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滩的建筑




王岳雷

 2016年的夏秋季节路过外滩,好像很长一段时间没去了,浦东的高楼比以前多了,上海中心大楼也造好了,外滩的老大楼好像外墙都整修过了,不像以前的灰蒙蒙,外滩观光平台也从新修建,更加宽广,马路也改造过了,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加上这几天蓝天白云伴随着上海,浦江两岸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壮观,外滩的老建筑在白云的称托下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微风偶过,让人们停下脚步,驻足欣赏,流连忘返,给人们的心里增添一份美丽的回忆。顺便拍了外滩的老大楼,回来后根据地名志上的记载,把外滩的大楼建筑历史介绍给大家。 

 

外滩一景

 

中山东一路1号(原亚细亚大楼),延安东路口。1913年兴建,建成于1916年,原名麦克波恩大楼,8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2043平方米,建筑面积11723平方米。大楼外观具有巴洛克式折中主义风格,设计者为英商马海洋行 Moorhead ·Halse,承建厂商为华商裕昌泰营造厂,1939年加建一层。立面为横三段、竖三段式。底段与上段均为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大楼气派雄伟,正面有爱奥尼柱式的4根石柱,简洁中不乏堂皇之气。可谓简繁相怡,华贵典雅。大楼建成后,1917年为亚细亚火油公司购得,故名。原有上海冶金设计院、市房管局、市丝绸公司、市房屋建筑材料公司。1996年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入驻至今。 

中山东一路1号亚细亚大楼
 

中山东一路1号亚细亚大楼

 
中山东一路1号原亚细亚大楼

  

延安东路34号大北大楼,原大北电报公司,英商新瑞和洋行设计,1919年建,1922年竣工,8层钢筋混泥土结构,占地947平方米,建筑面积6473.3平方米,新古典主义风格,立面中部为巨柱式,每层窗口、窗裙有不同的古典装饰,室内有表示丹麦国家的装饰符号。原上海公用事业局、上海勘察设计院使用,现为上海电信博物馆。
 
延安东路34号上海电信博物馆
 

延安东路34号内老的英式电梯

 

延安东路34号内的楼梯

 

延安东路34号内大厅

 

延安东路34号内大厅

  

延安东路34号内大厅

  

延安东路34号内大厅

  

延安东路34号内底层走廊
 

延安东路外滩

 

延安东路外滩

 

中山东二路8号外滩金延大楼

 

中山东二路22号丰华大楼,5层钢筋混泥土结构红砖大楼,占地3836平方米,建筑面积4938平方米,1906年建,原太古轮船公司,后为丰华圆珠笔厂。

 

中山东二路22号丰华大楼

  

中山东二路22号丰华大楼

  

中山东二路22号丰华大楼

  

新永安路向中山东二路(左为丰华大楼)
 

中山东二路新永安路口

  

中山东二路金陵东路口
 
延安东路7号凯石大楼,原延年大楼,1933年建,占地864平方米,建筑面积2124平方米。
 

延安东路7号凯石大楼

延安东路外滩的亚洲第一弯,延安高架路东段工程,西起石门一路,东至延安路外滩,1996728日开工建设,19971128日建成通车,全长3.06公里,2008223日凌晨,“亚洲第一弯”正式开始拆除。

 

亚洲第一弯资料图

 

亚洲第一弯资料图

  

延安东路外滩的亚洲第一弯(以前拍摄的)
 

延安东路外滩的亚洲第一弯(以前拍摄的)

  
中山东一路2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原英国总会、也称上海总会、海员俱乐部、东风饭店、肯特基快餐店),1909年兴建,1910年建成,占地2339平方米,建筑面积9811平方米,属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是当时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5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一层,大楼一楼为餐厅,二楼为国际海员俱乐部,其余均为客房。整个饭店设施齐全,装修精美,不愧为商务住宿的理想选择。建筑设计师为英商马海洋行H.Tarrant,承建商为华斯·艾斯金公司(HOwarth.Erskine Ltd.外貌既效法美国古典主义,建筑立面为三段式处理,2-3层中部有6根爱奥尼柱式的石柱,顶端各设置了巴洛克式的风亭,细部雕刻细腻优美。又参照日本帝国大厦,室内装潢由马海洋行的日本建筑师设下田菊太郎设计,装饰华丽,以长达34米的黑白大理石酒吧柜台著称。大楼中所使用别致的三角形的电梯是西门子公司制造的,距今已有90年的历史。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总会被关闭。敌伪时期曾为日军海军武官府。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了这幢大楼,改建为国际海员俱乐部,大门上加装了挑出的大雨蓬。1971年改为东风饭店。 2011年成为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
 
