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皇甫谧《高士传》(译注)卷上五

    

荣启期

 

荣启期者,不知何许人也,鹿裘带索[1],鼓琴而歌[2]。孔子游于泰山,见而问之曰:“先生何乐也?”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得为人矣,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3],吾既已行年九十矣[4],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民之终也。居常以待终[5],何不乐也?”

荣公何族,弗美身隅[6]。扬歌郕野[7],抚弦而嬉。

清言自宽,披吐宣尼[8]。契天符命,孤引东墟[9]

 

 

[1]鹿裘带索:穿着粗布衣服,以绳索束腰。杨伯峻《列子集释》卷一引沈涛曰:“鹿裘乃裘之麤(粗)者,非以鹿为裘也。鹿车乃车之麤(粗)者,非以鹿驾车也。麤从三鹿,故鹿有麤(粗)义。《吕氏春秋·贵生篇》‘颜阖鹿布之衣’,犹言麤布之衣也。”

《列子》卷一:“孔子游于太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问曰:‘先生所以乐,何也?’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孔子曰:‘善乎!能自寛者也。’”

《太平御览》卷五○九引嵇康《高士传》:“荣启期者,不知何许人也。披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曰:‘先生何乐也?’对曰:‘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得为人,是一乐也;以男为贵,吾得为男,二乐也;人生有不免于襁褓,吾年九十五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死者,民之终。居常以待终,何不乐也?’”

[2]鼓琴而歌:《淮南子·主术训》:“夫荣启期一弹而孔子三日乐感于和。”

[3]襁褓:裹覆和背负婴儿的被带。襁,背负婴儿用的宽带。《论语·子路》:“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邢昺《疏》引《博物志》云:“纤缕之广八尺,长丈二,以约小儿于背。”褓,婴儿衣被,即裹覆婴儿的小被。

[4]吾既已行年九十矣:《艺文类聚》卷四四引皇甫谧《高士传》作“吾年九十有五矣”。

[5]居常以待终:泰然处于贫困状态而安然等待生命的终结。荣启期乐天知命,既明贫者士之常,死者人之终,故自谓处常以待终,当有何忧。

[6]身隅:身边,指身外之事。

[7]郕野:郕国之郊野。郕,古诸侯国名。周武王弟叔武的封国。故地在今山东宁阳县北。春秋时为鲁邑。《左传·襄公十六年》:“秋,齐侯围郕。”杜预注:“郕,鲁孟氏邑。”

[8]宣尼:指孔子。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后因称孔子为宣尼。事见《汉书·平帝纪》。

[9]孤引:独自倡导。引,引导、带领。《管子·法法》:“引而使之,民不敢转其力。”此句谓乐天知命的生活态度。

 

 

荣启期,不知是哪里人。他穿着粗布衣服,以绳索束腰,边弹着古琴边唱着歌。孔子前往泰山游历,遇见了荣启期,问道:“先生为什么这么快乐呀?”荣启期说:“我快乐的事情多了:上天生成万物,只有人是最珍贵的,我能够成为一个人,这是第一种快乐;男女是有着差别的,男子尊贵而女子卑贱,所以男子为贵,我能够成为一个男子,这是第二种快乐;有的人生下来就从来没有见过日月、未离开襁褓就去世了,而我已经活到了九十岁,这是第三种快乐。贫困,是士人生活的常态;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我处于常态的生活状况中,以等待最终结局的到来,为什么不快乐呢?”

荣启期是哪里人,不得而知,他将身外之事毫不看重。在郕邑之郊野高歌,鼓琴而自娱自乐,非常快活。荣启期能够以清妙之言自我宽解,对孔子而披露其心声。他的行为、心声契合天命,一个人在东方独自倡导快乐的生活方式。

 

 

 

荷蒉者[1],卫人也,避乱不仕,自匿姓名。孔子击磬于卫[2],乃荷蒉而过孔氏之门[3],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硁硁乎[4]!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5]。”孔子闻之曰:“果哉[6],末之难矣[7]。”

荷蒉者何,逃名卫地。宣尼鸣乐,闻音知意。

翩然出讽,比之厉揭。斯行斯言,果于忘世。

 

 

