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教,龙门派的简述

龙门派是全真道分衍的支派之一,它秉承全真教法,处于道教式微时的明清朝代。该派尊全真七子之一的邱处机为祖师。尊邱处机弟子赵道坚为创派宗师。赵道坚 1163~1221年 ,原名九古,本籍檀州 今河北密云 ,父任平凉府同知时,迁徙平凉 今属甘肃 。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载其事,《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列有其传。金大定十七年 1177年 入道,十九年,师马钰于华亭 今属甘肃 。二十年,马钰还终南,命其往龙门山师事邱处机,易名道坚。元太祖十四年 1219年 ,处机应成吉思汗之诏赴西域,选赵道坚从行,为十八随行弟子之一。途经一年余,于1221年五月渡陆局河,七月越阿不罕山,十一月至赛兰城。道坚谓尹志平曰:我随师在宣德时,觉有长往之兆,颇倦行。后尝蒙师训,道人不以死生动心,不以苦乐介意,所适无不可。今归期将至,公等善事父师。数日示疾而逝。邱处机命门弟子葬九古于东郭原上。观上述赵道坚行谊及其所在的年代背景,他似无创建龙门派的行为和计划,而龙门派以之为宗主者,恐系出于依托。

后世龙门派道士为了证明赵道坚为该派创建人,却还有一番描绘。《金盖心灯》卷一《赵虚静律师传》 说:师姓赵,名道坚,号虚静,南阳新野人。闻七真演教,独携瓢笠,谒长春邱祖,诚敬精严执弟子礼。邱祖与语而奇之,说:次元门基石,天仙首领也。改日续心灯,而撒播戒法者,必此子矣。遂侍祖游燕阐教,祖乃传以清虚天然之秘,栖隐龙门者多载。复出侍祖于白云观,统群众。师于至元庚辰 1280 正月望日,受初真戒、中极戒,如法行持,无漏妙德。祖乃亲传心印,付衣钵,受天仙戒,赠偈四句,认为龙门派,计二十字。师谨识之,未敢妄泄。是为第一代律师。

修持凡三十年,功圆行满,将示化,始以戒法口诀,于皇庆壬子年 1312年,十月望日,慎重其礼,亲授河南道士张碧芝名德纯。此传本之王常月《钵鉴》,其文稍简。将此传与《祖庭仙真内传》《长春真人西游记》比较,除改动原籍外,首要是略而不提赵道坚的实在阅历,而将其年代拖延,侧重续写他在元世祖至元十七年 1280年,怎么受邱处机传三戒,付衣钵等事。意在标榜龙门派的树立是出于邱处机的旨意,他所选定的赵道坚是邱处机衣钵的继承人,即龙门派的创建人。但邱处机和赵道坚已别离于1227年和1221年去世,怎会在此之后五十余年发作教授经戒、衣钵之事!而且即便他们在世时,因二人生当金末全真道尚处于开展初期,在那种前史条件下,他们也不会有另创支派的妄图。因而《金盖心灯》和《钵鉴》的上述列传并无事实根据。据《金盖心灯》《钵鉴》等所记,赵道坚下传第二代律师为张德纯,号碧芝,河南洛阳人。元皇庆元年 1312年 受教,隐华山,元至正二十七年 1367年 以教付陈通微,不知所终。第三代律师陈通微,号冲夷子,山东东昌,今聊城人,原为正一派道士,受教后,周游各地多年,隐入青城山,于明洪武二十年 1387年 以戒法传周玄朴。

第四代律师周玄朴,号大拙,陕西西安人,受教后,仍居青城。明景泰元年 1450年 今后他适,不知所终。尔后,龙门派第五代分张静定和沈静圆两支传达。张静定,号无我子,浙江余杭人,受教后,还隐露台,于嘉靖元年 1522年 以教传赵真嵩。第六代律师赵真嵩,号复阳子,山东琅琊人,于露台受教后,隐王屋山,后传法与第七代律师王常月,于崇祯元年 1628年 去世。另一第五代宗师沈静圆,号顿空氏,江苏句容人,正统十四年1449年 受教,隐浙江金盖山,成化元年 1465年 以教授卫真定,后无人见之者。第六代宗师卫真定,号平阳子,浙江嘉兴人,受教后,云游各地,至于蜀,传法与第七代宗师沈常敬,传说卒于清顺治二年 1645年,住世二百有五岁。

