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位大喊着叫总理让路的救援士兵:服役满30年,今47岁将面临退休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里氏8.0级特大地震。

一时间地动山裂,房屋塌陷,一栋栋建筑在顷刻间轰然倒塌,灰飞烟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定格在了这个瞬间,永远地消逝了。截止到2008年9月25日,这次牵动人心的天灾一共夺去了69227人的生命,374643人受伤,受灾总人数高达4625.6万人。

这场灾难成为了每个中国人记忆中永远的伤疤,即便天灾人祸终会过去,但这些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绝望的呐喊和永恒的伤痛。

灾情发生后,中央立刻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以赴抢救伤员,尽最大力量保证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在第一时间调集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抗震救灾,提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

中国人民解放军及武警五队先后派出十多万人奔赴灾区,各省、市组织派出的救援团和成千上万的救灾志愿者都先后赶往抗震第一线。无数救灾物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

天灾无情人有情,在这片土地最困难的时候,国家和人民团结一心,中国人展现了无所畏惧的战斗力与团结一致的凝聚力,谱写了无数感人肺腑的救灾生死故事。

地震发生的当天,总理也刻不容缓地赶到了灾区,在第一线指挥抗灾工作。与此同时,一位参与救援工作的士兵,在救援工作时却“胆敢”冲着总理大喊让路,成为了大家口中的“最牛士兵”,他就是王肃满。

王肃满

【刻不容缓的生死时刻】

1991年,17岁的王肃满入伍。从炊事班掌勺开始干起的他,做事投入认真,勤勤恳恳,不久之后便因为突出的工作表现被派到长春士官学校学习火炮军械保障维修。他本就怀揣着与钢炮为伍的梦想,这下终于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王肃满本身学历不高,初入伍又只是炊事班出身,一开始学习起来略感吃力,但他坚信勤能补拙。为了赶上学习进度,王肃满总在训练完后又自己加班加点地练习。

他勤学好问,善于不断思考与总结经验,很快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坦克修理技师。30年的军旅生涯,王肃满一直以超高的标准要求着自己,他被战友们称为“铁甲神医”。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5月13日凌晨,王肃满作为班长,带领着他的战友们第一时间赶往了救灾最前线参与救援工作。

地震后的惨状让每个士兵的心都揪紧了,即便出发前已经做了无数次心理建设,但真正抵达灾区,目睹了曾经繁华的城市顷刻间化为一片废墟时,大家还是破防了。

一个个曾经温馨快乐的家,书声琅琅的学校,人声鼎沸的街道,而此时此刻,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满目苍夷,断壁残垣。王肃满心如刀割,只想尽快挽救每一个可能被埋没在废墟中的生命,他坚信废墟下还存在着生的希望。

王肃满负责搜救的区域是北川县,他和士兵们一寸一寸地寻找着废墟下的求救声,生怕遗漏掉任何一个可能活着的人。在搜寻到农贸市场的入口附近时,他隐约听到了什么微弱的声音。王肃满立刻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拼尽全部的注意力搜寻着声音的来源。

很快,在农贸市场一个小巷子里的一片狼藉之下,他找到了这个声音的来源。

巷子两边的房子都已经倒塌,支撑上层建筑的钢筋和水泥板杂乱无章地压了下来,而下层更是已经向地底塌陷。一个小女孩的声音从这片废墟下方传来,但因为被乱七八糟的瓦砾遮挡,他们只能听到微弱的呻吟声,看不清深处的情况。

因为这片废墟瓦砾的数量巨大,无法判断下方等待救援的人员数量,所以不能使用挖掘机,以免废墟整个塌陷,从而造成严重的二次伤害。战士们只能用双手和小铲子小心地刨挖,一点点往外铲出沙土。

当王肃满和战友们合力搬开几块水泥板后,一个扎着蝴蝶结的小脑袋露了出来。这个年仅3岁的小女孩睁着水灵灵的大眼睛,虽然充满了恐慌,但并没有哭喊。

“你叫什么名字呀?”王肃满看到小女孩后感到十分揪心,为了让她保持清醒,开始尝试与她进行交流。

“宋馨懿。”小女孩虚弱而颤抖的声音从石缝中传了出来。

“你的身边还有谁?”王肃满当然希望救出的生命越多越好,开始向小女孩进一步询问情况。

“还有爸爸和妈妈。”小姑娘带着细细的哭腔,用微弱稚嫩的声音回答。

王肃满虽然没有听到其他的呼救声,但当小女孩说自己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时,他立刻加快了清除瓦砾的速度,争分夺秒的想要挖出更多可能被困住的人。

搬开更多的瓦砾之后,他们发现在小女孩的身后果然还有一男一女两个人,但所有人都被眼前的一幕深深的震撼了:

一个年轻的女子双膝跪地,一手护在孩子的身上,一手搭在一个年轻男子的肩上,而这个男子也用同样的姿势,一手护着孩子,一手搭在女子身上。他们两人面对面,身体微微躬起,死死地撑住背后的混泥土碎块,为孩子撑起了这一片小小的安全空间。

