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张先“我年八十卿十八”想到才子纪晓岚

20210608


           


                              朱东辉编

                              图片网络

  俗世常叹:自古红颜多薄命;然而更多:自古才子多风流。

  今不说红颜薄命的凄婉故事,单表风流才子的逸趣往事。

  北宋有个叫张先的词家,与苏东坡友好。张先(990——1078),活了88周岁,在古代,能活到这个岁数,真是好身体啊。他经历过宋代晏殊、欧阳修,及柳永、苏轼时代。其词作早年以小令和晏、欧并称,晚年以慢词为主,甚至与柳永齐名。词风多吟花咏月,抒离情别绪,偏于纤巧冶艳,亦有含蓄隽永之作。比如《一丛花》:“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阳,飞絮蒙蒙受。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阳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还有一首《醉垂鞭》更为婉约、细腻,对教坊春风杨柳的歌妓舞姿描写,极为传神:“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一阙《醉垂鞭》,绝对与大词家柳永的艳词神韵,几可媲美。可见张先之才情与风流。

  而张老最为人们津津乐道,是一桩老夫娶少妻典故。张先年八十高龄还娶了一位十八小妾,可见其爱“色”之心,也说明他心态好,身体棒,难怪能活到八十八!

  张先晚年曾在吴兴、杭州一带生活,在苏杭与豪放派词家苏轼有些接触,平素一定多有词赋切磋。在中国古代文人骚客之间,都说清朝才子袁牧集风流、潇洒、才情、浪漫于一身,因此说袁大师的作为当与婉约词人张先大师当有一比。

 那天,苏轼听说,老先生张先新婚娶娇美娘。于是乎苏轼与一众朋友前去祝贺,幽默风趣的苏大人,问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

  张先随口念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苏东坡听罢,合掌大笑,随即和其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好一句“十八新娘八十郎”,而妙就妙在“一树梨花压海棠!“

  一众文人哈哈大笑。一段文坛笑话,遂传遍天下。而我则揣测,此小娘子,是否就是《醉垂鞭》词中描写的那位:“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的红颜知己?

  关于苏东坡戏谑张先,不过封建婚姻一夫多妻制的小插曲而已。其实老夫少妻,典故多出,史上多见。早前有孔子老爹也是老夫少妻,居然诞下一千古贤儒孔圣人,近代公车上书的领头人康有为,老来也被弟子们帮衬着娶了一位少妻相伴晚年。

 张先“我年八十卿十八”的自豪,到东坡先生“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取笑,说明古代艺术家情场趣事多多,由此想到才子纪晓岚,这位一边行走南书房编辑《四库全书》鸿儒君子,回到日常生活,便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生动诙谐风流千古的才子。

  







 乾隆朝才子加风流的纪晓岚,亦庄亦谐留名于世。相比纪晓岚的嘻笑嗔骂与插科打诨之才,那张先娶小妾的趣闻,就逊色多了。

 纪晓岚以诗词对联戏谑世间饮食男女,真可谓亘古一绝。

 纪晓岚有一部书《阅微草堂笔记》,有人间趣事也有鬼故事。其中鬼故事《贞烈的轻佻女子》,却是以正笔书写贞女的传说。文曰:

 青县农家少妇,性轻佻,随其夫操作,形影不离。恒相对嬉笑,不避忌人,或夏夜并宿瓜圃中。皆薄其冶荡。然对他人,则面如寒铁。或私挑之,必峻拒,后遇劫盗,身受七刃,犹诟詈,卒不污而死。又皆惊其贞烈。老儒刘君琢曰:“明目张胆所谓质美而未尝学也。惟笃于夫妇,故矢死不二。惟不知礼法,故情欲之感,介于仪容,燕昵之私,开于动静。”辛彤甫先生曰:“程子有言,凡避嫌者,皆中不足。此妇中无他肠,故坦荡泾行不自疑。此其所以能守死也。彼好立崖岸者,吾见之矣。”先姚安公曰:“刘君正论,辛君有激之言也。”后其君夜守豆田,独宿团焦中。忽见妇来,燕婉如平日,曰:“冥官以我贞烈,判来生中乙榜,官县令。我念君,不欲往,乞辞官禄为游魂,长得随君。冥官哀我,许之矣。”夫为感泣,誓不他偶。自是昼隐夜来,几二十载。儿童或亦窥见之。此康熙末年事。姚安公能 举其姓名居址,今忘矣。

