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州乡镇地名的来历与历史沿革(二)
孙家镇(Sunjia Zhen)

  名称来历 因镇政府所在地孙家漕得名,其名源出于明末孙氏族人在此居住(一说早年有一孙姓富商居住而得名)。

  政区沿革 秦、西汉属朐忍县。东汉末属汉丰县。南朝宋至西魏属新浦县。北宋省新浦县后属开江县。元省开江县入开州后改属万州,明降万州为县后属万县。清代属万县大周里一甲,清宣统二年(1910年),万县划分自治区域时隶属中和镇。1927年万县改组乡镇后仍属中和镇(驻地余家场),1929年析置龙凤乡。1931年龙凤乡并入大一镇(驻地余家场)。1935年析置孙家镇。1938年镇改乡。1958年11月乡改为公社.1966年11月改名太阳公社,1975年11月恢复原公社名称。1984年4月公社改为乡。1992年12月,万县地区撤地设市,撤消万县市、万县,设立龙宝区、天城区、五桥区,孙家乡隶属万县市天城区。2002年7月撤乡建镇。2004年10月油房、田弯合并为田弯村,兰草、钱家合并为兰草村,快乐、安龙合并为快乐村,五通、天宝合并为天宝村,槐花、樟树合并为槐花村,桂垭、凤鹤、大河合并为大河村。政府驻飞龙桥社区中心街8号。


  (万梁古驿道——孙亭线)


  (图片来源网络)

  余家镇(Yujia Zhen)

  名称来历 因政府驻地余家场得名。清代余氏在其地开设铺店,后形成集市。

  政区沿革 秦、西汉属朐忍县。东汉末属汉丰县。南朝宋至西魏属新浦县。北宋省新浦县后属开江县。元省开江县入开州后改属万州,明降万州为县后属万县。清代属万县大周里一甲,清宣统二年(1910年),万县划分自治区域时设置中和镇。1927年万县改组乡镇,保留中和镇(驻地余家场 )。1929年改置忠义镇。1931年改为大一镇。1935年分置为余家镇、回龙乡。1938年,回龙乡并入余家镇。1940年析置回龙乡。1942年余家镇改为乡。1953年2月析置关龙乡。1953年7月新建中心乡、柏林乡、铁炉乡、邵家乡。1955年12月整合为余家乡、关龙乡、邵家乡。1958年11月乡改为公社。1962年新建铁炉公社。1966年11月余家、关龙、邵家公社分别改名红旗、忠心、烽火公社,1975年11月恢复原公社名称。1984年4月公社改为乡。1992年10月,余家乡与关龙乡合并组建余家镇;撤消邵家乡,其辖区并入铁炉乡。1992年12月,万县地区撤地设市,撤消万县市、万县,设立龙宝区、天城区、五桥区,余家镇、铁炉乡隶属万县市天城区。2004年7月,撤消铁炉乡,其辖区并入余家镇。政府驻老街社区万安路106号。

  后山镇(Houshan Zhen)

  名称来历 因其地在清代属大周里后三甲,简称“后三甲”,“后山”系“后三”之音变。一说:因政府驻地新场原名后山场(清末重建后改今名)得名,旧时以峡马石山峰为界,有前山后山之分,此地位于后山,故名后山场。愚以为,此说有牵强附会之嫌。

  政区沿革 秦、西汉属朐忍县。东汉末属汉丰县。南朝宋至西魏属新浦县。北宋省新浦县后属开江县。元省开江县入开州后改属万州,明降万州为县后属万县。清代为万县大周里后三甲,清宣统二年(1910年),万县划分自治区域时隶属中和镇。1927年万县改组乡镇后仍属中和镇(驻地余家场)。1929年置后三乡、桥亭乡。1931年合并为大后三镇。1935年改名后三镇。1941年分设为后三乡、桥亭乡。1953年2月,后三乡改名后山乡。1958年11月乡改为公社,1984年4月公社改为乡。1992年10月,后山乡与桥亭乡合并组建后山镇。1992年12月,万县地区撤地设市,撤消万县市、万县,设立龙宝区、天城区、五桥区,后山镇隶属万县市天城区。1998年10月析置桥亭乡,2004年7月,撤消桥亭乡,其辖区并入后山镇。政府驻后山镇擒马路1号。


  弹子镇(Danzi Zhen)

  名称来历 弹子镇因驻地弹子坝得名。因此坝一巨石屹立河边,形如錾子。故名錾子坝,后音变为弹子坝。

  政区沿革 秦、西汉属朐忍县。东汉末属汉丰县。南朝宋至西魏属新浦县。北宋省新浦县后属开江县。元省开江县入开州后改属万州,明降万州为县后属万县。清代属万县大周里一甲,清宣统二年(1910年),万县划分自治区域时隶属中和镇。1927年万县改组乡镇后仍属中和镇(驻地余家场)。1929年析置永兴乡,1931年永兴乡并入大一镇。1935年析置弹子乡,1938年乡改镇。1942年复为乡。1953年2月分设为弹子乡和新袁乡。1955年新袁乡并入弹子乡。1958年11月弹子乡改为弹子公社,1962年析置新袁公社。1966年11月改名四新公社,1975年11月恢复原公社名称。1984年4月公社改为乡。1992年10月,弹子乡和新袁乡合并组建弹子镇。1992年12月,万县地区撤地设市,撤消万县市、万县,设立龙宝区、天城区、五桥区,弹子镇隶属万县市天城区。政府驻永兴路51号。


  长岭镇(Changling Zhen)

  名称来历 因政府原住地长岭岗得名,长岭岗长达四公里,故名。明末于山岗上建集市。

  政区沿革 秦、西汉属朐忍县。东汉末属羊渠县。三国蜀汉建兴八年(公元230年)十月省羊渠县改置南浦县后属朐忍县。西魏属鱼泉县。北周属万川县。隋属南浦县。元省南浦县后属万州,明降万州为县后属万县。清代属万县市郭里二甲、三甲,清宣统二年(1910年),万县划分自治区域时设置长岭乡,部分区域隶属急公镇。1927年万县改组乡镇,保留长岭乡(驻地长岭岗),部分区域隶属急公镇。1929年改置长岭镇、凉水镇,1931年改为市二镇(五间桥乡并入)、市三镇。1932年6月,市二镇由万县划归万县市,为副第十坊,属万县市第三区。1935年10月县市合并,市二镇分置为大长岭岗乡和五间桥乡,市三镇改为凉水井乡。1938年大长岭岗乡和五间桥乡合并为桥岭乡,凉水井乡改为凉水乡。1941年由桥岭乡析置长岭乡,保留凉水乡。1958年11月乡改公社,1956年6月,长岭公社由万县划归万县市。1961年,万县市增设青石公社。1984年3月公社改乡。1992年10月,长岭乡与青石乡合并组建长岭镇。1992年12月,万县地区撤地设市,撤消万县市、万县,设立龙宝区、天城区、五桥区,长岭镇、凉水乡隶属万县市五桥区。1998年6月18日长岭镇政府由长岭岗老场搬迁至梨树村5组梨树湾(今政府所在地梨花路177号)。2004年7月区划调整,将回龙村第6组和龙黎村第7组划归五桥街道管辖,保安村和东桥村的第3、4、8组划归百安坝街道管辖,将原凉水乡13个村以及原油沙乡的鹿池村并入共计34个村。2004年12月整村合并,将原来的34个村调整为15个村(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是一份万州简历,请认真收好并传递下去
川东行署区
广东省高州市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东郭镇建置沿革
秦皇岛市抚宁区历史沿革(三) 李利锋
收藏!滕州市21个镇街名称来历和行政区划变革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