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州民间故事集 [ 12 ]

看上你了

    有一位庸医有妻子和一儿一女。一天这位医生给人看病,医死了人家的儿子,只好把自己的儿子赔了过去。又一次又治死了人家的女儿,结果只好又把女儿赔了过去;家里只剩下妻子,非常凄凉。一天忽然有人敲门请医生看病,医生问什么人病了,来人说:“妻子病了。”医生对妻子哭道:“不好了,又有人看上你了。”

兄弟抬杠

从前有户人家,兄弟三人,都爱犟嘴,相互之间一搭话就非抬杠不可。
    有一天三兄弟一块合计说,我们三兄弟,以后再不准抬杠斗嘴了,说话都和和气气的,顺顺当当的,如果谁要是再抬杠,就罚他出三贯钱请客,叫做和顺会。
    过了一会儿,大哥说:“昨天晚上,街东头那口井被街西头的人偷去了。”二哥附和说:“难怪半夜里只听得后街上,水哗哗哗地淌,人乱哄哄地吵。”话还没说完,老三抢过话头说:“你俩真扯淡!偷这偷那都听说过,没听说有偷水井的,井,怎么个偷法?”
    老大指着老三的鼻子说:“看看,你又犟嘴抬杠了,按刚才定下的规矩,罚钱三贯!”
    老二也支持大哥的意见。
    老三没法,只得回家去取钱。三媳妇问他取钱干啥,老三便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她。三媳妇一听,说:“你先上床躺着,明天我替你送去。”
    第二天一早,三媳妇拿上钱去见大哥,说:“大哥,你三兄弟昨天夜里回家,一进门就喊肚子痛,五更头上生了个胖小子,现正躺在床上坐月子呢,他本人来不了,让我把三贯钱送来做和顺会。”大哥一听,说:“你真胡扯!哪有男子汉坐月子生孩子的事?”三媳妇说:“大哥,你怎么又犟嘴抬杠了,看来我这三贯钱,只得又带回去了。”
    说完,把钱揣在怀里,转身回家了。

嘲客久住

    有个人到朋友家作客,住了很长时间也不打算走。主人对他挺厌烦。   
    有一天,主人领着他到大门前闲望,忽然看见树上有只鸟,有鸡那么大,主人便对客人说,“你在这等一等,我回家取把斧头来,把这树砍倒,捉住这只鸟,好给你下饭。”
    客人说:“只怕树一倒,鸟也就飞了。”
    主人说:“你不知道,这是只呆鸟,往往树都倒了,它也不知道飞。”

家兄面子

    晋朝的鲁褒写了篇《钱神论》,把钱称作“家兄”,后来人们也常用“家兄”来指钱。
    有个周通判官,因为贪污受贿,被处分贬到下属县去当县官。刚到任;县里有个小官吏想试探他一下,就铸了一个一斤重的银娃娃,放在县官厅堂的桌子上,然后走进县官住的里屋说道;“家兄在厅堂里,请收下并告知一声。”周县官闻声出来,没见着人,只见桌上放着个银娃娃,便赶忙捧进里屋去。
    有一天,那个送银娃娃的小官吏因事得罪了县官,县官要处决他,他连声哀告说:“请看家兄的面子,饶我这一次吧!”
    县官说:“你家兄也太不明智了,自从那次去了以后,再也不来见见我。”

见县官

   有人准备去拜见县官,事先找人打听县官有什么爱好,人家告诉他,县官就好读《公羊传》。
    于是,这人就去拜见县官。县官问他:“你现在正读什么书?”
    这人回答:“我一生就喜爱研究《公羊传》。”
    县官想考考他,就问:“是谁杀死了陈佗?”
    这人半天回答不上来,后来才说:“我实实在在没杀过陈佗。”
    县官一听,知道他根本没读过《公羊传》,就又调笑他说:“你没杀陈佗,那么,是谁杀的呢?”
    这人吓得满头大汗,光着脚就往外跑。有人问他为啥子这样惊慌,他战战兢兢地回答说:“我去见县太爷,他没等我坐稳当,他就向我问一件杀人案子的事。往后,我可不敢再来了,否则,我只能等到大赦的时候,才能被放出来。”

咬鼻子

   张三、李四两人打架,扭在一起,难解难分。突然,张三狠狠地一口把李四的鼻尖给咬下来了。李四捂着鼻子到县官那里去告状。县官一看李四满脸血污,就要惩办张三。甲辩解说:“李四的鼻子是他各人咬的,他是诬告,想嫁祸于人!”
    县官一拍桌子,怒气冲冲地责问张三:“人的鼻子比嘴巴高,各人的嘴巴怎么能咬到各人的鼻子呢?”
    张三说:“大老爷有所不知,他是站在床上垫高了去咬的!”