 这是一个很凄婉很严肃的夫妇恩爱传奇。活着时,妻子对丈夫忠贞,连死后亦不为官禄所诱,依然与阳间夫君卿卿我我。此类似寓言的故事,中心思想无非则是对世俗在贞女与荡妇选边站的问题。无非表达出,风骚于内而严肃于外的妇人,属闺房恩爱,不能归为淫荡。此故事,是对那些只问风流不问场合正常恩爱也一概归集为荡妇的偏见,一记善意的辨解吧。

 《贞烈的轻佻女子》是纪晓岚正统的书写,而下面纪大才人的几大掌故,一定会跌破我们的三观。

  乾隆二十五年(1760),弘历帝五十大寿。一般来说逢“十”当大庆,对于乾隆帝肱股之臣纪晓岚,哪能缺席?也不敢缺席哈。于是他送了一副寿联给乾隆。联云:“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五十年圣寿,自前以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乾隆登时龙心大悦,传旨纪晓岚领赏。领到赏赐物品之后,同僚及朋友都来祝贺。其中一件绣工精美的箭衣人人称赞好看。纪晓岚来到侍妾郭彩符房中准备休息,突然被亲家王夫人叫住,她也要纪晓岚穿上皇赐箭衣观赏一番。

  王夫人是纪晓岚长子的岳母,对于亲家的要求,纪晓岚自然不好拒绝。待纪晓岚穿上箭衣之后,王夫人啧啧称赞不绝,这一称赞,将个纪晓岚夸得有些飘飘然。一时得意忘形之下,便要赠与王夫人一首诗。王夫人知道纪晓岚的才华,便来了兴趣。而不料这风流才子纪晓岚,忘记对面是女亲家,则张口就吟:”今宵亲母太多情,贪看秀衣绕膝行;看到夜深人静后,……”

  此诗尚未念完,一旁的侍妾郭彩符急了,怕纪大才子一时失口,随口说出有失体面的话,让亲家下不来台,便赶紧拦住。随后,纪晓岚便舌头打了一个滚,用一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给打发了。就这最后一句“平平仄仄”令郭彩符捧腹大笑,笑得王夫人莫名其妙。

 其实郭彩符是想起了纪晓岚之前发生的一件趣事。

 不久前,一位二十五岁新科进士王熙平,纪晓岚称他为学生。王熙平高中进士之后又娶了京城一位侍郎的女儿,可谓双喜临门。大礼之日自然宾客盈门,高朋满座。纪晓岚的礼很特别,与别人贺礼大不相同,只有一副对联。

   对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横批:平上去入。

  众人见这种贺礼奇怪,大家都不懂其中之意,经多番讨论,终究是不得要领。王熙平乃新科进士,自然是满腹经纶。他也早听闻纪晓岚的大名,深知对方才学过人,于是觉得此幅对联定有深意。一时间想不明白,便继续想,大有不弄明白誓不罢休的意思。然而直到入了洞房的时候,依然没能弄明白这副对联是啥意思。纪晓岚送来的这份特殊贺礼,却是把王熙平难住了。而他的新婚妻子好奇之下也跟着一起研究起来,然而依旧是云里雾里,弄不清楚是何意。直到两人洞房之际,新郎才灵机一动明白了其中谐妙之处。一时间,忍不住哈哈大笑。新娘子被王熙平的笑声吓了一跳,接着问他是怎么回事。王熙平问新娘:“纪学士送的贺礼是什么?”新娘回答说是一副对韵。王熙平摇了摇头对新娘说:“要连同横批一起念,你就明白是什么了。平,上去入。平平仄仄平平仄……”

