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初桐城派古文 - 文学编年 - 国学论坛

[明清] 清初桐城派古文

桐城派古文
  桐城文派开始于康熙年间,兴盛于乾隆时代,影响及于晚清,覆灭于辛亥革命,前后延绵200余年。其势力以安徽桐城为中心,遍及江苏、山东、江西、河北、湖南、广西、天津、上海等地,其成员多达千人。方苞、刘大櫆、姚鼐被称为桐城文派 三祖.方苞(1668- 1749年),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经史馆总裁。方苞是桐城文派的创始人。他适应清朝统治阶级的要求,提出 义法 ,为桐城文派奠下了理论基石。他说:'义' 即《易》之所谓' 言有物' 也;' 法' 即《易》之所谓' 言有序' 也。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 (《又书货殖传后》)在文章的语言文字表达上,他主张 雅洁 , 澄清无滓.他说: 古文中不可入语录中语,魏、晋、六朝人藻丽俳语,汉赋中板重字法,诗歌中隽语,南北史佻巧语。 (沈莲芳《书方望溪先生传后》) 义法 之说要求文章内容与形式统一,人与事相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虚实详略相宜、剪裁得当等等,这对于继承我国自《左传》、《史记》以及唐宋八家的优秀传统,促进散文发展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由于偏重文章的形式,取材范围狭窄,特别是限制在散文中使用各种语言,则影响了文章语言的文学性、艺术化。方苞著有《望溪先生文集》18卷,《集外文》10卷,《集外文补遗》2卷。
  刘大櫆(1698- 1779年),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
  晚官黟县教谕。刘大櫆著有《海峰先生集》,包括文10卷、诗6卷,又有《论文偶记》1卷。《论文偶记》是他的一部文学论著。他说, 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故神为气之主。至专以理为主,则未尽其妙也。……
  故义理、书卷、经济者,行文之实,若行文自另是一事。譬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垩手段,何处设施?然有土木材料,而不善设施者甚多,终不可为大匠。故文人者,大匠也;神气音节者,匠人之能事也;义理、书卷、经济者,匠人之材料也 (《论文偶记》)。这就是有名的 神气 说,这里的 神气 ,主要是指作家的精神状态或思想情感,方苞重在文章学,强调 义;刘大櫆重在文艺学,强调 法.他又说: 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然予谓论文而至于字句,则文之能事尽矣。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字句者,音节之矩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同上)他还强调 文贵疏 、 文贵奇 、 文贵远 ,将诗的意境和音乐美引入散文,推进了议论文的诗化、艺术化。这些理论,在文学发展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刘大櫆的古文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富有诗意。但他模仿较多,取材较窄,文章格局较局促。刘大櫆是姚鼐的老师,在桐城文派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姚鼐(1732- 1815年),字姬传,一字梦穀,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四库馆纂修官。他继承方苞的 义法 论和刘大槐的 神气 论,提出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不可偏废。并提出文章有八大要素。他说: 凡文之体类十三,而所以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学者之于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终则御其精者而遗其粗者。 (《古文辞类纂序目》)这里所说的神理气味,是指文章的内容和精神,这是文之精;格律声色是指文章的形式,这是文之粗。姚鼐阐述了文章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他还概括了文章风格有阳刚和阴柔两大类。对于作家来说,阳刚和阴柔都是需要的,不可偏废。但由于作家的性格不同,文章的风格也不同,有的偏于阳刚,气势雄浑、风格豪放;有的偏于阴柔,淡雅飘逸,风格婉约。
  姚鼐著有《惜抱轩全集》88卷,另有辑文总集《古文辞类纂》。他的文章风格偏于阴柔,现实性不强。《登泰山记》等为名篇。
  姚鼐有四大弟子,即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姚莹。在创作方面,梅曾亮成就卓著。在姚鼐之后,实际上梅曾亮居于桐城文派领袖地位。方东树在理论方面,死守孔孟之道、程朱理学,坚持反对 汉学.著有《汉学商兑》。
  他强调诗文的 活法 ,而反对 死法.指出诗文作品要有生气,有精神,这是对刘大櫆的神气说和姚鼐 神理气味 说的进一步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引驰 | “文”学的声音:古代文章与文章学中声音问题略说
蒋寅|桐城诗学史上的姚范与刘大櫆 (二)
汪孔丰:刘大櫆的文章大业
答龙眠山人说刘公大櫆书
青山文化研究 | 读海峰先生《游青山》有感
【觅文记】刘大櫆: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