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佐藤屋登为爱嫁到中国,从不教孩子日语

佐藤屋登

佐藤屋登,蒋百里的妻子,蒋英[音乐家]的母亲,1913年,病榻上的保定军校校长蒋百里爱上了护理自己的日本护士佐藤屋登,1914年秋,蒋百里终在塘沽码头迎来新娘,假天津德国饭店与佐藤小姐结成百年之好。婚后,蒋百里为他的夫人取了一个汉文名字"左梅"。 他们生有五个女儿,但左梅夫人从不教女儿们学日语,平时一家人都用一口地道的北京话交谈。

      佐藤屋登,蒋百里的第二任妻子,中学毕业后她考入护士学校,在实习五年后被派到日本驻中国公使馆服务。

       蒋百里的婚姻很是有名,因为他是一个以研究对日战略著名的中国将领,却娶了一个日本妻子。其过程早有披露,蒋将军为保定军校事心灰意冷而自杀,日本护士佐藤屋登在照顾他时,两人产生感情一波三折后终成眷侣。

1914年冬日的一天,一艘日本轮船缓缓驶入天津塘沽口,佐藤屋登再度来到中国,此后,她再也没有回日本。蒋百里委托一个朋友作媒人,到码头迎护佐藤屋登姑娘,随后两人在天津德国饭店举行婚礼。这一年,蒋百里32岁,左梅24岁。两人成亲后,佐藤屋登改名蒋佐梅,蒋将军酷爱梅花。两人曾在海宁植梅数百株,意将来归老此地,皆毁于抗日战争之中。

将军和佐梅夫人生有五女,除大女儿蒋昭早逝外,也都颇有传奇色彩。

二女儿蒋雍,原在香港中文大学读书,抗战开始后按照父母的劝导回国参加救护队,为伤员服务,后定居美国。

三女儿蒋英[音乐家] ,是著名钢琴家和歌唱家,毕业于柏林国立音乐学院,音域宽广优美,是德律风根公司的十年唱片签约歌手。1955年随丈夫钱学森回到祖国,在中央音乐学院工作。

四女儿蒋华,定居比利时,曾筹办欧洲中山学校,为华侨教育做出重大贡献,在钱学森回国过程中,承担了重要的穿针引线作用。

五女儿蒋和,幼年就曾随父亲环游欧洲,新中国成立后定居北京。"文革"期间,因为她的身份受到严格审查。蒋和傲然不屈,在写交待材料的纸张上写道--"陈伯达是杂种",吓得审问人员张口结舌,不敢将材料上交。

1938年11月4日,蒋百里因心脏病突发在广西宜山病逝,逝年56岁。1978年,左梅病逝,享年88岁。骨灰与蒋百里的灵柩一起合葬在杭州南山公墓。

感情经历

1913年6月19日,中华民国直隶总督府的所在地保定,一股紧张的气氛正弥漫全城。位于城中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戒备森严,校门外的马路上布置了大批换上新制服的持枪军警。不多时,一辆英国制造的黑色马车向校门疾驶而来,站岗的士兵一眼便认出这是校长的专用马车,马车进入军校后停在了校长办公楼门前,但下车的不是校长,而是一位日本女子,这是自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成立以来第一次有女子踏入。

这位日本女子名叫佐藤屋登,是日本驻华公使馆的护士长。与佐藤屋登一起下车的还有日本公使馆军医平户,平户与佐藤屋登来到保定军校的原因,是受日本公使伊集院的派遣,为自杀未遂的保定军校校长蒋百里实施抢救。蒋百里自杀的电报很快送到了袁世凯面前,袁世凯大为震惊,他立即让交通总长曹汝霖到日本公使馆,请他们派遣最好的外科医生到保定,看看是否还有救。不一会儿,日本公使馆指派军医平户和护士长佐藤屋登立即坐火车赶往保定,抢救蒋百里。

日本军医和佐藤屋登赶到保定后,立即来到军校,在查看蒋百里的伤势后,发现子弹已从肋骨间穿出,无需手术。日本医生向学校建议,蒋百里虽然已脱离险情,但需要长期休养,而且精神的安慰比药物治疗更为重要。这时候,袁世凯传下话来,要求至少有一人留在保定照护蒋百里,因此,日本医生将护士佐藤屋登留在了保定,负责对蒋百里的日常护理,但是,这位日本女子怎么也想不到,这起偶然的事件竟成就了自己与蒋百里的异国情缘。