县官学狗叫

   安世敏与几个读书人打赌,说他能让新上任的县官学狗叫。读书人不信,要与他赌一桌酒席,安世敏同意了。
    安世敏去见县官说:“大人,你初到这个县来,百姓中有件事想求你,在你没上任前,这县里的盗贼挺多,想请你下道命令,让家家户户都养狗,盗贼一来,狗就叫唤,这样,盗贼自然而然就减少了。”
    县官一听,说:“果真是这样的话,我家也得养几条会叫能咬的狗了,可这狗上哪去找呢?”
    安世敏说:“我家新养了一群狗,大人如果要,我回头就给送几条来。只是我养的狗叫声和别的狗不同。”
    县官问:“怎么个叫法?”
    安世敏说:“是‘恸恸恸恸’地叫。”
    县官说:“看来你还不认得什么是好狗,什么是孬狗。‘恸恸恸恸’叫的不是好狗,好狗的叫声是‘汪!汪!汪!汪!’的。”
    几个读书人在门外听到县官真的学狗叫,都掩口笑了起来。安世敏知道自己打赌赢了,就对县官说:“要是这样叫声的狗,我还得到各地去找找。”说完就告辞出来了。

吊丧

    有几个人想一块去给人吊丧,但是不懂得吊丧的礼节。其中有个人自称懂一些,并告诉同伴说:“到时,我在前面,你们就看着我,我说啥,你们就说啥;我啷个做,你们就啷个做;反正跟我学就行哒。”大家一致同意。
    到了吊丧的地方,站在前面那个自称懂得礼节的人;跪在灵前上给死者致敬。后面几个人也一个挨一个地全跪下了。因为地方太小,后一个人只好把头放在前一个人的背上。前面的人一看,便用脚踢后面的人,骂他:“笨蛋!”后面的人以为这是吊丧的礼节,也踢了自己后面的人一脚,骂了一句:“笨蛋!”……就这样,一个踢一个,一个骂一个。末尾一个人后面是这丧家的孝子,他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踢了孝子一脚,狠狠地骂了一声:“笨蛋!”

真人不露面

   有一个秀才,总认为自己才学天下第一。一天,邻人小孩说:“你才学不如范仲淹。”傻秀才一听气坏了,决定去见见高自己一筹的范仲淹。傻秀才历经干辛万苦,才找到范仲淹的家。他刚想进屋,被一管家拦住不让进。傻秀才问为什么,管家说:“我家老爷正在写作,不管是谁也不见。”
    正好这时,一位农夫路过此地,插了句:“这叫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哪!”傻秀才听完,似乎一下就明白过来,自言道:“怪不得范仲淹比我高一筹,原来如此。”
    傻秀才回到了家,于是闭门不出,独睡书房。他以为自己这下可以胜过范仲淹。妻子送饭给他吃,他仍闭门不出。妻子再三追问,他说:“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我若见了你,不就白跑几千里路了吗?”妻子听了哭笑不得,无论怎么劝说,秀才也不开门见妻子。后来,傻秀才饿得实在不行了,无可奈何地把门打开,跪在地上哭着对妻子说:“惭愧呀,我果真不如范仲淹,还是见了你吧!”

秀才作诗

    从前,有四个秀才,都自恃才华不凡,偏又互不服气。
    一天,正当春光明媚,四个人相邀出游。行至一处,但见不近不远处两山夹峙,隐约现出一处雄伟的城墙,城墙垛口依稀可见。
    四个人看后不禁诗兴大发,彼此相商以城墙为题每人吟诗一句,凑成一首,以所作之优劣评定名次。甲首先摇头晃脑地吟道:“远看城墙锯锯齿。”乙迫不及待地接道:“近看城墙齿齿锯。”丙傲慢地吟道:“越看城墙越锯齿。”丁看看三人后,得意地吟道:“不看城墙不齿锯。”吟罢四人各自洋洋得意,都认为自己作的是千古名句。这时,忽听身后哭声震耳,四人回身一看,见一掏粪老翁捶胸顿足,大哭不已,其状骇人。四人齐道:“老伯,有何伤心之事如此恸哭?”老人渐止哭声,仰天长叹数声后大声说道:“天哪!可惜我掏了半辈子大粪,就是掏不出你们四个人肚子里的大粪!”