中山东一路2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和中山东一路3号(原有利银行)
 
 
中山东一路2号原东风饭店
 

中山东一路2号原东风饭店大厅

 

中山东一路2号原东风饭店大厅

 

中山东一路2号原东风饭店地下一层

 
中山东一路2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内长达34米的黑白大理石酒吧柜台
 

中山东一路2号原东风饭店三角形的电梯

 
中山东一路2号原东风饭店楼梯

  

中山东一路2号原东风饭店二层
 

中山东一路2号原东风饭店二楼的灯伸向一楼

 

中山东一路2号原东风饭店三楼客房走廊

 

中山东一路2号原东风饭店底楼大厅

 
东风饭店二楼
 
东风饭店二楼
 
中山东一路3号(原有利银行),于1916年建成,随即被华商保安、保家等保险公司联合租赁,租赁者于1922年出资重建。是英资公和洋行在上海设计的第一个作品,华商裕昌泰营造厂建造6层,占地2241平方米,建筑面积13760平方米,是上海第一幢钢框架结构大楼。原名联合大楼,为美国有利银行所有,故称有利银行大楼。楼高7层整体仿效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窗框多采用巴洛克艺术富有旋转变化的图案,大门有爱奥尼克立柱装饰,高大的落地专窗既有利于采光,又增添楼宇气势。整幢建筑是以门为中心的轴对称图形。1953年,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上海地质矿产局租用该楼。1997年,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外滩房屋置换买下此楼产权。2004年改建为高档购物消费场所外滩3。如今,1楼有阿玛尼中国首家旗舰店,23楼是依云水疗(Evian Spa,全球除法国外的第二家店),6楼有澳洲名厨David Laris所开前卫餐馆陆唯轩(Laris)。
 

中山东一路3号有利大楼

 

中山东一路3号外滩3

 

中山东一路3号外滩3

 

中山东一路3号外滩3

 

中山东一路广东路口

 

中山东一路5号华夏银行上海支行(原日清大楼),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建筑风格相揉和的日清大楼,被人们称为日犹式。大楼由英通和洋行设计,1921年兴建,1925年建成,占地1280平方米,建筑面积5484平方米,6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日方建造下部3层,外观比较简洁,属于日本近代西洋式;上面3层装饰比较讲究,设计了挑檐和浮雕。底三层装饰比较简明,上三层有古典立柱和雕刻花饰,凹凸感强,整个建筑立面均用花岗石贴砌。由日资航运企业日清汽船株式会社和一个犹太商人合资建造。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接管了日清大楼,改为招商局办公大楼,解放后,由上海海运局使用,平台上设有上海海运局上海海岸电台文革时曾改名为上海轮船公司。1990年代,海运局迁往东大名路新楼,此楼由锦都实业公司装修后作为商务楼出租。东部底层为华夏银行上海分行。2006年被改造成高级餐厅。

 

中山东一路5号原日清大楼

 

中山东一路5号原日清大楼边墙

 

中山东一路6号元芳大楼(原中国通商银行),1897年建,原来是一家拍卖行,3层殖民地式建筑,装木结构,1906年翻建加一层,占地1698平方米,建筑面积4541平方米,成为中国通商银行,当时也是中国人自筹资金开设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1920年为万国商团司令部,1941年为日军所使用,194510月为国民政府财政部税务署,19495月为长江轮船公司使用,1990年代中由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使用,20066月由佳景海岸有限公司使用。大楼的设计师为英资玛礼逊洋行,是一幢假四层的英国歌特式建筑,后因维修时用水泥粉刷墙面,除框架外,原先的外貌已不复存在。大楼第四层有五个尖顶层面,原先还有十字架。第三、四层有小尖塔。大楼第四层是尖券形的窗户,一、二层是典型歌特风格的花窗棂窗户。1956年由长江轮船公司使用。因旁边的小路是元芳弄,所该大楼也曾被称为元芳大楼。现是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所在地。

 

中山东一路6号元芳大楼

 

中山东一路6号元芳大楼、5号华夏银行上海支行和外滩3

 