为了彻底断绝蒋百里的自杀念头,佐藤屋登在担负日常护理工作的同时,还要用言语宽慰蒋百里。因为蒋百里曾经留学日本,能用一口流利的日语与佐藤交谈,佐藤屋登则给蒋百里讲了一堆大道理。她说:"遇到困难,用自杀的方法来逃避,是最轻松、最容易的办法,但是,生命不是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国家的。国家花那么多钱培养人才是非常不容易的。既然想报效国家,活着才能报效国家,才有机会报效国家。"

佐藤屋登的劝慰让受伤的蒋百里觉得,这是一个不一般的日本姑娘,从这一刻起,佐藤屋登的形象便深深地印刻在了蒋百里的脑海中。

在佐藤屋登的精心护理下,蒋百里的伤势渐渐好转,并逐渐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就在这时,蒋百里发现自己已深深地爱上了这位日本姑娘。

他说:"你有很高明的见解,我打消了自杀的念头,我同意你的想法,我以后不再自杀了,但是如果你将来离开我,不在我身边,我万一又想自杀,又有很多悲观的念头的时候怎么办,所以我希望你能够长久地留在我身边。"但是佐藤屋登只是作为一个护士来尽她的责任,她心里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

蒋百里养伤的第三个星期,佐藤屋登突然接到了北京发来的电报,告知公使馆有紧急的护理工作要做,让她迅速回京。蒋百里知道挽留不住,便派副官把佐藤屋登送上了回京的火车。佐藤屋登的离开让蒋百里备感失落,他无法预知何时能再次见到佐藤屋登姑娘。

尽管佐藤屋登回避了蒋百里含蓄的示爱,但对这个年轻的中国军官,却也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蒋百里伤势好转后,不愿意继续担任保定军校校长的职务,向陆军部递交了辞呈,随后到天津休养。

1913年的10月,北京进入了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这个月,在天津休养了一段时间后的蒋百里也来到了北京,住在位于东单牌楼的川田医院继续休养,这是一家由日本人开设的医院。袁世凯在得知蒋百里来京后,任命他为总统府军事处一等参议,月薪300元,这相当于一个私塾教师25倍的收入。军事处是袁世凯在总统府里单独设置的一个军事部门,其目的就是为了总统亲自掌握军权。

来到北京休养的蒋百里,惊喜地发现护理他的依旧是佐藤屋登。这时候,蒋百里通过一条侧面的途径,向佐藤表达了自己的爱意。

10月的一天,蒋百里的主治医生把佐藤屋登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郑重其事地对她说:蒋百里托总统,总统又托日本公使,公使再托自己,向佐藤屋登征求意见,蒋百里希望佐藤屋登能嫁给他,同时日本医生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警告佐藤屋登,告诉她不要有非分的猜想,他说蒋百里在浙江海宁县硖石镇是有妻子的。

佐藤屋登感到很冤枉。从那一天开始,佐藤屋登有意识地回避蒋百里。但是没过几天,蒋百里让侍从给她送去一封信,信里除了要求她不要离开医院之外,没有太多的内容。蒋百里频频向佐藤表示心迹,但佐藤屋登却选择了离开。

佐藤屋登离开中国时,给蒋百里留下了她在日本的通信地址。回到日本后,事情并没有如佐藤屋登原先所设想的那样:蒋百里会放弃对自己的追求。而且,在佐藤屋登的内心深处,已经无法彻底忘记这位优秀的中国青年。

在日本北海道,佐藤屋登不时地收到蒋百里寄来的书信,书信的内容依旧是希望自己能嫁给他。为了让蒋百里放弃这个念头,她一封信都没有给他回。

面对蒋百里源源不断的爱情攻势,佐藤屋登最后在一封回信上表明了自己矛盾的心情和最后的态度。她在信中这样写道:我不会说假话,如今不妨以真情相告。

日本女子嫁给中国人有很多困难,而我必须得到父母的同意,因此难上加难。我已向父母请示过,父母认为,日本不是没有好青年,何必嫁给一个身带暗伤的中国人。看来此事已无希望,你就死了这条心吧!(《蒋百里传》)

