉石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锌、镁、铁、铜、硒、铬、锰、钴等,佩带玉石可使微量元素被人体皮肤吸收,活化细胞组织,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故有中医所说“有的病吃药不能医好,经常佩带玉器却治好病”,道理就在于此。倘佩带玉手镯长期的良性按摩,不仅能被动除视力模糊之疾,而且可以蓄元气,养精神。

  珍贵原因

  中国人喜欢一种半透明的白色以至黄白色的"羊脂玉”—和田玉,还有白色中杂有绿色的条带的玉——“雪里苔藓玉"。

  世界上最大的玉石是1971年美国加利福品毫无光泽,一片白尼亚芸特雷附近的海底开采出来的,重5吨,被命名为"玉石之王”。1977年在加拿大沃森湖发现一块重达28吨的软玉石。1978年在缅甸地区发现了一块更大的玉石,重达90吨。但早在1960年,在我国辽宁省岫岩县采掘出一块特大玉石,体积为106.8m3,重达267.76吨,比国外三大玉石总重量还多204.05吨,质地细腻,透明度好,是世界上真正的“玉石之王”。

7 相关典故 编辑本段

  

玉石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
现代玉雕分为南派、北派。南派以扬州为代表,特点是细腻形象。北派以北京为代表,特点是粗犷、气势。
玉石之美与钻石和彩色宝石有明显的差异,钻石之美在于它的坚硬、清澈、明亮,彩色宝石之美在于它的艳丽多姿,而玉石之美在于它的细腻、温润、含蓄幽雅。
另类解释:未经雕琢的玉。《汉书·西域传·于阗国》:其东,水东流,注盐泽,河原出焉。多玉石。注:玉石,玉之璞也。一曰石之似玉也。我国出产有丰富的玉石,如新疆的白玉,云南的翡翠,东北的玛瑙、岫岩,湖北的松石,台湾、海南岛的水晶,河南的密玉,北京的粉翠,杭州的昌化石以及南京的雨花玛瑙等,都是较著名的制作玉器原材料。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
《周易正义》(唐,孔颖达):“玉者,坚刚而有润者也”。
《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定义“玉”为细腻、光泽、略透明的石头。
《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玉石”为天然、美观、细腻、坚韧、光泽、柔润之岩石,并谓一般指硬玉和软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珠宝玉石鉴定标准(GB/T16553-2003)》对“天然玉石”的定义:“由自然界产出的,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和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少数为非晶质体”。

8 玉石文化 编辑本段

  在我国,玉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涵义。古往今来,人们把一切美好的东西以玉喻之。可以说玉文化的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
古玉之美,在于它的材质自然之美,更在于它的造型之美、雕琢之美和内在蕴含之美。这种人文美的蕴含,使玉超越了其“山岳精英”的自然属性。在封建社会,玉玺成为权力的象征,政治的代名词,历史赋予了它超物质的神化意识。
《周礼·大宗伯》记载:周朝时期,人们将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也有古人将玉作“六瑞”以安邦治国。《说文解字》说玉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腠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藏华光泽并能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声清团彻远,纯正而不杂,辞也。孔子曰玉有“十德”: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廉而不刿,义也;垂而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专其终,诎然东也;瑕不掩瑜,玉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回虹,天也;精神贯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不贵者,道也。
孔子是儒家学术的创始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演绎发展而形成。自古以来,儒人们便遵守“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传统观念。
中国玉文化的发展与中华文明相始终。1949年,新中国国徽的设计稿中就有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提供的以玉璧为主体图案,配以齿轮和麦穗的设计稿。近二十年来,人们对于玉器的崇尚和喜爱,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
儒家“三礼玉论”玉石“三礼”是《周礼》、《仪礼》、《礼记》的总称,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是古代社会关于政治、经济、法律的最高训条,包含当时帝玉贵族及整个统治阶级的一整套礼节和仪式,也包含建立这种教条的指导思想。“礼”在当时是用来巩固统治的制度,在后世则一直为封建伦理的依据。孔子以后的儒家把“礼”的根源和天地及人类的祖先并立起来,建立了一套“天经地义”的学说

