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裴高才:从“鲁台望道”到“程门立雪”(视频)

导读

  拙作〈程颢程颐传〉披露:二程理学的核心“天理”即公理,是大善,是人的仁爱之心。“存天理”就是向善,追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人欲”即私欲,是小恶,是人的自私之情。“灭人欲”就是修身养性,除去恶习。“存天理、灭人欲”意在劝人防范个人物欲的过度膨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


下为裴高才(右)与程颐直系第二十九世孙、旅美学者程德祥拜谒双凤亭

从“鲁台望道”到程门立雪

裴高才

程颢、程颐,世称“二程”,程朱理学的奠基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北宋明道初年生于湖北黄陂,在此生活、学习了十四五年,留下了“双凤投怀”“鲁台望道”等传说典故。后来,二程在河洛创理学、兴书院,程颢讲学“如坐春风”、程颐授业“程门立雪”的成语典故,千古传诵。尤其是二程理学经其四传弟子朱熹集大成为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长达八个世纪。

二程的理学核心“天理”,按照今天的话说,“天理”,是大善,是人的仁爱之心。“存天理”就是向善,追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人欲”,是小恶,是人的自私之情。“灭人欲”就是修身养性,除去恶。“存天理、灭人欲”意在劝人防范个人欲的过度膨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

南宋时,黄州府始建二程祠,宋明时期黄陂兴建双凤亭、程乡坊与二程书院等,纪念一代宗师。

祖孙三代黄陂情

二程的祖父程遹,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980年)任黄陂县令。治县期间,清谨过人,颇有治绩,赢得了孝感女子张氏的芳心,遂喜结连理。只是程遹不幸在任上殉职,年幼的长子程珦(即二程之父)无力还洛阳而留居黄陂。程珦成人后,又与侯氏在陂成家,并以世家的荫庇得职。先谋得一个闲差,即主管祭天地的“郊社斋郎”,后授以黄州府黄陂县主管军事与治安的县尉,相当于现在的副县级公安局长。程珦治县期间,因其妻侯氏梦“双凤投怀”,于黄陂县城生育二程。明嘉靖三十五年《黄陂县志·名宦》云:“程遹,中山博野人,宋太平兴国中任本县令,清谨过人。……程珦,遹之子,天圣中以父爵荫本县尉,有惠政。秩满不能去,遂家焉。

二程祖孙三代在黄陂生活了六十余载。其中,二程在黄陂生长于斯、学于斯十四五个年头。二程的四传直系弟子、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在《黄州州学二程先生祠记》中如是说:天圣中(1026年,洛人大中大夫程珦,初任黄陂尉,秩满不能去,而遂家焉。实以明道元年(壬申)生子曰颢,字伯淳,又明年(癸酉)生子曰颐,字正叔。其后十有余年……”

“鲁台望道”吟神韵

二程的父母儒学深厚,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二程幼年因仰慕孔子,便筑台遥望东鲁而读书。据明清《黄陂县志》记载二程兄弟将所筑读书台取名曰“望鲁台”。从此以后二程兄弟每天清晨就跑步来到望鲁台上虔诚地面朝孔夫子的故乡鲁国,高声朗读,声声入耳。二程功成名就后,家乡于北宋末年便在县城里修了一座清远亭。南宋时改称“双凤亭”,取二程母氏侯太夫人梦双凤投怀”而二程之意。明嘉靖三十五年黄陂县令李河图主修《黄陂县志》云:“双凤亭在鲁台山巅,以程母侯氏夫人梦双凤投怀,遂生二程,故名。”

作为二程的第一任老师,程母对二程进行诗教在她的引领下,十岁的程颢在黄陂欣赏了《酌贪泉诗》之后,就提笔写出了飒飒风骨的豪言壮语“心中如自固,外物岂能迁”而程颐则“幼有高识,非礼不动”。尤其是程颢在黄陂的纪游之作《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自宋末明初起,被选入蒙学教材之《选本千家诗》首。旧时私塾启蒙,学生在向孔夫子像行叩头礼之后,老师就教学生读这首诗。此诗因此家喻户晓,千古绝唱当代诗人毛泽东于1950年代曾亲笔手书此诗,并在文物出版社公开出版。现铭刻于双凤公园的照壁上。