但是,蒋百里的来信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他说自己就是因为佐藤屋登的安慰、劝导,才活下来了。如今,如果佐藤屋登不答应他,他还要死。如果佐藤屋登再不给他回信,他要找到日本去,死在佐藤屋登家。

蒋百里的这一做法,后来被他的好友、民国著名记者陶菊隐称为"放刁撒赖的突击战术"。蒋百里的这封信彻底摧垮了佐藤屋登的情感壁垒。

一天,佐藤把蒋百里所有的来信都拿出来,交给父母看,希望父母给她一个明确的态度,父亲一封不落地读完了这些信。

父母告诉佐藤屋登:如果你认为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年轻人,如果你愿意嫁给他的话,那你就嫁过去吧。你若是受了委屈,随时可以回国来,我把你应得的一份产业留下来等待你。

在蒋百里锲而不舍的追求下,佐藤屋登终于回信,接受了蒋百里那份炽烈的感情。

佐藤屋登给蒋百里回信,告诉他,父母已经同意了,自己也确定了来中国的时间。蒋百里凭印象,让外国裁缝师为佐藤屋登制作了礼服和婚纱。

1914年冬日的一天,一艘日本轮船缓缓驶入天津塘沽口,佐藤屋登再度来到中国,此后,她再也没有回日本。蒋百里委托一个朋友作媒人,到码头迎护佐藤屋登姑娘,随后两人在天津德国饭店举行婚礼。因蒋百里生平最爱梅花,因而为妻子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左梅。

这一年,蒋百里32岁,左梅24岁。

结婚23年后,蒋百里发表了他的著名军事著作《国防论》,对随时可能爆发的中日战争作出了自己的战略论断:这种战争不是短时间的冲突而是长时间的竞走。

中国是有办法的,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蒋百里被人称为是把近代西方先进军事理论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国防论》)

抗日战争爆发后,左梅带着她与蒋百里的五个孩子一起加入了抗战的行列,为抗战捐款,并亲赴前线为中国伤兵提供治疗服务。她晚年时曾讲:这样做,因为她认为当时中国的战斗是正义的。