宋馨懿的父母早已没有了呼吸。

地震发生时,宋馨懿的父母正在送她去幼儿园的路上。一切发生的太过突然,轰然倒塌的墙壁瞬间便将一家三口埋在了废墟中。

父母立刻不约而同又本能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搭起了一座拱桥,撑住了砸落的墙壁,将年幼的孩子紧紧护在身下,竭力为女儿创造存活的机会。他们宛若两座雕像,为小女孩搭建起了一座最坚固的保护伞。

看到这幅定格的生命之画,所有人都被直击心灵的深处,无数钢铁战士潸然泪下。“这对父母太伟大了,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辜负他们!”大家噙着泪水,继续马不停蹄地清除着瓦砾,想要尽快救出小女孩。

救援过程中经历了数次余震,因为环境太过复杂,虽然很焦急,但他们不得不小心谨慎的一点点进行着救援工作。

在这期间,坚强的小宋馨懿几乎不哭不闹,安静地配合着搜救工作。为了防止她陷入昏迷,大家轮流和她说话保持清醒,所有人都殷切地期盼着这场生命的接力能尽快顺利完成。

5月14日上午9点,持续了一天一夜的救援工作终于顺利达成,被掩埋了整整43个小时的宋馨懿顺利获救。这个年仅3岁的小女孩奄奄一息,一条右腿由于被压太久,已经严重坏疽,急需立刻送医救治。

王肃满心急如焚,挖出小宋馨懿后立刻抬起担架,跟战友一起朝着医疗点狂奔了起来。

10时45分,担架来到了三道拐,而前方道路被密密麻麻的人群堵住了,为了确保尽快把小女孩送医,王肃满心乱如麻,脑子里只有“救人”两个字。他一边飞奔,一边大声地冲着人群大喊“前面的人!让开!让开!”

听到呼声后,前方的人群立刻让出了一条生命通道,一位老人也迅速退让到路边,以便他们顺利通过。

而当时的王肃满不知道的是,这群人中的这位老人,就是前来考察救灾的总理。王肃满抬着担架从让开的总理身边飞奔而过的一幕,恰好被人群中的记者拍了下来。也正是因为这一幕,让这个“胆敢”让总理让路的士兵成为了火遍全国的“最牛士兵”。

【从未停止的脚步】

事后,当有人问起总理对当时事件的看法时,总理对王肃满的表现大加赞扬,他认为王肃满的所作所为就是百姓心中最可亲可敬的战士形象,是当之无愧的“最牛士兵”。

而王肃满,虽然救下了小宋馨懿的生命,但因为没能成功保住她的右腿,一直感到深深的愧疚。他始终认为,如果自己再早一点发现她,或者能早一点救出她,也许小女孩就可以拥有健全的双腿,还能自由自在地奔跑。

好在,宋馨懿是个非常坚强的孩子。她的事件被报道后,许多的人和医疗机构都为她送去了各种各样的救助,装上假肢后的她也顺利而乐观地成长着。王肃满看到这个成功救下的孩子能够健康地生活,也终于感到了一丝安慰。

而当他知道当时让路的人群中就站着总理时,他憨憨地一笑“总理是人民的总理,他不是给我让路,他是给生命让路。”

2008年抗震救灾回来后,这个“最牛士兵”的光环并没有让王肃满觉得自己有任何的与众不同。他继续把精力投入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中,保持着谦逊与勤恳,钻研着火炮修理技术。

几年后,随着新型主战坦克技术的出现,王肃满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他想要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于是提出重返军校学习最新的技术。即便已经四十岁,王肃满依旧是一个求知若渴的学生,在军校里总是最积极提问的那一个。他始终对自己保持着最高标准的严格要求,常常挑灯夜战,不断钻研着新装备的每一个部件,拆了卸卸了拆,反复琢磨。

有人劝他,都已经是这么老的兵了,不用跟年轻小兵一样拼命,也到了安稳过日子的时候了。王肃满却坚持与时俱进:“作为一个火炮修理师,如果不掌握最新的装备性能和维修技术,是会在战场上付出血的代价的!”

为了尽快掌握新技术,王肃满常常加班加点的学习,拼命背诵各种组织部件的结构和按钮位置等等。尽管已是不惑之年,但他的学习能力似乎丝毫没有退步,很快就将所有的新技术烂熟于心。

正是这种勤奋学习的精神,王肃满很快成为了新装备维修的“技术大拿”,被技术部的战友们亲切的称为“兵王”。

2013年,王肃满随部队参加实战化训练。尽管他为了确保新装备的性能,每天都提前起床“巡逻诊断”,但还是遇到了难以解决的技术高山。不服输的王肃满的钻研精神又一次爆发了出来,非要把新装备研究个明白不可。

接下来的日子,他通读了几大本厚厚的教材,无论吃饭走路训练的时候,他的头脑都没停止过运转,几乎没日没夜的琢磨、画图、算参数。

他一边计算和思考,一边写下了将近30万字的研究笔记。终于,王肃满成功地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实践理论,成功攻破了技术难题,成为了此项技术的领军人物。