[1]荷蒉:担着草筐,此处意指挑着草筐的人。荷,担;蒉,草编的筐子。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2]磬:古代打击乐器,形如曲尺,用石或玉雕成,击之而鸣。《礼记·乐记》:“钟、磬、竽、瑟以和之。”

[3]乃:于是。《论语·宪问》作“有”。

[4]硁硁(kēng kēng):形容浅陋固执。硁,刚劲有力的击石声。《史记·乐书》:“石声硁,硁以立别,别以致死。”

[5]深则厉,浅则揭:《诗经·邶风·匏有苦叶》:“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厉,不脱衣涉水。揭(qì),掀起衣服。此处为比喻。水深比喻社会非常黑暗,只得听之任之;水浅比喻黑暗的程度不深,可以使自己不受沾染,便无妨撩起衣裳,免得濡湿。《毛诗序》谓刺宣公,公与夫人并为淫乱;朱熹《诗集传》则泛指淫乱之人,皆未谛。方玉润《诗经原始》曰:“以愚所见,直是一篇讽世座右铭耳。首章借涉水以喻涉世,提出深浅二字作主,以见涉世须当有识量,度时务,知其浅深而后行,是全诗总冒。次章反承不识浅深,明明济盈濡轨矣,而自以为不濡,并带出鸣雉求非其类而自以为偶,以喻反常乱伦肆无忌惮之人,惟其不度世道浅深,故至越礼犯分而亦不知自检也。”

[6]果:坚决。

[7]末之难矣:没有办法说服他。末,无、没有。

 

 

荷蒉,是卫国人。因为逃避战乱而不出仕,隐姓埋名。孔子在卫国,一天正在敲着盘,一个挑着草筐的汉子经过孔子的门口,说:“这种样子敲击石盘大有深意呀!”一会儿又说:“磬声硁硁,固执不已。(磬声似乎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没有人知道自己,这也就罢了。水深,索性连衣服走过去;水浅,则无妨撩起衣服走过去。”孔子听说后,说:“好坚决呀!没有办法说服他。”

荷蒉是什么人呢?他隐居于卫国而逃避声名的隐士。孔子奏乐,荷蒉能够听音乐而知其意蕴,敏捷地讥讽孔子,以《诗·邶风·匏有苦叶》之“深则厉,浅则揭”来讽谏孔子要根据现实情景而采取适当的措施。荷蒉的这种行为、言语,真是能够忘却世事的人啊。

 

长沮桀溺

 

长沮、桀溺者,不知何许人也,耦而耕[1]。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2]。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3]?”子路曰:“是孔丘。”曰:“是鲁孔丘欤?”曰:“是也。”“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4],而谁与易之[5]?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6],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耰而不辍[7]。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怃然曰[8]:“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9]?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悠悠沮溺,并耜荒墟。敬询渡济,暂驻浮车[10]

飘然无答,齐口致讥。物情不足,隐德有余。

 

 

[1]耦而耕:耦耕,古代耕田的一种方法,两人相配合从事耕作。《说文解字》:“耦,耒广五寸为伐,二伐为耦。”

《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对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也。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太平御览》卷五○九引嵇康《高士传》:“长沮桀溺者,不知何许人也。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是谁?’子路曰:‘是孔子。’‘是鲁孔丘欤?’曰:‘是也。’‘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仲由。’‘孔丘之徒欤?’对曰:‘然。’‘与其从避人之士,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欤?’”

[2]津:渡口。

[3]执舆:即执辔(拉马的缰绳)。执辔者本为子路,因子路下车问津,所以孔子代为驾驭。

[4]滔滔:洪水奔流的样子。比喻世道乱离不堪。

[5]易:改革。

[6]而:通“尔”,你。

[7]耰(yōu):播种之后,再以土覆之,摩而平之,使种子入土。

[8]怃(wǔ)然:怅惘失意的样子。

[9]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论语·微子》作“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是。

[10]浮车:此处指孔子周游四方、无有定所。

 

 

