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姚县工人文化宫在资产置换重建中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基本情况

大姚县地处楚雄州西北部,有国土面积4146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81.7%,距省城250公里,州府楚雄100公里,距四川省攀枝花市174公里,是一个集山区、民族和贫困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总人口28.07万人,辖12个乡(镇),129个村(居)委会,少数民族人口占31.7%2008630日止,全县职工总数为11894人,有基层工会155个,基层工会涵盖单位180个,共有会员11772人,其中:女会员3796人,农民工会员3466人。全县基层工会中有专职工会干部2名,兼职工会干部599名,在155个基层工会中职工在200人以上的基层工会有12个,均按同级党政副职配备。县总工会设办公室、财务股、权保股、组织股等5个股室,编制数6名,其中:行政编制3名、事业编制3名,领导职数设主席1名,副主席2名。现实有干部职工13人,其中:专职工会干部9人,临时聘用人员4人。领导职数实设主席(县人大副主任兼)1名,常务副主席(正科)1名,副主席2名。

二、原工人文化宫的状况

大姚县工人文化宫隶属于县总工会下属的公益性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文化事业单位,始建于1963年,位于老城区南街商业区地段,占地面积3373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150平方米,经楚雄华振评估中介机构和县国土资源局双方对文化宫的整体资产和土地进行综合评估,总资产负债率为5.02%。原有在职在编职工4人,退休职工2人。在职职工工资和办公经费主要靠临街房屋门面商业出租解决。每年度文化宫开展大型活动所需经费均由县总工会在有限的财力中支付,严重制约了文化宫的发展,主要问题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长期经受自然灾情的伤害,导致工人文化宫建筑群体严重受损。文化宫建设之初,多是平房,加之地势低,雨季积水严重,特别是2000年以来,我县连续遭受了“1·15”、“7·21”和“10·16”三次6级以上强烈地震,致使文化宫房屋建筑严重破损,文化宫主大楼经县级主管部门鉴定为危房,上级工会下拨的灾情专款杯水车薪,只够简易的修缮经费,整个文化宫建筑破旧不堪,与周围环境形成极大反差,各项工作无法开展,严重制约了文化宫这一阵地作用的发挥。

(二)长期缺乏活动经费,各项有益于广大职工活动的职能难以发挥。自80年代初以来,工人文化宫由地方财政全额拨款改为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县工人文化宫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在整个文化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由于长期资金投入不足,上级工会对工人文化宫的经费投入由原来的无偿投入逐步改为有偿贴息补助,加之我县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地方财政收入自给率仅占全年财政支出的28%,其余支出都靠中央和上级财政转移支付,银行部门对事业单位一律不予发放贷款等诸多原因,导致工人文化宫长期在激烈的竞争中“体力不支”,主要反映在投入不足、环境不佳、设备陈旧,高品位、高质量的职工文娱活动难以开展,仅靠县工会有限的投入难以支撑全面发展,严重影响了工人文化宫的经营活动和两个效益的提高。

(三)工人文化宫税费负担过重,管理机制不活,经营难度大。在文化宫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政策性的差异,文化宫与政府其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相比较,明显存在两种不同的待遇,导致在经营管理中难度增大:一是人员工资靠工人文化宫自收自支,仅按2005年测算,本年度靠门面出租收入8万元,其中用于人员工资支出6.7万元,各种税费、规费、公益性水电费用支出3万元,每年亦亏2万多元。在开展节假日庆典活动中,经费支出均由县总工会预算拨付。由于经费困难,各种奖罚激励机制难以落实,内部职工按政策规定应享受的福利待遇得不到落实,职工积极性难以发挥。二是缺乏经营活力。由于投入不足,整个文化宫的场所低凹潮湿,排水不畅,污水淤积,活动设备陈旧落后,加之各种税费繁杂过多,负担过重,严重制约了工人文化宫“两个效率”的发挥,文化宫的职能也名存实亡。

