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央视震撼纪录片《苏东坡》,在惠州西湖的故事最动人

上个月,人文历史纪录片《苏东坡》在央视九套播出,引发诸多观众对这位文豪的关注。《雪泥鸿爪》《一蓑烟雨》《大江东去》《成竹在胸》《千古遗爱》《南渡北归》,该片以苏东坡贬谪黄州4年的生活为横切面,从文学、艺术、美食、情感等角度解读苏东坡生命感悟、精神嬗变和艺术升华的过程,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追随苏东坡的足迹,行程10余万公里。除在黄冈境内多地取景外,还到杭州、惠州、儋州、眉山以及日本、韩国、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拍摄了大量珍贵素材,对余光中、叶嘉莹、康震、陈义芝等数十位国内外学者文人进行访谈,在专家们的多元解读中,探讨苏东坡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

宋绍圣元年(1094)四月,59岁的苏轼被罗列上“讥讪先朝”的罪名,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当年十月二日,苏轼携侍妾王朝云、三子苏过,经过半年时间的长途跋涉抵达惠州。至绍圣四年四月十九日,苏轼在惠州生活了九百四十天。这期间,苏轼的思想走向成熟,文学创作获得新的丰收。他与惠州人民融洽相处,做了不少好事,赢得了人们的真诚爱戴。

他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文,成为惠州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与王朝云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对惠州的民风习俗影响深远。他热情宣扬惠州朴实的民风,秀邃的山水和丰饶的物产,使惠州从此名播天下。正如明正德萧与成《重刻寓惠集序》所言:“矧惠虽岭表名郡,其山川景物,前此固未有闻于天下也。至公谪居之后,形诸吟咏,于是始昭著于人人。”

值得注意的是,惠州自明清以来都有编纂东坡寓惠文献的传统,据不完全统计就多达14次,远远超过苏轼游寓过的其它城市。

第六集:《南渡北归》

(微信只能内嵌3个视频,因此小编只挑选了与惠州关系最密切的这一集)

《苏东坡》记录片中,东坡与朝云的故事着墨甚多,最感人的片段,就是东坡在惠州吟出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朝云唱到“天涯何处无芳草”时,落下了眼泪。

《苏东坡》记录片中的王朝云

王朝云,字子霞,钱塘人(今浙江杭州)。因家境清寒,自幼沦为歌妓,却独具一种清新、高雅的气质。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苏轼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次偶然的机会,苏轼在一次宴会上看到了轻盈曼舞的王朝云,被朝云的气质所打动,娶她为妾,备加宠爱。苏轼有一首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装淡抹总相宜。”这首诗明写西湖旖旎风光,而实际上寄寓了苏东坡初遇王朝云时为之心动的感受。

惠州西湖之泗州塔,宋时称大圣塔。

惠州西湖是苏东坡寓惠期间留下最多故事和诗文的地方。惠州西湖,原名丰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颖州西湖齐名。宋朝诗人杨万里曾有诗曰:“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颖水与罗浮”,说的就是这三大西湖。史载有“海内奇观,称西湖者三,惠州其一也”。当然,这三个西湖的出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都曾经是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被贬到过的地方。正所谓“东坡到处有西湖”,苏东坡给西湖留下胜迹,而胜迹更因东坡而倍添风采。

“大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清杭州名士戴熙曰:“西湖各有妙,此(惠州西湖)以曲折胜”。道出了惠州西湖的特点。

苏轼喜爱游览西湖。东坡到惠不久,即被幽深、曲折、秀丽的西湖所倾倒,不仅常在白天游览,而且连夜里也在游览,甚至通宵达旦。他说:“予尝夜起登合江楼,或与客游丰湖,入栖禅寺,叩罗浮道院,登逍遥堂,逮晓乃归。”

“大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清杭州名士戴熙曰:“西湖各有妙,此(惠州西湖)以曲折胜”。

惠州西湖,宋朝诗人杨万里曾有诗曰:“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颖水与罗浮”,说的就是这三大西湖。史载有“海内奇观,称西湖者三,惠州其一也”。

“泗洲塔”又称玉塔,俗称宝塔,苏东坡寓惠改为大圣塔。位于惠州西湖西山,是湖上最古建筑物。始建于唐中宗年间,为纪念泗洲大圣僧伽而筑。明代嘉靖42年(公元1584年)塔毁,明万历初改建为亭。万历46年(公元1618年)又重建为塔。每当夕阳西下,“倒影入湖塔影长,湖光袅袅动斜阳,不知自起浮图日,几度金乌下复翔”,名曰“雁塔斜晖”。