玉石。《苟子·礼论》曰:“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固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足见其在当时社会中地位之高及对后世的影响之深。
“三礼”是古代的典章制度,其中关于玉的论述颇多。仅以(周礼)而论,有关玉的规定达上百条之多。如果把这一部分文字抽出来,足以汇成一部我国古代玉器从理论到使用各个方面的较完整的历史文献。就其内容而言,它包括了我国古玉的理论、分类及使用规定;就其使用范围而言,它涉及到政治儒家“三礼玉论”、经济、军事、法律、外交渚领域;就其用途方式而言,它遍及祭祀、庙制、朝聘、盟会、婚丧、车服、宫室、器物、音乐等方面;就其所能体现的功能而言,它可代表天地鬼神、玉权象征、国家财政、人格化身。在严格的封建制度中,所谓君臣次序、贵贱等级、长幼辈份、地位高下都可通过玉来表现,竟无一不和玉有密切的关联。在“三礼”成书之前,虽也有这方面的记载,比如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其中也有一部分关于用玉的记叙,但远不如“三礼”系统完整。而在“三礼”之后,尽管不断产生新的关于玉的神话和传说,一些人还写了有关玉的论著,但是都未能离开“三礼”所论述的玉的范围和玉的精神。而且,像“三礼”那样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玉理论和玉用途分类学问,并且在国家典章制度中占有那么大的篇幅和比重,这在我国以及世界古代史中都是十分罕见的。所以,我们不能不认为,“三礼”中关于玉的论述构成了我国时间最早、内容最全的一部古代玉论,我们将其称为“三礼玉论”。
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经学曾经被认为是“独尊”的学术正统,它不仅与当时的政治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对历代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的发展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儒学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三礼”,我们可以看到:一块坚硬冰凉的玉石,是如何浸透了礼教的观念;一件我国古代的工艺美术品,对于维护和巩固封建秩序,是如何发挥了使现今的人们难以想象的作用。“三礼玉论”是研究我国古代玉文化的一把钥匙。

  慈禧与玉石

  清末慈禧太后贪婪玉石一生。据说,有一名进贡者奉献一枚大金刚石头饰,她没有接受,反而欢迎送给她的小而精美的“帝目”绿玉制品。她有一只宝贵的戒指,形状像一只小黄瓜,是用高品质的玉雕刻成的。她手腕上戴玉手镯,几个手指上戴有上等的碧玉指环和三寸长的玉制指甲套,吃饭喝水用精雕细刻的玉盘、玉筷和玉茶碗。她死后殉葬品有大量的玉制珍品。

9 主要类别 编辑本段

  世界上的尚玉民族,无论美洲的马雅人、爱基斯摩人、印加人还是新西兰的毛利人,都无法与重中华民族悠久不绝的治玉历史,丰富多彩的玉器品种、巨细毕至的用玉范畴略相比肩。中国传统玉料多为角闪石类喝辉石类。即人们常说的软玉和硬玉。

9.1 内蒙古佘太翠

  佘太翠形成于18-24亿年前海底硅质沉积,后经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和含铬热液渗入,形成了含铬为主的石英岩,呈淡绿色到白色、半透明、质地坚硬致密、抛光后细腻温润、色泽亮丽、令人赏心悦目。
1.摩氏硬度7.1
2.密度:2.6
3.折射率:1.54
4.放射性3---5R(安全标准为40R)
5.光学性质:透明—半透明
6.颜色:淡绿色---白色
7.抗酸碱腐蚀

9.2 新疆和阗玉

  和阗玉由角闪石族阳起石构成。是中国古玉的主要来源。产于昆仑山麓及河床中。以和田的区为主。其玉质坚硬细腻。产于高山的矿料为山玉,产自河床的为籽料。依色彩分为:白玉、黄玉、碧玉、墨玉、青玉、糖玉等,上等白玉纯洁无暇,称为羊脂玉。其他颜色纯正无暇癖者也困难得而名贵。

