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德韦尔天体(C21——C 30)


 科德韦尔深空天体表(Caldwell Catalogue),是一个包含109个比较明亮的星团、星云和星系的天文星表。这个星表由英国天文科普作家、业余观测者、电视节目主持人帕特里克·科德韦尔·穆尔(Patrick Caldwell-Moore)编集,提供一些天文爱好者可以观测的深空目标,是梅西耶星团星云列表的重要补充。并于199512月将星表发表在天空与望远镜杂志上。科德韦尔深空天体表受到天文爱好者的欢迎,由于穆尔的第一个字母和梅西耶的第一个字母同为M,所以穆尔采用他名字中的Caldwell而不是习惯上用的Moore来命名这个深空天体表,并用Caldwell的第一个字母C来标记星表中的天体。

C 21NGC 4449,也称为科德韦尔21,是位于猎犬座的一个不规则矮星系,旋涡星系,距离大球大约1,200万光年。属于M94星系团(猎犬座星系群)的一部分。这是相对来说相当靠近本星系群,我们银河系系所属的星系群,的一个星系群。由于和大麦哲伦星系(LMC)的大小非常相似,因此被仔细的研究和拿来做为比较。NGC 4449有一般的棒型,也有大麦哲伦星系(LMC)的特征,散布着蓝色的恒星和星团。靠近底部(哈勃的照片)是氢原子气体发出的粉红色光,这是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泄踪剂。与邻近星系间的交互作用被认为对恒星的形成有所影响。由德国-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William Herschel)于1788427日发现。视星等10级,位于赤经122811.1秒,赤经+44°0537″,常陈四(猎犬座β)恒星东北,常陈一(猎犬座α12)恒星北面,该星系非常明亮,相当大,扩展得像个双星云或单个星云裂为两片,以205 公里 / 秒的后退速度远离地球。星系的宽度约为2万光年,无线电成像表明,“矮星”嵌入了近20万光年的气态晕圈中,是可见星系体积的一千倍。实际上,它与附近星系的相互作用,被认为影响了NGC 4449中的恒星形成。

 

 
 
 

 
 
 
 
 

 

NGC 4449 

C 22,蓝色雪球星云(Blue Snowball Nebula,或雪球星云(Snowball Nebula),科德韦尔22,目录名称NGC 7662星云,也称为PK 106-17.1GC 4964CS = 13.2h 2241·H 4.18星云,位于仙女座,螣蛇廿二(仙女座ι)恒星西侧,坐标:23小时620秒,赤纬+42°330″。一个行星状星云。是距离地球5,600光年,实际直径约为0.8光年或50,000个天文单位,视星等8.3。在它的中心可以看见一颗暗淡的恒星,光度在12-16等之间。中心恒星是一个蓝色白矮星,视星等12.5,具有连续光谱,这颗白矮星的表面温度约为75,000开尔文。它的高能紫外线辐射将氧气电离两次,这样气体就能发出波长为50074959埃的光,我们认为它们是蓝绿色的。1784106日德国-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发现。

 

 

 

 

 

 
 
 
 
 

 

 

 

 

 
 
 

蓝色雪球星云

 

四种不同的行星状星云:猫眼星云(NGC 6543),蓝色雪球星云(NGC 7662),土星星云(NGC 7009),眨眼星云(NGC 6826

C 23NGC 891,或UGC 1831MCG 7-5-46ZWG 538.52,是仙女座的一个透镜状星系,距离地球约3000万光年,星系宽约10万光年,从地球的角度观察正好是侧视。由德国天文学家卡罗琳·赫歇尔于1783827日发现。天大将军一(仙女座γ12)恒星东面,座标:赤经22233秒,赤纬42°2050″,视星等10.1

 

NGC 891星系

 