 没等王熙平读完,新娘子便明白了过来,一下子羞红了脸,笑骂道,你这老师真是老不正经。

  后来新娘子到纪府拜访,跟纪晓岚侍妾郭彩符如此一番耳语,弄得郭彩符掩嘴一笑,红着脸赶紧向新妇人赔罪道歉。 

 纪大才子诙谐才气还有一绝。

  有个叫林凤梧的拜见纪晓岚,纪晓岚问起林取名的来历,没想到林这人不知高低,吹嘘起来:出生时母亲梦见一凤凰栖息在梧桐树上,所以取了这个名。纪晓岚见这人讲假话,鬼点子又来了,故意叹道:“吉兆可谓好,可要是不幸梦见一只鸡盘旋于芭蕉之间,那么足下的名字就不是那么好听了。”“凤”与“梧”连在一起是“凤梧”,倘若是“鸡”与“芭”连在一起,岂是好名?

自然,这“鸡巴”之名,还吹嘘么。

对于太监,纪晓岚更是极尽戏弄之能事。据《清稗类钞·诙谐类》记载,有一次纪晓岚值朝下班,碰到一位太监对他说,恰好有半边联,请他对出来,出句是“榜上三元解会状”。“三元”是乡试头名解元,会试头名会元,殿试头名状元。纪晓岚应声而答:“人间四季夏秋冬。”太监问:“为什么少了一个春?”纪晓岚笑道:“那你得自己问自己了。”原来,他隐去一个“春”字,是说太监已被阉割,不能萌发春情了。

早在纪晓岚初入翰林院,时值严冬腊月。南书房的太监总管不认识,老远看到纪晓岚穿着大棉袄,手里却拿着个大扇子,觉得很可笑。就说,纪晓岚我给你出个对子你对对。于是出上联:

“小翰林,穿冬衣,执夏扇,一本春秋可读否?”一句囊括春夏秋冬四字,意思是讽刺纪晓岚不分四季。

纪晓岚随口而出:“老总管,生南国,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么?”

对于寺庙的僧尼,纪晓岚也有诗作戏谑。有一僧人向他索要对联,他当即为其撰写一副:“日落香残,扫去凡心一点;炉寒火尽,须把意马牢拴。”表面看来,是劝僧人去除俗念,一心向佛,实际上却是对披着袈裟、不求至道的僧人的嘲讽。何故?原来他是在打哑谜,上联谜底是“秃”,下联谜底是“驴”。

有一次,纪晓岚随乾隆登泰山,到了“斗母宫”,遇宫中有一座新修的佛堂,女住持了因师太请他写一副对联,他叠纸大半,提笔就书:“一笔直通;两扇敞开。”对联带有明显的猥亵意味,众女尼一见,大惊失色,这不是对山门的污辱吗?见皆尼面露愠色,群臣却忍俊不禁。哗然间,只见纪大学士将剩下半纸,摊平在写好的两联下各加三字,成为“一笔直通西天路;两扇敞开大千门”。一干众女尼,骤然转愠为喜,莫不钦佩纪学士的高才。