以上第一代赵道坚为上托的开教祖师,第二代张德纯活到元末,其业绩难以悉数凭信,第三代今后进入明代。据此,明代实为龙门派的肇建时期。在那个时期中,徒众甚少,还未构成独立道派。如第四代律师周玄朴于洪武二十年 1387年 受教,其列传说:是时玄门凋谢,有志之士,皆全身避咎。师隐青城,不履尘世五十余年,面壁内观,不以教相有为之事累心,弟子数人,皆不以阐教为事,律门几致埋没。第五代宗师沈静圆于明天顺三年 1459年至金盖山,挂单于书隐楼,亦宣布:慨仙踪之不振,吊逸绪之无承 的长叹,而有终焉志,这今后,终明之世,不见起色。

明至清初,局势有所改变。清统治者为了拉拢汉人,在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实施较为宽松的宗教政策,为道教的开展供给了较好的政治条件。加上其时民族矛盾尖锐,使一批怀着国破家亡之痛,又耻于剃发易服的明遗民,不肯事清,而愿隐居山林或遁入佛道,为道教的复兴扩展了道士来历。在上述情况下,龙门派第七代律师王常月从华山北上京师,挂单于灵佑宫,不久移住白云观,在那里传戒收徒,方使龙门派一度取得复兴,一改明代式微的旧观。王常月,号昆阳子,潞安府长治 今属山西人。两遇赵真嵩传道,居华山多年。清顺治二十年 1655年 离华山上北京。丙申 1656年 三月望日奉旨,主讲白云观,赐紫衣凡三次,登坛说戒,度弟子千余人,道风大振。康熙年间,王常月又率弟子詹守椿、邵守善等南下,先后至南京隐仙庵、杭州宗阳宫、湖州金盖山、湖北武当山等地传戒收徒。二十余年间,度弟子甚众,使久衰的全真道顿呈中兴之象。王常月被誉为龙门'中兴之臣'。

王常月死后,其弟子更在各地开山授徒,构成许多龙门小支派。如黄虚堂,派名守正,启姑苏浒墅关太微律院支派,门下有孙碧阳。陶靖庵启湖州金盖山云巢支派,门下有陶石庵--徐紫垣--徐隆岩递相嗣传。金筑白叟盛律师启余杭金筑坪天柱观支派,门下有潘牧心,王洞阳,潘天厓递相嗣传。黄赤阳,派名守圆,住持杭州大德观,下传周明阳,启杭州金鼓洞支派。吕云隐‘派名守璞’,启姑苏冠山支派,门下有吕全阳、鲍三阳、樊初阳、翁向阳、金玉衡,徐艮阳、邱寅阳、钱函阳、孙则阳、归南阳、邵悟真、徐鹤岭、潘无尽等,十分昌盛。其间邱寅阳又启嘉善长秘戏图支派,钱函阳又启无锡长秘戏图支派。别的王常月还有不少弟子,或云游四方传道,或隐居一地修炼。谭守诚,则得王常月衣钵,住持京师白云观。后来吕云隐门下鲍三阳继任该观住持。

与王常月同辈的沈常敬一系,门庭亦盛。沈常敬门下有孙玉阳、黄赤阳,黄赤阳又从王常月受戒,合王、沈二系传承于一。孙玉阳住持茅山乾元观、下传阎晓峰、周明阳‘派名太朗’、范青云‘派名太青’。周明阳又从黄赤阳受戒,开杭州栖霞岭金鼓洞支派,一时影响颇大,从学者千余人。其间高东篱1621-1768年,晚年继范青云掌管露台桐柏观,门下有方镕阳、沈轻云、闵懒云‘派名一得’,门庭最盛。

以上是龙门派传衍繁盛之区,会集于江、浙一带,是为龙门派传达的中心。除此之外,在全国各地,甚至东北、西南、西北等边远地区,皆有龙门派的传达。如东北辽阳道士郭守贞?-1673年,隐于本溪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修炼三十余年,为关东全真道鼻祖。康熙初,盛京将军乌库伦迎请至盛京,尊为师长,建三教堂以居之,后扩建,改名太清宫,即今沈阳太清宫。据《太清宫森林前史法略》载,从道光三年至光绪五年,该宫就传戒四次,受戒者每次递加,前后凡数百人。

