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舌尖上的伊犁

1、手工冰激淋——印在心上的伊犁味道。


    炎热的夏天,伊犁的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到冰激淋摊,不是内陆那种机器制造出来的甜腻冷饮,而是乌孜别克族或者维吾尔族纯手工自制的冰淇淋,口感清爽,回味也更加悠长,绝不会让你的舌头发腻。它很质朴,简单的牛奶、鸡蛋、刨冰碴,在古老的纯铜制桶中旋转、吹风,凝结,咬一口,夏天便远去,时光静止在明亮的高脚杯中,风从热烈的红遮阳布穿过,远远送来小贩断续慵懒的吆喝,这是从童年就熟悉就浸润其中的慢时光,是印在我心上的伊犁味道。

    乌孜别克族的冰激凌,又叫‘玛拉俊’,和维吾尔族冰淇凌口感不同,后者是甜美的少女,前者却含蓄耐品。有时我会叫一杯玛拉俊,或者加杯手工酸奶,或者刨冰,玩着手机,在伊犁某个幽暗的角落里慢慢消磨时光,有时则开心坐在喧闹的街头或者巴扎,吃着维吾尔冰激凌,看人来人往。

           一定要手工做的,机器做的没那个味道

2、小城巴扎——最温暖的所在

    在伊犁大大小小的巴扎(意思是集市),我的内心永远温暖自在。我喜欢巴扎真实流淌的生活气息,我喜欢那些明媚快乐的笑容,真正的新疆味道只有在尘土飞扬的小城巴扎才可以领略,呈现一种简单生存状态,只有吃喝和无处不在的欢乐,生活难道不应该是这样的吗?
    在这儿,只要你付出笑容,必定收获笑容。一路我在微笑,也收获无数笑容,有的开朗,有的搞怪,有的生硬,有的腼腆,笑容是不同民族间最好的通行证。我想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用什么眼光看它,它就会还给你什么样的世界。我喜欢简单,所以我的世界简单,我眼中的巴扎充满欢乐。
         像早市、夜市、菜市场、各种巴扎这些地方,虽然杂乱无序,但它们承载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反映着一个地方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和风土人情。

3、烤包子——圆滚滚的幸福

    曾经的烤包子,5角一个,我习惯从父母那里索要一或者二元,站在馕炕边解决我肚子里的馋虫,一口气吃上几个,把肚子变得圆滚滚的,这是很多年前的幸福时光。
现在的烤包子价格随物价飞窜,1元、1元5、2元,但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前年父母回疆小住,我最幸福的就是牵着他们的手去包子铺,在这些熟悉的食物和味道里,过去的时光突然回来。
      包子馅用羊肉丁、羊尾巴油丁、洋葱、孜然粉、精盐和胡椒粉等原料,加入少量水,拌匀而成。
包子皮用死面擀薄,四边折合成方形。新疆的烤包子是扁的,和内陆的包子长相不一样。把包好的生包子贴在馕坑里,十几分钟即可烤熟

4、丸子汤——最美的诱惑在路上

    在伊犁驰遐户外(原名在路上户外),成员都是很要好的兄弟姐妹,大家常在一起腐败会餐,如果说漠寒是这支户外组织的灵魂,燕子姐则是吸引我们围着转的太阳。
每次在山野相逢,我便会像一只快乐的飞鸟,扑向燕子姐,还有她的丸子汤。
丸子汤是很有特色的新疆美食,燕子姐的丸子汤是伊犁户外的一绝,让不少饕餮之徒津津乐道。
    行走的路上,到处有美丽的风景,我喜欢随心随意的行走,走走,看看,吃吃,用眼睛和舌尖享受在每一个路上。

      新疆丸子汤看似简单,但汤相当讲究。“要把牛肉的牛骨头一起熬制很久才能出来如此美味的高汤。 丸子汤一上来,先喝一口汤,让整个身体都热火起来,口口都透着鲜啊;做丸子也得是绝活,用新鲜牛肉入料,外脆里嫩的,口口都透着香啊,吃下去真是回味悠长”
          在伊犁,一般要用油塔子来配丸子汤。
油塔子, 顾形状似塔,色白油亮,面薄似纸,层次很多,油多而不腻,香软而不沾,是维吾尔族、回族待客的一种主食,亦深受其他各族人民喜爱。还有石榴汁。

5、树上干杏——挂满金果的杏园

    树上干杏,我们称为吊死干,有个说法,不知道吊死干,就不算真正的伊犁人,它是伊犁最独特的物产之一,生长分布在阿力麻里古城(61团)一带。
我童年的旧居附近便是大片的吊死干杏园,此杏鲜果比较小,金色圆润,在6、7月成熟,鲜食味道亦极美,甜而不腻,小时候我经常坐在树边的屋顶,边摘边吃,一次就是几十颗,毫无腻的感觉。
去年7月,我特意带着来伊犁旅游的内陆网友游览收获时节的杏园。

6、手抓羊肉——有朋自远方来

    伊犁是哈萨克自治州,有朋自远方来,最高礼节是哈萨克的手抓羊肉,伊力特、马奶子、格瓦斯、野酸梅汁也是少不了的。
       来伊犁,独特的马奶子是一定要尝一下的。由伊犁草原上的马奶发酵而成,无比清凉,很消暑,但要豪饮,才能感受到那酣畅淋漓直透心底的清凉。

