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小如:抢救谭派振兴谭派
几年前与舍弟同宾闲谈,说到当前老生各个流派演变发展的情况,我们有一个共同想法,即:尽管今天的老生都是在谭派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但大都根据每个人先后天的禀赋条件有所发展而自成体段,而真正谭派的原始唱法反倒濒于失传了。这有点近于数典忘祖。但这样的考虑并不是一种"开倒车"的保守观点,而是认为这样下去对弘扬京剧老生流派和发展京剧的前途不利。

姑以书法为例。古往今来的大书法家固然代有传人,但王羲之、献之父子的法书仍为后世研治书法理论和实践书法艺术的无尽藏的宝库。不从二王入手,很难成为我国书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具有独创性的书法家。这就是继承与发展、温故与创新的辩证因果关系。京剧艺术的发展道路亦复如是。谭派是京剧老生各种流派的源头和基础,迷失了这一源头,丢掉了这一基础,无疑对京剧发展前途不利,甚至会偏离了京剧艺术向前发展的内在规律。使之走向左道旁门。近年来反假冒伪劣的不正之风已成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而在京剧艺术发展的进程中,特别是老生的歌唱和表演艺术方面,同样也存在着应该打假冒、反伪劣的必要性。古人恶紫夺朱,以"乡愿"为"德之贼",我们说不怕真外行只怕假内行,实际上指的是同一道理。同一原则。

以谭鑫培本人的歌唱特点为例。一般评论家都认为谭派唱腔可分为三个阶段。最早是宗法前人阶段,中期是逐渐嬗变阶段,晚年乃自成一派,是集大成而创新路的阶段。与谭氏同时代的演员和票友,大都是从学习模仿中期的谭派唱腔开始的;但传世的谭派唱法则有赖于宗法谭氏晚年唱法的名优和名票。王又宸、谭小培比较墨守成规,陈彦衡、王君直则善于扬长避短,撷英华而逐步向纵深处发展,向宽远处开拓。余叔岩兼容陈、王两家之长,而能把谭的精髓神而化之,终于别成"余派"。言菊朋始而宗陈,后乃蹊径独辟,去谭日远。真正得陈彦衡亲传而较多地接受谭派原始唱法的票界名家,则南有程君谋,北有韩慎先(夏山楼主)。我个人认为,"礼失"则当"求诸野",想了解和获得比较接近谭氏晚年原始唱法的,实应从程、韩两家的遗音中求之,庶几可得其个中三昧。

君谋先生的第三位哲嗣程之兄,不仅自己能唱花脸和老生,而且兼擅操琴。君谋先生晚年无论在家调嗓"说"戏,或对外公开演出,多由程之兄伴奏。故程之兄对乃翁唱腔之曲折精致处,皆能体贴入微,丝丝入扣,起到烘托陪衬的作用而收到天衣无缝的效果。十年浩劫前,君谋先生健在,曾整理出五出谭派剧目,即《李陵碑》、《空城计》、《捉放曹》(公堂至宿店)、《骂曹》和《举鼎观画》,唱腔均由程之兄记谱,且已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剧目虽不多,却都是谭派代表作。如果今后条件允许,程之兄本拟继续整理,陆续付梓,既保留了君谋先生的遗音,也为研究谭派原始唱法以及舞台演出基本风貌提供了较为可靠的资料。孰意天有不测风云,l995年元宵节之夜,程之兄以心脏病猝发而突然辞世,整理君谋先生遗音的愿望竞遗憾地从此落空。为了纪念君谋先生百年诞辰,纪念程之兄未能完成的夙愿,程之兄的夫人郭葆碌大嫂和他们的子女决定重印这五个附有曲谱的谭派剧本,以慰他们父子在天之灵,同时也为抢救谭派艺术、振兴谭派艺术做出他们应做的贡献。葆碌大嫂知道我和程之兄是莫逆之交,嘱我为这次重印这五个剧本写几句话。由于我酷爱京剧,酷爱谭派艺术,又是程之兄的好友,自然义不容辞。但我愿向海内外的读者表达一点个人心意,抢救谭派原始唱法和整理比较规范的谭派剧目在目前虽已并非易事,却是一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头等重要大事。世有志士仁人能以程之兄为榜样,继续去做他生前的未竞之业,那才不愧为我们民族艺术的功臣。我想这也是程之兄全体家属衷心企盼着的真诚愿望。

1995年3月春分节前二日在北京写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剧老生流派综说
京剧老生“余派”“言派”唱腔艺术解析
【珍藏版】100多段谭派京剧经典老唱片专辑
谭鑫培
王庾生:我的老学友余叔岩
赵荣琛:程派艺术漫话(程派唱腔的用气与用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