C 24NGC 1275也称为英仙座A,科德韦尔24,是1.5型的赛弗特活跃星系,位于英仙座的方向,距离地球2.42亿光年,最大直径162,000 光年,最小直径113,000光年。NGC 1275对应于电波星系英仙座A,是位于巨大的英仙座星系团中心的星系。NGC 1275包含2个星系,在英仙座星系团中央的最亮星系团(BCG)的椭圆星系(CD星系),和躺在前方以3,000公里/秒朝向主体高度移动,并且相信应该与英仙座星系团合并的“高速系统”(HVS)。“高速系统”(HVS)与椭圆星系(CD星系)的距离至少有20万光年,因此不受它的影响。星系团中心的星系包含散发出纤维状谱线的大质量尘云,看起来似乎会延迟相对论等离子引发的气泡在中心的活跃星系核中的生成。由气体组成长的气体丝成螺旋状并延伸至星系之外,进入数百万度高温,充满了星系团辐射出X射线的气体。在一条典型螺旋细丝上的气体包含的质量相当于百万倍太阳质量,但宽度只有200光年,并且可以笔直的延伸达20,000光年。细丝的存在引发一个问题,因为它们的温度比星系团周围的云气低,它们是如何或许维持了一亿年之久?它们为何不会变暖?消散或是塌缩成为恒星?一个可能是有着微弱的磁场(大约地球磁场强度的万分之一)施加了足够的力量使离子在螺线上聚集。NGC 1275 含有130亿太阳质量的分子云。在NGC 1275的核心,据信有个3.4亿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大陵五(英仙座β)恒星东面,坐标:3小时1948.1秒,赤纬+41°3042″。由英国天文学家和德国作曲家威廉·赫歇尔(Wilhelm Herschel)在17861017日发现。

NGC 1275,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星系NGC 1275影像揭示了星系周围气体中的细丝状丝状结构。红色长丝由悬浮在磁场中的冷气体组成,并在英仙座星系团中心的1亿摄氏度热气体包围。细丝是反馈过程的引人注目的标志,能量从中心大黑洞转移到周围的气体中。当冷气体通过星际热气体中上升的无线电气泡从星系中心传输冷气体时产生细丝。 NGC 1275距离地球2.3亿光年,是最接近的巨型椭圆星系之一,位于英仙座星系团的中心。该星系于20067月和20068月哈勃太空望远镜使用高级调查相机在三个滤色镜上拍摄。

 
 
 

 

 

 
 
  

NGC 1275星系

NGC 1275星系附近

 

NGC 1275中,一个星系正在穿过另一个星系。影像中心附近尘土飞扬的螺旋星系的盘片穿过一个较大的椭圆形星系,主要在左下方可见。在这样的碰撞中,星系会发生显着变化,引力潮汐会使每个星系变形,气体云被压缩并形成新的恒星。星系碰撞发生在人眼的慢动作中,单次通过长达一亿年。每个星系跨越大约50,000光年。上图是哈勃太空望远镜在1995年和2001年拍摄的图像的合成。

 

NGC 1275星系NGC 1275周围有异常的气体丝,版权:亚利桑那州南部的基特峰国家天文台的威恩(WIYN)天文台3.5米望远镜。说明:银河系NGC 1275周围的异常气体细丝是如何产生的?没有人确定。星系NGC 1275是英仙座星系团的中央优势星系,该星团上图中有许多成员星系。在可见光下,NGC 1275似乎显示出两个不同星系之间的壮观碰撞。星系和星团也是X射线的明亮发射器。上面以氢发出的非常特殊颜色的光显示了不寻常的气体灯丝,在这里是人为地变粉红色。细丝的可能起源可能涉及两个星系之间的碰撞细节,或者涉及星系中心黑洞与周围簇内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上图所示,NGC 1275横跨约100,000光年,距离地球约2.3亿光年。