中山东一路7号盘谷银行(原大北电报公司大楼),建成于1908年,设计者为英资玛利逊洋行,5层,占地724平方米,建筑面积3538平方米,是一座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大楼,每层都采用了古典风格的柱子,或用来承重,或只作为装饰。窗户四周图形多样,立体感强,近似巴洛克式,黑顶白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顶部两端各设计了带有巴洛克艺术风格的黑色穹窿房顶。自1908年建成以来,原是旗昌洋行的产业,轮船招商局将它买下后,即归属下的大北电报公司使用。抗战胜利后,中国通商银行购进此楼改为新通商银行大楼;解放后,由长江航运管理局、长江航道局、长江航运公司、长江酒家、长航局职工医院使用;20世纪90年代,通过房屋置换,泰国盘谷银行获得大楼使用权。泰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也设在三楼内办公。

 

中山东一路7号盘谷银行

 

中山东一路7号盘谷银行门前

 

中山东一路9号(福州路口)原旗昌洋行(招商局)大楼,作为中国自己经营的第一家新式轮船企业——招商局就是在此期间创办的,建于1901年,由英商玛利逊洋行设计,占地455平方米,建筑面积1360平方米,为座西向东的三层砖木结构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底层正门框向外伸出,正门两侧有高敞的拱形落地窗,二、三层立面用古典柱式装饰。大楼局部外墙用花岗石贴面。招商局大楼可视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滩建筑的典型。原上海港务监督、上海海上安全监督局、上海海上搜救中心住此,现成为夏姿上海旗舰店。

 

中山东一路9号招商局大楼

 

中山东一路9号招商局大楼

 

中山东一路福州路口

 

中山东一路10-12号浦东开发银行(原汇丰银行、市政府大楼),属新希腊建筑,1921年兴建,1923年建成,原系美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大楼由著名的英资建筑设计机构公和洋行设计,占地9438平方米,建筑面积23415平方米,由英商德罗·考尔洋行建造,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半。美国当时将这座建筑自诩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讲究的建筑,是远东最大的银行建筑,仅次于英国的苏格兰银行大楼的世界上第二大银行建筑,被认为是中国近代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最高杰作。建成时大楼门前放了两只引人注目的大铜狮,据说狮子铸成后,立刻就将铜模毁掉了。从而使这对铜狮成为绝版珍品,现已将其送入上海历史博物馆。该楼八角形门厅的顶部,离地面20多米高处,有8幅由几十万块仅几平方厘米的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它宽4.3米,高2.4米,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个城市的建筑风貌,并配有神话人物形象,还有24幅为神话故事中动物的形态,顶部巨大的神话故事壁画,总面积近200平方米。另有2813米的意大利天然大理石石柱,其中4跟是没有拼接的巨石,据说世界上只有6根,另2根在法国卢浮宫内。世纪壁画间有一圈美文,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其象征了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整个世界的和平繁荣

二战爆发后被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占用,战争结束,汇丰迁回此楼。1955年,汇丰撤出上海,大楼归国有。上海市政府进驻,改名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简称市府大楼。副楼在1956年改为上海市档案馆。1997年,上海市政府撤出大楼,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通过置换购得该大楼的使用权。

 

中山东一路12号浦东开发银行门口

 

中山东一路12号原市政府大楼

 

中山东一路12号原市政府大楼门前

  
原市政府大楼大厅顶面油画
 

原市政府大楼大厅顶的香港、上海、东京、纽约的油画(自左向右)

 

原市政府大楼大厅顶的巴黎、加尔各答、曼谷、香港、上海的油画(自左向右)

  

原市政府大楼大厅顶的伦敦、巴黎、加尔各答、曼谷、香港的油画(自左向右)
 

原市政府大楼大厅顶的加尔各答、曼谷、香港、上海、东京、纽约的油画(自左向右)

 

原市政府大楼大厅顶的上海、东京、纽约、伦敦、巴黎的油画(自左向右)

 

中山东一路12号浦东开发银行福州路小门

 

中山东一路12号原市政府大楼福州路边门

  
中山东一路12号原市政府大楼福州路边门
 

中山东一路12号原市政府大楼和中山东一路13号上海海关大楼

  

中山东一路原市政府大楼和海关大楼

 
   
