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年纪轻轻去养生,是因为明白了这些道理


生活不易,光是活着就已拼劲全力。

很多时候,即便我们换位思考,也难以理解和感触对方的真实生活,我们可以对一些事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但是不要武断地去评判别人的是非。

想必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经历过一些让自己刻骨铭心的事情,我自己的经历放在人群中可能算不了什么,但我希望能够让大家明白一些道理,自己经受的痛苦,不想你也经历。

1.只有亲身经历过病痛,才知道后怕。

有的人因为一些疾病,精神与肉体都会受到折磨,他们能以“疤”为戒,记取教训。了解病因之后能注意预防,使老病不再重犯,有的人却不能,总是会有一种“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感觉。

我从小体质差,在高中毕业的时候生过一场大病,每天吃药吃了接近一年,一次吃很多,除了吃药还输液输了近两个月,每天四瓶,手上都是针眼。当时想,只要病好了,一定好好爱惜自己,那种无助和失落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理解。

除了自身病痛的影响,还有父母的担心,更多的是别人好奇甚至鄙夷的眼光。不经历一些事情,永远不会知道爱的深与浅,也不会看明白成长道路上的一些人和事情。那年我高考刚刚结束,为了给我看病,父亲带着我几乎跑遍了周边的城市。

在此想说的是,十六七岁的年纪里我没有健康这个概念,总感觉我还小病痛离我还远,也从来没有把身体当成一回事,拿着家里辛苦挣得生活费,各种折腾,殊不知有一场大病已经在那里等着你了。

大学的时候,我用了近四年的时间把身体调整好了。但是作为一个男人,尤其在自以为还年轻的时候,很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

毕业北漂,在北京这种人才辈出节奏又快的城市,为了给自己和家人好的生活,为了能够在工作中脱颖而出,我美其名曰努力奋斗,加班熬夜做设计成为了常态,几年来作息严重不规律。后来我辞职合伙创业,结果失败了。到头来钱没挣到,身体又变差了。

一路成长,百病成良医,感触特别深。也是今年,我开始反思自己,想通了很多事,正计划用一年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理清自己。

2.影响健康最大的原因是熬夜。

熬夜或许不会让你生病,但是熬夜一定会让你衰老变快,特别是年龄稍微大点后,衰老速度会急剧上升。

这些不是靠化妆品和美容品就能解决的,有时候,我挺想不明白的,一堆化学物品怎么就这么受人爱戴。内在出了问题,外在在保养又有什么用呢。

明星们的皮肤好,显年轻,不光是化妆品带来的结果吧。除了偶尔夜间拍戏的需要,明星们的健康习惯是我们不可比拟的,以前做群众演员的时候,见到了拍过《倾城之恋》的陈数,只要是休息的时候,助理就一直在旁边为她按摩,像她们这样的明星如此注重身体,是不会无故熬夜的。

北漂的时候,认识了一些女性同事,因为作息时间的规律,总会让人感觉表面年龄比实际年龄要小十几岁。

大家都好奇林志颖的娃娃脸,可知道这家伙基本不沾烟酒,平时的作息也是很规律的。即便是周润发的生活方式也是很健康规律的,追求着日升而作,日落而息。

在此献上一般的睡觉时间,估计大家已经看过很多版本了。

1. 正常人睡眠时间6—8小时、有的10小时。

2. 美容觉的时间是10点—凌晨2点。

3. 长时间熬夜,就算是有睡足8小时,几年下来也会容易内分泌失调,生理时钟也会乱掉。

4. 小孩最好在晚上8:30之前睡觉,因为长身体。

5. 青少年应该在晚上10:00左右睡觉。

6. 至于爱美的人,最迟也要在凌晨2:00之前睡,因为皮肤在凌晨2:00前新陈代谢,不过我依然认为越早睡越好。

7. 老人应该在晚上9:00–10:00之间睡觉比较好。

晚上12:00一定要去睡觉,每个人的体内都有生理时钟,在不同时间担负着不同的生理作息使命。做好规划,提高每天的效率,是不会总出现加班熬夜情况的。工作期间尽量不要让无关紧要的事情干扰,睡前不要舍不得放下手机。有舍才有得,我们的追求应该更高一些吧。

