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肃省武威市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凉州区磨嘴子、天祝县东坪的马家窑文化,凉州区皇娘娘台、海藏寺的齐家文化,民勤县沙井子、古浪县暖泉的沙井文化等,证明从那时起武威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周为雍州,春秋以前为西戎占据。

秦为月氏驻牧地。前174年 (西汉文帝前元六年),匈奴击败月氏,占领河西。匈奴休屠王筑盖臧 (即姑臧)城。据武威籍清代著名史学家张澍的《凉州府志备考》载:"前126(汉武帝元朔三年),改雍州曰凉州,以其金行,土地寒凉故也。"凉州从此得名。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右击匈奴,使整个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公元前106年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武威郡辖10县,以姑臧(凉州区)为治所。

三国时,公元220年(魏黄初元年)十月,文帝曹丕重置凉州,辖武威等七郡,州治武威郡姑臧县,武威郡辖9县。西晋时,马隆任武威郡太守时辖7县。东晋十六国时,河西进入了"五凉割据"时期,武威郡辖9县,其中姑臧县曾是"五凉"中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的都城。

隋朝时先设凉州,607年(大业三年)改州为武威郡,郡治为姑臧。617年(大业十三年)七月,武威郡鹰扬府司马李轨举兵反隋,占领河西,建大凉国,定都姑臧,建元安乐。619年(唐武德二年)被李渊所灭。唐初仍沿用隋朝建置,627年(贞观元年)唐分全国为10道,凉州属陇右道。742年(天宝元年)又改凉州为武威郡。公元764年,武威被吐蕃占据。

五代宋元时期,为西凉府。其中,西夏占据武威时期,武威为西夏辅郡。明置凉州卫。清初袭明制。1724年(雍正二年),撤凉州卫、镇番卫、永昌卫,分别设武威县、镇番县、永昌县;撤古浪守御千户所,置古浪县;撤庄浪卫,置平番县,并设庄浪厅。同时,置凉州府,辖武威、永昌、镇番(今民勤)、古浪、平番(今永登)五县及庄浪厅,府治武威县。

民国时期,先废府、州,设道。武威、永昌、镇番、古浪、平番、张掖、东乐、山丹、抚彝9县属甘凉道。后又废道设行政督察区。1934年至1943年,全省陆续设立行政督察区。1936年7月1日,第六行政督察区成立,辖武威、民乐、民勤、永昌、山丹、张掖、临泽、古浪8县,治所武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中共永登县天祝区委、天祝区公所成立。1949年10月14日,武威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下辖武威、永登、景泰、古浪、民勤、永昌6县。1950年1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将永登县天祝区公所改为天祝自治区(县级)。是年5月23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命令,撤销张掖专区,张掖、民乐、山丹三县划归武威专区。武威专区辖武威、景泰、张掖、民乐、山丹、永昌、古浪、民勤、永登9县及天祝自治区。

1953年12月23日,天祝自治区改名天祝藏族自治区。

1955年7月17日,天祝藏族自治区改名天祝藏族自治县。是年10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武威、酒泉两专区合并,成立张掖专区。

1958年12月20日,撤销古浪县建制,将古浪县行政区域并入天祝藏族自治县。

武威市1961年11月25日,国务院决定恢复武威专区,12月15日恢复古浪县建制。恢复后的武威专区辖武威、民勤、永昌、古浪和天祝藏族自治县。

1963年10月24日,国务院决定将永登、景泰两县划归武威专区。1969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右旗划入武威专区。

1970年3月25日,永登县划归兰州市。

1979年7月1日,国务院决定将阿拉善右旗交由内蒙古自治区管辖。

1981年2月,永昌县划出武威地区,归新设的金昌市管辖。

1985年4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武威县,设立武威市(县级)。同年5月14日,景泰县划归白银市。至此,武威地区辖武威市及民勤、古浪、天祝三县。

2001年5月9日,国务院同意撤销武威地区和县级武威市,设立地级武威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凉州区。武威市设立凉州区,以原县级武威市的行政区域为凉州区的行政区域。武威市辖原武威地区的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凉州区。是年8月1日中共武威市委成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威市概况
武威各县区名称由来 每个名字都有一段故事 你知道几个
武威郡
武威市历史地理沿革
你所不知道的凉州历史
武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