中山东一路12号原市政府大楼和上海海关大楼
 

中山东一路13号上海海关(原江海北关),1857年外国人在此地建成一座中国衙门式的关署。18911893年翻建成哥特式的红砖建筑,有33米高的钟楼。1925年再次重建,于1927年落成,大楼由公和洋行设计,由英国建筑公司建造,占地5695平方米,建筑面积39162平方米,11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雄伟挺拔,与雍容典雅的汇丰银行大齐肩并列,相得益彰。属欧洲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大楼门楣由四根巨大的罗马花岗石圆柱支撑,以高耸的钟楼为轴线,气势非凡,建筑造型属新古典派希腊式,上段的钟楼则为歌特式,大楼高8层,上面有高大的钟楼,10层楼高,是仿美国国会大厦的大钟制造,在美国造好后运到上海组装。据说花了白银2千多两,是亚洲第一大钟,也是世界著名大钟之一。现使用单位为上海海关。

 

中山东一路13号上海海关大楼

 

中山东一路13号上海海关大楼内大厅

 

中山东一路13号上海海关

 

中山东一路13号上海海关门前

  

中山东一路13号上海海关边门
 
中山东一路14号上海市总工会(原交通银行),最初是著名的老牌英资企业宝顺洋行的产业。19世纪下半叶,颠地经营失败被德华银行买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中国没收德国在华财产,大楼被交通银行上海分行接管。1928年,随着全国政治中心从北京转移到南京,交通银行也将总行迁到此处。由匈牙利鸿达洋行设计,1947年兴建,1948年建成,6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属装饰艺术运动主义风格的大楼,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最后建成的一座。华商馥记营造厂建造,占地2183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485平方米。属近现代主义风格。建筑设计强调垂直的线条,外立面简洁明朗。底层外墙用黑色大理石贴面,庄严华贵。进门两侧有紫铜栏杆装饰的人造环形大理石扶梯,上到二楼大厅,满目红色,富丽堂皇。厅内36根圆形柱子的的下半部分以及大厅四周墙壁均由红色瓷砖铺贴、装饰,地坪也是红色地砖铺成。1951年,交通银行总行迁回北京,外滩14号则由上海市总工会进驻至今,今底楼为上海银行。
 

中山东一路14号上海市总工会二楼大厅

  

中山东一路14号原上海市农业机械工业局,前为交通银行汽车间,现改建成大楼。
 

中山东一路汉口路口的邮筒

 

中山东一路15号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华胜大楼(原华俄道胜银行)原中央银行,于1902年由华俄道胜银行出资建成,设计者为德资的倍高洋行,华商项茂记营造厂建造,3层混合结构占地1460平方米,建筑面积5018平方米,建筑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复古风格。装饰精致,以正门为中轴线形成对称结构底层大门有双立柱四根,两旁有洞形窗户。二至三层东立面有爱奥尼克柱子,窗户两边也有古典立柱装饰。外墙用白色釉面砖和花岗石相拼,色调和谐,底楼外墙用苏州花岗石轩石勒脚。楼内扶梯用大理石建成,二楼壁上有人物浮雕,巨大的精美彩色玻璃顶栅和回廊,至今还保存完好。1928年此楼成为国民党中央银行、上海市机电二局、上海航天局、航空航天工业部第八研究院、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都先后在此办公。

 

中山东一路14号和中山东一路15号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中山东一路15号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中山东一路15号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望北

 

中山东一路16号工艺大楼,原中国农民银行(旧日商台湾银行),兴建于1924年,1927年建成大楼由德和洋行设计,4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969平方米,建筑面积4008平方米,属于日本近代西洋建筑风格,东立面配于四根欧洲古典主义式的柱子,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最初是台湾日治时期日商台湾银行在上海的办公大楼。原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今招商银行上海分行。

  

中山东一路17号友邦大厦、正信银行(原字林西报大楼),由在中国出版的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于1921年投资,英商德和洋行设计,美商茂生洋行建造,占地1104平方米,建筑面积8186平方米,9层钢筋混凝土结构,1921年兴建,1923年建成,一部分由报社自用,其他出租,最主要的承租人是处于创业阶段的美资友邦人寿保险公司。1951331日,《字林西报》停刊,大楼被接管。中国丝绸进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市丝绸进出口公司、华贸服务公司进驻此地。友邦保险公司于1998年正式整修入驻,故改名为友邦大厦由德和洋行设计,近现代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结合的风格,大楼的立面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以粗糙的大石块为贴面;第二层用水泥粉刷;第三层两侧为穹形券窗,加配以造型优雅的塔顶,显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中山东一路18号春江大楼(原麦加利银行),1923年由老牌的英资银行麦加利银行又名渣打银行(Chartered Bank)建造,设计者是英资公和洋行,英商德罗·考尔洋行建造,呈文艺复兴时期折衷主义风格,占地3734平方米,建筑面积12257平方米,5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使建筑具有高度感,现顶楼加了三角形屋顶。底层外墙用花岗石铺贴,内部地坪则是黑白对比的大理石。大门则是楼的主线,南北两边建筑造型对称。二至四层外立面有两根爱奥尼克式柱子支撑,第五层横面中段有6根方型柱子。刻以花瓣造型。为使建筑具有高度感,现顶楼加了三角形屋顶。1955年,麦加利银行迁出后,由房管局接管这座大楼,改名为春江大楼,曾由上海家用纺织品公司、中波轮船公司、上海市船舶管理处、上海市水产局。2002年,台资企业上海珩意房地产经营有限公司接手大楼的修复改建工程,到2004年底,改建完工后,12楼的欧洲名牌精品店陆续开张。

