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皇甫谧《高士传》(译注)卷中之一(余文待续)

      

 

汉阴丈人

 

汉阴丈人者,楚人也。子贡适楚[1],过汉阴[2],见丈人为圃[3],入井抱瓮而灌,用力甚多而见功寡[4]。子贡曰:“有机于此,后重前轻,挈水若抽,其名为槔[5]。用力寡而见功多。”丈人作色而笑曰[6]:“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7]。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8];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愕然惭[9],俯而不对。有间,丈人曰:“子奚为者邪?”曰:“孔丘之徒也。” 丈人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智,独弦歌以卖名声于天下乎?汝方将忘汝神气,堕汝形骸[10],而何暇治天下乎?子往矣!勿妨吾事。”子贡卑陬失色[11],顼顼然不自得[12],行三十里而后愈。

丈人治圃,搰搰其劳[13]。赐焉逢觏[14],进说为槔[15]

前陈后诘,反复见嘲。风波全德,私语其曹。

 

 

[1]子贡适楚:《庄子·天地》:“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有间,为圃者曰:‘子奚为者邪?’曰:‘孔丘之徒也。’为圃者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于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汝方将忘汝神气,堕汝形骸,而庶几乎!汝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子往矣,无乏吾事。’子贡卑陬失色,顼顼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

《太平御览》卷五○九引嵇康《高士传》:“汉阴丈人者,楚人也。子贡适楚,见丈人为圃,入井抱瓮而灌,用力甚多。子贡曰:‘有机于此,后重前轻,曰桔槔,用力寡而见功多。’丈人作色曰:‘闻之吾师: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则纯白不备。’子贡愕然,惭不对。有间,丈人曰:‘子奚为?’曰:‘孔丘之徒也。’丈人曰:‘子非博学以疑圣知,独弦歌以买声名于天下者乎?方且亡汝神气,堕汝形体,何暇治天下乎!子往矣,勿妨吾事。’”

[2]汉阴:汉水之南。水南曰“阴”。

[3]为圃:种菜。圃,种菜之地曰“圃”。此处“圃”作动词用,指种菜。

[4]见功寡:成效甚微。

[5]槔(gāo):桔槔,汲水的器具。

[6]作色:变了脸色,生气的样子。

[7]机事:机巧之事。  机心:巧诈之心;机巧功利之心。

[8]纯白:单一,虚静。意同《庄子》之“纯素”、“素朴”。

[9]愕然惭:惊愕且惭愧。

[10]堕汝形骸:不执着于你的形骸。堕,懈怠,轻忽。《庄子·天地》此句后尚有“而庶几乎!汝身之不能治”。

[11]卑陬:惭怍,愧惧。

[12]顼顼(xū xū):自失的样子。

[13]搰搰(gǔ gǔ)其劳:非常辛劳。榾榾,用力的样子。《庄子·天地》:“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14]觏(gòu):遇见。

[15]进说为槔:推荐、解说如何用桔槔来汲水。

 

 

汉阴丈人,是楚国人。于贡到楚国去,经过汉阴,看见一位老人在菜园子劳作,进入井中,抱着瓦瓮到取水灌溉,用力很多而见效少。子贡说:“这里有一种机械,它的后面重前面轻,提取井水就往外抽引一样,它的名字叫桔槔。用的力气小而见效大。”灌园老人变了脸色说:“我听我的老师说,有机械的必定有机巧之事,有机巧之事的必定有巧诈功利之心。机巧功利之心存于心中,便不能保全纯洁虚静;不能保全纯洁虚静,便心神不定;心神不定,便不能够载道。我不是不知道,而是以之为羞而不愿这样做。”子贡惊愕且惭愧,低下头无言以对。过了一会儿,灌园老人说:“你是做什么的?”子贡说:“我是孔丘的弟子。”灌园老人说:“你不就是以博学多识比拟圣人,以自己的独自诵说来博取天下大名吗?你将会遗忘你的精神,忘记你的形骸,而修身得道,你哪里有时间来治理天下呢?你快走吧!不要妨碍我做事情。”子贡惭愧失色,很是不自在,走了三十里路后,才好了一些。

汉阴丈人耕种菜圃,劳作甚为辛苦。子贡恰巧遇见,于是向汉阴丈人解说、推荐汲水用的桔槔。子贡刚陈述完,就遭到了丈人的反诘,被大大地嘲讽了一番。汉阴丈人辛苦劳作而不用机械,是为了葆全自己的天性、品德,这种道理只能给同道中人来讲了。

 

壶丘子林

 

壶丘子林者,郑人也,道德甚优,列御寇师事之[1]。初,御寇好游[2],壶丘子曰:“御寇好游,游何所好?”列子曰:“游之乐,所玩无故[3]。人之游也,观其所见;我之游也,观其所变。”壶丘子曰:“御寇之游,固与人同,而曰固与人异。凡所见,亦恒见其变。玩彼物之无故[4],不知我亦无故[5]。务外游[6],不知务内观[7]。外游者,求备于物[8];内观者,取足于身[9]。取足于身,游之至也;求备于物,游之不至也。”于是列子自以为不知游,将终身不出居郑圃[10],四十年人无识者。

