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长不信任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家长们对学校、对老师的不信任,也会令老师在教学工作中畏手畏脚,甚至产生一些不良后果。

女儿幼儿园最近接连发生了两宗幼儿伤害事件:先是有个小女孩在园内户外活动时,自己不小心摔倒了(园方和老师的说法), 结果造成下嘴唇破了一个小口,还流血了;接着,第二天放学,女儿在回家的路上告诉我,“今天班上的×××在洗手间门口摔了一跤,头上起了一个包。”

万幸的是,都是些小的磕磕碰碰,两个小朋友都没大碍。尽管如此,女儿幼儿园所在班级的家长群那两天还是炸开了锅,不少家长在群里说,准备向幼儿园园长建议,在教室里也加装网络监控,以便家长们可以通过网络视频,随时查看孩子在园里的一举一动。据说类似的“透明幼儿园”的做法,在深圳一些“上了点档次”的幼儿园里非常普遍。

首先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如果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受了伤,无论是小朋友自己弄伤的,还是由于其他原因受伤的,幼儿园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就是因为在幼儿园阶段的小朋友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而且,作为一个父亲,我非常理解家长们的苦心,尤其是在现在这个独生子女成为家庭主流标配的年代,哪怕是小孩子受到一丁点儿的伤害,那也绝对是“伤在小朋友身上,痛在父母心里”。

但是,在幼儿园教室里加装监控摄像,随时随地进行“网上直播”,对于这样的建议,我个人还是持保留意见。这不是因为我比较冷血,对孩子漠不关心,而是因为我担心家长们对孩子在幼儿园行为的过分关注,会给幼儿园老师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社会和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这个大舞台上的表演者,都渴望自己能够在众多的观众(即参与互动的他人)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也称“面子”)。在“网络直播”的场景下,为了在家长心中建立起这种“面子”,估计幼儿园的老师们在上课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掩盖或部分地掩盖与她们自己理想的形象不一致的活动、事实和动机”,以便集中展示个人的理想化形象。这样一来,正常的教学活动就会被干扰,并多多少少掺杂一些表演的成分。

更重要的是,家长们对学校、对老师的不信任,也会令老师在教学工作中畏手畏脚,甚至产生一些不良后果。据罗湖法院法官郑有培进行的一项“关于校园伤害赔偿案的调查研究”透露,出于对巨额赔偿的畏惧,为避免发生校园侵权,目前深圳有不少中小学因噎废食,采取了一些消极预防手段:将体育课变成看电视体育比赛课,尽可能减少学生的体育活动,降低体育课的训练难度,稍有难度或隐患的项目一律不上,比如,取消诸如篮球、足球等对抗性较强的比赛;课间不让学生到操场或走廊玩和跑,要求学生除了上厕所就是乖乖坐在教室里……如果真的走到这一步,实际上说明现代学校的教育功能已经被完全扭曲。将小朋友“圈养”起来教育,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只做“乖乖孩”,完全扼杀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难道不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怕儿子再受伤害,我自己办了一个幼儿园
【来稿选粹】庞宇真|淬火一日
退休后你去带孙,你能带好吗?
记录平凡中的感动——写给幼儿园老师
优秀幼儿园小班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_家长会发言稿
有一种离别,叫送孩子上幼儿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