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凌宗伟:教育在于帮助孩子梦想成真

  在《收获幸福的教育》里,作者反复重申了开明学校坚决抵制“高额赌注般”的考试制度,反对标准化、反对课程的狭窄化。致力于营建一所生活化的学校,以使他们提供的教育可以真正的为他们的学生延续一生。因此,在这所学校的教学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乐于原创、热爱学习的精神。

  

  表面上看来,我们的教育是因为“高额赌注般”的考试制度,标准化的考试与学校验收与评比导致了学校课程的狭窄化。其实,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我们忽视了教育在于关注每一个人的需要,为人的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奠基的价值取向,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与GDP的思维方式驱使我们“不得不在聪明的精神病人和听话的笨蛋之间做选择”(正文P2)。

  这种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现如今几乎充斥于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尽管我们当中许多人在现行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下,往往总显得奈何甚至怨声载道,然而我们却很少去思考我们能够做什么。开明学校用他们四十多年的努力告诉我们,在现行的教育大格局中,作为学校和教师我们还是要多想一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可以做到什么程度。至少在我们的内心应当用我们作为教育者的 良知去思考,在当下我们对学校、对孩子来说,还应该有哪些可能。因为我们已经选择了这个职业,这就是我们的命,逃无可逃的,既然逃无可逃了,为什么我们不可以选择我们可以选择的改善呢?

  

  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几近加工制造式的工厂了,其实我们这些人都是推手。我们作为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考出好成绩,上一个名牌大学以光宗耀祖,我们作为一个教师,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规训学生苦读,我们作为学校管理人员,更是以考试成绩的高低评定教师的业绩,甚至有意无意地用学校的升学率作为办学成绩来炫耀,同时以此为升迁增加筹码。至于官员,那就更不用说了。当然,从现实社会的处境来说,我们这些家长、教师、学校管理者的作为似乎无可厚非,亦或也是人之常情。但从教育的本真来看,我们的作为又是背道而驰的。

  开明学校,“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学校从来是学生自定学习进度,没有打分评级制度,通过实践性的课程进行学习。不以平均分数或修学科目的学分为路障,来阻挡一个完整儿童的教育道路。每一个学生在教员中都有一个辅导员,另有一套个人学习计划来明确学生在社会交往、个人素养和智能学识三方面的任务”(P4)。也许我们会说,开明学校所做的,在美国也属于另类的,在我们这里行得通吗?“人生识字读书死”,还是省省吧,少读一点,也许耳根会清静许多,再说教情也不同。是的,教情是不同,但他们追求的至少没有错吧:“专注于全人教育,在许多情况下,帮助孩子将梦想变成现实”(P5)。我们不是上上下下都在做中国梦吗?如果有梦,这梦不就在我们的孩子身上吗?如果你我的孩子除了应付考试,其他都不行的话,这梦会往哪里走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布局小学到大学19年综合收益最大
新课改:来自教师的评价
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英国2020年的教育愿景摘要(二)
解析:伊顿公学课程设置的发展历程
自学考试制度与中职教育相衔接的若干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