三、统一思想,开拓创新,以文化宫整体资产置换为动力,加大文化宫的改革与建设力度

为彻底改变工人文化宫的现状,我们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中,在充分认识工人文化宫现状的同时,县总工会班子全体成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召开中心学习组的形式,对文化宫的改革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多次的调研分析和可行性研究,班子成员进一步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决心以整体资产置换为契机,新建一个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宫,从而为文化宫整体资产置换,建好新的文化宫奠定了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我县的具体做法是:

(一)积极争取县委重视、政府支持、有关部门配合,确保文化宫开发重建工程顺利实施。在推进文化宫整体资产置换、新建工人文化宫过程中,涉及很多税费、土地出让金等政策性减免和人员安置供养的具体政策。20067月初,县总工会通过认真论证,向县委、县人民政府呈报了《关于对工人文化宫整体资产置换暨重建工人文化宫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的请示》,对文化宫资产处置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政策作了认真的汇报,争取县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工会资产依法依规置换形成统一的认识。并于2006714日召开第34次政府常务会议作了研究,下发了第20期县人民政府《会议纪要》。其主要内容涉及6个方面:一是关于工人文化宫在职在编人员及工资、工作经费全额纳入县财政预算的具体方案;二是关于工人文化宫内部债务在资产置换中一次性清理终结的实施意见;三是关于在资产置换和新建工人文化宫项目中应缴纳地方各种税费,县人民政府按先征后返的原则全额返回县总工会作为新建文化宫的专项资金;四是新文化宫用地享受我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五是关于新建工人文化宫新址选择和工程总投资及高起点的设计方案;六是成立开发重建工人文化宫项目工程领导机构,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稳步推进、规范运作,以资产置换为契机,确保文化宫资产在置换中保值、增值。县总工会在文化宫总资产置换和重建工程中,自始至终坚持工会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确保增值的原则。在资产置换之前委托楚雄华振评估中介机构和县国土资源局对整体资产和土地开展综合评估,评估资料及总价值报价由县国土局在政务网站公开邀商,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由县国土部门依法依规的程序进行,县人民政府并以合同形式规定资产出资商家在开发原工人文化宫原址上建成集商贸城、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县城标志性建筑和商业文化中心,既提升县城品位又新建一个一流的文化宫,达到“双赢”的效果。原工人文化宫公开拍卖总价为414.76万元,扣除上缴省州各种税费89.36万元外,县人民政府全额返还325.43万元。新建文化宫总投资为460万元,主体工程278万元,征地650万元,政府无偿划拨4亩价值40万元,填土、改线等20万元,建球场、绿化带等42万元,办公设施约30万元。在拍卖价的基础上,净增45.24万元,加之文化宫西边临街,随着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增值还有较大空间。总之,通过资产置换,一是确保了工会资产保值增值;二是资产得到重新配置,各项功能得到完善,为职工服务的基础更为坚实;三是改善了工会及文化宫自身办公条件。

(三)在资产置换中认真做好清产核资和债权债务终结工作,做到不留“后遗症”。文化宫资产置换是一项错综复杂、各种矛盾交替呈现的具体工作。为本着对工人文化宫整体资产高度负责的精神,一是县总工会充分发挥经审会的职能,积极主动配合县审计局派出的专项审计组,历时半个多月时间,对文化宫历年来的财务收支、固定资产管理、债权债务开展了全方位的清理审计。对严重破损的物品,严格按照工会固定资产报损的程序,公开竞价处理。对历年遗留的债务24.6万元,经请示县人民政府同意,由财政一次性给予解决,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文化宫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二是在文化宫人员安置过程中,县总工会及时与县劳动人事、县财政局协商,在签订资产置换协议之日,同步做好文化宫在职人员及办公经费全额纳入县财政供养的手续移交,为文化宫坚持“两个效益”同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三是妥善做好文化宫租房客商合同终止的善后工作。做好租房客商的合同终止和按规定时间搬迁是影响工程进度重要环节,为确保开发项目的顺利推进,县总工会班子成员同心协力,采取座谈、走访,主动为客商联系铺面,平等协商解决违约补偿金等问题,做到了租房户和开发商“两满意”。