C 25NGC 2419,是在17881231日由英国天文学家和德国作曲家威廉·赫歇尔(Wilhelm Herschel)在天猫座发现的一个球状星团。NGC 2419 与太阳系和银河中心的距离大约都是30万光年。NGC 2419是我们银河系中最遥远的球状星团之一;实际上,直到最近,人们才认为它可能根本不是我们银河系的永久组成部分,因此被称为“星际流浪者”的绰号。然而,现在人们认为它正在绕银河系运转,尽管它的轨道超越了麦哲伦星云(目前距离麦哲伦星云几乎两倍),但它仍被认为是银河系的成员。在如此远的距离上,它环绕银河系一周约需要30亿年的时间。相较于一些知名的球状星团,像是M13,这个星团非常暗淡。NGC 2419的视星等只有9等,即使在良好的天候情况下,至少也需要品质良好的102毫米(4英寸)望远镜才能看见。位于天球赤经073808.51秒,赤纬+38°5254.9″。北河二(α)恒星北部,距离太阳275,000光年,距离银河中心300,000光年,视星等+9.06,半径约260光年,它的宽度约为400光年,是第二大银河系球状星团库楼增一(半人马座ω)的直径的三倍,体积的三十倍。库楼增一(半人马座ω)包含10001500万个太阳质量,因此,如果NGC 2419具有类似的密度,则其质量可能为三或四亿个太阳质量,比许多“矮”星系的质量还多。即使它的恒星集中度要小得多,它也必须拥有一亿个太阳质量的最佳部分,并且在各个方面都远远超过银河系其他球状星团。如果它与库楼增一(半人马座ω)一样近,那它将是一个三级模糊球,直径接近2度,像麦哲伦星云一样容易被肉眼所见。由于它位于天体赤道以北,因此它将是北方天空中最壮观的物体之一。天文学家里奥斯(Leos Ondra)注意到从仙女座大星系观察我们的银河系时,因为它位于银河系主要的盘面和高密度的遮蔽区之外,它会是最明亮和最壮观的球状星团。这类似于从地球观察仙女座大星系时,可以看见在外围环绕着的G1(梅奥尔II)一样。

 

NGC 2419球状星团

半人马座ω或NGC 5139,(奥米茄星团,中文名库楼增一),是一个曾被误认为恒星,环绕着我们银河系的球状星团,是银河系内最大的球状星团,于1677年被英国天文学家爱德蒙·哈雷(Edmond Halley)发现,也是迄今所知最大的,最明亮的球状星团,且能以肉眼看见的。半人马座ω距离地球约18,300光年,包含有数百万颗第二星族的恒星,年龄大约120亿岁。在大量观测之后,发现半人马座ω不同于其它的球状星团:首先,它包含几种不同世代的恒星,在澳洲国立大学天文与天文物理研究所指导研究生的劳拉史丹佛领导学生研究半人马座ω内的恒星,推测他可能是一个比现在要大数百倍的矮星系核心,被我们的银河扯碎和吸收掉了。在莱登大学的设计理论模型的格伦范德瓦也认同这种推论。坐标:赤经13 26 45.89秒,赤纬-47°2836.7″,距离地球18,300 ± 1.1光年(约一万五千光年),视星等+5.33,半径86 ± 6光年,将超过一千万颗恒星装满其150光年的直径内。估计年龄约12年。半人马座ω核心的一小块区域就包含了50,000颗恒星。旋转速度约为8 公里 / 秒,每15002000万年完成一次旋转。大多数仍然可见的恒星是低质量,微弱的恒星,尽管如此,星团中确实包含了许多更明亮的红巨星,这是恒星生命终结时膨胀到行星轨道大小,然后坍缩成微弱的白矮星(质量更大的恒星)的结果。可能会变成中子星或黑洞,但是所有这些曾经充满了灿烂光芒的星团肯定已经在数十亿年前死亡了。也有大量的“蓝色散流者”,它们是相对明亮的炽热恒星,其质量是其众多同伴的两倍。

 

 
 

半人马座ω或NGC 5139球状星团

 

半人马座ω或NGC 5139球状星团位置


 