9.3 岫山玉

  产于辽宁省岫岩县而得名。主要成分是豆绿色纤维蛇皮纹石,其性软而硬度较低。呈色多:淡绿、淡黄、果绿等、半透明或不透明体,表面有脂肪般的光泽。是我国分布利用较早的玉材,因其产量大而为现今数量最多的玉材。
蛇纹石族的玉石品种还有甘肃酒泉附近山中的酒泉玉,半透明绿色带有黑癍。著名的“夜光杯”既用酒泉玉所制另外广东的宜信玉、北京房山的百花玉、昆仑山所出昆仑玉、出于台湾的台湾玉等。多数属绿色系。

9.4 南阳玉

  又称独山玉。是一种成分复杂多种矿物的玉石,质硬细腻,主要成分为斜长石,以及黝帘石、绿帘石、闪角石、透辉石等,以绿、紫、白三色为基础,常呈多种颜色,玉工依其天然色雕琢不同的物品,适用于“俏色”工艺。南阳玉有着悠久的开采喝使用历史。

9.5 蓝田玉

  产于陕西省西安县,自古蓝田以产玉著称。唐人有“蓝田日暖玉生烟”之诗句。后因旧矿竭尽而停采。今年蓝田所采玉石进大理石,是一种蛇纹石化透辉石,不透明,呈色为黄绿、墨绿、翠绿等。密县玉
产于河南新密西助泉寺。是一种沉淀变质的石英岩。硬度较低。颜色有绿、绛红、白、黄等。较为典型的密玉在浓碧中透出黑色小点。琢磨后表面有闪烁的玻璃光泽。京白玉
产于北京门头沟,是一种洁白臻密的石英岩。不同于其他玉材的纤维交织结构。而呈粒状结构。其性脆。抛光的表面似羊脂玉。

9.6 绿松石

  新石器时代,它同青玉、玛瑙等玉石一起用作装饰品,古有“荆州石”或“襄阳甸子”之称。绿松石为铜的氧化物隐晶质块体,或结核体,深浅不同的蓝、绿等颜色,常含有铁线,硬度为5-6,蜡状光泽。湖北产优质绿松石,中外著名。我国绿松石,除鄂西北为其著名产地外,近几年在陕西、新疆、安徽、河南等省都有发现,湖北产优质绿松石,中外著名。由于鄂西北诸县古属襄阳道管辖,所以又把鄂西北诸县所产的绿松石称为襄阳甸子,且开采的历史也悠久。但全世界产绿松石的以波斯为最著名,因通过土耳其输入欧洲各国,又有“土耳其玉”或“突厥玉”之称。中华民族有着浓厚的爱玉、尚玉的文化传统,中国的琢玉艺术历经八千年,绵延持续,日久而弥新。
在中国古代,玉是沟通天地、祭祀鬼神先祖的社稷重器;是权势和地位的物质表微;是死者保尸防腐的殓葬用具;更是士人君子洁身明志,标榜自身、追求美好情操的人格象征。
悠长的玉器发展史,造就了无数的名师巧匠。他们、将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托之于玉之天然美质。创造出一个自然与人文完美的结合的玲珑剔透的大千世界。

9.7 青金石

  颜色以蓝色为主,多呈现深蓝色、紫蓝色、天蓝色、绿蓝色等,也有含较多金黄色颗粒状小点随机散布在青金石上的黄铁矿(Pyrite)矿石。除此之外在青金石上常可看见白色条纹状白色方解石(Calcite)共生,就是这般黄、白点状分布共生的纹理,增添了青金石的美丽。

  最容易与青金石混淆的宝石是方钠石(sodalite;商业俗称苏打石),方钠石的比重只有2.3相较于青金石的2.8要轻许多,折射值1.48也比青金石的1.67低,两者的硬度都是在5.5上下;因为不太硬的特性使得青金石常被拿来制成雕件摆饰。

  智利与阿富汗生产的青金石多伴随着大片白色纹脉而较不具吸引力,色浅的蓝色青金石的商业价值也较低,为了增加这类品种青金石的色彩美观于是施以染色处理试图增加视觉价值感,通常这样的染色处理并不恒久。