长沮和桀溺,不知是哪里人。他们在田地中耕作,孔子从那儿经过,让子路去询问渡口。长沮说:“那个驾车子的人是谁?”子路回答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那个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么,他是早就知道渡口的了。”子路便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回答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子路回答说:“对的。”桀溺便说道:“像洪水一样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来改变呢?况且你与其追随着孔丘那样的逃避坏人的人,哪里比得上追随着我们这样的逃避整个社会的人呢!”说完,继续用耰做着农田里的活。子路把他们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说:“我们既然不能与飞禽走兽同处,如果不同人打交道,哪又与什么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和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闲静的长沮和桀溺啊,一起在荒地上耕作。孔子经过时,停车而恭敬地向他们询问渡口,长沮和桀溺高远超脱而不回答,却共同讥讽孔子。虽然他们做法于事情物理有所不足,但他们的高尚的隐居之品德却是卓著有余的。

 

石门守

 

石门守者,鲁人也,亦避世不仕,自隐姓名,为鲁守石门[1],主晨夜开闭。子路从孔子石门而宿[2],问子路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遂讥孔子曰:“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与?”时人贤焉。

石门阍者[3],阖辟是尸[4]。仲路宵投[5],乃询其师。

鲁尼入耳,强仕致讥。閟光韬彩[6],百世所希。

 

 

[1]石门:鲁国都城外门。

《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与?’”

[2]从孔子石门而宿:追随孔子而住宿于石门。

[3]阍:守门人。

[4]阖:关。  辟:开。  尸:主持。

[5]仲路:子路,字仲由。  宵:夜晚。

[6]閟(bì):掩闭。  韬(tāo):掩盖,隐藏。

 

 

石门守,是鲁国人,也逃避乱世而不入仕,隐姓埋名,为鲁国守御石门,负责早晨、晚上打开和关闭城门。子路跟随孔子而夜宿于石门,石门守问子路说:“你从哪里来?”子路回答说:“来自孔氏。”于是石门守讥笑孔子说:“就是那个知其不可为而强为之的人吗?”当时人则以石门守为贤者。

石门守负责石门的晨昏开启。子路夜晚投宿于石门,石门守遂询问子路的老师为谁?当听说是鲁国的孔子时,石门守遂讥讽孔子知其不可为而强为之、努力入仕的行为。唉,石门守是那种隐藏自己的智慧和品德的人,为后代所仰慕啊!

 

荷筱丈人

 

荷筱丈人[1],不知何许人也。子路从而后[2],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3]。子路拱而立[4]。止子路,宿且享焉[5],而见其二子。明日,子路行,以告夫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6],至,则行矣。

丈人绝轨,倨接洙贤[7]。天涯日暮,鸡黍是延[8]

载陈夫子,寻返客辕[9]。先几扫迹[10],虚室依然。

 

 

[1]荷筱:背负着筱。荷,背负。筱(diào),古代除田中草所用的工具。

《太平御览》卷五○九引嵇康《高士传》:“荷筱丈人,不知何许人也。子路从而后,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耘。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2]子路从而后:子路跟随着孔子却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筱。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3]植其杖而芸:扶着拐杖而除草。芸,通“耘”,除草。

[4]拱而立:拱着手恭敬地站着。

[5]享焉:招待子路吃饭。享,进献食物。

[6]反:通“返”,返回。

[7]倨接洙贤:很傲慢地接待了孔子的弟子。洙,洙水,源出今山东新泰东北,至今泗水县与泗水合流而下,至曲阜北,又分为二水,洙水在北,泗水在南。春秋时属鲁国地。孔子在洙泗之间聚徒讲学。《礼记·檀弓上》:“吾与女(汝)事夫子于洙泗之间。”后因以“洙泗”代称孔子及儒家。

[8]鸡黍是延:《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延,接待、招待。

[9]客辕:指荷筱丈人居所。

[10]先几:预先知道了子路来访之事。几,事物变化之征兆。《论语·微子》中有一段子路对此事的议论:“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荷筱丈人,不知是什么地方的人。子路随孔子周游,落在了后面,遇见荷筱丈人,说:“先生您见过我的老师吗?”荷筱丈人说:“四肢不勤劳,五谷都分不清楚,哪个是你的老师呢?” 荷筱丈人拄着拐杖继续除草,子路很恭敬地拱手而侍立。荷筱丈人遂留住子路,晚上安排他住宿和吃饭,并且让他的两个儿子见过子路。第二天,子路继续上路,赶上孔子并告知此事。孔子说:“这是一个隐士啊。”于是命子路返回来见荷筱丈人,当子路到达时,荷筱丈人早已迁走了。