  

中山东一路19号原汇中饭店,和平饭店南楼,美国风格的六层楼房,原名中央饭店。早在1850年代初就建起了3层楼的中央饭店,为租界内历史最悠久的外资旅馆。1865年,汇丰银行的上海分行成立,租用该处营业,直到1874年。1903年,中央饭店改组为汇中饭店。1906年重建,设计者为英资玛礼逊洋行的司各特,华商王发记营造厂建造,6层混合结构,占地1884平方米,建筑面积10501平方米,建筑风格属于新文艺复兴式样,这还是中国最早安装电梯的一幢建筑。1909年中、英、美、法等国在汇中厅召开万国禁烟会大会,1911年中国同盟本部在该饭店召开了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欢迎大会。1927年,蒋介石、宋美龄在此宴会厅举行订婚典礼;19363月,查理-卓别林偕《摩登时代》女主角宝莲-高黛入住当时的51房间;1947年,华商大庆公司购得饭店产权,继续经营,1952年停业。19641月,周恩来在九霄厅会见法国总理埃德加-富尔,几天以后中法宣布建立外交关系;19651月,周恩来曾在742房间工作;1965年改为和平饭店南楼再度开放。1996年,联合禁毒署举办的上海国际兴奋剂会议在此举行,并为万国禁烟会立会址标志。1998630日,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夫妇在九霄厅宴请美国总统克林顿及其夫人希拉里;1988年,江泽民在和平厅设盛宴欢迎墨西哥总统路易斯-埃切维利亚。
 

中山东一路19号原汇中饭店
 

中山东一路20号和平饭店北楼(原沙逊大楼),1926年兴建,1929年建成,英商公和洋行设计,华商新仁记营造厂建造,占地4617平方米,建筑面积36317平方米,1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高77平方米的大楼,装饰讲究而被誉为远东第一楼。大楼属美国芝加哥学派建筑风格,外形简洁明朗强调垂直感,花岗石的墙面,圆锥形的屋顶,紫铜的屋面,透出古朴典雅之气。饭店内部设有英、美、印、德、法、美、日、西、中等九国套房。餐厅、大堂装饰富丽堂皇。还有颇受国外游客欢迎的上海老年爵士乐队。和平饭店、市长途电信局南京东路营业处在此。

 

中山东一路20号和平饭店北楼(原沙逊大楼)

 

中山东一路20号和平饭店和中国银行大楼
 

中山东一路20号和平饭店和中国银行大楼

 
 中山东一路20号华懋饭店大楼(和平饭店北楼)
 

中山东一路23号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原中国银行总部),1936年兴建,1937年建,由英商公和洋行和中国人陆谦受设计,华商陶桂记营造厂建造的大楼,占地5068平方米,建筑面积30053平方米,1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二层,属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之一。大楼分为主楼和次楼。外墙为金山石,屋顶为平缓的四方攒尖顶,上盖绿色琉璃瓦,楼檐上用斗拱装饰。东立面从高到低有变形的钱币形镂空窗框。大门上方原有孔子周游列国石雕讲述了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故事。营业大厅的天花板上原来还雕有八仙过海的图案。到处洋溢着古色古香的氛围。这些雕梁画栋、碧瓦飞檐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勤劳的结晶,1941年,中国银行大楼成为汪精卫伪储备银行的营业场所,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归中央银行使用,直到1946年元旦,中国银行才迁入办公。解放后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上海分行等使用,现使用单位为中国银行上海分行。

 

中山东一路23号中国银行大楼

 

滇池路中国银行大楼

 