后有陈清觉 1606-1705年,道号寒松,又号烟霞,湖北武昌人。辞官去武当山太子坡,礼龙家世九代詹太林‘名守椿’为师。康熙八年 1669年,入川至青城山,后去成都青羊宫。康熙三十四年 1695年,成都府臬宪赵良壁见而异之,捐银命建二仙庵,请其住持。后又得康熙帝召见,于康熙四十一年 1702年,敕号碧洞真人。从此开龙门派碧洞宗支派。二仙庵成为龙门派闻名森林。从清初传至现在已历二十四代,成为近代四川道教的首要派别。

据《长春道教源流》卷七载,有龙家世十一代道士曾一向,于康熙间入广东罗浮山。任冲虚观住持。其徒柯阳桂 1619~1671年,度弟子百余人。清末,有儒士陈铭珪 1824~?年,嗣其传,派名教友,住持罗浮山酥醪观。撰有《长春道教源流》八卷,搜集全真道史料颇富,为研讨全真道史的重要资料。其卷七云:今粤东罗浮及会城诸道观,询其派,又皆全真也。在云南,还有被称为,龙门西竺心宗'的特殊支派。据《金盖心灯》所述,该派祖师鸡足道者,自云月支国人,名野怛婆阇,自印度来华,居鸡足山修炼。顺治十六年 1659年,赴京师谒王常月,受其戒法,赠名黄守中,为龙家世八代。该派以鸡足山为活动中心,下传管天仙‘派名太清、大脚仙‘王太原’。再传金怀怀‘王清楚’、白马李等。此外,湖北武昌长春观,在清末,著屋千间,道友万数,与西安八仙庵、成都二仙庵等并称全国龙门大森林。山东福山县道士张宗璿,为龙门派第二十三代,于光绪十年 1884年。赴白云观传法,开霍山派。又有龙门派第八代徐守诚 1632~1692年,于清初去江西南昌西山,兼传净明道,成为其时净明道的重要传人。在西北地区,有龙门派第十一代刘一明 1734~1821年,号悟元子,山西曲沃,今闻喜县东北人。落发后,云游晋、陕、川、甘一带,遇龛谷白叟传丹术今后,隐甘肃榆中县牺云山修炼,并著书立说,所写丹书被辑为《道书十二种》,撒播颇广,成为清代内丹学一我们。

综以上可见,自清初王常月先后在北京白云观,以及南京、杭州、湖州、武当山等地传戒收徒今后,龙门派确有很大的开展。开展中心在江、浙,广泛全国许多省区。尤以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几朝为最盛。其间支派繁殖,不少支系更撒播至近现代。因而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昌盛的道教派别,简直成为全真道的代表。其盛况与释教禅宗五家中的临济宗相相似,故世有'临济、龙门半全国'之说。龙门派承其祖派全真道之余绪,以精于内丹学著称于世。其门下具有许多闻名内丹理论家,如谢凝素,伍守阳、刘一明、闵一得,柳华阳,为其间的佼佼者。他们所著的内丹书,较其前辈,有秉承,也有开展,总的特点是功法更详尽,更浅明。龙门派传达的中心在江南,与初期全真道在北方不同,不能不受南边本位道教正一道的影响,表现出与正一道交融的倾向。

如铁竹道人施亮,本从王常月受戒,为龙家世八代,后改宗正一,启姑苏穹窿山支派。八代孙守一门下阎晓峰,住茅山乾元观,其所传后人改皈茅山派。八代徐守诚,参礼南昌西山净明道士孔玄微,兼传净明道,其徒张太玄亦兼师净明道士周德峰。十代王洞阳晚住余杭大涤山,济人作福无虚日,延请祈求无不立应,《金盖心灯》谓其'声誉籍甚。十一代徐嶐岩,后归正一道,法名汉臣,精于道法,其徒蒋雨庵、陈樵云、朱春阳,皆得正一法,蒋雨庵并传承正一派。这今后还有沈一炳、闵一得、曾一向、王来因、陈来干等等。至清末,各地全真派龙门道士,大都兼行祈禳斋醮,以香火收入为营生之一途,全真与正一在宗教行持方面渐无多大差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真龙门派简介
道教全真龙门派
北京白云观随想
全真教与龙门派
认识了解中国的道教门派及源流
三种珍贵文存 完整记录清代全真道士传戒情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