梅奥尔II(马亚尔2/Mayall II)(M31G1,也称为NGC-224-G1SKHB 1GSC 2788:2139HBK 0-1M31GC J003247+393440或仙女座星团,是一个绕着星系M31,也就是仙女座星系的球状星团。它的位置在距离仙女座星系核心130,000光年远,距离地球252 万± 0.14 光年(又说约290万光年),并且是本星系群中绝对星等最亮的球状星团,该星团至少包含30万颗旧恒星,视星等为13.7等。G 1的质量被认为是半人马座ω恒星的两倍,并且在其核心中可能有中质量的黑洞(2×104太阳质量 M⊙)。它是由美国天文学家尼古拉斯·梅奥尔(Nicholas Mayall)和艾根(Eggen)在1953年首次从帕洛马山天文台48吋施密特望远镜在1948年拍摄的干版上检出的。由于恒星金属量的分布很广,包含了数个旧恒星和许多的新恒星,显示经历了数个世代的恒星生成,所以许多人主张它不是真正的球状星团,而是被仙女座星系吞噬的矮星系残留下的星系核心残骸。位于奎宿七(仙女座ν)恒星西面,奎宿八(仙女座μ)恒星西北,赤经00 3246.51秒,赤纬+39°3439.7″,视星等+13.8。质量1×107太阳质量M☉(2×1037公斤),半径在21.2±1.0光年,估计年龄12 亿年。

 

梅奥尔IIM31G12

C 26NGC 4244,也称为科德韦尔26,一个旋涡星系,是位于猎犬座,并以侧面朝向地球的一个螺旋星系,也是科德韦尔天体之一。它属于M94星系群(猎犬座I星系群),相对来说很靠近本星系群——我们银河系所属的星系群。它的光度在+10.2+10.6等,天体座标位置是赤经12 1729.6秒,赤纬+37°4826″,常陈五(猎犬座6)恒星南面,接近肉眼能看见的G型恒星猎犬座β星、棒涡星系NGC 4151和不规则星系NGC 4214NGC 4244这个星系距离地球大约为1400万光年,红移+243/+493 公里/秒,位于这个星系的中心有一个星系核和晕。NGC 4244中心约32光年半径内以大约30公里/秒的速度强烈旋转,旋转幅度表明在中央约25光年内的星际物质有170万个太阳质量。由德国-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于1787317日发现。

 

 

NGC 4244星系 

 

NGC 4244星系中心

NGC 4151,是位于猎犬座的带有疏松内环结构的棒状旋涡星系,一个塞弗特(Seyferts)活跃星系,天球上位于猎犬座,常陈五(猎犬座6)恒星西侧,赤经121032.6秒,赤纬+39°2421″,红移0.003262995 ± 3 公里/秒的后退速度,距离地球约6200万光年,NGC 4151大约跨越一千光年。视星等11.5。该星系由德国-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于1787317日首次发现。NGC 4151是核心中拥有快速成长中的超大质量黑洞星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其中一个。天文学家推测NGC 4151的核心可能存在环绕质量中心旋转中的双黑洞,质量分别为4000万和1000万倍太阳质量,轨道周期15.8年。不过,该系统是否存在仍持续争论中。部分天文学家就NGC 4151的外观,称呼它为《索伦之眼》。NGC 4151的第一个X射线源是在19701224日被发现的,发现的是乌呼鲁X射线天文卫星。哈勃望太空远镜的成像光谱仪同时以前所未有的细节记录了从NGC 4151中心核每小时以数十万英里的速度流过的数百个气结的速度,据信这是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天文学家测量了数百个气体双峰的速度,这些气体双峰被捕获在星系NGC 4151核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发出的双锥辐射束中。使用STIS的多阳极微通道板阵列(MAMA)检测器,可以发现束流喉部深处,黑洞附近的热气体,以及沿我们视线吸收云的独特细节。黑洞吞噬了气体和灰尘,并且其中一些物质被转化为能量并辐射到太空中。“中央引擎”的旋转还使辐射沿着两个强大且方向相反的光束聚焦。表明,结中的物质正在远离核。材料位于锥体的内表面而不是填充锥体。这意味着光束可能照亮了已清除材料的锥体内部,也许是通过地面无线电图片中看到的高速射流照亮,天文学家可以追踪视锥的形状和方向,并发现被照亮的物质以每小时数十万英里的速度运动。