  除了将颜色本身不佳的青金石染色外,珠宝市场上还见到将石髓染成深蓝色冒充青金石制作成流行饰品。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染色石髓被称作德国青金石(German Lapis)或瑞士青金石(Swiss Lapis)。

  早在1974年吉尔逊公司(Gilson)就以深蓝色粉状物质烧结制成合成青金石,除了高档深紫蓝色的青金石,同时也可制作出含有黄铁矿(Pyrite)内含物的青金石。合成青金石遇盐酸会起泡。

  青金石最著名的产地要算是阿富汗了,苏俄、意大利、美国、加拿大及蒙古也都出产青金石。因为产量丰富,质量差异很大,这是为什么青金石的价格可以很低廉,却也见高价品。一般来说,颜色深蓝均匀且有点状黄铁矿纹理的青金石备受消费者喜爱,而满布白色纹脉的青金石就不怎么讨喜了。

10 鉴别方式 编辑本段

  

玉石     1、颜色:玉石行家对颜色非常重视。颜色不仅是评价玉石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而且也是划分玉石种类的主要依据。

  2、硬度:硬度是鉴定玉石的重要标志之一。矿物的硬度是矿物抵搞其它物体侵入的一种力学性质。通常硬度有两种:

  (1)相对硬度,或称摩氏硬度,是一种刻划硬度。

  (2)绝对硬度,亦叫压入硬度。是根据矿物表面上能够承受的重量来测定。佘太翠的摩氏硬度为6.9~7.2之间,不同品种略有区别。一般来说白玉硬度稍大于翠玉。珠宝业中一般把硬度作为划分宝石和玉石的一个重要标志。宝石硬度一般在摩氏7.3度以上,玉石硬度一般在摩氏4~7.2度,佘太翠硬度大,抛光性好,便于保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3、密度:密度是玉石单位体积的重量。佘太翠的体重经用小体重样测定,为2.65~2.85。不同品种略有差别,白玉为2.85,青白玉为2.65,翠玉为2.75。

  4、透明度:透明度是玉石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这主要与玉石对光的吸收强弱有关,矿物学上一般分为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体、非透明4种.佘太翠属于微透明体,在一般进取度下,能透过光,但看不清透过物像.

  5、光泽:光泽是玉石对光反射的能力。佘太翠光泽属玻璃光泽。这种光泽不强也是不弱,即没有强光的晶灵感,也没有弱光的蜡质感,柔润细腻,油光可鉴。

11 常见缺陷 编辑本段

  宝石玉器在加工过程中不按规范要要求操作或者石料质量不佳,或者辅助材料不好,或者设备精确度不高,均会导致产品缺陷,形成次品,甚至成为废石,常见的缺陷及成因如下: 

  1.大蒙:产品毫无光泽,一片白色。因没有抛光或抛光不到形成。 

  2.气泡、杂质:宝石内部有气泡、杂质等包含物,是生产石料过程中形成。 

  3.裂石:含崩、裂、烂等表现形成,一般是磨石操作不当或开石坯操作不当形成,内应力导致裂的情况较为少见。

  4.尺寸不当:宝石要求粒径、长、宽误差不超过0.05MM,超过者则为尺寸不当,也叫尺寸不准。特殊要求例外,有些普通货要求误差不超过0.1MM即可。 

  5.铲边:宝石留边(腰线)应清晰可见,厚薄均匀,整条边可某段边磨掉了即为铲边,无边部分像刀口一样锋利。一般是因为翻石不正或圈边过度而形成。 

  6.歪尖:宝石底尖应居于宝石中央位置,偏离即为歪尖,一般是因为翻石不正,形成边厚边薄所致。 

  7.蒙:宝石要求呈金刚、亚金刚光泽,全部或部分板面光泽不够,呈雾状,灰白色即为蒙。一般是因为抛光不好造成。 

  8.沙界:板面与板面之间交接线或板面当中有一条线没有抛光,呈白色线、褐色线,即为沙界。因抛光不到而造成。 

  9.沙孔:在板面之中,点状,呈黑色、褐色、白色,因抛光不干净而形成,也称麻点。 

  10、漏光:宝石要求从冠部射入的光线在亭部经过再次反射后全部从冠反射出来,如果光线在亭部折射出去而不是从冠部反射回来称为漏光,通俗地说就是光线在亭部漏掉。因为亭部角太小,亭部不够高而形成。

