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黟县九都屏山景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九都屏山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从黟县县城往东3.5公里,就是我们今天要带你去的九都屏山。 
    屏山村,古称九都、长宁里,位于黟县城东三姑尖山下,距县城四公里。因村庄北向有山状如屏障而得村名。又由于屏山村为舒姓聚族而居的村落,所以又称舒村。屏山舒姓是伏羲九世孙叔子的后裔,唐末从庐江迁居长宁里,至今已1100多年历史。这座讲究风水的古老村庄给你的将是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妙感觉。 
    屏山村依山傍水,吉阳溪水自北向南穿村而过,村中房舍沿溪流两岸建造。穿村而过的小溪九曲十弯,两岸石磅上不时飞出一股细流。明朝成化年间,在小溪上建了八座石拱桥,俗称为“长宁八古桥”。沿溪而建的民宅、古朴的石桥、桥下潺潺的溪水,构成了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山乡风韵。溪畔有小街,多为前店后坊、前店后居的小商号。村内保存有光裕堂、成道堂等7座祠堂,其中舒庆余堂是中国皖南极为少见的明代宗族祠堂。另外,还存有明清民居200余幢,有“三女食桃、化鲤成仙”的三姑庙、“沉湖殉情,化为鸳鸯”的长宁湖、御前侍卫贴墙牌坊、舒绣文故居、玉兰庭、葫芦井、小绣楼等名胜古迹。九都舒村,四季皆景。春风细雨,桃花水涨;夏日纳凉,柳垂扬郁;秋夜赏月,水映桥动;冬季踏雪,竹翠笋萌。走在青石铺就的石板路上,踏着千年的历史,木制的小桥、石头的台阶,一切都是那么的清鲜自然。 
    现在您看到的是一棵百年玉兰树。很难想象,当年主人把它移栽来的时候,它只有三尺多高,拇指般粗细。这棵玉兰现在每年六月开花。花似白色荷花,又叫做荷花玉兰。好,接着往里面的院子里看,在右边,我们还能看到一棵上了百年的桂花树,每年九月开满金色的小花,而整个村子都可以闻到甜美的花香。那么,我们来说一说主人为什么会种上一棵白色的玉兰和金色的桂花,原来,他希望的是金玉满堂。 
    千年古村,人杰地灵,走在村中,你会不经意间触动着它的历史。著名的人民艺术家舒秀文就出生在这里。 
    现在,我们来到了著名的人民艺术家舒秀文的故居。舒绣文故居名“黍谷堂”,是一幢前后两进楼房,带有花园、小院。舒绣文的祖父舒斯笏,是清末进士,钦点主事,花翎三品衔,曾任《黟县四志》纂修。舒绣文的父亲原是天津南开中学教师,她自幼就随父母在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931年,舒绣文刚十六岁,就开始了她的演艺生涯,在话剧、电影事业上尤为突出。抗日战争时期,她与当时在重庆的白杨、秦怡、张瑞芳一起,被誉为中国话剧界“四大名旦”。特别是主演《一江春水向东流》影片,出色地塑造了影片主人公王丽珍的艺术形象,使舒绣文闻名于世。舒绣文在近四十年的银幕和舞台艺术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表演艺术经验,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她参加拍摄的影片有《民族生存》、《劫后桃花》等二十多部,为国家一级演员,被誉为人民表演艺术家。 
    好,现在您看到的就是舒秀兰曾经居住的房屋。这所房子经过九十多年的风雨依然保存完好。而且,由于房屋建在清末民初,这里的建筑风格与传统的皖南建筑有了很大不同。它抛弃了传统的天井,而用六扇联体莲花门弥补天井采光不足的缺陷。 
    走进故居,客厅依旧是当年的摆设。值得一提的是,该屋学堂厅的两侧用的是雕花门装饰墙壁,这在整个徽州也是不多见的。小院之中,天竺,月季生机勃发,更显清雅幽静。 
    迎着青石小路,来到位于村中央的舒庆余堂,庆余堂是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一座舒氏宗祠,占地480平方米,坐北朝南,体型高大,梁柱雄伟,步架规矩,雕刻精美,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大的门楼,显的富丽堂皇,门楼上的神话人物各具情态,传神逼真,可以称的上“徽州第一”。庆余堂的大门正面是水平型高墙,用水磨砖砌成的双柱三楼大型贴墙牌坊,高约十米,砖柱宽五十厘米,呈梭形,砖雕月梁,简朴大方,两层楼檐,层层挑起,承以斗拱,整个牌坊型大门主从疏密,互为烘托,相得益彰。高大的石库门坊里,是用方砖铺面的厚实大门,方砖衔接处,全部用铁皮压缝,成斜方格形,每块砖中央都钉有圆头大钉,显得宏伟庄严。祠堂内分下厅、中厅、后厅三进,布局得体,梁柱雄伟,主要构架全部用银杏木构造。大柱直径0.4米,呈梭形,柱础为复盆形,衬有梓木櫍(即木柱磉)。月梁硕大,略呈梭形。梁头柱间挑木,全用斗拱承托,丁头拱都镂有卷心花饰。梁下替木,细缕精雕,脊瓜柱下的平盘斗为仰张莲瓣,脊瓜柱两侧叉手,深雕成卷手纹。梁架形如彩带,甚为突出,颇具宋代结构式样。檐下一排斗拱,层层叠承,气势富丽。 
    光裕堂建于清代,因祠内有彩塑砖雕菩萨罗汉三百余尊,所以俗称为“菩萨厅”,祠堂门楼及内部雕饰,十分精美。 
    屏山村文风昌盛,诗礼传家,人才辈出。明朝万历进士舒荣都因刚正不阿,弹劾魏忠贤被害,平反后敕建九檐门楼及“望重柏台”牌坊。屏山还是进步思想的传播和黟县中共地下党组织最早的活动地区之一。“五四”运动期间,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屏山人舒耀宗等人曾组织黟麓学社,创办《古黟新语》,传播进步思想。1932年春,汪希直、舒政海等在屏山建立中共黟县地下党最早的支部之一,开展革命活动。 
    走出皖南地区最大的明代宗族祠堂,继续漫步在这个千年古村中,相信它给你带来的感觉不仅仅是欢喜和惊叹。

    参观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黟县屏山
别致的山乡风韵古村黟县屏山 | 故园徽州古村落第5期
在屏山住下的日子
黟县古村落/屏山
大美中国古建筑民居篇:安徽屏山古村,明清祠堂文化浓郁江南水乡
安徽宏村的兄弟村,历史比宏村更悠久,票价仅40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