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豆腐起家成首富
豆腐起家成首富
     清朝康熙年间,浙江兴化有一个青年,叫杨舜华。由于父母过世较早,上无兄姐,下无弟妹,没有办法,只好投靠到一个亲戚家寄生饱受白眼。于是他便跟人家去学做豆腐的手艺,小小年纪挑着担子沿街叫卖。做豆腐工艺较为简单,加上杨舜华年纪虽小,但在苦水里泡大,勤苦用心,所以很快就熟悉了做豆腐的整个工艺流程,并能独立操作了。
      兴化城中有一家南货店,位于繁华地段,人烟稠密,生意兴隆。南货店老板是个好人,他见杨舜华人小可怜,整天挑着个担子穿行于街头巷尾,于心不忍,便让他在自家的店门口摆起一个摊位来,改“行商”为“坐商”,出信豆腐,生意竟比挑担叫卖还好了许多。由于从小受贫,杨舜华懂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道理,平时十分节俭,从不乱花一分一厘。见店主为人忠厚,对自己疼爱有加,杨舜华也就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一般,每天所集的钱都交到了南货店里,让店主给自己积蓄起来,店主也乐意帮助这个小孩。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日久天长,聚沙成塔,积绒成裘,杨舜华竟在南货店积蓄志了一笔为数不少的钱财。
       却说老货店老板,虽然是个好人,广有人缘。但在生意场上却不甚得法,有些讲究排场,经营上好大喜功,贪大求全,不能专一,盲目进货积压滞销,从而致使流动资金周转不灵,费用而没有讨好,不仅不见盈利,还逐渐地由于商品过时,大部份商品超期变质腐烂等使大好的一个位置极佳的店子由于经营上的不得到出现了亏损。一年复一年,窟窿不仅没有补起来,反到越来越大,慢慢地有些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了。把杨舜华所存在他那里的钱竟也给挪用了进去。由于杨舜华日积月累从不间断,所以他的那笔钱在此时为数已相当可观,更由于某种南货店老板此时年事已高,也失去了重振旗鼓从头再来的信心,觉得杨舜华也还可以,便把自己的店子抵价抵给了已长大成人的杨舜华。
     杨舜华长年与南货店老板打交道,关系非同一般,知道南货店经营不善,甚至于亏损到现在不得不以店铺抵债的地步,除了不能准确地预测市场、捕捉信息外,主要与摊子铺得过大、经营商品过于分散、不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经营有把握的项目、形不成拳头商品优势有直接关系。为此,他在接管了南货店后,对症下药,力改过去南货店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和经营作风,专门经营起土特产品和日用百货来,由于经营的商品比较集中,资金实力就显得雄厚了为许多,可以运用自如,生意慢慢地兴旺了起来。
     乾隆甲子年间,南方盗贼蜂起,时局动荡不安,南北交通受到阻碍,所以南方的纸张及桐油等货物出现滞销,卖不出去。杨舜华审时度势,认为天下大乱过后必会有一个天下大治的过程,于是大量在当地以低价把那些及待脱手的纸张及桐油等采购了下来,作为贮存。果不其然,没有多久,南方叛乱平息,时局渐渐稳定了下来,商路一下子也畅通了,北方客商大批比纷纷涌入南方市场,纸张和桐油等货物价格飞飓上涨,杨舜华不失时机地把囤积的货物一下子推销了出去,获得了三倍以上的利润,赚取了数十万金。
     骤然,杨舜华成了浙江兴华名噪一时的首富。



                                                     《故事王中王连州乡情》民间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葑门横街的林林总总
南货店
天南货仓
应敏明 | 豆腐老头
[有奖征文] 谢谢你偷偷动了我微信 /帅永华
汪曾祺:熟 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