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当代油画自画像的探索研究

 

 

中国当代油画自画像的探索研究

 

 

    名:张 艳 楠

    级:2008

    号:618408123 *

指导教师:庞伟

提交日期:2012年 月 

 

 

 

 

 

 

   

 

  本文从自画像这一特殊的肖像画入手,结合当今时代背景和文化现象对中国当代油画自画像进行探索研究。主文主要提出:中国当代油画自画像进入一个全新探索阶段,艺术家自画像本身也不在那么传统。例如借助艺术家本身的形象表达自我的情感“自拍”是艺术家以自身为模特进行新尝试。过去传统肖像画只是肖像画的一支,而当代肖像画已经进入到全新的艺术领域,具有重新审视和研究的能力。

  在全新的自画像创作领域内,艺术家为“我”的肯定表达在作品中与时代、文化、生活、思想等密切联系在一起。而自画像也不那么简单了。代表着当下的自我形象和自我状态。泛指了相当的社会属性和群体属性。艺术家把自画像的创作为一种媒介或手段介入了当代问题,传达着艺术家的理念,表现手法特别汇入了新时代的创作主流。

  本文把主要着重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以传统艺术家自画像为参照物分析中国当代自画像的创作。第一章,回顾自画像的发展和演变;第二章,作为本文主体部分从各种角度进行当代自画像的创作探索;第三章,探讨了当代自画像的精神价值体现;最后为结语。

 

 

 

 

 

   

 

  在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舞台中,新艺术家层出不穷,新艺术品也百花齐放,更有独特的自画像作品多人眼眶。传统的艺术思想和新时代的绘画风格等艺术形式上平分画坛。自画像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新时代的新创新、新语言使自画像更加具有风格。

  油画自画像与最早的肖像画功能是一样的都是记录形象,而当代自画像表现形式已不是单单记录形象,而是利用自画像来述说画家的思想和观念。本文是我个人经历与独特的思考来分析典型画家的自画像作品,也是我对当代优化的一些理解与探索。

 

 

 

 

 

 

 

 

 

 

 

第一章  自画像的发展和演变

 

  自画像是产生于艺术家的自身之爱,是艺术家“自我意识的表现方式。当代艺术家自画像创作研究,需要梳理一下自画像的发展和演变。

1. 自画像在西方

从艺术作品中看,最初自画像只有签名功效。画家把自己的形象加

入到花宗教神话的题材作品中,开始很羞涩的表现在画面的角落里,后来以各种理由放大脚步把自我形象加入到画面中,使自己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自画像和肖像画的关系密切,从西方肖像画的发展我们可以追溯到15世纪,文艺复兴人文思潮的兴起对个人的肯定与尊重,肖像画随之出现,由于绘画者的角色转变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为自画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西方自画像的发展和演变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雏型期,文艺复兴早期前,自画像从不独立到独立。古埃及有个建筑师森马特在建造自己母亲坟墓中放署了一个自己的雕像,当时还不是以油画的形式出现,对画面的感觉也不注重,只是用作记录的手段,只具有概念写实性和纪念性,但这是艺术最早的自画像。

  成熟期,即文艺复兴中晚期到十九世纪,此时自画像开始独立出现,艺术家的独立意识觉醒,菲比诺在《自画像》中以我为肖像画的主题使自画像形成了独立的表现形式,艺术家们的绘画题材也做出了改变,在自画像运用了更多的技法、透视、解剖和科学法则等。强调画面的视觉效果和个性语言。达·芬奇六十二岁的素描习作《自画像》是艺术史上的典范作品;方秀云在《艺术家的自画像》中指出了德国丢勒自画像中独特特点,将人牵涉到内心层面,是人本精神的蕴量者,是肖像画的发展有了独立的内容。

  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上半叶,自画像出现了新的变化,从形式上追求加深到精神观念的探索。艺术家对自我的价值追求和自我意识的加强不受外界限制,在表现中随意描写内心世界。随之出现了一批画家,梵高、毕加索、弗洛伊德等,他们运用自己的风格,技巧表达着不同的内心独白。