中山东一路24号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原横浜正金银行大楼),1924年建,横滨正金银行(Yokohama Specie Bankltd。)在中国上海所建的分行大楼,由英资公和洋行设计,英商德罗考尔洋行建造,6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7535平方米,建筑面积19359平方米,属日本近代西洋风格建筑,有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花岗石外墙,明晰的主线,对称的造型,但少了许多繁琐的装饰,使其更显流畅。大楼底层用大型石块贴砌。整幢建筑给人以稳重感。二至五层有两根爱奥尼克式柱子支撑,显示出古典风采。内部大厅中长圆形玻璃天顶,造型典雅,工艺精美,是外滩的典型建筑。1945年后,该楼改作中央银行行址,大楼也易名为中央大楼。1949年后又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办公楼。1956年上海市纺织工业局迁入大楼办公。现为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

 

中山东一路24号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和中山东一路26号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

 

中山东一路26号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原扬子水火保险公司),1917年兴建,1918年建,建成于1920年,因扬子水火保险公司得名,设计者为英商公和洋行,占地62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1平方米,大楼为一幢7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办公建筑风格。19577月起由房管部门管,由申富餐厅、市食品进出口公司使用,现使用单位为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

 

 中山东一路26号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杨子大楼)

  

中山东一路26号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和上海外贸大楼
 
中山东一路27号上海外贸大楼(原怡和洋行大楼),由怡和洋行出资,1920年兴建,192211月建成,设计者为英商马海洋行思九生,裕昌泰营造厂建造,为5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在1983年加建二层,成为7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300平方米,是一座文艺复兴风格复古主义派的建筑。建筑平面呈凹字形,西面凹进,朝东立面呈三段样式。大楼一、二层为一段,用花岗石垒砌轴线明显,大门和双侧窗框都用罗马半圆拱券石拱造型,大块拉毛花岗石作外墙贴面,平整石块铺砌大门台阶,门的两侧装有一对壁灯,正门上方有羊头浮雕装饰,显得庄重坚实,第三至五层又一段,有4根巨大的罗马科林斯柱式支撑,立柱间为阳台和石栏杆,气魄雄伟,显示出浓郁的西欧古典色彩,第三层有石栏杆阳台,整段窗框上方有石雕镶嵌,第五层上方原有的平台,穹顶被拆除,已加高至七层。层顶有较宽檐口,顶部为大平台,平台前有栏杆,中间是石屏,紧贴石屏建有一座圆顶,圆顶中心插有旗杆。同银行不一样,大楼内不设营业大厅,但是每间办公室的设计和装饰都十分豪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怡和洋行大楼被日本三井洋行占用,1946年恢复营业,但生意已大不如前,只好将大楼出租给其它公司,如昌兴轮船公司、海外航空公司、香港航空公司、英国大使馆一等商务参赞、财政参赞及新闻机构等。1955年以后,大楼由上海外贸管理局及下属公司使用,现为美国罗斯福家族下的高级公馆,拥有亚洲最大的红酒酒窖、奢华的雪茄吧、以及若干间私人会所包间,门匾上一个罗斯福的会徽。
 

中山东一路28号上海广电集团和中山东一路29号中国光大银行上海分行

 

中山东一路28号,北京东路2号,中山东一路北京东路口,上海广电集团(原怡泰大楼、格林邮船大楼),1868年,德资禅臣洋行购得这块土地,建造其在上海的第二幢楼房。第一次后,该地被英资怡泰公司(格林邮船公司)收购,随即改建为7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于1922年落成。原称怡泰邮船大楼即格林邮船大楼,又称正金大楼。设计者为英商通和洋行,占地1951平方米,建筑面积12825平方米,该楼高7层,另有2层地下室,顶层建有塔楼。坚固厚实的花岗石拱券大门旁是古典式柱子。二至五层附有外展的阳台,七层顶楼还建有塔楼,雅致美观,整个大楼外立面简洁明朗,是一座典型的新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大楼底层用大型石块贴砌。整幢建筑给人以稳重感。二至五层有两根爱奥尼克式柱子支撑,显示出古典风采。内部大厅中长圆形玻璃天顶,造型典雅,工艺精美,是外滩的典型建筑。19513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迁入该楼,199610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东方广播电台迁往虹桥路1376号广播大厦新址。2012年上海清算所将正式入驻。

 
 北京东路外滩

  