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熬夜了。

喜欢熬夜的人,个人感觉应该有这么几种人。

迷茫的人。

不知道未来在哪里,明显的眼高手低型,这种人晚上容易胡思乱想。其实,躺在那里想的再多是没有用的,该睡就睡,该做就做,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白天效率差的人。

大多数这样的人白天工作的时候,静不下心来或者无法专注做一件事情,说白了就是没有自己的原则,他们会说自己晚上工作是因为白天一直在思考了。至少我在职场的时候,身边不少优秀的人从来都不需要加班熬夜的。

夜晚喜欢装的人。

这种人熬夜之后喜欢发个朋友圈,比如刚看完了书,刚工作完成,以显摆自己有多努力。还有的发自己的夜生活,以证明自己是多么的热爱生活,其实只是想极力的展示自己。殊不知第二天会睡到几点呢,当然我也曾这么干过。

生物钟颠倒的人。

有些这样的人是工作需要,有些是常年的习惯导致,这种人已经不好改变了。比如营销大师杜子建,他因为过去在狱中的习惯,所以每天凌晨三点后睡觉,上午十一点起床。

工作原因导致熬夜这个,尤其作为媒体人,夜间工作这个很正常,甚至很多传统企业一直是8小时制度三班倒替,挣钱养家,这个无可厚非。

但是每个人都有成长的过程,只要你努力,每年都会有上升空间,所以过个几年就能从这种工作状态中抽离出来的。如果这种模式的工作你一直做下去了,我只能说你没有努力,你对自己不负责任,你对家人不负责任。

4.除了好的作息还要有好的心态。

在北上广深这几个城市工作的朋友们,确实不容易。在北京的时候,我的身边总不缺乏热爱生命,热爱工作,可爱活泼,时常熬夜、加班、不吃早餐、作息不规律……的同事。

近年来,互联网高科技产业发展越来越快了,很多企业的薪水开始上涨,随之上涨的还有高额的房价。房价越高,员工就希望薪水能变高,于是付出的自身的各种成本也就越多。有些企业看到员工们卖命般的工作,便美其名曰为企业文化好,创造的企业利润大。但是,很多员工透支的是自己的身体,人的生理机能是有限的,可能年轻的时候都不会想到去珍惜身体,就像前几年的我一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健康状况必定恶化。

任何病状都有一个潜伏期的,或长或短。据报道,我国每年“过劳死”人数达60万,已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我们都是子女,也会拥有子女,所以有好的身体,长久的健康还是很有必要的。

年轻人过劳猝死的事情,这几年的互联网公司出现太多了,不乏一些大公司内有点名气的,有些人的孩子才刚出生。关系最近的是我朋友的朋友,媒体工作者,说走就走了。

除了作息,心态也很重要。我的舅舅,五十多岁就走了,是癌症,据说走的时候很痛苦,连续很长一段时间躺在地上,不能进食,浑身疼痛。舅舅熬夜倒是不严重,但是心态不好,那些年感觉舅舅活得太累了,各种操心的事情。

老话不是说了吗,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不要太操心,不要太生气,车道山前必有路,人生中的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怎么活不是一辈子,为什么不能平心静气的过好一生呢。

5.还记得你小时候和学生时代的作息心态吗?

如果单纯的说养生和早睡的好处,你或许会排斥,因为我们都看过了太多的这样的文章了,或许已经麻木。可是想想,小时候,我们有熬过夜吗?想必大家都是困了就上床睡觉了吧。即便是大年三十的那天晚上,我都熬不住。即便是上了中学之后,学校也都有严格的作息制度。因为学校知道,对于身体机能来说,那样的作息时间是最有益于学生身体的。

现在社会上有些人,总鼓吹说熬夜加班就是努力。我不清楚是什么时候从什么人的口中得出的这个结论。如今想来,确实有点扯,熬夜加班第二天的思路反应有多迟钝只有自己清楚。

所有的努力和拼命只是自己认为的而已。

我小学的时候,作业有很多,每天放学把作业写完,仍然会有大把的时间去玩耍,中学也是这样。而到了大学,明显没有什么繁重的学业了,却开始了夜生活,毕业之后,更加严重,不知不觉的就脱离了以前的生活轨迹了。

