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年开州——庸巴文明 灼灼其华

开县古名开州,有“开拓、开启、开明、开放”之意。据《太平寰宇记》记载,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开拓山南”时“得其地”,于新开拓之地置州,始名开州。开县的先民们就在这巴山之南、群山峻岭之中筚路蓝缕,胼手胝足,开垦耕耘,把荒烟蔓草变成良田沃土,筑起屋宇、街道、城楼,世代在这里繁衍、耕读,生生不息……

庸巴文化

两万年前,开县的祖先“賨人”在这里繁衍,与虎、豹、松鼠、果子狸共“舞”,在森林里奔走。大约4000年前,大禹驯服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开县境便属于其中的梁州了。

夏朝时,梁州治賨;春秋时期,賨人先属庸国,后属巴国。据《尚书》记载,商朝末年“武王兴兵伐纣,庸率卢、彭、濮等八国以兵相从。”八国伐纣,庸位列群蛮之首,立下大功后,庸与巴一起被封为子国,庸巴一时成为周王室控监南方的重要力量。到了春秋战国,巴、楚、秦三个诸侯国结盟伐庸,庸国灭亡后被“三分其地”,开县这块土地作为战利品,分到了巴国名下,成了巴国的领地;秦武王时,属巴郡,成为朐忍县的一部分……

从此,庸巴文明在这块土地上落地生根,世代相继,灼灼其华。

在开县,庸巴文明最有力的见证当属开县的母亲河——彭溪河。彭溪河在上古时代叫“容毋水”,最早见于《汉书》:“朐忍,容毋水所出,南入江。”庸国的先君为“容成氏”,属颛顼苗裔。容成氏就是庸成氏,“容”与“庸”在上古是通用的。后来巴人迁入,与土著“彭”部落賨人相融,“彭” 仍然人丁兴旺。后来,“容毋水”以巴“彭”而名,于西晋时更名“彭溪河”。

庸国是亚洲人类、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与黄河流域的古殷商之地一样,同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在辉煌文明的推动下,古庸国曾经盛极一时。

早在夏商时代,庸人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形态,古庸国盛产五金,掌握着先进的青铜技术,是以又被称为“镛人”。商代的许多鼎器、大钟都是庸人的杰作。又因庸人善于筑城建房又被称为“墉人”,史载公元前1059年,周请庸人筑都于洛邑。庸人还是史料中所称的最早饮茶的先民,“茶风源于巴山楚水间”,巴楚之间为庸,中华文明的中庸之道就源于庸人的茶道精神。庸人还拥有强大的军事技术,“惟庸人善战,秦楚不敌也”。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庸人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也使他们能汇集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众多的方国中,尽显雄威。一时间,众多小国以依附于庸国而感到骄傲,是为“附庸风雅”。

巴、楚、秦瓜分庸国后,巴人进入开县境。关于巴人在开县的生活方式、社会状态及巴、楚、秦之间的相互关系,最有说服力的就是位于开县渠口镇云安村的余家坝巴人墓地的考古发掘。

2000年冬至2002年冬,山东大学考古学系先后多次对余家坝墓地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该墓地沿彭溪河西岸分布,南北长约410米,东西宽约170米,总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发掘面5550平方米,发现墓葬130多座(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战国时期)。通过这些墓地随葬品的文化因素分析,开县已经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共生地,但就其总的文化面貌而言,巴文化因素占主导地位。如铜剑、铜矛平面形状多呈柳叶形,剑绝大多数无首,剑身及矛骰之上有虎形纹样和巴的图形文字;戈个体较大,性质多为长内、直援、有胡、窄阑,并且在近栏一侧或内部多有生动的虎形花纹,加之折肩钺、环首削,共同构成巴制青铜兵器的基本组合。楚文化因素也占据较大比例,如浅腹、高足铜鼎,有首剑及部分陶壶、铜戈等,均是典型的楚式器物。此外,余家坝巴人墓葬与三峡地区其它巴人墓葬相比较,秦式器物更为普遍,如辫状耳铜鍪、陶鍪等。这种由复杂的文化因素所构成的文化面貌表明,余家坝巴人墓地的文化性质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巴、楚、秦等多种文化的复合体。