NGC 4151中心核,哈勃望太空远镜图像。

NGC 4151假色影像,蓝色为X射线、黄色为可见光、红色为无线电波。瞳孔周围的红色表示无线电波观测发现的中性氢,该中性氢是NGC 4151中心附近的结构的一部分,该结构由于与星系其余部分的引力相互作用而变形,并且包括掉落到星系中心的物质。红色椭圆形周围的黄色斑点是最近发生恒星形成的区域。

NGC 4214,是个矮星系,一个棒状不规则星系,在天球上位于猎犬座,赤经121539.2秒,赤纬+36°1937″,红移291 ± 3 公里/秒,距离地球约1000万光年,视星等10.2NGC 4214的体积与亮度都高于小麦哲伦星系,同时也是星暴星系。该星系最大的两个恒星形成区域(NGC 4214-INGC 4214-II)位于星系核心。其中的NGC 4214-I包含一个拥有大量沃尔夫–拉叶星的超星团;NGC 4214-II则较年轻(少于300万年),内部包含数个星团与恒星。NGC 4214内部拥有两个较古老的超星团,年龄都约2亿年,质量分别是26万与150万倍太阳质量。中心可以看到一个心形的凹陷(可能是星系NGC 4214最引人注目的特征)。在这个空腔内是一大团巨大的年轻恒星,温度在1000050,000摄氏度之间。它们强烈的恒星风是造成这种气泡的原因。由于随后缺乏气体,这些特征具有阻止进一步形成恒星的作用。1785428日由德国-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William Herschel)发现。

 

 

 

NGC 4214星系

C 27新月星云(眉月星云Crescent Nebula,也称为NGC 6888星云,考德威尔27Caldwell 27),沙普利斯105星云(Sharpless 105),是天鹅座中的发射星云,天津一(天鹅座γ)恒星西南,坐标:20小时126.5秒,赤纬+38°2118.0″。距地球约4700光年,直经达25光年,视星等7级,表面温度为70,000开尔文(绝对温度K)。是由英国天文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尔于1792年发现的。星云内部的硫,氢及氧等原子之辐射,分别以红,绿及蓝等色阶来着色。新月星云是由其中心WR 136附近的“明亮”(7级)恒星撞击两道气体发射波而引起的发射星云。该恒星大约有450万年的历史,沃尔夫-拉叶星可能有4080个太阳质量的恒星。它由沃尔夫-拉叶恒星HD192163WR 136)快速的恒星风,与它在40万年前仍是红巨星时吹出的慢速恒星风气体碰撞与挤压造成的。碰撞的结果形成壳状并产生二股震波,一股向内移动,另一股分开移动。向内移动的震波使恒星风被加热而辐射出X射线。它的强烈恒星风让外层气壳发生重复,每10,000年大约引发相当于一个太阳的质量。星云复杂的构造很可能是,强烈的恒星风和更早抛出的物质相互作用作用的产物。这颗接近生命末期的恒星以惊人的速率燃烧核燃料,并以壮烈的超新星爆炸终结其一生。沃尔夫-拉叶恒星是非常大的,非常热的恒星(最初是O型主序列恒星),它们的寿命即将结束。几十万年前,恒星膨胀起来成为红超巨星,并以每小时约2万英里的速度喷出十分之一的太阳气体。大约20万年后,它加热到几十万度,并开始以每万年大约1%的光速(每小时34百万英里)喷射约1千个太阳热气体。当运动更快,温度更高的气体到达先前释放的喷射运动,温度更低的气体时,它会产生超音速冲击波,使星云发出可见的光(主要是红色的光)以及紫外线和X射线。星云的复杂丝状结构是真实的,但与它的大小相比,其球形结构薄如组织,仅结构的表面发光。远离恒星的热气体基本上是不可见的。在数千年之内,当前的星云会随着气体扩散进入周围空间而消失。但在十万年之内,当恒星超新星形成时,将会形成一个新的,甚至更壮观的星云。