当明月升起,凉风拂湖逐波而过,湖光灿闪,屹立在西山的泗洲塔,倒影入湖,诱得苏东坡颂出:“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正似西湖上,涌金门外看。冰轮横海阔,香雾入楼寒。停鞭且莫上,照我一杯残。”的佳句,构成西湖游客赞不绝口的“玉塔微澜”一景。右侧五孔石桥,为苏东坡倡议修建的“西新桥”。

“苏堤玩月”:如今游人如织,苏堤的前身叫“长桥”。由于长桥“屡作屡坏”,给两岸通行带来不便,于是苏轼倡议筑堤建桥,自己“助施犀带”,还动员弟妇史氏捐出“数千黄金钱”。工程由“栖禅院”僧希固主持,先“筑进两岸”为堤,再用“坚若铁石”的石盐木建桥,取名西新桥。堤桥落成后,东坡写诗描叙了营造过程,还与百姓共同庆祝,后人为纪念苏轼,以“苏公堤”名之,简称“苏堤”。

苏东坡在杭州四年,之后又官迁密州、徐州、湖州,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副使,这期间,朝云始终紧紧相随,陪伴在苏东坡身旁,和他一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成为他艰难困苦中最大的精神安慰。苏东坡性情豪爽,了无城府,常常诗词中畅论政见,数度因得罪当朝权贵而遭贬。在苏东坡的妻妾中,朝云最解东坡心意。有一次,苏东坡指着自己的腹部问侍妾:“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一个答道:“文章。”另一个答道:“见识。”苏东坡频频摇头。此时朝云笑答:“您满肚子都是不合时宜。”苏东坡闻言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造化弄人。这样一位善解人意的年轻女人并没有陪伴老迈的苏轼走完他的人生之路,反而先于苏轼离开尘世的喧嚣。绍圣二年七月五日,朝云突然得了一种瘟疫,不治身亡。朝云是虔诚的佛教徒,她在咽气之前握着苏东坡的手,念着《金刚经》上的谒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意思是:“世上一切都为命定,人生就像梦、幻、泡、影,又像露水,像闪电,转眼之间就永远消逝了,因此没必要过于在意。”这番话不只是朝云对禅道的彻悟,其中也隐含着她临终时对东坡的无尽牵挂。朝云亭后来被人们改称为“六如亭”。清代道光年一位文士林兆龙依“六如”写过一副亭联:“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苏东坡亲自撰写的《苏文忠公朝云墓志铭》:“东坡先生侍妾曰朝云,字子霞,姓王氏,钱塘人。敏而好义,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绍圣三年七月壬辰卒于惠州,年三十四。八月庚申,葬之丰湖之上,栖禅山东南。生子遯,未期而夭。盖尝从比丘尼义冲学佛法。亦麤识大意。且死诵金刚经四句偈以绝。铭曰:浮屠是瞻,伽篮是依,如汝宿心,惟佛之归。”

苏东坡《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东坡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东坡《残腊独出湖上》:“幽寻本无事,独往意自长。钓鱼丰乐桥,采杞逍遥堂。罗浮春欲动,云日有清光。处处野梅开,家家腊酒香。路逢眇道士,疑是左元放。我欲従之语,恐复化为羊。”

苏东坡《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贬惠期间的苏东坡,作为一个无权无势的纯粹文人,尽管仕途步入绝境,甚至连生计都成问题,但此时的苏轼依然以他一如既往的乐观精神,寄情于惠州的山山水水,流连于鹅城的清风明月,遍尝岭南的四季佳果,享受生活的甘甜与苦涩,却对一个城市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苏东坡经常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他看到百姓插秧时都要弓着腰身,异常辛劳,于是按照江南水乡的小船模样,发明了图右边的那种小船模样的工具,可以装载秧苗,插秧时可以坐于其上,边插边后退,不必再弓腰劳作。

建中靖国元年正月,苏轼病逝前两个月,遇赦北返的他游览金山寺。寺里,那幅李公麟所画的东坡画像还在。苏轼看着自己的这幅坐像,心里百感交集,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对他的后半生作了总结: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本期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自深八惠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家乡惠州——记西湖访东坡
东坡到处有西湖,我寻西湖到惠州
苏轼与王朝云
苏东坡的西湖情节
苏东坡的“两个西湖”
苏轼:别样人生地图(郦波教授《百家讲坛》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