 2.自画像在中国

  十七世纪下半期随之传教士的纷纷东进,中国人开始接触到西方绘画,清末民初西洋画的传播使自画像慢慢在中国发展起来,中国处于封建帝王统治时期,画家画的都是肖像画,很受有艺术家的自画像。当时的中国长期动荡不安。随之在新中国成立后提倡领袖和英雄肖像画题材,风格也都千篇一律,改革开放后艺术家的自我意识加强,自画像也进入到成熟的发展期。艺术家的自我意识和生活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从自生为代表的反应了社会对人们的肯定和尊重。自画像是记录自我的一种手段,中国有一批艺术家本着“洋为中用”的理念创作出中西融汇的上等作品如;徐悲鸿、刘海栗、潘玉良等。

  到了新一代艺术家这里犹豫形式风格很长一段时间向西方现代艺术学习自画像的创作形式都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当代艺术家更加具有民主性和时代性。

 

 

           第二章 中国当代油画自画像的创作探索

 

1.当代自拍

  在当今时代影射的普遍发达,成就了自拍,给创作者带来自我的展示、自我升华的探索,可以说这是摄影的时代。自拍形式的摄影也是自画像的另一种扩展,摄影者把自己当作创作对象,更加放松的状态下清晰真实的描述自我。其实自恋与自画像也是密不可分的,源于对自恋的青睐,艺术家才更加喜欢自画像。自拍像与自画像形式上虽然不同但自拍像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成为艺术家自己分析和评价的目的。但自画像自拍像也有一定的区别,自画像在描绘自己的形象时不容易真正客观会有一定的美化自己。其实自拍像就是自画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都处于艺术家的关注和自我的一种记录手段也是了解自己的开始。

2.自我的多样性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艺术家自我意识的加强,自画像的创作主题关注着对自我的肯定。不同的艺术家发挥着不同的风格和绘画技巧。真实的展现着自我状态、自我形象、自我精神等多方面。

1.“我”形象

  当代艺术家的自画像以真实“我”的形象为创作主题主要强调我的真实性,也是写实的一种特征,主要传达画面中形和神的表现形式。

  “新生代”的主要代表画家刘小东的作品最为突出真实,他把真是的他表现在绘画中,使他的画特别引人注目。她的画面没有创新的形式也没有观念的运用,而靠着忠诚坦诚的状态展现着自我。大大转换这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作品《田园牧歌》中刘小东将生活的一角展现在画框中,透视、运笔、构图、等都表现着真是的他。画中的刘小东和喻红站在红色墙的转角处,形态放松自然,遥望着远方,思考着未来。当时两人都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处于青春时期,表现上刘小东眼神里有着焦虑于对未来的迷茫。在自画像中表现了当时的一种生活状态,。他用真是的自我描绘打动着每一个人也记录着自己。

2.“我”精神

  艺术家对我的肯定不仅体现在形象描绘还体现在“我”真是精神的一种描写。当代许多艺术家从精神方面肯定自我注重神的创作,也是一种意向性的表现方式。

  申玲的作品笔触大胆豪迈,色彩浓烈,激情热烈的展现着个体。但画面造型特点并不是写实的表现着申玲自己,主要以意向性的方式表达着申玲的自画像。认识申玲的人会感受到她性格中的愉悦,从而体会到自画像中申玲的精神。这就是意向手段的表现以申玲为代表的意向艺术家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陈述了。

  总之以神写形,以主观表现的自画像和意象手法的自画像使自画像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3.“我”的关联

  艺术家的自画像除对“我”的肯定外,还表现了我的其他形象,如:我的群体形象,我的亲人形象,以及我的社会形象等。使艺术家不局限在自身之爱,更加深了他们对社会的爱。

  大多数的自画像中形象都是单独的而忽略了我的形象也是群体想象中的一员。张晓刚的作品在单独自画像的表现上得到了突破,他在《大家庭》系列作品中以家里的老照片取材,常以两人或两人以上出现,体现文革时期的精神。着装上也是当时时代的代表中山装,表情神态都反映当时社会气象。