纪大才子最绝的经典掌故,莫过于将书圣王羲之感叹、世事变幻无常而严肃的《兰亭序》,编排出大食人间烟火味的闺帏之妙趣来。

纪晓岚的夫人去世时,乾隆特命侍卫前去致祭,显示特别的恩宠。丧期过后,纪晓岚依礼前往谢恩。乾隆笑着说:“你久负海内文豪之誉,而且伉俪情深,若写悼亡之作,必定多有佳作。”他说:“臣老了,疾病侵寻,文字也颓唐,不能登大雅之堂。但六十年结发,丧妻之痛,又怎能一下子忘记。谨抄袭古人陈言以塞责。”于是朗读《兰亭序》的一段: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乾隆听后,开怀大笑不已。王羲之本来是为人生盛事不常、生死无常而感慨,而他却仅仅将发语词“夫”与“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人”破读作“夫人”,合起来又读作“夫人之相与俯仰”;文中又有“取诸怀抱,晤言一室”、“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 静躁不同”、“ 快然自足”、“修短随化”等语,经他一歪解,倒成了回忆夫妻床笫生活的文字了。

清供笔记多记载风流才子纪晓岚“好滑稽”、“善诙谐”,无论何处,总能给自己找到乐趣,他说这些诙谐对联词语,往往信手拈来,脱口而出。一些玩笑几近乎恶谑,但流露出他的诙谐、幽默、慧黠与真性情,更透露出其学富五车,博学功底。

·北宋著名词人张先

【历史故事】毛丽萍 || 张先与他的一树梨花压海棠

2017-05-24 21:41 来源:三秦书画

三秦书画 微信号:shuhuaqlb

书画家推广宣传 书画交易 美文投稿 广告等请联系:

微信:Qlb671618 QQ:119618139

投稿邮箱:

【 作者简介:紫陌红尘, 原名毛丽萍,甘肃民乐人,中石油企业员工。现在新疆乌鲁木齐居住。自小喜欢阅读,偏爱古典文学。日常喜欢读书,写字,业余写作,喜欢诗歌、散文,主要在网络空间写作,偶尔在传统媒体投稿。部分诗歌散文散见于报刊。爱好山间田园,喜欢静读诗文,喜欢安静恬淡的生活,深信:“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古训】

张先与他的一树梨花压海棠

张先,字子野,宋代词人,宋天圣八年(1030)进士,一生官运亨通,与晏殊,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都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互相唱和,作诗作曲,对宋代词令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张先最有名的是他的'’三影'’诗:

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厌捲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所以,又称'张三影’’

我对张先的喜欢是缘于他的一首慢词,《谢池春慢》:

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绣被掩余寒,画幕明新晓。朱槛连空阔,飞絮无多少。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这首词无论意境,韵律,格调都非同一般,也是张先的代表作之一。此词每句都押一个''肴’’字韵,尤其是男声诵读,非常好听。

张先之所以如此出名,还由于他也是一位老牛吃嫩草的主,比起现代那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耽误女子青春,更是过犹不及。

为此,还留下过一段诗坛佳话。

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当时与张先常有诗词唱和的苏轼随着众多朋友去拜访他,问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张先于是随口作诗一首: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风趣幽默的苏东坡则当即和诗一首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颜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从此'’一树梨花压海棠”,成了'’老牛吃嫩草”的诗性表述,被后世人经常引用。

张先一生官运亨通,晚年悠游乡间,诗词曲赋,泛舟乡野,好不潇洒,卒年八十九岁,葬于多宝寺右边。

张先八十六岁所做的《木兰花》词,也曾传诵一时。

木兰花 〔宋〕 张先

龙头蚱矇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夜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张先这首八十六岁所做的《木兰花》非常刚健有力,一点都看不出是八十多岁的老头所作,没有一点衰败颓废的味道,如此强健的生命力,难怪他能有如此之高寿,敢娶十八岁之黄花。

版权说明:书画文章源自于签约书画家、作家,部分图文源于网络,网络无从查找作者的,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删除或公示。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朱雀大街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生活区启德书院

邮编:710061 乔 乔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信口雌黄--纪晓岚
他是清朝大才子,自诩没有对不出来的对联,却被一青楼女子给难倒
纪晓岚对对联
纪晓岚对联精选
北京名人故居之宣武纪晓岚故居:为啥按奇门遁甲布局修建?
纪晓岚 人才也 有兴趣的 赞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