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雨景山水这样写,才有诗情画意!


 

南宋 李迪《风雨归牧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表现的是风雨将作时,两个牧童驱牛回家的场面。作者对背景的处理巧用心机。两株古柳出枝挺拔,支撑着迎风翻舞的柳丝,侧面地表现了风势之猛。坡上杂木,岸边芦苇,叶落枝摧,风势之急得到极度的渲染。


南宋 苏显祖《风雨归舟图》


《风雨归舟图》画面着意表现出风雨急骤时的特殊景致,图中树木的枝叶在狂风中摇曳,板桥上的行人撑伞顶风冒雨艰难前行,河中小舟上的梢公费力地撑篙破浪行驶,形态都表现得十分生动。整个画面把江南风雨景象刻画的淋漓尽致、美奂绝伦。


米芾《云起楼图》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元 高克恭《春山晴雨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 戴进《风雨归舟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画描绘暴雨降临的瞬间,风雨交加,江面上小舟颠簸摆荡,行人迎风而行的情景。为了捕捉这大自然戏剧性的一刻,戴进运用宽阔的湿笔,快速斜扫过画面,表现大雨滂沱如泼、雨雾翻腾的撼人气势,同时他也画出翻折的树叶、芦苇,和逆风行走的小舟形成一种垂直逆向,加强整幅画的动势。


明 董其昌《云藏雨散》


清 石涛《烟树涨村图》


清 龚贤《夏山过雨图》南京博物院藏


龚贤的这幅画,也是润湿得体,笔墨融融,层次分明,足证其所画“先干后湿”、不是“先湿后干”,“外润而有骨”,他用积墨法,一层层点染,一层层地积,其韵无穷,无怪乎时人曰“半千之所以独有千古更在墨”。


齐白石《雨后云山》


徐悲鸿《漓江春雨》


在此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水墨淋漓的山水间带有明显的素描式光影效果,用笔轻快、松秀,保留了传统笔法的提按顿挫的节奏感、韵律感,最大限度发挥了国画用纸和用水的特点,注重烘染气氛,营造空间的迷蒙清幽的气息,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黄宾虹《青城山中坐雨》


黄宾虹画雨景堪称高手。他画雨景,既有雨中之景,又有雨后之景,亦有雨后初晴之阴山,更有深山夜色之雨景。此画用他那纯熟的积墨、破墨、淡墨诸法,任意泼泻。再以花青、淡赭色作为适当铺设,使之浓淡相宜,色墨交融,浑然一片,传神般地传达出“雨过云犹湿,平桥水乱流。莫言风浪急,野岸有渔舟”的溪山晴霭的动人境界。


李可染 蜀山春雨


此幅《蜀山春雨图》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之作,画面饱满,巨峰高耸,气势博大,墨色淋漓,有高山仰止之感。全图以积墨层层积染,用笔老辣厚重,蜀山的湿润与桃花的红艳相得益彰,同时又吸收西洋绘画对光影描绘的优长,形成迥异时流的自家气派。可作白居易《忆江南》“日出山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绝妙注解。


李可染 雨后图 1988年作


潘天寿《雨后千山》1962年


傅抱石《风雨归牧》


傅抱石《万竿烟雨》1944年


这幅画中,蔽空的竹,漫天的雨,大自然在混沌中颤抖,以雷霆万钧的力量和雄浑的气势,表现出了雨景山水画中从未有过的境界。


宋文治 1989年 春雨江南


吴冠中《春雨》1989年作 成交价300万元


吴冠中这件题为《春雨》的作品意象和画面元素非常的简单:


绿色的地面、一颗出芽的柳树、远处朦胧的树影。画面中的点、线、面与色彩显示出了作为自由形式元素的表现力,色彩流淌出的是音乐的诗、是无声的春雨,线条渗透出的是构造的活力,画面因此显示出了明净的广袤与辽阔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画中如何表现雨景 三种方法供你选择
国画中的“暴风骤雨”!名师教你三种画法!
七位古代名家笔下的经典雨景山水!
古画里的一场雨
春雨如丝,绣出花枝红袅:“春雨”诗词10首,国画雨景75幅
大师笔下的《雨景山水》:如烟如雾,美不胜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