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庆古城门九开八闭的前世故事

朝天门(开),大码头,迎官接圣;翠微门(闭),挂彩缎,五色鲜明;

千厮门(开),花包子,白雪如银;洪崖门(闭),广开船,杀鸡敬神;

临江门(开),粪码头,肥田有本;太安门(闭),太平仓,积谷利民;

通远门(开),锣鼓响,看埋死人;金汤门(闭),木棺材,大小齐整;

南纪门(开),菜篮子,涌出涌进;凤凰门(闭),川道拐,牛羊成群;

储奇门(开),药材帮,医治百病;金紫门(开),恰对着,镇台衙门;

太平门(开),老鼓楼,时辰报准;人和门(闭),火炮响,总爷出巡;

定远门(闭),较场坝,舞刀弄棍;西水门(闭),遛快马,快如腾云;

东水门(开),有一个四方古井,正对着真武山,鲤鱼跳龙门。

这是听隔壁袁老爷爷哼唱的一首童谣,名为《重庆歌》,也是重庆城门助记口诀,歌中清楚地记录了重庆这十七座城门的名字和特点。我问袁老爷爷:“您是老重庆人了,见过这些城门吗?”他告诉我:“我爷爷见过,除了现在保存下来的,其它的我只听说过它们的故事。”“能讲讲它们的故事吗?”“好呀,等我泡杯茶。

重庆古城门 九开八闭的前世故事

故事就先从城门说起吧。城门是一个城市的耳目,城外的人与物皆从此入;城门是一个城市的口舌,城内的情与景都从此出;城门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历史上众多著名的事件发生于此。

重庆,这个有个性的城市,她不是八大古都之一,她的城门故事也不家喻户晓,但在修建城门这件事上,她依旧按照自己的“脾性”,不按东南西北四门来修筑,而是修了十七座城门。

“修建十七座城门,只是因为重庆有个性呀?”

“当然不是。”

古时的重庆城主要指现在的渝中半岛,其三面环水,一面依山,地形复杂,地势蜿蜒崎岖,因此,不能像其他城市那样方方正正地筑城墙,只能按照地理条件及交通需要因地制宜,而这样筑成的城墙自然不是“横平竖直”的直线,而是随山就水的曲线。按需要而定,自然远超过东南西北四座城门。

而且,重庆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属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修筑城墙是古代重庆守将必做的事。据考古发现最早在重庆筑城是春秋战国时期,巴人在今渝中区东部范围筑城建都;后来,秦统治时期,张仪在古巴国国都江州(今重庆渝中半岛)始筑城墙;而到了南宋时期,重庆知府彭大雅为了抗击元蒙军队的侵犯,据半岛地势修筑了东西南北四道城门,这时基本形成重庆古城墙格局;而集重庆城门之“大成”者,乃明代洪武年间驻守重庆的卫戍指挥使戴鼎,把前人修筑的城墙、辟的城门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修缮,并新构筑城门,最后在重庆城的要塞,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确定方位,“九宫八卦之象”确定数量,完成了“开九门闭八门”的十七座城门,以示“金城汤地”的含意。

重庆城内“九开八闭”十七座古城门地图。

“那九开八闭又是怎么回事呢?”

据史料记载,在最初兴建时,重庆这十七座城门并没有闭门的说法。这十七座城门中,有九门是专供力夫挑两江河水入城的水门,另外八门也开放的,然而后来重庆城内火灾频生,官府认为乃水门洞开不能制克火星之故,便将八道水门统统封闭,此八门从此有名无实,便有了“九开八闭”十七门的说法。

几百年来“九开八闭”的重庆老城门,陪着山城经历风霜雨雪,瞧着这门里的车水马龙,望着百姓的聚散离合……如今这17座仅保存下来通远门和东水门两座;2010年后,人和门、太平门、南纪门相继得到发掘;剩下的老城门,有的仅以名字的形式留下,如朝天门、千厮门、临江门、储奇门、金紫门;有的已经被抛到岁月的尘埃里,不知所踪,只是它们的故事如同奔流的两江水,依旧在传唱。