不准卖我

    从前,有个县太爷,大事不会管,小事管不好,可总爱炫耀自己。一天,一个卖鱼的小贩特意来试试县太爷到底有多“聪明”。他挑着满满一担乌龟,串大街走小巷,来到县衙门口,他放下担子便冲着门口高喊:“卖我的,卖我的,谁来买我?”
    这时县太爷正在审理一桩人命案。他敲着桌子大叫:“原告说原告有理,被告说被告有理,只有你们的大老爷没理了!”他气愤地走下正堂,就听到街上卖鱼小贩的叫卖声。他想,有卖米、卖菜、卖油、卖肉的,从来没有听说过卖我的。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命令衙役说:“你们快去把那个‘卖我的’给抓来,看看‘我’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卖鱼的小贩被抓进来,跪在大堂上说:“县大老爷叫小人有何贵干?”
    县太爷问:“你就是‘卖我的’?”
    “是的,我就是卖你的。”
    县太爷指着筐里的乌龟说:“这就是我吗?我就是这么个玩意儿?”
    “是的,这就是你,你就是这么个玩意儿。”
    “从今以后不准卖我了!”
    “是!再不敢卖你了!”
    衙役们捂着嘴偷笑。县太爷吼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把他赶走,把我抬到后院!”

充硬汉

    有个穷秀才,一天应邀到朋友家去吃酒席。当时是初冬季节,他还没有过冬的衣服。不去吧,这顿肉难得;去吧,又怕人家笑话他穿得单。咋办呢?老半天想了个好办法。他找了一把扇子,一边走,一边摇。见了朋友,他强挺着说:“我是火底子,生来怕热,就是十冬腊月也喜欢凉快。”主人看出他在装模作样,想法要治治他,看他还敢不敢充硬汉。
    酒席一散,都深更半夜了,朋友就在后院凉亭里搭上一床竹席,只给他一床被单当盖的。准备停当后,朋友对秀才说:“知道你怕热,专门给你找了个凉快的地方,你好好歇着吧!”
    秀才睡到五更天,酒劲没了,冻得他受不了,只好把被单裹在身上,沿着鱼池跑起来。谁知一脚踩在被单角上,跌到水池里。正在这功夫,主人觉得过意不去,怕他冻坏了,跑来看他。到跟前一看,吓了一跳,见他在水池里乱扒,就赶紧把他拉上来。问他怎么了,他咬着牙巴说:“太热了!我刚下去洗个澡。”

父子对诗

    从前有一家三口人:爹、娘和儿子。儿子二十五尚未娶妻。
    男大当娶,女大当嫁,这是古来的规矩;二十五岁的儿子,早就想娶一个如花似玉的夫人,说说知心话儿,可他父母仍不着急,儿子着急了。这天,他在白粉墙上挥笔题了两句诗:“儿子年已二十五,衣裳破了无人补。”
    他爹抬头一看,明白了:“儿子想要娶媳妇了,;我和你娘都不着急抱孙子,你急什么?”老头一生气,就接着儿子的诗续到:“若要有人把衣补,还得再过二十五。”
    儿子看了老头的续句,心里更着急了,就在老头那两句后面写下去:“人到七十古来稀,哪能五十方娶妻?”
    不料,老头十分滑稽,不理会儿子那一套,见儿子如此发问,就又续题到:“太公八十行鸿运,再过三十何必急?”
    儿子怒火中烧,又发作不得,真是无可奈何,想了两句,随手题在那粉墙上:“再过三十何必急?问你何时娶了妻?”
    老头看后,心中大怒:“你这个毛小子还跟我攀比,没老子哪有你?”于是老头连吓带唬,题给儿子,“父早娶妻才有你,谈啥着急不着急。你要再找父评理,让你一辈穿破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0个让你看了一生也不后悔的 笑话
名人故事:题匾驱知县
民间故事:还魂草
民间故事:一女九夫,死后都不消停,好在县官不信邪!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12)
县衙趣事县官审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