殷商时期从湖北沿长江上移入川渝和从陕西东下入川渝的巴人,他们有可能垂青开县这个富饶的地方。当然,巴人也是被楚国等强势民族所迫,他是一个弱小而文化落后的民族,最早生活在以长阳为中心的鄂西、川东峡江两岸的谷地和山坡上,以采集、渔猎为生,经济文化较之中原远远落后。早在东周初年,巴已依附于楚。楚文王时“楚强,侵凌江汉间小国,小国皆畏之”。到楚成王时,楚国实际上已成了南方夷族和越族各部落和小国的仲裁者。进入战国中晚期,巴为楚所灭。此后的数百年里,巴屈从于楚,并在巴族上层社会留下楚文化影响的痕迹,即便是在民间,巴楚居民也逐步形成混居的局面,《华阳国志・巴志》称:“江州以东,其人半楚。”可知巴地生活着众多的楚人。这些现象,足以解释余家坝巴人墓葬中的楚文化因素较为浓厚的原因。

在与强楚等国的战斗中,巴国失败了,接着又开始了几百年的迁徙,向祖先的故地退却,强楚不断进逼,数易其地。巴人时都江州(今重庆),或治垫江(今合川),或治平都(今丰都),后治阆中。国都不断迁移的现象,反映了“巴人”当时的悲惨境况。公元前316年,巴蜀失和。据《华阳国志・巴志》载:“蜀王伐苴候,苴候奔巴,巴王求救于秦,秦惠王遣司马错伐蜀,灭之,并取苴与巴,执王以归。”《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记载:“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其巴氏爵比不更,有罪得以除爵。”可见秦虽灭巴,但并未废其君长,因此一部分巴人仍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着,并且还有所发展。余家坝巴人墓葬中出现有大量的秦文化因素,很可能是这期间传入三峡地区的。开县地处秦巴走廊的重要门户区,自然也成了汉文化的重要融入地,新移来的中原汉文化由此占了主导地位。

在开县境内,当时除巴族外,还生活着众多不同族属的氏族和部族,其中主要有濮、宗、苴、冉、奴、馕、夷、蜒、鱼、夔、彭、巫等部族,他们有的是土著,有的是迁徙而来。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廪君蛮,原居武落钟离山(在今恩施、长阳间),是夷水(今清水)流域的最大部落,以水居射猎为事,习乘土舟,使用陶器,崇祀白虎。巴人进入夷水流域时,与之结盟,一同进入川东地区,成为巴国内较有影响的部落,巴人尚虎之俗,以及开县成为唐门武术发源地,可能来源于此。从考古的角度,余家坝巴人墓地与三峡地区其它巴人墓地相比,最为显著的特征在于随葬品中兵器组合完整、制作精良且使用普遍,男性墓中罕有不出者。这一现象,与史籍中庸人、巴人劲勇尚武之称相符合。

历史上,开县由于较少有经历毁废,地下文物存数极多。早在1970年代,便出土了不少巴民族文物。现开县馆藏巴国剑一件,便是1975年出土于大进梓潼乡的,被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直到现在,开县仍有许多传统习俗和名称与巴有关。如置县巴渠,物产盐巴、巴豆,方言中的巴实、嘴巴、牙巴等等。只是,在巴民族迁徙过程中,不断与其它文化发生交流、碰撞,逐渐形成了一个多元的文化体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河小江巴人——刘兴国巴文化巡礼之三
《开州区历史文化地位与文明发展》讲稿
余家坝战国武士墓葬群揭秘
重慶開縣怎么樣啊?
十堰成语故事②典故“庸人自扰”来自庸国,牧誓八国之首
巴人三叠(上) :楚系汉源 巴为楚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