中山东一路29号中国光大银行上海分行(原法国东方汇理银行),1914年由法资东方汇理银行(Banque de l`Indochine)在中国上海建造的分行大楼。设计者为英商通和洋行,华商协盛营造厂建造,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占地1535平方米,建筑面积2524平方米,法国典型的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用豪华浮夸的手笔,在教堂和宫殿中把建筑、雕塑和绘画结为一体,并用短檐、波浪形墙面、重迭柱及壁画,使建筑物产生神秘的宗教气氛。大楼强调立面装饰和处理,尤为注重建筑自身的比例。其上面是贯通的爱奥尼克巨柱,两侧厚实的墙面横向划分为三段,顶部出檐较深,并有精致的雕刻。底层门窗形成三个高大的楼门,居中是线状的浮雕。另外,大楼在小构体上也精雕细凿,是巴洛克式的经典之作。1956年,大楼被房管局接管,改名为东方大楼,曾由上海市公安局交通处使用。目前大楼的使用单位是光大银行上海分行。
 

中山东一路312016年新落成的半岛酒店大楼,原址在解放前原为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上海储运局地块

 

黄浦公园水文站,北依吴淞江(苏州河),与两江汇合处近在咫尺,建于191212月,由当时的上海浚浦局设置建造,曾名黄浦公园自记水位站、外滩公园水位站,是我国建造最早、资料最齐全的水文站,隶属上海海事局海测大队。2006528日外滩水文站改造工程竣工,面积近300平方米。 

黄浦公园水文站

  

中山东一路33号原英国领事馆,建成于1873年,占地面积38559平方米,起初的领馆建成于1849年,在1870年的一场大火中烧毁,到1873年新大楼重建完工。设计者为英国人克罗斯生和伯斯,建筑风格属于19世纪流行的殖民地样式,砖木结构二层,近似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楼宇台基较高,底层竖向中段有五扇圆拱形窗,两边房间窗户倒是圆拱形。外立面整齐见变化。整幢建筑外立面原采用清水砖,层顶用中国蝴蝶瓦铺成,现外墙已采用水泥粉刷,大楼东面楼前有大草坪,环境更现优美。1号楼原为英国驻沪总领事馆,2号楼原英国驻沪总领馆领事官邸,建于1884年,建筑风格与领事馆相近,底层采用券柱廊。1966年,英国驻沪总领事馆关闭,上海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国际旅行社上海分社、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上海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机构设在这里。2003年,置换给新黄浦集团。现半岛大酒店在此开业。
 
中山东一路33号原英国领事馆
 
中山东一路33号原英国领事馆
 
中山东一路33号原英国领事馆
 
中山东一路33号原英国领事馆长廊
 

中山东一路33号原英国领事馆
 
南苏州路79号(中山东一路333号楼)原英国领事馆的教会公寓,建成于1899年。建筑为砖混结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由毕士来洋行设计,建筑以帕拉迪奥窗套及花环为特色,即活泼又不失庄重。
 
原黄浦游泳池和南苏州路79号(中山东一路333号楼)原教会公寓
 
南苏州路79号(中山东一路333号楼)原英国领事馆的教会公寓
 

南苏州路107号(中山东一路334号楼)新安堂,原为英国领事馆的天主教新天安堂(又名联合礼拜堂),于1886年建成,1901年扩建,由道达尔设计,仿维多利亚时期罗马式建筑风格。建筑总体平面呈十字结构,中间33米高的八边形尖塔,建成当时为苏州河南岸的制高点。

南苏州路107号新安堂
 

南苏州路107号新安堂

 

外滩气象信号台,1884年,法国天主教会创建的徐家汇天文台,在洋泾浜外滩(今延安东路外滩)设立气象信号台,信号台是直竖地上的一根长木杆,根据天文台传来的气象信息。1907年,重建圆柱形的气象信号,台统高50米,塔高36.8米,被人们称为阿脱奴婆式建筑。为保护这个建筑物,1993年外滩改造工程中,将它向东整体移位20米。

 
黄浦路20号俄罗斯总领事馆,外白渡桥北侧,苏州河与黄浦江会合处。19147月兴建,由德国汉斯·埃米尔·里约伯设计,巴洛克式和德国复兴时期的风格,于191612月竣工,翌年114日,新馆舍正式通过有关方面的验收并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64平方米,楼有四层,带阁楼。底层一半置于地下,地面上露出2米高。大门两旁有古典式双立柱,第二层、第三层有圆拱式和平拱式窗框,窗户之间有壁柱。屋顶为双折四坡式,屋面有弧线尖顶窗户,西侧楼顶有二层楼高的了望塔一座,绿色铁皮穹顶,沿江有堤岸,东侧建有六角凉厅,可观赏黄浦江、苏州河会合处的景色。
 