通远门 通向远方的起点

通远门是袁老爷爷经常光顾的地方,他在这里和街坊邻居喝坝坝茶、聊天、听曲、看戏、下棋,继续讲着重庆老城门通远门的传奇故事。

十七座古城门大多面向两江,九开门中惟有城西处一座城门通向陆地,就是现在位于渝中区七星岗的通远门,也是十七座城门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壮克千秋”是通远门城门上的四个大字,也体现了这座城门的“血与泪”。作为“九开门”中唯一连通陆地的大门,是重庆城重要的军事要道,装备齐全守卫森严。也正是如此,通远门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图 篱笆的影子 摄)

通远门厚实的城墙边,这组雕塑讲述着攻城与守城的故事。(图 篱笆的影子 摄)

南宋年间,忽必烈强攻重庆,守将张珏血溅城门,重庆失守,那是通远门第一次大规模血战;明末崇祯年间,张献忠围攻重庆,入城后,张献忠大肆杀戮以泄愤,尸体抛在通远门外七星岗一带,也就有了《重庆歌》中“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的说法;还有如秦良玉救渝、1886年重庆教案、“三·三一”惨案等在这里留下印记的历史事件不计其数。难怪《通远门赋》中写:“千古刀光剑影,墙门见证;神州历史名城,文献可征。”

正如通远门旁边对于它的简介一样,如今的通远门如同一个经历沧桑的传奇老人般和平而持重地伫立,风雨动荡的年代已经过去,乱葬岗成为了通途,通远门城楼上不再是守城战士,而是享受着慢生活的当地市民,他们和城墙、茶肆一起组成一幅有老重庆味道的画卷。

不过,即便如此,一到通远门看着那个盘踞着老树根的斑驳城墙,听到袁老爷爷用低沉的声音讲述金戈铁马的故事,依然让我感念到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动荡年代,在那个明知会失败的注定结局前,重庆人民拼死抵抗的悲壮精神。600多年过去了,许多故事和人物的背影都已渐渐模糊,但是曾经作战的城墙和城门还在,它们作为一个精神符号矗立在这个城市的地表,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光芒与梦想。

东水门 老去的水码头

说完通远门怎么能不说东水门,于是袁老爷爷古城门的故事还在继续。

东水门在重庆城正东,是重庆老城正东的大门,门向北,是开门,是仅存的老重庆两道古城门之一,城门门额曾经遒劲有力的“东水门”三个字已经消失在历史中。

不似通远门的金戈铁马,在重庆历史上,东水门一直都是有名的古渡口,是人们渡长江去往南岸的要道,也是外地商贾云集之地,主要经营各种小百货。这里也是会馆集中区,明清时重庆城内有八大会馆,其中江南会馆、湖广会馆以及广东会馆三大会馆紧靠东水门而立,明清时期的建筑群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周围。这热闹的景象一直持续到抗日战争时期,城垣已拆,到处可以出城,便改由望龙门街渡江,东水门一带才冷落下来。

从东水门城门往里看,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它昔日的繁华。

绿荫遮盖,石墙斑驳,墙上几方苔藓依附,现在的东水门仅剩下城门和附近200余米的石城墙作为昔日繁盛和故事的见证者。它看着东水门的男人,赤膊讨生,有着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她看着东水门的女人,扯着嗓门时常夹带着粗口的家常;它也听着货船长鸣、江水滔滔,任时间如江水般流逝,依然笑看秋月春风。

虽然残缺,不过平常来东水门探幽的人不少,原东水门城墙下的旧木房被黑瓦白墙的仿古建筑所替代,崭新又让人怀旧,是说不尽的故事;滨江公路延伸而去,似是无边无尽;不远处是修复后的湖广会馆,明清建筑风格让这一带夹杂着历史旅游与现代休闲的双重痕迹。“东水门,有一个四方古井,正对着真武山,鲤鱼跳龙门”。

通远门位于渝中区七星岗,乘坐轨道1号线,七星岗站下车后从1号口出,步行约300米即达。

东水门位于渝中区小什字,乘坐轨道1号线或6号线,在小什字站下车后从8号口出,步行约500米即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水门----重庆古城门
重庆古城门徒步纪实攻略
从防御能力,看重庆古城的坚固与筑城特点
重庆十七座城门现状:大部分已经被破坏,保存至今只剩下这4座
逛重庆渝中老城,全是『门道』
重庆17座古城门:一座云顶之城的前世 牵动今生的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