 

 

 

 

 

 

 

 

 

新月星云

 

新月星云,钱德拉太空X射线望远镜图像,巨大的恒星过着短暂而壮观的生活,这张合成的X射线(蓝色)/光学(红色和绿色)图像揭示了新月星云的一部分的戏剧性细节,新月星云是由巨大的恒星HD 192163(又称WR 136,超出右下角的视野)。仅在450万年之后,HD 192163就开始朝着超新星的灾难狂奔。首先,它极大地膨胀成为红巨星,并以每小时约20,000英里的速度弹出其外层。 20万年后,在正常恒星的生命中眨了眨眼,恒星暴露在外的炽热内层发出的强烈辐射开始以每小时超过300万英里的速度推走气体!当这种高速的“星状风”撞击到较慢的红色巨风中时,形成了致密的壳。在图像中,外壳的一部分显示为红色。碰撞的力产生了两个冲击波:一个从致密的外壳向外移动以创建绿色的丝状结构,另一个向内移动以产生百万摄氏度的X射线气泡(蓝色)。最亮的X射线发射位于压缩气体外壳的最密部分附近,表明热气体正在从外壳中蒸发掉物质。产生星云的大质量恒星HD 192183显示为全场图像中心的亮点。HD 192163可能会在大约十万年内爆炸成超新星。该图像使天文学家能够确定该超新星前恒星周围气态壳的质量,能量和成分。对这种环境的理解为解释超新星及其残留物的观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C 28NGC 752,是仙女座的一个疏散星团,天大将军九(三角座β)恒星西北,天大将军八(仙女座56)恒星北侧,位于赤经15742秒,赤纬37°470″,视星等5.7。距离地球约1300光年,其星团跨度约为30光年。1654年由意大利天文学家乔凡尼·巴蒂斯塔·霍迪尔纳(Giovanni Battista Hodierna)发现。德国-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William Herschel)在1783824日发现并记录,德国天文学家卡洛琳·赫歇尔(Caroline Herschel)在1783929日也观察到。

 

C 29NGC 5005,也称为科德韦尔29,是位于猎犬座的一个螺旋星系。相较于多条暗淡的尘埃带,这个星系有着相对来说比较明亮的核心和盘面。这个星系的高表面亮度使得业余天文学家的大型望远镜也可以看见它。常陈一(猎犬座α)恒星东南,赤经1310 56.2秒,赤纬+37°0333″,红移946 ± 5公里/秒,距离地球约 6,500万光年(2,000万秒差距),视星等10.6。德国-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于178551日发现。NGC 5005包含一个低电离星系核(LINER),LINER核包含微弱的电离气体。LINER辐射的能量来源已经被广泛的讨论过,有些研究认为低电离星系核(LINER)的能量来源是拥有超大质量黑洞的活跃星系核,也有些认为低电离星系核(LINER)的能量来源是恒星形成的活动。对NGC 5005X射线观察显示在它的核心有一个变动的,像是点状的硬X射线源,此一结果暗示NGC 5005拥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这强大、会变动的X射线辐射特征预期是来自一个活跃星系核内黑洞的炙热、压缩气体。NGC 5005有个伴星系NGC 5033NGC 5005和邻近的NGC 5033是一对有物理关系的星系对。这两个星系受到彼此间微弱引力影响,但是距离还不至于使彼此在引力交互作用的潮汐力下扭曲变形。