至哉壶子,列老下趋[11]。龙藏郑圃[12],真与道俱。

侧闻玄语,宣发希微[13]。载陈生化[14],继述黄书[15]

 

 

[1]列御寇:先秦早期道家。列子的学说近于庄周,摆脱人世的贵贱、名利种种羁绊,任其自然,把客观存在看作不存在,因之一切无所作为。《群书考索》卷一○:“列子者,郑人也,名御冦。与郑繻公同时。其学以黄帝、老子为宗,自言师壶丘子林,而友伯昏无人。列子书,旧二十篇。西汉刘向去重复,存者八篇。列子,盖先庄子,及庄子着书,多取其言,二子之道一也。”

[2]御寇好游:列子喜欢游观。游,游观,游玩。

《列子·仲尼篇》:“初,子列子好游,壶丘子曰:‘御寇好游,游何所好?’列子曰:‘游之乐,所玩无故。人之游也,观其所见;我之游也,观其所变。游乎游乎!未有能辨其游者。’壶丘子曰:‘御寇之游,固与人同欤?而曰固与人异欤?凡所见,亦恒见其变。玩彼物之无故,不知我亦无故。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取足于身,游之至也;求备于物,游之不至也。’于是列子终身不出,自以为不知游。”

[3]所玩无故:所游观者都是新的。玩,欣赏。故,旧,此处指熟悉的景物。

[4]玩彼物之无故:游观外物之变化更新。无故,更新,变化。

[5]我亦无故:我本身也在发展变化。

[6]外游:考察物之外在变化。

[7]内观:对自身的观察。外游与内观相对,则“观”也是“游”的意思。

[8]外游者求备于物: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有赖于外物的全备。

[9]内观者取足于身:指反观人本身,进行内心反省,自身已经为此具备了一切条件。《列子·仲尼篇》张湛注:“人虽七尺之形,而天地之理备矣……内观诸色,靡有一物不备;岂须仰观俯察,履凌朝野,然后备所见?”

[10]郑圃:郑有圃田,乃郑之薮泽,在今河南中牟县;县西之丈八沟及附近诸陂湖,皆其遗迹。《列子·仲尼篇》张湛注:“既闻至言,则废其游观。不出者,非自匿于门庭者也。”

[11]列老下趋:列子和老商氏以壶丘子林为师。下趋,俯身折腰。

[12]龙藏:《周易·干卦》:“潜龙勿用,阳气潜藏。”后因以“龙藏”指潜藏勿用。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宝剑》:“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死而龙藏,夫神圣主使然。”

[13]希微:空虚寂静。《老子》:“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河上公注:“无声曰希,无形曰微”。

[14]生化:《列子·天瑞篇》:“其言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生,指有形体的具体事物;不生,产生万物而自体不被他物所生的。化,指存亡变化的具体事物;不化,指使万物运动变化而自体不被他物所化的。故,“生化”谓生长变化,实指世界的本原,即道。

[15]黄书:书籍。

 

 

壶丘子林,是郑国人。壶丘子林的道德品质很是优秀,列御寇拜其为师而学习。当初,列御寇喜欢游历各地,壶丘子林说:“你喜欢游历,那么游历中你喜好什么呢?”列子说:“游历的快乐,就是所玩赏的事物者是新鲜的、无穷变化的。一般人游历,只观看事物的表面;而我游历,主要是观察外物的变化。”壶丘子林说:“你的游历本来与他人的游历相同,却一定要说本来与他人的游历不同。凡是所看到的事物的表面,他人也能常常看见其内在的变化。只欣赏外物之不断变化更新,却不知道我本身也在发展变化。一心游览外物,却不知道考察自身。游览外物,要依赖于外物的齐全;观察自身,而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切条件。取足于自身的完备,是最理想的游历;依赖于外物的周全,是不完全的游历。”列子听了这一席话,自认为不懂得游历的真谛,于是终身不再外出游历,而隐居于郑国圃泽之中,四十多年,没有人认识他。

高尚啊壶丘子林,列御寇和老商氏甘心拜服。壶丘子林隐居于郑圃之中,天性与大道相契合。列子聆听了您的高妙之言,在虚静中您阐发深妙的微言。壶丘子林陈述了生生变化的“道”的本真,列子将它写入书籍中,而流传后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先揭示人类文明发展悖论的伟大篇章
《庄子》外篇卷5天地诗解7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胸神生不定
数典问祖丨抱瓮——我们为什么喜欢采摘?
卫国典故--子贡南游于楚
朱东:庄子的羞和孔子的耻
把你在社会上得到的地位、权力、财产、名声都拿走了,你还剩下什么?——这个问题是对心灵素质的一个检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