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西鹰潭余江区:农村宅改 美了村庄 富了村民
谷雨节气过后,笔者来到鹰潭市余江区平定乡蓝田宋家村,只见道路平坦、房屋俨然、湖水碧绿,一幅天蓝水清、生机勃勃的美丽乡村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78岁村民王振华乐呵呵地说:“村里这几年的变化非常大,我们真是做梦都想不到。”
无人机航拍下的蓝田宋家村。 左云华摄
说起蓝田宋家村,如今的人们很难想象,在新中国成立前因血吸虫病肆虐,蓝田宋家深受其害。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1958年,余江人民在全国率先消灭了血吸虫病,铸就了“战天斗地,敢为人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血防精神,而蓝田宋家正是血防精神的发源地。多年后,在全国血防战线树立“第一面红旗”的余江,又一次承担起宅改这一国家级改革试点的重任。
2015年3月,余江区(当时为余江县)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2020年9月,余江区再次被列为全国第二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而蓝田宋家在第二轮宅改中被列为试点村,探索以宅改作为总抓手,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经历宅改后,蓝田宋家共退出一户多宅19户2660平方米、附属房256间7680平方米,整合集体建设用地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在此基础上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丰碑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感恩广场等富有特色的红色景点。
“宅改后环境变美了,乡风民风和谐文明了。”村里的老党员宋平兴感慨地说。
如何盘活闲置资源是第二轮宅改探索的重点。余江围绕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积极探索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的有效途径和体制机制。
作为试点村,蓝田宋家建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土地入市、流转出租等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随着鹰潭红旗干部学院落户村庄,蓝田宋家采取集体土地入市的方式,先后出让集体建设用地27.96亩用于学院建设。为了配合学院发展,满足学员住宿需求,蓝田宋家村民理事会牵头成立物业公司,统一管理发展民宿产业,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而且壮大了集体经济。
红旗干部学院办起来了,乡村旅游也跟着热起来了,村民在自家办起了农家乐和民宿。如今,全村共有民宿39户,既满足了干部学院学员的住宿问题,也能提供给游客居住。
“我从来没想过,这么大年纪还能开一家民宿,一年能赚好几万元,真的要感谢党的好政策。”王振华喜滋滋地说。
村庄美了,村民富了,宅改以来,蓝田宋家先后荣获“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江西省十佳美丽乡村”等荣誉,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血防红旗博览区”实景参观点。蓝田村党支部书记宋志强表示:“通过发展民宿产业,村民每年可获得5至8万元的收入,接下来,我们打算通过乡村旅游,进一步把农家乐搞好,协同发展可食用玫瑰、稻虾、莲子等产业,把我们村庄打造为别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短 评】
这是一片有着光荣历史的土地,也是一片春潮涌动的热土。
丰碑广场、银锄广场、感恩广场都记录下蓝田宋家的光辉历史。近年来,蓝田宋家沐浴着宅改政策的春风,发扬血防精神,村民理事会充分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成为余江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标杆。村庄美了,村民富了,村集体经济壮大了,蓝田宋家的村民走上了幸福的康庄大道,而这也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丽乡村建设集锦】小道两边,樱红柳绿,这不正是你心中的美丽乡村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旺年||组诗;乡村.初秋
农村宅基地如何办理准建证
月工资近7000元!鹰潭这里的村民不出村就能高收入→
外嫁女有权分配征收补偿款吗?鹰潭余江区法院告诉你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