6.不要以为能吃苦就能得到享受。

这些年我离开家乡,漂在外地,忙忙碌碌。以为能多吃苦以后就能多享受,以为多经历就会成长,以为多加班就能多赚钱,以为越努力就会越幸运,以为越忙碌就会越充实。

其实不然,很多时候只是我们从小听到了太多的这种教育理论而已,因为要考学,要背书,不努力没有办法。踏入社会以后,发展的方式不再是一种,各种捷径应运而生。我们总是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捷径,透支自己身体的捷径。换句话说,我们年轻,总喜欢拿现在还算健康的体质去换取未知的利益

李开复得癌症得时候,他的一位医生朋友曾为他做过非常简单得解答。他说身体状况变坏有四个因素,这四个因素就是睡眠、饮食、运动、压力。这四件事情超过一件不及格或者平均分数只有六七十分,抵抗力就会降低,癌症或者带状疱疹、免疫、风湿都会找到身上。我曾给自己打了分,几乎都是不及格。

我的朋友,有吸烟严重的,也因为吸烟,经常导致喉咙发炎,引起感冒。有喝酒导致酒精肝的,也有经常熬夜的,每天黑眼圈,白天精神不佳,思维逻辑不清晰。当然也有几个戒了烟酒,改了熬夜习惯,状态明显开始变好了。

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两个三十多岁得癌症的,这两个我都捐过钱。其中一个经常会在朋友圈晒化疗和捐款。这位朋友来自农村,他生病后父母来了北京,在医院陪了他两年了,自己痛苦父母也挺幸苦的。

认识一个自己创业的设计师,他不停的接活,连续几年都会工作到凌晨四点,结果差点挂了,现在躺在病床上也已经两年。他说,创业十年,本以为拼搏会换来美好的生活,结果十年后,年纪轻轻却在病床上度过,没有结婚,没有享受人生的天伦之乐,反而每天让父母操心照顾。

7.从季羡林的生活方式看养生。

季羡林老先生一生著作无数,这位学界泰斗,文坛巨星,于2009年7月1日逝世,享年98岁。

季老有老年哮喘和白内障,除此之外,身体硬朗,自己还称有一副“顽健”的体格。他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坚持凌晨四点钟起床读书,直到晚上10点准时入睡。即便是自己90岁高龄,仍然活的那么如鱼得水,那么自在超然,这位隐于市的“大隐者”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老先生心胸开阔,从不去纠缠那些想不开的事。他说,“自己心里没有负担,胃口自然就好,吃进去的东西都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和利用。再补之以腿勤、手勤、脑勤,自然百病不生了”。而对于寿命的长短,老先生也从不嘀咕。他所期盼的只是尽量在晚年把那些对祖国、对人民有利的工作做完。其实这种崇高而又洒脱的境界,也是他长寿的秘诀之一吧。

据说老先生的生活规律是这样的。

每日3、4点钟起床,进行学术研究或写作,几千字的文章可以一挥而就。7点多钟早饭结束后,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与生活。午饭后,他都要在书房的旧藤椅上小憩片刻。而这时,老人钟爱的小猫咪便会跳上他的膝盖,这老“小”同眠的情景,颇为老人繁忙的生活增添了几分童趣。工作累了的时候,季老会提起水壶为窗台上的花草浇浇水、松松土,在满目青翠之中寻觅一份心灵的宁静和一种生命的活力。这短暂的活动与休息,对季老无疑是颇有裨益的。晚饭之后的时光,老人则要看看电视新闻、报刊和刚收到的新书与邮件,以了解新的信息和收获新的知识。晚上10点钟准时就寝。除极特殊的情况外,这样的作息规律是从不改变的。

养生之道,各有一套,针对不同的体质和生活习惯,每个人的养生各不相同。季老这套以其朴素的生活习惯和人格特征而形成的养生之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一个人如果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能为别人带来收获,还能活到这样的年纪也算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了。而反观那些不爱惜身体,或者猝死的年轻人们,觉得挺可惜的。

8.健身与养生在未来会成为主流趋势。

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健康和养生了。

我朋友的姑姑是北京人,在二环内有房子,如今已经搬到厦门去住了,而北京的房子租了出去。我有个同事,在北京买了房子,后来又去青岛买了房子。他说,北京人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差了,希望以后能给自己的孩子有个好的成长环境。