(四)精心组织,统筹全盘,高起点建好职工教育活动中心。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工人文化宫开发建设《会议纪要》和上级工会指导性要求。按照既要确保文化宫总资产保值增值,又要充分发挥文化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广大职工教育、培训、服务的功能,经县总工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制定了《大姚县职工教育活动中心建设方案》,并呈报县委召开五班子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论证修改后,由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实施,确保了高起点、高要求、高质量建好职工教育活动中心项目。

(五)认真做好选址工作是建好职工教育活动中心的关键。按照县城总体规划要求,县总工会主动争取县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县城四个方位多次集体实地察看,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社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按择优布局的办法,把职工教育活动中心确定在县城新区金碧广场右侧,既保证了公共资源的整体利用共享,又体现了人气较旺有利于广大职工教育活动及休闲娱乐的特点。

(六)认真做好设计论证是建好职工教育活动中心的前提。大姚县素有历史文化名邦之称,县委、县人民政府要求县总工会要把职工教育活动中心大楼建成既能反映我县浓厚的历史文化、彝族民居风情特点,又能充分体现时代建筑特征,融合金碧广场建筑群体的整体和谐要求,县总工会在认真听取各方面的建议后,选择了在全省具有建筑设计权威的云南省建筑设计院设计,县五班子领导、主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对设计效果图进行了三次会审,整个设计达到了“以简驭繁、寓‘土’于今”的效果,真正把县职工教育活动中心大楼建设成为提高广大职工素质,开展职工群众活动,展现职工群众风采的场所,为广大职工办一件实事、好事。

(七)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是建好职工教育活动中心的基础。在建设职工教育活动中心大楼工程中,县总工会班子自始至终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在有限资金的前提下,既要使之发挥最大效益,而又不能“缩水”和过多负债。

(八)依法办事,规范运作是建好职工教育活动中心的重要保证。为积极稳妥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重点工作进度督查的具体要求,县总工会在实施工程项目经验不足的情况下,积极主动邀请城建、土地、财政等部门领导汇商,确保整个工程项目依法、依规,公开公平的运行。一是科学制定《大姚县工人文化宫资产置换暨新建职工教育活动中心工程项目工作程序流程进度方案》,对资产置换、国有土地征用、建设项目选址、建设计划列项审批、清产核资、地质勘查、图纸设计、审查、汇商、选择招投标代理公司等工作都严格按照《方案》有序开展;二是认真做好资产置换中各种税费、规费清算工作,最大限度的争取减免优惠政策;三是严格执行资金专户管理,凡是原工人文化宫整体资产置换资金和建设资金全额纳入县国库专款专用,确保资金运行安全;四是坚持资金使用审计制度,项目全过程实行审计监督,最大限度的发挥工会资产的使用效率。

大姚县工人文化宫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基础平台作用就得到体现,各种活动不断开展,到目前为止,已举办各种培训班8期,培训人员506人,开展民族刺绣、书画展等5期,参观人数达2100多人,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在省州工会和县委、政府的领导、关心,支持下,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文化宫为平台,以提高职工素质为中心,以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逐步把文化宫建设成为集工会各方面职能为一体的职工教育培训中心。总之,在整个资产置换过程中,上级工会组织的正确领导、关心是先决条件,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是关键,工会广大干部职工的勇于创新、艰苦努力是基础,才有文化宫今天崭新的面貌。我们坚信,只有不断解放思想,上下连动,依法办事,克难奋进,共同努力,扎实工作,工会资产就一定能保值增值,并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职工食堂”带火工会服务阵地
著名书画家——那德民
对工人文化宫发展的几点思考
长治市工人文化宫
工人文化宫 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南方工报
杭州市工人文化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