1938年11月4日,蒋百里因心脏病突发在广西宜山病逝,逝年56岁。

1978年,左梅病逝,享年88岁。骨灰与蒋百里的灵柩一起合葬在杭州南山公墓。

~~~~~~~~

校长蒋百里饮弹倒地,鲜血顿时染红了军装。

蒋百里

自杀前夕,蒋百里给母亲留下了一封家书:

“为国尽忠,虽死无关重要,然于陆军及民国前途有益。遗币二百,薄田数亩,聊供赡养。”

可谓字字泣血。

作为当时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少将校长,蒋百里一腔肝胆,救亡图存,但有志难伸,四处碰壁,于是想通过一死以誓天下。

只是这颗穿肋骨而过的子弹,并没伤到心脏,亦无性命之忧,却为他带来了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幸运女神。

不久,一辆英国制造的黑色马车停在了军校的门口,马车上火速下来一位日本军医和一名日本女子。

蒋百里得救后,医生建议他继续静养。袁世凯传话说必须留一人照顾蒋百里。

袁世凯

就这样,一名叫佐藤屋登的日本护士留了下来。

那时的佐藤刚刚21岁,她来自北海道的一个贵族家庭,从一所护士专门学校毕业后,被派往日本驻中国公使馆工作。

佐藤第一次看到的蒋百里,脸色惨白,精神不振,即便被救,他也许依旧会选择轻生。

当时蒋百里在枕头底下藏了大量的安眠药,准备伺机服下。主治医生深知心病还须心药医,便对佐藤说:“校长命不该绝,劝他放宽眼界,你的责任比我重要。”

一个决意求死的人,必有强烈的心结未解。

于是,通过倾心交谈,她了解到了蒋百里孤注一掷背后的故事。

出生于浙江海宁的蒋百里,家境寒微。

13岁时父亲亡故,蒋百里在叔父的资助下完成学业。

求学期间,博览群书,以改变天下为己任,无论是在杭州书院,还是在东城书院,他都经常名冠榜首,成为享誉一方的才子。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割地赔款的屈辱让他下决心投笔从戎,东渡日本,进入东京士官学校学习。

1905年,他以步兵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

蒋百里留学德国骑马像

后来,他又赴德国深造,他的才气纵横、文武双全深得德国军事学家伯卢麦将军的赏识:

“拿破仑说过,若干年后,东方将出现一位伟大的军事学家,这也许就该在你身上吧!”

回国后,蒋百里成为把近代西方先进军事理论系统地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

他以超前的眼光意识到日本可能会侵华,便着手建立了东北第一线国防,并提出了对日持久作战的观点,被誉为“军神”。

最初,他本可以到云南去做享高官厚禄的民政长,但他最终选择了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当校长,在他看来,这条道路更能帮助他实现兴兵强国之壮志。

走马上任的那天,蒋百里身着黄呢军衣,腰佩指挥刀,脚套长马靴,骑着一匹高大的白马,站在尚武堂石阶上,庄严威武,凛然不可犯。

彼年,刚刚29岁的蒋百里,一声号令,学生组成的队伍为之一震,随之自动快速地分为整齐的两排。

“今天方震(蒋百里名方震)到校,有两点向同学们说:一是精神上的主旨,一是学问上的主旨……如不称职,当以自戕谢天下。”

台上信誓旦旦,台下窃窃私语。

一句“自杀以谢天下”在很多人眼里未免显得冠冕堂皇。

很多大过天的誓言,最终不过是一场欺世盗名的妄语而已。

可蒋百里报效国家的坚定信念从未动摇。

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军人,他怎能不知,军纪废弛,军队不堪用,势必会任由列强宰割。

而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正规化、规模最大的军事学府的校长,他要率先垂范。

上任仅三个月,他相继进行了野外、课堂、内务、人事管理的各种检阅,并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整肃过后的保定军校焕然一新。

有人总结说:“一部民国史,上属保定,下属黄埔。”

为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军事人才,学校亟需大量预算来增添设备及聘用军官等。

他向部里请款,然而北洋政府起初建校的目的并非培养军事人才,而是定位为门面装点。

因此部里推三阻四。面对百般搪塞的态度,蒋百里据理力争:

“办一流的军校,就该不惜任何代价,将来才有莫大的收获。我不能因循敷衍,做一个有名无实的装饰品。”

然而这封求款电报还是石沉大海,毫无音讯。

后来他亲自到部里求款,却是一肚子怨气回到保定。

蒋百里(前排左二)与梁启超(前排左三)赴法国巴黎参加和谈会

他将所有学生和教官集合到操场:

“我到本校后曾经教训过你们,我要你们做的事,你们必须办到;