NGC 5033,是一个位于猎犬座的倾斜旋涡星系,该星系红移875±1 公里 / 秒,距离银河系的推测距离在38006300万光年之间。常陈一(猎犬座α)恒星东南,赤经131327.5秒,赤纬+36°3538″。NGC 5033的核心极为明亮,视星等10.8级,盘面则相对亮度较低,并且它的南半部盘面明显扭曲。因为NGC 5033的角直径相对较大与相对较高的表面亮度,使它成为业余天文学家较容易观测并摄影的天体。并因为NGC 5033距离地球相对较近,以及它的活动星系核(AGN),使它经常成为天文学家的研究目标。NGC 5033是属于塞弗特活跃星系。和其它拥有活动星系核的星系一样,NGC 5033的中心被认为有超大质量黑洞存在。在可见光(以及其他波段)中看到的明亮发射部分是由该黑洞周围环境中的热气体产生的。对NGC 5033中心的视场光谱观测结果指出,它的塞弗特活跃星系核心并不是位于星系的动力学中心点(星系中恒星环绕的中心点)。天文学家解释这是NGC 5033曾经与其它星系合并的证据。塞弗特活跃星系核从星系动力学中心位移可能使环绕星系中心旋转的气体运动状态不稳定,这将使气体落入塞弗特活跃星系核中。这些落入核心的气体可能因为巨大的重力挤压而使温度变高,让星系中心亮度增加并且变得高活动性。NGC 5033和邻近的星系NGC 5005是一对有物理关联的星系,这两个星系之间有微弱的重力交互作用,但两者之间的距离并不足以使潮汐力改变星系的形状。附近较黯淡的不规则星系IC 4182与前述两星系为同一个星系群成员。德国-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于178551日发现。

IC 4182,位于猎犬座,一个不规则的旋涡星系,常陈一(猎犬座α)恒星东面,赤经130549.3秒,赤纬+37°3623″。由德国天文学家马克西米利安·弗朗兹·约瑟夫·科尼利厄斯·沃尔夫(Maximilian Franz Josef Cornelius Wolf)(1863621日至1932103日)于1903321日发现。

 
 
 

 

IC 4182星系

C 30NGC 7331,即科德韦尔30Caldwell 30),也称为MCG 6-49-45PGC 69327UGC 12113,一个无棒旋涡星系,在天球上位于飞马座,室宿四(飞马座η)恒星西北,赤经223704.1秒,赤纬+34°2456″。红移816 ± 1 公里/秒,距离地球约4000万光年(1200万秒差距),最大直径111,000光年,最小直径46,000光年,视星等10.4。该星系于178496日被德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发现。NGC 7331NGC 7331星系群中最明亮的成员星系。与NGC 7331同一视线方向星系有透镜状或无棒旋涡星系NGC 73357336、棒状旋涡星系NGC 7337和椭圆星系NGC 7340,但这些星系距离地球约3.32亿、3.65亿、3.48亿与2.94亿,与NGC 7331并无直接关联。在NGC 7331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影像中。星系核心似乎稍微偏离中心,使盘面的一侧似乎比相对另一侧更远离核心。这个星系的大小和结构都与我们所在的星系相似,因此曾经被认为是“银河系的双胞胎”。然而,2000年代起对星系结构的新发现已经使所谓的相似性受到质疑;尤其是今日一般认为我们的银河系是棒状旋涡星系,而NGC 7331是无棒旋涡星系。在旋涡星系中,中央隆起的核心部分的旋转方向通常与盘面相同,但星系NGC 7331中的核球旋转方向却与圆盘部分相反。

 

 

 

 

 

NGC 7331星系

NGC 7331NGC 7335733673377340星系,维森特·佩里斯(Vicent Peris)使用西班牙南部卡拉阿托天文台口径3.5米望远镜拍摄的NGC 7331影像。