荷筱丈人不拘常理来做事,很傲慢地接待了孔子的弟子子路。在荒野黄昏时,荷筱丈人烹鸡做黍饭款待子路。子路禀报孔子,且受命返回住宿之地寻找荷筱丈人。荷筱丈人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飘然隐去,扫除踪迹,只有空空的房屋了。

 

 

 

陆通,字接舆[1],楚人也。好养性,躬耕以为食。楚昭王时[2],通见楚政无常,乃佯狂不仕,故时人谓之楚狂。孔子适楚[3],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4]。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5],莫之知载;祸重乎地[6],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7]。殆乎殆乎,画地而趋[8]。迷阳迷阳[9],无伤吾行;却曲却曲[10],无伤吾足。山木自寇也[11],膏火自煎也[12]。桂可食[13],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也。”孔子下车,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楚王闻陆通贤[14],遣使者持金百镒、车马二驷往聘通,曰:“王请先生治江南。”通笑而不应。使者去,妻从市来,曰:“先生少而为义,岂老违之哉?门外车迹何深也[15]!妾闻义士非礼不动[16]。妾事先生[17],躬耕以自食,亲织以为衣,食饱衣暖,其乐自足矣。不如去之[18]。”于是夫负釜甑[19],妻戴纴器[20],变名易姓,游诸名山,食桂栌实[21],服黄菁子,隐蜀峨眉山,寿数百年。俗传以为仙云。

接舆厌浊,放隐佯狂。征罗上士[22],徙适遐方。

歌衰凤德,车下道傍。洞天周涉[23],妙药为粮。

 

 

[1]陆通字接舆:《太平御览》卷五○九引嵇康《高士传》:“狂接舆,楚人也,耕而食。楚王闻其贤,使使者持金百镒聘之,曰:‘愿先生治江南。’接舆笑而不应。使者去,妻从市来,曰:‘门外车马迹何深也!’接舆具告之,妻曰:‘许之乎?’接舆曰:‘富贵人之所欲,子何恶之?’妻曰:‘吾闻至人乐道,不以贫易操,不以富改行,受人爵禄何以待之?’接舆曰:‘吾不许也。’妻曰:‘诚然,不如去之。’夫负釡甑,妻戴纴器,变姓名莫知所之。尝见仲尼过而歌之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后更名陆通,好养性,在蜀峨嵋山上,世世见之。”

[2]楚昭王:楚平王之子,名珍。公元前515至前489年在位。《史记·楚世家》:“十三年,平王卒。将军子常曰:‘太子珍少,且其母乃前太子建所当娶也。’欲立令尹子西。子西,平王之庶弟也,有义。子西曰:‘国有常法,更立则乱,言之则诛。’乃立太子珍,是为昭王。”

[3]孔子适楚:《史记·孔子世家》:楚昭王兴师迎孔子,“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反对,以为“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进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其秋楚昭王卒于城父。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去,弗得与之言。于是孔子自楚反乎卫。”又,《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又,此段文字,见于《庄子·人间世》:“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却曲却曲,无伤吾足。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4]成:指成就事业。

[5]福轻乎羽:幸福比羽毛还轻。乎,于。

[6]祸重乎地:灾祸比大地还重。

[7]临人以德: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德性。

[8]画地而趋:画地作迹,使人循迹而行。比喻人被礼法所拘束而自苦。

[9]迷阳:即荆棘。马叙伦《庄子义证》引王应麟说:“胡明仲云:荆楚有草,丛生修条,四时发颖,春夏之交,花亦繁丽,条之腴者,大如巨擘,剥而食之,其味甘美,野人呼为迷阳,其肤多刺。”

