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京市长为何要求干部不能说“不”?
南京市长为何要求干部不能说“不”?


  11月1日,在新启用的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召开的“南京市服务型政府建设大会”上,南京市市长季建业用在昆山时的一局口号告诉在场干部:“不能说No,要说How do you do? 你不能告诉别人不能做,而是要热情地告诉别人怎么做。”(摘自2011年11月2日新华报业网-南京晨报)
  笔者认为,季建业市长的这句话不仅很经典很实在易理解,而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他只是讲给在场干部听的,并要求他们一定要做到的,但不管是对南京的干部也好,还是对江苏乃至全国干部也罢,只要大家都做到了不说“不”字,那咱们的作风就会大大改进,咱们的党群干群关系就会更加融洽,咱们的事业就会更加美好。
  干部不能说“不”字,就是指干部在对待前来办事的群众或处理具体的事务时,不能简单地生硬地甚至粗暴地说“不行”、“不能办”、“无法办”等,而是要热情地耐心地委婉地告诉人家办理的政策规定、法律制度等依据,以及办事的程序、时间、地点、经办人、需要提交的材料和交纳的费用等。也就是说,如果人家的事情按规定能够办理,那就应当立即给人家办理;如果暂时不能办或要延期或根本不能办理,那就要给人家说明具体的理由和时间,让人家明白其中的缘故。
  干部不能说“不”字,这既是一种最起码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意识,也是一种行之有效工作方法,还是工作作风好坏、会不会干事、能不能干事、干的成与干不成事、是否亲民爱民为民、党群干群关系是否融洽、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干部不能说“不”字,并不意味着办事就不讲原则了,什么事情都可以当“好好先生”了,都可以信口开河给人家答应办理了,也不是说干部从此就可以在那编造一大堆理由来忽悠群众了。关键是要每个干部都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真正地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样对待。
  现实中,在对待群众的态度和做法上,尽管大部分干部做的比较好,但仍有那么一部分领导干部,由于他们的“衙门”作风浓厚,自以为自己是很了不起“官老爷”,是高高在上“吃皇粮”的,是人民的“主人”,总想利用手中的那点权力捞点好处。于是,他们在对待人民群众上不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磨破嘴、跑短腿”、“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就是瞧不起前来办事的群众——从牙缝和鼻子里发出两、三个字“不行”、“不能办”、“无法办”、“办不了”等。
  如果干部会说话会办事了,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还能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反之,本来能办的事情,由于某些干部没有得到好处,或态度冷淡,干脆对群众说了“不”字,致使群众对政府和干部有了很大意见,逐渐产生了对立情绪,甚至激化了矛盾。如此不仅影响了办事效率,给群众利益造成了伤害,还滋生了消极腐败,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离间了党群干群关系,影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总之,必须得下硬工夫治理某些干部的“衙门作风”与“官老爷”习气。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淡薄名利,秉公用权,带头抵制各种歪风邪气,努力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多为群众利益着想,而不要轻易对群众说“不”。(文/秦汉雄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刻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
如何消除机关“中梗阻”现象
干部下基层应做好“四到位”
万福社区街道党支部关于
组工干部要把践行群众路线作为自觉行动
精选,小学三进活动心得(3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