木兰山是佛教与道教和谐相处的宗教圣地,二程在幼年时,不是前往木兰山白云洞读书参加木兰庙会。二程对佛、道合一的木兰山宗教特色的认知,为日后创立糅合佛、道、儒于一体的理学,打下了早期烙印。

程朱理学耀荆楚

二程在黄陂生活、学习了十四五年后,因其父调任赣南而举家迁赣。二程又在那里留下了“孔颜乐处”的故事。接下来,他们游学北宋京都开封,尤其是于文化中心洛阳讲学期间,成为理学(即新儒学)的开山,影响深远。而且程颢讲学时弟子“如坐春风”,程颐弟子慕道求学“程门立雪”,成为名传千古的成语典故。

二程理学虽然创立于洛阳,但其传播最力者,莫过于二程的得意门生“程门四先生”。其中,风头最劲者当数“程门立雪”的当事人、“闽学鼻祖”杨时。他“道南行”的三代传人分别是罗从彦、李侗、朱熹;其次是“湖湘学派”开山,北宋就任应城县令的谢良佐。他将二程理学直传两湖,先传胡安国,安国传其子胡宏,胡宏再传张栻。谢氏治应城县期间,曾在此建学宫,并亲临学宫授课,传承二程理学,一时学风大兴,学者蜂至。南宋重修学宫时,朱熹亦作《德安府应城县上蔡谢先生祠记》。在南宋传承理学颇具影响的书院中,湖广与福建、江西呈三足鼎立

历代湖广巡抚、提学,黄州知府与黄陂县令等湖北地方官,不是立二程祠、建二程书院,就是在方志中纪事,或是由地方长官或请知名学者亲笔题记。在南宋乾道年间,黄州知府李訦(1144-1220年)率先垂范,于府衙新立二程祠,并请二程四传弟子朱熹作《二程祠记》。朱子在文中开门见山,对黄州名卿荟萃,二程生长于黄陂十余年作了交代,也就作祠记的原由在文末点明:今太守李,乃能原念本始,追诵遗烈,立二夫子之祠于学宫,以风励而作兴之……”

有意思的是,在作祠记前,朱熹曾帮李訦改过名字。原来李訦本名李棐忱,朱熹认为“棐”与“匪”通用,不雅,故朱熹建议存“忱”去“棐”,他才正式更名为“李訦”,字存诚或诚之。

此外,与黄陂毗邻的湖北孝感也曾建有二程祠与程台,原来从黄陂析出的红安县,至今仍沿用“二程镇”的地名。

二程书院承道统

黄陂为缅怀一代先贤,北宋时即建“清远亭”,南宋更名为双凤亭,为一层六角亭造型,意即为了纪念一代先贤二程兄弟。南宋取“双凤投怀”之意,更名为“双凤亭。由于天灾人祸,双凤亭多次被毁,明清年间亦数次重修。直到清代道光二十七年重建时,特将建筑风格改为现在的“重檐三层,六角攒顶”造型。意即纪念二程要追根溯源到他的祖父与父亲那里,故这里的“三”与“六”,特指二程祖孙三代在黄陂生活了六十个春秋,又与佛教的吉祥数字三、六、九契合。而底座的十二根石柱,所表达的是黄陂对乡贤二程夫子的十二分诚意。同时,双凤亭作为“中国名亭”收入《中国名胜大辞典》。