[10]却曲:转弯随行。

[11]自寇:自取寇伐。谓木生斧柄,还自伐其木。

[12]自煎:自招煎熬。膏起火,还自消。此二句谓事物各以其长处而导致自身之灾祸。

[13]桂可食:桂皮可做药,故曰可食。

[14]楚王闻陆通贤:《韩诗外传》卷二:“楚狂接舆躬耕以食,其妻之市未返,楚王使使者赍金百镒造门,曰:‘大王使臣奉金百镒,愿请先生治河南。’接舆笑而不应。使者遂不得辞而去。妻从市而来,曰:‘先生少而为义,岂将老而遗之哉?门外车轶何其深也!’接舆曰:‘今者王使使者赍金百镒,欲使我治河南。’其妻曰:‘岂许之乎?’曰:‘未也。’妻曰:‘君使不从,非忠也;从之,是遗义也。不如去之。’乃夫负釡甑,妻戴织器,变易姓字,莫知其所之。”又,刘向《列女传》卷二《楚接舆妻》亦载此事。

[15]门外车迹何深也:富贵者驷马高车,故车辙深。

[16]妾闻义士非礼不动:刘向《列女传》卷二《楚接舆妻》记载,接舆妻说:“义士非礼不动,不为贫而易操,不为贱而改行。妾事先生,躬耕以为食,亲绩以为衣。食饱衣暖,据义而动,其乐亦自足矣。若受人重禄,乘人坚良,食人肥鲜,而将何以待之?”

[17]妾事先生:我侍奉你。意谓自从嫁给你。

[18]不如去之:不如离开此地。刘向《列女传》卷二《楚接舆妻》记载,接舆妻说:“君使不从,非忠也;从之又违,非义也。不如去之。”

[19]甑(zèng):古代蒸食炊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孔格,如同现代的蒸锅。

[20]纴(rèn)器:织布帛的器具。

[21]桂栌实:桂树、栌树的果实。栌(lú),栌橘,柑桔的一种。刘向《列仙传》卷上《陆通》:“陆通者,云楚狂接舆也。好养生,食橐卢木实及芜菁子,游诸名山。在蜀峨嵋山上,世世见之,历数百年去。”

[22]征罗:征召、罗致。

[23]洞天:道教称神仙的居处,意谓洞中别有天地。

 

 

陆通,字接舆,是楚国人。陆通喜好修身养性,亲自耕种庄稼,自食其力。楚昭王的时候,陆通看到楚国政治不稳定,便佯装为狂人,所以当时人们把他称为“楚狂”。孔子到楚国去,楚狂陆通来到孔子的门口,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性为何衰败,来世是不可期待的,往世却又是不可追回的。如果天下有道,圣人就可以成就事业;如果天下无道,圣人也就只能保全自己的生命了。现在这个时代,只求避免刑害而已。幸福比毛羽还要轻,却没有人知道摘取;灾祸比大地还要重,却没有人知道回避。罢了,罢了吧!在他人面前,人们都喜欢以德性来炫耀自己。危险啊!危险啊!人被礼法所拘束而自致苦况。荆棘啊!荆棘啊!不要刺伤了我的脚;转着弯走啊,转着弯走啊!避开荆棘,不要刺伤了我的脚腿。山木因其茂盛而招致了砍伐,膏火善于起火却因此而煎熬消融了自己。桂树因为可以吃,所以就遭受砍伐;漆树因为可以用,所以就遭受刀割。世人都知道“有用”的用途,而不懂得“无用”的用途啊!”孔子从车子上走下来,准备和陆通交谈,而陆通很快地走开而回避了,最终没有与孔子说话。楚王听说陆通是一个贤能的人,派遣使者以一百镒黄金、两辆马车的重礼,前往聘请陆通。使者说:“大王请您帮助国家治理江南。”陆通只是微笑,而没有答应。使者离去之后,陆通的妻子从集市回来了,说:“你少年时讲究仁义,难道老年了就要违背当初做人的原则吗?门外车轮碾过的痕迹有多深啊!一定是有达官贵人来过了。我听说义士凡是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事不去做。我自从嫁给你,便和你一道耕种而食,自己亲自织布来做衣服穿。能够吃饱穿暖,自由自在,这种快乐已经是很满足了。(楚王如此礼聘。君王派遣而不遵从,这是不忠;遵从君王之命却又违背,这是不义。)我们不如离开这里吧!”于是陆通背着釜、甑一类的家什,妻子带着织布机,变易姓名,游历各地名山,吃着桂树、栌树的果实和黄菁子(一种可食的草),隐居在峨嵋山,活了几百年。民间传说他们都变成了仙人。