3.创作形式

  在这个丰衣足食的新时代,精神文明的多元性,艺术家们需要更多表现语言、手法、思想的探索,才能体现社会个人精神不会与时代脱轨。

  自画像的表现模式有很多“宏观叙事”“微观叙事”以“我”的各种角度与环境对话反映着环境中真是的“我”这种对当下文明现实生活和内心反想的近距离表现。后现代主义的利奥塔称为“微观叙事”因此现代的“我们”都体验着现实生活中的细微和体验着各种情节。闫平在《母与子》一系列作品中表现着日常中自己的小细节,把生活状态和生活中的自己作为题材“微观”的表现着自己。当代的很多画家都如此。一直以来艺术家都把镜子中的自己绘制在画布上,尽力把自己的理想希望,情感表现出来。艺术家通过资料源获取自己的“图像化”的形象使刘晓刚创作出《大家庭系列》作品表达着观念和思想。

第三章中国当代美术中油画自画像的精神价值体现

 

  现代油画自画像的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原因是因为绘画形式打破了中国传统的绘画。在现代绘画的语言中表现领域已经微乎其微,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新一代艺术家的肖像画是艺术精神发展的新一段。

1. 批判现实 

   自画像的精神体现,前者批判现实以方力钧、刘小东、申玲等为主。后者崇尚美好家园以毛焰、苏新平等艺术家为代表。刘小东的作品表现出现实中真是的自我,作品常常拿身边的亲人朋友为自己画面的主题,更加客观的体现他对现实艺术的取向。1988年的《吸烟者》,1989年的《田园牧歌》《青春故事》《父亲》到1990年的《阳光普照》等等一些作品都是通过他身边的人物呈现新一代的艺术。故事情节真实、生动、体现着当下人的生活状态。他用独特的眼光表达着自己的感受,记录着当下社会问题,把自己感受与社会问题结合在一起,成为新一代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艺术家方力钧也用独特的绘画语言描绘着当下的现实,他的作品中出现的光头形象,除去画家自身的形象外更加刻画了一个无赖,用这种讽刺的绘画语言揭露着社会的面貌。启示着新一代人对人生的思考,对空洞的人生信念的反思。这些艺术家的自画像都表现着各种的精神品质,也是我们研究自画像的重要价值体现。

 2.精神向往

   艺术家除满足人们对艺术的需求外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还要满足人么的精神需求。对精神家园的想往是每个艺术家的追求,很多大师通过抽象、具象、象征等表现方式描绘着人们生活的环境和自然,即传达了人们的外在生活也表达了内心的情感想往。

   画家朝戈的艺术品中就传达着美好家园的精神品质。他把自己的经历与时代的真实性联系在一起,纠结的思想精神与当时社会的思想精神联系在一起,使他的作品获得了一种历史感。他用直觉创作了《敏感者》《画室》等一系列具有价值和情感的好作品。这种不屈不挠的努力创造出保存的意义。

 

 

 

 

 

 

 

 

 

 

 

 

 

 

 

 

 

 

 

 

   

 

最后通过探索我想提出几个问题:

  第一,自画像都是表现自我形象。西方和中国的艺术家在表现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是以自我表现为主,因此往更深层次的探索和自我解读就要涉及艺术家的修养和审美等来体现。

  第二,艺术假药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群体艺术家的自我形象永远超越不了社会之外。

  第三,在这个社会中个人的价值很重要,但是艺术注定会汇入到时代和社会中。

  只有当今社会不断发展才能带动艺术的全面发展,自画像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诉说着这个时代的现象。我的探索还会继续。

 

 

 

 

 

 

 

 

 

 

   

 

本课题从开题到写作,及至最后定稿,得到了庞伟老师的精心指导。在论文的完成过程中,我所遇到的困难和难题能够迎刃而解,是与庞伟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严谨态度密不可分的。

同时感谢我的辅导员图蓓老师以及专业课肖峰老师在这短暂的学习阶段对我在学习和生活上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同学们的对我的帮助和支持。

最后,我要向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加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敬意!

 

                                          张艳楠

                                      2012-2-19于吉林艺术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油画分类
纳西索斯的寓言
油画的基本分类
油画的分类
极具个性的瑞典画家佐恩
刘小东、毛焰、张晓刚等五位大咖聊弗洛伊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