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贵州省地市名称由来


贵州省地市名称由来

1.贵阳

古为夜郎国地,唐武德四年(621)设矩州,以州南水水方如矩而名。宋朝时朝廷有敕书云“惟尔矩州远在要荒”。宣和元年(1119)改“矩州”为“贵州”,始有“贵州”其名。元朝时属顺元路。明朝隆庆三年(1569)有“贵阳府”,“贵阳”一名由此始。

“贵阳”因山得名,因该地位处贵山以南,故名。《贵州通志》载“在城北五里,一名贵人峰。郡之得名以此”。

2.遵义

《尚书·洪范》载“无偏无陂,遵王之义”,“遵义”取其意而得名。“遵义”一名始于唐贞观十六年(642)。

3.六盘水

因合字得名。1964年,国家要开发当地煤炭资源,对行政区划做出调整。由原先的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区重组一个新区,取首字各一,得名“六盘水”。

4.铜仁

“铜仁”得名于“铜人”,由其演变而来。相传在元朝时,当地渔民在江域铜岩处潜水时,发现儒、释、道铜人各一,因命其江为“铜人江”。元朝至元年间还在当地设“铜人大小江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于是其地得名“铜人”。明朝洪武年间,改“铜人蛮夷军民长官司”为“铜仁长官司”,“铜仁”始名。

5.安顺

元朝至正十一年(1351)设安顺州,取“平安归顺”之意,因此得名。

古时中央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该制度“世袭其职,世守其土,世长其民”。“土司”,又叫“土官”,是中央册封的当地地方官,当地土司收税,然后上交给中央。

元朝时有四大土司家族,分别是播州杨氏、思州田氏、水西安氏与水东宋氏,朝廷根据土司的实力不同设有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招讨史、千户、百户等。当时水西安氏主动归顺了朝廷,因此就有了朝廷设”安顺府“的下文。《贵州图经新志》载“元初内附,置普定县,隶普定路。寻改普定府,隶云南行省,领安顺,永宁,镇宁、习安四州”。

6.毕节

因人得名,地以人名。元朝时,当地是水西彝族家支头人”比跻“的领地,”比跻“是彝语,意为”老虎“,老虎也是古代彝族人的图腾。当时人们习惯用人名代指地名,”比跻“就成了当地的地名,后来转音变为“毕节”。

”家支头人“是凉山彝族奴隶社会诺伙家支的首领,一共有两种。一种叫“德古”,意为“善于辞令的尊者”,是诺伙奴隶主专政的执行者、地位较高;一中叫“苏易”,意为“为大家办事的尊者”,地位低于“德古”。  

7.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顾名思义,因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得名”黔东南“。

治所“凯里”,得名由来有四种说法。

一说得名于“黎姓木佬人”。“木佬人”就是仫佬族,苗族称木佬人为“凯”,至元泰定二年(1325年),木佬人黎鲁、黎平爱起义,时称“凯黎”,后演变为“凯里”。

又一说得名于“木佬人的田”。如前,苗人称木佬人为“凯”,田即为“里”,故说“凯里”为“木佬人的田”。当地还有“木佬+名词”这种格式的地名,如“木佬寨”“木佬坟”等。

又一说得名于“开垦田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持此说,认为苗人到此定居,苗语的“犁田”或“开垦田地”与“凯里”发音相近,因此得名。

又一说得名于“卡岭卡拱”。“卡岭卡拱”为凯里全称,意为“镰刀和美食市场”,引申为“集市贸易与美食之地”。

8.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因地处贵州南部,故名”黔南“。

治所“都匀”,原名“都云”,因城外有“都云洞”,仙气氤氲,故名。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平羌将军何福镇压当地苗人起义后,上奏朝廷称“云之为物,变化莫测”,建议改“云”为“匀”,取“均匀”之意。获批,“都匀”之名始此。

9.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因地处贵州西南部,故名”黔西南“。

治所“兴义”,清朝时称黄草坝,隶属南笼府。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爆发了“嘉庆苗变”,王囊仙、韦朝元领导布依族、苗族起义,起义持续半年后被朝廷镇压。时任云贵总督鄂辉在《请设兴义县疏》中建议朝廷在此设县治,一来“整饬地方”,一来“控扼边要”。嘉庆皇帝批准,将“南笼府”改为“兴义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贵州省9个地级行政区的名称有何由来?
贵州省9个地级行政区,它们的名字有什么来历?
贵州史上面积最大的土司——思州田氏:和贵州建省有着密切的联系
思州田氏:贵州面积最大的土司,因内斗被永乐帝所灭,建立贵州省
一篇文章简单了解下贵州历史,作为贵州人得读读
第31集 贵州省历史沿革(夜郎国,土司制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