接舆厌弃浊乱的世事,仿效隐士而佯装为狂人。楚王征召贤人,接舆遂远走他乡以避之。接舆在孔子车下大路边上,歌唱凤凰,感叹道德之衰退。隐居于深山洞天之中,以山间草药灵芝为粮食,得以长生。

 

 

 

曾参,字子舆,南武城人也[1]。不仕而游,居于卫[2]。缊袍无表[3],颜色肿哙[4],手足胼胝[5]。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6],捉衿而肘见[7],纳屦而踵决[8],曳縰而歌[9]。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10]。鲁哀公贤之,致邑焉[11]。参辞不受,曰:“吾闻受人者常畏人[12],与人者常骄人[13]。纵君不我骄,我岂无畏乎?”终不受。后卒于鲁。

孝哉子舆,领道泗滨[14]。浩浩之气,常骄大人。

为都不乐[15],好爵难婴。单居秘论,传耀千春。

 

 

[1]南武城:春秋鲁地,在今山东费县西南。

[2]居于卫:《庄子·让王》:“曾子居卫,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絶,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曳縰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3]缊袍:以乱麻为絮的袍子。  无表:指绵袍的面子破烂。表,绵袍、夹袍等的衣料面子。

[4]肿哙:浮肿。郭庆藩《庄子集解》说:“‘哙’,疑字当作‘癐’,病甚。通作‘殨’。肿决曰‘殨’。”

[5]胼胝(pián  zhī):手足生的厚茧。

[6]正冠而缨绝:正在戴帽子而帽带断了。谓帽带朽损了。

[7]捉襟而肘见:整理衣襟而两肘露出,形容衣服破烂。

[8]纳履而踵决:穿鞋子时而鞋子的后跟就破了。

[9]曳縰:拖着鞋子。縰(xǐ),通“屣”。《庄子·让王》:“原宪华冠縰履。”《释文》:“《声类》或作屣。《通俗文》云:‘履不着跟曰屣。’”

[10]天子不得臣句:《礼记·儒行》:“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候。”孔颖达疏:“上不臣天子,伯夷、叔齐是也;下不事诸候,长沮、桀溺是也。”

[11]鲁哀公:鲁定公之子,名将,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  致邑:赏赐封地。致,委,给予。邑,古代卿大夫的封地。

刘向《说苑》卷四《立节》曰:“曾子衣弊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子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又,《太平御览》卷四二六引《孔子家语》曰:“曾子弊衣而耕于野,鲁君闻之而致邑焉。曾子固辞,曰:‘吾闻受人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纵君不我骄也,吾能勿畏乎!’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

[12]受人:接受别人恩惠。

[13]与人:给予别人恩惠。  骄:傲慢。

[14]泗滨:泗水之滨。指洙泗,参见《荷筱丈人》条注释[7]。

[15]为都:指鲁哀公“致邑”。都,都邑。

[16]好爵:高官厚爵。《周易·中孚》:“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王弼注:“不私权利,唯德是与,诚之至也。故曰我有好爵,与尔靡之。”  婴:通“缨”,缠绕,羁绊。

 

 

曾参,字子舆,是南武城人。曾参未曾做官而游历各地,居住在卫国。曾参所穿的袍子用乱麻为絮、衣面已破烂不堪,他面容浮肿,手和脚上都长满老茧。曾参三天都不生火做饭,十年没有做过新衣服。曾参要戴帽子而帽带断绝了,拉着衣襟而手肘就露出来了,穿着鞋子则脚后跟就突出来。曾参拖着破鞋子,快乐地唱着歌。天子不能使他为臣子,诸侯不能和他交朋友。鲁哀公认为曾参贤能,赏赐其封邑,曾参坚辞而不接受,说:“我听说接受他人恩惠的人,就常常惧怕他人;给于他人施舍的人,则经常傲慢他人。纵然国君不傲慢我,我难道能不有所畏惧吗?”曾参最终不接受封赐。后来,曾参在鲁国去世。

仁孝啊曾参,是孔门的杰出人才,矫然出群。他的浩然之气,常常使得他傲慢、轻视贵族。曾参不喜欢接受鲁哀公赏赐的封邑,高贵的官爵难以挽留住他。曾参一人独居,发表高论,他的德性、言论传耀千秋。