7、面肺子和米肠子

    这是新疆最草根的小吃了,用羊的下水做的,在街头小饭馆和夜市小摊上都能吃到,也只有在小摊上吃才有味道。过于讲究食物美观、卫生的童鞋还是只看看就好了,真正的吃货是不讲究这些的,他们只要舌尖上的味道。我吃的最多还是上大学时候,穷学生常和室友去路边摊,几元钱就能享受,面肺软嫩,肠子糯鲜,百吃不厌。
做法:面肺子——将羊肺子和羊大肠洗净。将和好的面用水洗出面筋,呈糊状加油和盐,灌入面肺内,然后扎紧气管,放入水中煮两小时左右即成。米肠子——用切碎的羊肝、羊心、羊肠油、加胡椒粉、孜然粉、精盐拌入大米,用水煮,待半小时,在肠中扎眼使之漏气煮一小时即熟。

8、羊肉串——花色天影里,烤肉到天明

    从4月的杏花开始,野杏花、野苹果花、天山红花、各种草原鲜花、薰衣草花、油菜花。。。。一个接一个的来了,窝了一冬天的驴子们闻花而动,奔赴一场接一场的鲜花盛宴,每次花前烤肉豪饮卡瓦斯,是不可少的一个节目。
我在吐尔根的微醺里,曾经很煞风景的把陈与义那句“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篡改了。

9、羊头肉、羊蹄——“狰狞”的美味

    新疆羊头肉是一种不加任何调料的白煮羊头肉,肉质细嫩,容易消化,营养也丰富,是冬季防寒温补的美味之一。
    在牧区长大的我对它们有着独特的温情记忆。每次宰羊后,父母都会把羊肉和羊蹄留下,用专门的喷火器烧净毛,用锋利的小 dao反复刮掉残毛,再用水清洗,然后炖一锅香喷喷的羊头、羊蹄,肉质极美,哪怕不加任何调料,只是清水炖,我记得羊头的面颊肉尤其好吃,滑滑嫩嫩的,但我小,直接抱着骨头啃很吃力,父亲就用小 dao一条条分解下来,放在我面前碗中,慈爱的看着我吃下去。在哈萨克的习俗里,羊头面颊肉应该由最受尊敬的长者吃,但我家是汉族,不讲究这些,兄弟姐妹中我排行最小,最受优待,面颊肉就由我独享,成了我的专利。

10、奶疙瘩——童年的珍宝,恒久的喜欢

    瘦马说到奶疙瘩,我想有必要隆重专门介绍下这个从小吃到大的零食,简直就是我的一个小伙伴。
    前面说过我是牧区长大的,老妈经常自己晒制奶疙瘩,方法很简单,把牛、羊奶发酵,倒入锅里熬,再装入布袋吊起来,将水分滤干后,用手团捏成圆圆一块,放到蓖子上晾晒干就成了。每次还没晒彻底,外面放着的奶疙瘩就会失踪好多,不用追查,被我吃了。。。。晒好后,可以储存很久,有的放久硬的咬不开,就砸成小块,含在嘴里,美妙的味道可以持续的更长更久
    许多小时候的美味,长大后就不大欣赏了,但奶疙瘩是个例外,前不久我去婆家玩,婆婆拿出一个布袋子,那里面是她自己做的奶疙瘩,得意的说这次做的可好吃了,然后我们一老一少对坐着欢天喜地的吃起来了。足以说明:奶疙瘩的魅力太大了,简直老少、男女通吃。

    不过内陆人可能很难适应奶疙瘩的酸。有次我特地去牧区弄了上好的奶疙瘩款待内陆朋友,带着一种把自己最好的珍宝与好友分享的心情,结果对方却被酸得呲牙咧嘴一脸嫌弃,面对被扔弃的小伙伴,我郁闷的差点愤而绝交了。反之,也有的朋友很欣赏奶疙瘩,我会兴高采烈,引为知己,大送特送也毫不心疼。

11、熏马肉、马肠子——最伊犁的味道

    伊犁全称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哈萨克美食熏马肉、马肠子是我眼中最伊犁的味道。
今年去内陆陪父母过年,出发前照例问想要带什么,老爸、老妈毫不犹豫——“熏马肉、马肠子!”,找朋友精心订做了,然后打飞的带过去了,加上馕、亲戚自家种的核桃等等,足足20多公斤,把我累得够呛,飞机托运时都超重了,但没关系,父母喜欢,围坐在一大堆圆滚滚的马肠子边,他们满脸沉浸和喜悦,因为这是伊犁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虽然伊犁只是他们的第二故乡,却在内心早已成唯一的家乡。
    元宵节那天,全家人在帝都过了一个新疆味道的正月十五——熏马肠凉盘,热腾腾的马肉纳仁,配着汤圆。


摘抄自8264论坛
原文地址:http://bbs.8264.com/thread-2064744-1-1.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疆38种经典特色小吃
在乌鲁木齐,吃一次就沦为脑残粉的这50样东西后,人生才算完整!
原汁原味的新疆伊宁巴扎生活【2】
新疆伊犁巴扎上的羊杂汤十元一碗 #羊肉汤 #羊杂汤 #新疆美食
乌鲁木的街头美食究竟有哪些?这些不错的经典美食老店不容错过!
来新疆必吃的50种美食,你pick哪一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