你们要我做的事,我同样也要办到。

你们办不到,我要责罚你们;我办不到,我要责罚我自己......”

话音刚落,他便向自己的胸口猛开了一枪。

蔡锷、张孝准、蒋百里

这位曾与蔡锷、张孝准并称“中国三杰”的将军,以死明志的决心震惊了朝野。

被救下后的蒋百里,仍在绝望中徘徊,于是佐藤决定好好开解这位报国无门的志士。

她轻言安慰他:

“遇到困难,用自杀的方法来逃避,是最轻松、最容易的办法,但是,生命不是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国家的。国家花那么多钱培养人才是非常不容易的。既然想报效国家,活着才能报效国家,才有机会报效国家。”

佐藤一番至情至理的话让蒋百里羞愧难当:

大丈夫当死得其所,怎能在国耻未雪、生灵涂炭的情况下意气用事?死不足惜,但真的会使昏聩之当局肃清弊政吗?

万念俱灰的蒋百里在佐藤的耐心规劝下和精心照料下,慢慢解开了心结,也逐渐对这名异族女子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

然而三周后,佐藤奉命回京。

没有了佐藤在身边,蒋百里的生活仿佛变得空空荡荡。不知不觉中,对佐藤的思念在他的心中潜滋暗长。

蒋百里伤势好转后,不愿意继续担任保定军校校长的职务,于是向陆军部递交了辞呈,到北京休养。

抵京后,蒋百里惊喜地发现护理他的依旧是佐藤屋登。他紧蹙多日的剑眉终于再次舒展开。

几天后,那个曾经在保定治疗过百里的医生,悄悄地告诉佐藤:“校长托总统,总统托公使,公使再来转托我,有一件事要和你商量,就是你的终身大事。”

蒋百里与蒋佐梅合影

蒋百里不是鲁莽的匹夫,但已经爱上佐藤的他希望心仪的女子能嫁给自己。

经过三周的相处,佐藤对这位勇毅果敢的中国军人印象颇深。但她并未想到过两人的进一步发展。一名日本女子远嫁中国,从来就不在她的人生规划内。

不久,她修书一封寄回了日本,请求家中诳报母病,以便她请假归国。很快,那份伪造的电报,使她的回国顺理成章。

佐藤的远走,并没有斩断蒋百里的情丝。他的无数封信化作殷勤的青鸟,飞越沧海,向佐藤送去问候。

这一封封饱含深情的情书,彻底击溃了佐藤的心理壁垒。

可父母却不想女儿远走他乡:“日本不是没有好青年,何必嫁给一个身带暗伤的中国人。”

关山迢遥,爱难安放。佐藤只能用大量的工作来冲淡内心的失落。

哪知这位执拗的中国军人来信更加频繁:“我因你而生,你现在又想置我于死地!我马上到日本,要死就死在你的家里。”

蒋百里痴情至此,佐藤也非常痛苦。百般辗转之下,她将他寄来的信件一一拿给父母看。

长久的沉默后,母亲含泪说道:

“一个人呱呱坠地时,就把一生的命运带来。你救过他一次,便应当再救一次。你若舍弃他嫁别人,你此生必耿耿于怀,这精神的痛苦对你也是不利。”

最终,佐藤屋登答应了蒋百里的求婚,离开日本前,她告诉自己的家人:

“本人现为一中国妇人,因仰慕将军及热爱中国而嫁至蒋氏。”

1914年,一艘来自日本的轮船在天津塘沽口靠岸。在翘首的人群中,蒋百里终于等到了佐藤。

那一年,蒋百里32岁,佐藤屋登24岁,两人在天津德国饭店完婚。

办完婚礼,她回日本探亲时,蒋百里欲花大价钱买一个钻戒送给她,但被她拒绝。

她不是那种贪慕虚荣的女子,只要有他的爱在,便觉富比王侯。

蒋百里全家福

蒋百里酷爱梅花,婚后,蒋百里遂给佐藤冠以己姓,以梅为名。从此,佐藤屋登有了中国名字——蒋佐梅。

后来,他在家乡浙江硖石东山西麓购地数亩,种梅二百株,称为“梅园”,打算将来告老还乡,以梅园为归隐之所。但后来这些梅花皆毁于抗日战争之中。

1927年4月12日,蒋百里的学生唐生智在武汉起兵,东征讨蒋,蒋百里因此受到牵连,被捕入狱,羁押于南京。

当时佐梅在医院养病,得知丈夫在南京被捕,立刻出院回家,带上细软,一面四处奔走求援,一面搜集古今中外名人狱中生活的片段,激励蒋丈夫更好地活下去。

三个月后,南京对蒋百里的态度有所和缓,甚至可以每天有家属探望,她将正在读书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寄宿在学校,带着尚幼的四女和五女将上海的家搬到南京。

蒋佐梅每天都去探监,有了蒋佐梅的陪伴与慰藉,蒋百里的狱中生活不至于太煎熬与苦闷。

他每天打太极拳半小时,陪着两个女儿踢毽子,给女儿讲解古诗词,伏案练字。后来笔墨纵横的《灵飞经》就是在那时练出来的成果。

后来,在各界人士的共同施压下,蒋介石才准许蒋百里出狱。出狱后的蒋百里依旧奔波于国事,尽着一名军人的职责。

1937年,蒋百里发表了名震四方的军事著作《国防论》,扉页题词是:“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蒋百里著作《国防论》

这本军事论著在二战中成为中国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

中日开战后,蒋佐梅面临着在两国之间做出痛苦抉择的难题:

他乡与故国,爱情与亲情,难分伯仲,每一样都是她的幸福所系。

但她最终选择站在了爱情和正义这一边。