 

 

 

颜回,字子渊,鲁人也,孔子弟子。贫而乐道,退居陋巷[1],曲肱而寝[2]。孔子曰:“回,来!家贫居卑[3],胡不仕乎?”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4],足以给饘粥[5]。郭内之圃十亩,足以为丝麻。鼓宫商之音[6],足以自娱。习所闻于夫子[7],足以自乐。回何仕焉?”孔子愀然变容曰[8]:“善哉!回之意也。”

颜氏之子,不怍簟瓢[9]。心斋白日[10],志迥青霄。

圃衣田食[11],大圣游交[12]。鼓琴蓬荜[13],可以逍遥。

 

 

[1]陋巷:偏僻的小巷。

《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曲肱:弯了手臂当枕头。肱(gōng),胳膊。《论语·述而》:“曲肱而枕之。”

[3]家贫居卑:家庭贫困、住房矮小卑陋。

《庄子·让王》:“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4]郭外:城郭之外。下文“郭内”,即城郭之内。郭,外城。在城的外围加筑的城墙。

[5]饘(zhān)粥:薄稀之粥。

[6]宫商:中国宫商角征羽五声音阶中的两个音阶,此处指音乐。

[7]习所闻于夫子:学习从老师您那儿得来的知识。

[8]愀(qiǎo)然:容色改变。

[9]怍:不惭愧。  簟(dān)瓢:用竹筐吃饭,用瓜瓢饮水。见注释[1]。

[10]心斋:谓屏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

《庄子·人间世》:“(颜)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11]圃衣田食:依靠自己亲自耕种而吃饭、穿衣。

[12]大圣:指孔子。游交:游从交谈,指追随孔子学习。

[13]蓬荜:蓬门荜户,用草、树枝等做成的门户,形容穷苦人家所住的简陋房屋。

 

 

颜回,字子渊,是鲁国人,孔子的弟子。颜回生活清贫而倾心向道,隐退住居在偏僻的小巷子,家徒四壁,弯曲胳膊以做枕头而睡觉。孔子说:“颜回啊,来!你家境贫困居室卑陋,为什么不去做官呢?”颜回回答说:“我不愿意做官。我在城郭之外有五十亩田地,种植庄稼,足够喝薄粥;城郭之内有十亩田地,种植桑麻,足够编织衣服;弹琴足以自娱自乐;所学先生的道理,足可以自得其乐。我为什么要去做官呢?”孔子听后改变容色说:“好极了!颜回的心意真好。”

颜回仁贤,不惧怕过用竹簟吃饭、用匏瓢饮水的俭朴生活。颜回能够做到心斋,求得心灵的虚静,他的志向比青天还高远。依靠圃田织布而穿衣、农田耕作而得食,能够与伟大的圣人孔子相交游,在自己的茅屋里逍遥弹琴,过得多么自在逍遥啊。

 

 

 

原宪,字子思,宋人也,孔子弟子。居鲁[1],环堵之室[2],茨以生草[3],蓬户不完[4],桑以为枢[5],而瓮牖二室[6],褐以为塞[7],上漏下湿[8],匡坐而弹琴[9]。子贡相卫[10],结驷连骑[11],排藜藿,入穷闾,巷不容轩[12],来见原宪。原宪华冠徙履⑧ [13],杖藜而应门。子贡曰:“嘻,先生何病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夫希世而行[14],比周而友[15],学以为人,教以为已。仁义之慝[16],舆马之饰,宪不忍为也。”子贡逡巡而有惭色[17],终身耻其言之过也。

原生匮盝[18],室侵风雨。薄炊经旬[19],雕裘历纪[20]

友赐荣华,骖騑萃止[21]。闻剖病贫,终身含耻。

 

 

[1]居鲁:《庄子·让王》:“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子贡逡巡而有愧色。原宪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慝,舆马之饰,宪不忍为也。’”