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各种健身软件应运而生,比如keep,用户量已经过5000万。我们每天生活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中,内心开始变得浮躁,有了更多的攀比。各种事情的发生,导致着我们的健康状况逐渐下降,不得已下人们开始注重生活环境,注重保养身体了。

所以,未来的健身产品,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只要你用户体验做得好,在你所处的地市,一定会有不少的健身会员。健身房、羽毛球馆、篮球馆、各种运动场馆的出现,会使健身行业有一个更大的上升空间和趋势。就连我家乡的很多农村,农民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后,晚上忙完农活都开始学跳广场舞了。

9.多给自己一些锻炼身体的时间。

等到70后、80后们努力拼搏,还清了房贷车贷的时候,也该开始考虑健康养生的问题了。

简书、知乎上如今也常有谈论这类问题的。记得知乎上看过有个问题是“得了癌症是种什么感觉?”,然后下面有了很多得过癌症后的年轻人的回答,看着很揪心。其中有一个回答我读到结尾后才知道他已经去世了,这个回答是他的女朋友替他写下来的。

我们犯了错误后应该很好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免得再重蹈覆辙,更应该在最开始的时候就避免让错误发生。

养成一些好的习惯,如果做不到,就强制自己,任何事情重复做之后,一定会成为你的习惯,反之,只是你做的时间不够而已。

我刚毕业的时候,身体状况非常的好。而这几年的辛苦拼搏,换来的是严重的脱发,身体的虚胖,最近的一次体检,我有了颈椎病、肋软骨炎。现在,我每天保证12点以内睡觉,如果没有恶劣天气,每天都会跑步不低于7公里。我不能改变别人,但是我能够改变自己,希望我们能给自己的身体一个满意的答卷,也能让父母放心。不熬夜加上锻炼,短短几天的时间,我的身体明显感觉舒服了,等区别比较大的时候,我会分享出来,希望与各位共勉。

我大学的时候,有个马尾辫女同学,她每天早上都会坚持跑步,运动会的时候帮我们系争取到了好几项冠军。除此之外,她每年还是我们系专业课和公共课的第一名,拿全额奖学金。我有段时间和她练长跑,曾经问过她,为什么跑步?她说,她的母亲曾经告诉过她。女孩子在三十岁前坚持锻炼,三十岁以后衰老就会变慢,反之,三十岁以后衰老会变快,这不是化妆品所能弥补的。

不想跑步,可以去爬爬山,骑骑车,打打球,练练瑜伽,不要找借口你没有时间去做这些事情。把熬夜追剧的时间,把无聊迷茫的时间,把打游戏的时间,拿点出来,每天坚持锻炼一个小时,将来的你会感激现在的你的。不要懒惰,不要光说不做,不要怨天尤人。都知道坚持的重要性,能坚持下来的又有多少呢。

10.慢下来,静下来,调整好自己。

有些时候适当的让自己慢下来吧,审视自己,提高效率,保证睡眠,保证健康的心态。审视下来,有时候会觉得除了家庭,人活一世很多事都没那么重要了,人生虽说是个体验的过程,但是切不敢拿健康和家庭做赌注。

我们曾经都是操场上骄傲的学生,应该把学生时代的精气神延续下来。我们曾经都是可爱的孩子,不要在岁月里一个个变成了另外一些人,更不要变成小时候自己讨厌的那些人。

每个年轻的人,都曾经有过此生能够赚大钱的自信,有过成就事业的梦想。然而梦想又有几个能够变现的,或许有些梦想,永远都不会成功的。

路还长,不必急躁,先慢下来,静下来,生活才会变好的。

希望身边的朋友,不要做北上广深的拼命三郎,也不要和别人比拼命了,要比赛的话就比谁睡得更舒服吧,或许这样我们就会更健康,也会更快乐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穷人和富人谁会更长寿?医生:要想长寿,请过得“穷”一点(清心寡欲,添寿加元:素食,清便,作息,喝水)
新的老年人标准已公布,超过这个年纪,或许就算是老年人了
河南老夫妻,加起来215岁,长寿秘诀被追捧,照着做或也能长寿
新的老年人标准已发布,不是65岁,看看你到哪一步了?
最长寿的生活方式,不是合理饮食、规律的作息,是这样
规律作息就是最好的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