据康熙五年《黄陂县志》卷一载,明洪武三年(1370年),鉴于朝廷颁诏立“理学名儒坊”,黄陂特程乡坊”纪念1450年代建二程祠于鲁台山下,特将朱熹为黄州作《二程祠记》全文勒碑于祠内建祠之初,二程祠只祭祀二程兄弟。直到明嘉靖初年,邑人请求将遹、父子入二程祠供奉获准。万历二十年重修二程祠时,湖广巡抚李桢撰述了《重修二程祠记》1508年,湖广提学陈凤梧将二程祠改建成二程书院,并亲笔题写《二程书院记》二程书院薪传二程精神,促进了黄陂教育的大发展,其声誉与濂溪、南岳、岳麓、石鼓诸书院并称。在明代万历年间,从这里又飞出了“二裴”(榜眼郎裴宗范、裴宗德)兄弟,续写了“二程传奇”。

明末清初,二程书院与二程祠均毁于战火清康熙五年(1666年),黄陂县杨廷蕴县丞李成纪在原址上重建二程祠与书院,并将二程书院更名为“望鲁书院”,以契合“鲁台望道”。随后书院不断扩建,学舍达数十间,师生可在此讲读住宿。清代这里走出了“二金”——“一门两旗杆”金光杰(进士)与金国钧(榜眼)父子,以及“文武三榜眼”曾大观、刘彬士、金国钧福建道监察御史前翰林院编修金光杰,于道光二十八年仲冬所写《重修双凰亭记》碑文,至今仍镶嵌在双凤亭的底座上。

经二程书院与望鲁书院教化,明清之际,黄陂举人、进士之多,名列全省前茅。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一书记载,在明清540年里,全国共有进士52624人,平均每县为30人,黄陂则有81人,在湖北各县中名列第七位。尤其是在清代,黄陂中举人数共106人,占全省第三位;中进士者27人,是整个湖北中选人数的9%,位列全省亚军

时至,张之洞在湖北倡新学,黄陂1903年遂将望鲁书院改为望鲁师范学堂。1905年复改为县模范高等小学堂。不仅如此,滠水两岸相继建有甘露书院、前川中学与双凤中学等学校,薪传二程精神。从此,这里名流辈出,饮誉中外当代美国首任华人与亚裔大学校长田长霖的祖父田庆芬父亲田永谦在该校毕业后,分别考入京师大学堂和北京大学。同时,在黄陂长轩岭,兴建了一所纪念程颢的小学——道明高等小学堂(今黄陂三中的前身)。著名学者和教育家蔡以忱、余家菊、陈启天均毕业于此。其后,余家菊的儿子余传韬是台湾著名教育家。

二程后裔遍荆楚

二程功成名就后,曾言:吾梦寐恒在西陵(即黄陂)也!而他们的裔孙,于元末明初起,陆续迁居黄陂。民间学者根据明清《程氏宗谱》记载,先后寻访黄陂的35个程氏自然村,以及英山、孝感、大悟、红安、应城等地,搜集了“四箴堂”“义门程”“伊洛常”等版本的《程氏宗谱》百余卷,以及查对了安徽、河南程氏家族嫡系祖宗世系表与二程的相关遗迹,多重史料证实:分居在湖北的二程后裔拥有数万人,其中黄陂的程氏后裔15000人、孝感、英山各有万余人,湖北其他县市还有与二程一脉相承的程氏宗亲。

缘何二程故里黄陂人未识,甚至有的湖北人将二程列入“外乡人”?这是因为明景帝诏封程颢晚年定居及归天之河南嵩县程村为“两程故里”。圣旨在上,当然就美名远扬另一方面,洛阳是北宋的文化中心,二程长期在洛阳传道授业,其“洛学”也在那里创立。所以人们一提起二程,自然就与洛阳联系在一起。而研究者们也有忽视少年行状的倾向。令人欣喜的是,即将绣梓的《荆楚文库》将相关文献与方志收入其中,可谓正本清源!

  如今,黄陂不仅已将双凤亭扩建为百亩的双凤公园,又在重建二程书院。

(原载《湖北文化》)

相关链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玺璋—嵩阳书院与二程的洛学
罗思 | 故居寻访:“程门立雪”,就在这座伊川书院
嵩阳书院:程朱理学发祥地之一
伊川:何时还会上演程门立雪? | 豫记
程门立雪背后的故事
“闽学鼻祖”杨时:立志勤学,尊师重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