[2]环堵:堵,古代筑墙的面积计量单位,方丈为堵。环堵,四面环着每面方丈的土墙,形容居室的隘陋。

[3]茨:用芦苇、茅草遮盖屋顶。

[4]蓬户:用蓬草编成的门户。

[5]桑以为枢:弯屈桑条为户枢。

[6]瓮牖(wèng yǒu):以破瓮为窗户。牖,窗户。《淮南子·原道训》:“蓬户瓮牖”。高诱注:“编蓬为户,以破瓮蔽牖。”  二室:《庄子·让王》引司马彪说“夫妻各一室”。

[7]褐以为塞:以破衣塞住窗户。褐,褐衣,粗毛或粗麻制作的衣服;泛指穷人所穿的衣服。

[8]上漏下湿:屋顶漏雨而且地面潮湿。

[9]匡坐:正坐。

[10]子贡相卫:《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卒,原宪亡在草泽中。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原宪摄敝衣冠见子贡。子贡耻之,曰:‘夫子岂病乎?’原宪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子贡惭,不怿而去,终身耻其言之过也。”

[11]结驷连骑:车马接连不断,形容喧闹显赫。驷,用四匹马并辔驾一车。

[12]巷不容轩:原宪所居的小巷很窄小,都无法容得下高大的车马。轩,大夫以上的乘的车子。

[13]华冠徙履:《庄子·让王》作“华冠縰履”。戴着破帽拖着没有后跟的鞋子。谓原宪家贫而冠履破旧的样子。

[14]希世:阿徇世俗,媚俗。《庄子·让王》司马彪云:“希,望。所行常顾世誉而动。”

[15]比周:结党营私。《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与人团结;比,与坏人勾结。“比周”连用,偏指“比”。

[16]仁义之慝:假托仁义而为奸恶。慝(tè),邪恶。

[17]逡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即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所说游于权贵之门者,“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

[18]匮(kuì)盝(lù):贫困。匮,竭乏。《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盝,字亦作“漉”,把水渗漏出去。《尔雅·释诂》:“盝,竭也。”郝懿行《义疏》:“盝者漉之假音也……按渗漉亦言渗漏,然则漉之言漏也。水泽漏下,故为竭尽。”

《初学记》卷一七引嵇康《原宪赞》:“原宪味道,财寡义丰,栖迟荜门,安贱固穷。弦歌自乐,体逸心冲,进应子贡,邈有清风。”

[19]薄炊经旬:十天半月吃一顿简单饭食。旬,十日为一旬。

[20]雕裘历纪:多年穿一件破绵衣。纪,十二年为一纪。

[21]骖騑:一车驾三马,在中间的叫服,在两旁的叫骖,也叫騑。此处指车马。

 

 

原宪,字子思,宋国人,孔子的弟子。他居住在鲁国,方丈小室,茅草盖顶,用柴草编成的门户且不完整,弯曲桑木而做成门枢,用破瓮砌成两间屋子的窗户,用破褐布塞住窗户,房顶雨水渗漏,地面潮湿寒冷。原宪端坐而弹琴。子贡做卫国国相,乘坐着华丽的四马大车,推开丛生的杂草,进入僻陋的百姓居住区,而狭小的巷子车子无法进来,遂走去见原宪。原宪戴着破旧的帽子,拖着没有脚后跟的鞋子,扶着藜杖来应门。子贡说:“哎呀!先生患了什么病?”原宪回答说:“我听说:没有钱财叫做贫,有学问而不能施行叫做病。象我,是贫,而不是病。要是追逐世俗好尚而行,结党营私,所学为了在别人面前炫耀,所教只是为了显扬自己,假借仁义而行奸恶,以高车大马来装饰自己,这是我不忍心做的。”子贡听罢,迟疑不决而面带愧色,终身以自己的话说得太过而为耻辱。

原宪生活很是贫困,屋室弊坏,遭受风雨的侵蚀。原宪常常十天半月吃点简单的饭食,十多年都穿着破烂的衣服。朋友子贡作卫相之后,乘高车大马到达原宪的门巷,想给原宪一些帮助,带给他荣华。子贡聆听了原宪关于“无财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谓之病”的辨析之后,终身为自己不能理解友人而羞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德义德行卷25——隐士篇解读
春秋时期谁最了解孔夫子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论语》(2)
跟着孔子去旅行139:子路镇子路问津处
论语点睛 微子第十八
《论语》全文释义(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