身为日本人,蒋佐梅没有替自己的国家开脱:“中日交战,是日本军阀侵略的过错”,为此,她切断了和日本的一切联系,终生再也没有踏上日本的土地。

在战争中,她带着五个子女,追随丈夫辗转南北,支持他的抗日行动。

家中积蓄捐赠一空,她便把金银首饰变卖,换来布料和医用的纱布,日夜赶制军衣及绷带,再托人送往前线,救死扶伤。

1938年9月,蒋百里出任陆军大学校长。此时的陆大,在湖南桃源办学,正拟迁往贵州遵义。

仅仅两个月后,蒋百里因日夜忧劳,突发心脏病,不幸于11 月4 日病逝,年仅57岁。

虽然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一代兵学泰斗,他未战死沙场,但是他身后的荣耀却异乎寻常。几年之后,他更是被国民政府以国哀之礼风光大葬。

这个硬骨头的军人曾放言:“不论打到什么天地,穷尽输光不要紧,千千万万就是不要向日寇妥协,最后胜利定是我们的。你不相信,可以睁眼看着!”

可惜,蒋百里没能亲眼看到他坚信一幕的出现。8年之后,抗战胜利,当他移葬西湖的时候,众人发现蒋百里的尸骨竟然未腐。

竺可桢

好友竺可桢抚棺恸哭: “百里,百里,有所待乎?我今告你,我国战胜矣!”

蒋百里去世后,蒋佐梅生命中的大树也仿佛倒了,悲伤过度的她也几度病倒。

尤其让她难过的是,蒋百里去世时,竟有人诬陷是她毒死了丈夫,只因她是一名日本女子。

当时有人劝她回日本寻求庇护。

但战时的中国,虽然到处炮火纷飞,但那是丈夫生前的家邦,她离开了,将剩下他一个人的孤冢独对满目疮痍的故土。

图为1936年蒋百里(中)、蒋英(右二)、蒋和(站立者)及友人在德国寓所的合影及临行归国前蒋百里同蒋英留影。

最终,蒋佐梅仍选择留在了中国。

大病初愈,她带着五个孩子继续抗战,不仅为抗战积极捐款,而且亲赴前线为中国伤兵提供治疗服务。

蒋和、蒋佐梅、蒋百里、蒋英在柏林动物园

知夫莫若妻,她将丈夫尚未完成的遗志继承了下来,也将他们的孩子们抚养成人。

五个女儿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皆学有所成,成为和她们的父母一样有气节的人。

最为出名的是三女儿蒋英。

蒋英

蒋英是中国最杰出的女声乐教育家和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建国后长年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蒋英的丈夫是我国著名的功勋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正是因为有了钱学森,中国才在1970年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由他负责研究的火箭,使中国成为同苏联、美国一样能把核弹头发射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国家。”

当年,钱学森能得以继续深造航空工程专业,是蒋百里说服了极力反对儿子选择的钱父,才让钱学森的科研梦得以实现。

1955年,当钱学森冲破层层阻挠与蒋英回国参加新祖国建设后,蒋佐梅才终于与女儿女婿团聚。

蒋英、钱学森结婚照

虽然蒋佐梅是日本人,但她却从不教女儿们学日语,平时一家人都用一口地道的北京话沟通交流,而且她一直以中国文化传统教育子女,获得了中国人的普遍尊敬。

1978年,蒋佐梅溘然长逝。

远离故乡,饱经战乱之苦,屡遭失去亲人之痛,以羸弱之躯独自抚养五名孤女。

时代的惊涛骇浪,生命的疾风骤雨,终于在她艰难走完88年的人生旅程后,烟消云散。

她代替他盼到抗战胜利,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其后多年,历经白云苍狗的沧桑变幻。

“阔别”40年后,她终于与蒋百里在天上,重逢。

他踏雪寻梅,她应声而去。

遵照其遗言,她墓碑上篆刻的名字为“蒋佐梅”。

蒋百里夫妇合葬墓

1984年,蒋英将母亲的骨灰护送至杭州,和父亲一起合葬在凤凰山下的南山墓。

墓地对面,是一片樱花树。她眺望千里之遥的故国,也能永枕所爱之人的身畔。

曾经,对她而言,“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如今,百里之内,落梅缤纷,再也没有什么能将他们永远分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是金庸的姑父,一生没有带兵打过仗,却被蒋介石追赠为陆军上将
抗战名将:娶了日本护士,生了五个女儿,全家一起抗日
二战日本女护士嫁到中国,却从不教孩子日语,生个女儿家喻户晓
她是日本女人,却从不教给孩子一句日语,一女儿如今家喻户晓
他摘得了日本天皇的佩剑,女儿比赵雅芝还美,女婿是钱学森
他是抗日英雄,娶日本女子为妻,生下一女孩,成为世界名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