  11.黑底:原理与漏光一样,但表现形式不同,是因为亭部角太大,亭部过高而形成。 

  12.厚边:宝石要求边厚为粒径的2%,理论上超过2%即为厚边,但实践上边厚一般为2%左右,留一线或两线边,明显超过两线则为厚边,磨石圈边留边不当形成。 

  13.失圆:圆形石不圆整,杂形石形状不标准即为失圆,一般是因为石坯形状不好或手工光边不当而造成。 

  14.不收尖:石坯高度不够,磨不出底尖称为不收尖。 

  15.蒙界:板面与板面之间交接线抛光不好,呈灰白色线,称为蒙界,是蒙的特殊表现形式。因为抛光不好而造成。

  16.分板:本来应磨成一个板面,而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板面称为分板。一般是因为操作不当或设备精度不高而造成。 

  17.拖板:宝石板面与板面应成棱角交接,角圆无棱即为拖板,也称拖角、滚板。一般是因操作不当形成。 

  18.不接线:宝石一般要求上下两层板面之间或同一层板面与板面之间是角与角相接,如果 不是角接,撞或离则为不接线, 一般是因为磨石位置不当或力度不当而形成。 

  19.星撞:星板与星板要求角与角相接,如交接成一线即为星撞,也称星踫。一般是因为力度不当或设备精度不高而形成。 

  20.星离:星板与星板应为角接,如分离不接即为星离,也称星移。一般是因为力度不当或设备精度不高而形成。 

  21.收尖不好:圆形石要求底八板(主板)板板到尖,如有一板或几板不到尖即为收尖不好。一般是因为磨石力度不当或设备精度不高而形成。 

  22.台面大小不当:一般要求台面为粒径50%-55%,过大过小均为不当。太小造成光度不够,太大造成火彩太弱。一般是因为磨石位置不对或力度不当而造成。 

  23.花尖:成品底部有小伤痕,呈点状,从台面观察似小孔一样,常发生在底尖部分,故称花尖。往往是因为磨底尖、洗石或抹石操作不当而造成。

12 玉石的保健 编辑本段

  第一、据《本草纲目》记载:“玉屑是以玉石为屑。气味甘平无毒。主治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轻身长年。能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滋养五脏,止烦躁,宜共金银、麦门冬等同煎服,有益。” 由此足见,玉石在古代便不仅仅被用于观赏,在医用,养生方面,它也具有很好的疗疾和保健的作用。

  第二、据现代科学证实玉石中不仅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钙、硒、锡、锌、铜、铁、锰、镁、钴、铬、镍、锂、钾、钠、钛等。还证实其还可以产生特殊的光电效应,形成特殊的电磁场,与人体自身的生物磁场谐振,从而提升人体的新城代谢,提高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 。另外玉石本身含有多种中微量元素,通过长期佩戴玉器,能通过皮肤让人吸入,从而平衡人体的各项技能,达到祛病保健的功效。

  第三、如果佩戴在穴位,玉石的电磁场还能刺激经络,达到疏通经络,蓄元,养精的。

  玉有何等灵性,保护、祈福于佩戴者,无从考证,但玉器通过人长期的佩戴,爱玉、养玉。玉通过微量元素和电磁场对人体有一定的益处。达到一种默契的互补,人养玉,玉滋人。[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的种类大全了解
【写作素材】玉器介绍及欣赏——玉器介绍
珠宝玉石常识集粹
珠宝鉴定要素(转载二)
中国玉器知识-古玉常用专业术语:光泽(一)
中国玉器鉴赏-其它玉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