黄浦路20号俄罗斯总领事馆

 

黄浦路20号俄罗斯总领事馆

  

黄浦路20号俄罗斯总领事馆
 

黄浦路60号海鸥饭店2

 

北苏州路20号上海大厦(百老汇大楼),外白渡桥的北侧。由英资业广地产公司投资、英国由公和洋行建筑师法雷瑞(佛兰赛)设计,新仁记营造厂承建。1930年夏季开始动工兴建,投资500万两银,1934年春季竣工。因在百老汇路顶端故名百老汇大厦。建筑风格为艺术装饰主义,是一幢早期现代派风格的八字式公寓结构,高76.7米,22层,初期作为公寓使用。外部处理与内部装修简洁明朗,外观气势宏伟。设有中西餐厅、休息室、理发部等;二层至九层有大小公寓房间各4套、客房19套;十层至十四层各有客房15套;十五层和十六层各有客房16套;十七层为小餐厅和厨房;十八层为特别套房,有大阳台。特别套房布置成中、英、美、法、日、阿拉伯等风格的高级套房。十九层至二十一层为机房及水箱设备层,地下室为锅炉间。19378月,淞沪会战爆发,该楼被日军占用;19393月业广地产公司将该楼卖给日资恒产株式会社;1945年国民政府接管该楼,改为励志社第七招待所;195151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更名为上海大厦,1980年代成为对外开放的宾馆。1985年大厦内外修葺装饰一新,增添了现代化设施。现为四星级宾馆,曾接待许多国家元首及中外游客。

 

上海大厦和外白渡桥

 

上海大厦

 

上海大厦

 

上海大厦

 

黄浦路15号浦江饭店,上海浦江饭店(原名礼查饭店),始建于一八四六年(清·道光二十六年)西名RICHARDS HOTEL,由西人礼查RICHADS创建,是上海开埠以来乃至全国第一家西商饭店,被誉为上海著名的里程碑建筑。当时,中国第一盏电灯在此点亮;中国第一部电话在这里接通;西方半有声露天电影在这里首次亮相……众多的第一,使之成为当时最先进技术进入中国的窗口,无不折射出浦江饭店昔日的荣耀和辉煌。1846年开业,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扩建为具有新古典主义维多利亚巴洛克式建筑,是当时上海最豪华的西商饭店,也是中国及远东最著名的饭店之一。

 

黄浦路15号浦江饭店

 

外白渡桥,黄浦公园西侧,中山东一路与东大名路之间的苏州河上,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桥梁,由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主持修造,所有钢材料皆从英国进口,由英国工程技术人员完成整座桥梁的设计和架构,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开工,主要是为了通行有轨电车,于1907年交付使用,桥长104.24米,宽18.40米,面积1,918平方米,荷载等级为20吨。为当时技术最新的钢铁结构。是上海市区连接沪东的重要通道,过桥人流量,车流量很高。因它处于旧时的外摆渡处,人们过桥不付费,故称外白渡桥。200831日进行对外白渡桥大修,200846日上午,上海外白渡桥移桥工作正式开始,到1210分许,外白渡桥南段桥面顶起,在原地转向,从苏州河开往黄浦江,由拖船将外白渡桥拖往上海船厂维修。2009225日上午,百年老桥外白渡桥的北跨桥体在历时10个月的搬移检修之后,“乘坐”驳船回归原位,早上7时许,外白渡桥北跨桥体被装上驳船,于9时从民生路码头出发,运抵苏州河口,静候潮水涨起。中午11时左右,由两艘驳船运送,借涨潮之势,外白渡桥北跨桥被徐徐抬起,“挂脚”安全地越过了桥中墩,半截桥身随后慢慢下沉,与桥墩合二为一,到12时左右完成了复位。外白渡桥的南段于26日移回原位,整个百年老桥将完整复位,外白渡桥桥面将重新铺设沥青,两侧人行道恢复木质桥面,工程人员还设计了名为“城市之光”的灯光系统。外白渡桥于于48日恢复通车。

 
 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

 

延安东路隧道入口


王岳雷于2016年11月整理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乔茗星ART#魔都的33个门牌号
上海外灘 萬國建築博覽【37P】
浓情上海 | 外滩9-18号的故事
外滩外国建筑群
追溯100年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你都认识吗?
凝固历史的外滩老建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