C 30NGC 7331星系6,美国莱蒙山天文台24英寸望远镜拍摄NGC 7331影像。

NGC 7325,位于飞马座,室宿四(飞马座η)恒星西北,坐标:22小时3648.6秒,赤纬+34°222″。是一颗恒星,一个双星系统,是瑞典天文学家佩尔·马格努斯·赫尔曼·舒尔茨(Per Magnus Herman Schultz)于1865920日发现的。

NGC 7326,位于飞马座,室宿四(飞马座η)恒星西北,坐标:22小时3652.1秒,赤纬+34°2525″。是一颗双星,是由爱尔兰天文学家罗斯第四伯爵劳伦斯·帕森斯(Lawrence Parsons, 4. Earl of Rosse)于1874107日发现。

NGC 7327,位于飞马座,室宿四(飞马座η)恒星西北,坐标:22小时3724.6秒,赤纬+34°2542″。是一颗双星,是由德国天文学家恩斯特·威廉·勒伯莱希特·坦普尔(Ernst Wilhelm Leberecht Tempel)于1882年发现。

NGC 7333,位于飞马座,室宿四(飞马座η)恒星西北,坐标:22小时3711.7秒,赤纬+34°2615″。是一颗恒星,一个双星系统,是瑞典天文学家佩尔·马格努斯·赫尔曼·舒尔茨(Per Magnus Herman Schultz)于1865920日发现的。

NGC 7333星系附近

NGC 7335,也称为MCG 6-49-47PGC 69338UGC 12116,一个双凸透镜星系,位于飞马座,室宿四(飞马座η)恒星西北,坐标:22小时3719.4秒,赤纬+34°2651″。是一个漩涡星系,距地球约2.9亿光年,最大直径101,000 光年,最小直径51,000光年。于1784913日被德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发现。英国天文学家约翰·赫歇尔(John Herschel)在1828819日也观察到。

 

NGC 7335星系

NGC 7336,也称为MCG 6-49-49PGC 69337,位于飞马座,室宿四(飞马座η)恒星西北,坐标:22小时3721.9秒,赤纬+34°2856″。是一个漩涡星系,距地球约4.04亿光年,最大直径94,000 光年,最小直径47,000 光年。是由爱尔兰物理学家乔治·约翰斯通·斯托尼(George Johnstone Stoney)于1849910日发现的。

 

NGC 7336NGC 7331(上)

 

NGC 7336星系

NGC 7336星系附近

NGC 7337,也称为MCG 6-49-50PGC 69344UGC 12120,位于飞马座,室宿四(飞马座η)恒星西北,坐标:22小时3726.6秒,赤纬+34°2226″。是一种交联漩涡星系,距地球约3.02亿光年,最大直径88,000 光年,最小直径7万光年。第一个发现是由爱尔兰物理学家乔治·约翰斯通·斯托尼(George Johnstone Stoney)于1849910日发现。

 

NGC 7337星系

NGC 7337星系附近

NGC 7338,是一颗恒星,室宿四(飞马座η)恒星西北,坐标:22小时3646.8秒,赤纬+34°2747″。是在飞马座的一个双星,是由德国天文学家恩斯特·威廉·勒伯莱希特·坦普尔(Ernst Wilhelm Leberecht Tempel)于1882年发现。

NGC 7340,也称为MCG 6-49-52PGC 69362,位于飞马座,室宿四(飞马座η)恒星西北,坐标:22小时3744.1秒,赤纬+34°2438″。是一个椭圆星系,距地球约2.94亿光年,最大直径77,000光年,最小直径51,000 光年。是由爱尔兰物理学家乔治·约翰斯通·斯托尼(George Johnstone Stoney)于1849910日发现的。

 

NGC 7340星系

NGC 7340星系附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宇宙中十大星系图解 宝瓶座犹如“上帝之眼”
美极了!宇宙中十大最美星云,你最喜欢哪个
宇宙之精彩天体十六
哈勃望远镜最新的瑰丽影像
~~~~~看了这个,一切皆浮云 ~~~~~
2016年最美天文图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