王肃满入伍多年,参加过许多次军区的比赛并拔得头筹。在一次团里组织的坦克射击比武中,一辆正要上场的坦克突然发生故障,正准备上场参赛的车长一筹莫展,急的团团转。

王肃满一马当先钻入炮塔,一顿熟练如行云流水般的技术操作,短短三分钟就将坦克修复如初。

而这辆被王肃满修复好的坦克在比赛过程中发挥超常,命中率十分优异,几乎百发百中。一位观摩了比赛的首长目睹了全过程,毫不吝啬自己的钦佩与赞美,对王肃满更加器重了。而他也因此在团里新得了“坦克之王”“炮王”的称号。

此类事件还有许多。在一次陆空联合实兵对抗演习中,部队的新式坦克第一次进驻高原,机器也出现了不适应。

一辆坦克的炮弹突然卡壳了,无法发射或退弹,一时间进退两难。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情况,任何一个轻微的震动都有可能导致炸弹在膛管内爆炸,导致车毁人亡。

王肃满见状没有过多的犹豫,很快主动上前,请缨执行机械的保障维修任务。他让所有人员退到安全区外,以免任何突发情况引发误伤,然后便独自钻进了坦克舱。

强烈的信念和使命感让他没有时间迟疑和恐惧“尽快修理好炮管,没有退路!”是他此刻唯一的念头。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王肃满精神高度集中,专业而谨慎的进行着作业。不知不觉中已经汗流浃背,身上的军装也浸湿了。终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独自奋战,王肃满成功取出了炮弹,排除了故障,避免了一次严重的伤亡隐患。

钻出坦克舱的王肃满听到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放松下来的他此时才发现,由于精神和肌肉长时间高度紧张,全身的力气都已经耗尽了。但此时的大汗淋漓与精疲力尽却让他感觉无比的满足,因为他知道修好了装备就是保护了生命。

多年来,王肃满先后成功修复了各种出故障的火炮五千余个,并且带领着自己的连队火炮修理革新小组成功研发了各种维修器材。有效的提升了保障能力,缩短了维修时间。其中某项发明还获得了集团军科技大练兵一等奖。

近些年,学有所成的王肃满回到部队成为了一名教员。在自己提升精进的同时,王肃满还悉心培养团队的修理骨干。他一共培养出近百位优秀骨干,他所带的班级也被集团军评为了“训练示范班”。王肃满可谓是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了。

【老兵的今天】

王肃满对自己的超高严格要求,不仅仅体现在学习和专业技术上,还贯彻到了他的日常训练和生活中。在2020年初的一次全团组织的体能考核中,王肃满因为年纪大、身材胖,竟然“挂了科”。

尽管王肃满保持着多年一贯的标准:按时出操,按时训练,按时劳动。但人到中年,不知不觉的发福成为了他的体能“短板”,为了不给连队考核拖后腿,王肃满决定将减肥列入自己的目标。

他开始减少日常的饮食摄入,并增加了每天的运动量。常常在战友们收操冲向食堂后,咬牙忍受着饥肠辘辘,继续在操场上锻炼。每天熄灯之前,他也会去操场上继续加练。看着这位“兵王”这么拼命,有人劝他歇一歇,但他摇了摇头,依然坚持了下去。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王肃满在坚持3个月后成功减掉了15斤。减重成功后,他主动申请要在团里组织的7天200公里徒步拉练中打头阵,走在全队最前列。他拍拍自己的胸膛说“我现在可瓷实的很,还等着给走不动的人扛枪呢。”

当年他在地震中救下的小女孩宋馨懿也健康的长大了,王肃满每次出差到成都都会竭尽所能的给她带去各种帮助,也一直保持着为小馨懿写日记的习惯。

尽管无法为她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但王肃满认为,精神上的引领也是一种力量,这么多年他持续不间断的给小女孩送去鼓励和温暖,早已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女儿”。

2020年夏天,王肃满再次前往成都看望宋馨懿,这次,他带上自己的儿子亲笔为宋馨懿写的一幅书法作品“天再高又如何,踮起脚尖更接近阳光”。他还带上了精心栽种的一盆小馨懿最喜欢的“红掌”,希望小女孩能像花一样茁壮成长。

宋馨懿为敬爱的王肃满叔叔弹奏了自己最喜欢的一首钢琴曲“南海小哨兵”,她认为这首乐曲中的每一个音符中都饱含着解放军叔叔的深情,都蕴藏着叔叔们带给她的温暖与希望。

小馨懿说:她向往着像大海一样宽广的胸襟,这样就可以冲破黑暗,像王肃满叔叔一样拥有积极向上的光辉人生。

对于王肃满来说,这个小女孩早已深深融入了自己的生活,十年的守护细水长流,绵绵不绝。临别时,宋馨懿拿出自己珍藏的画册送给了王肃满。恋恋不舍的离别之际,王肃满与宋馨懿约定,等她顺利考上高中,就带她到部队里去看坦克。

2021年夏天,网络上有人采访王肃满,问到“在如此盛夏的环境,即使什么都不做,也已经热的满头大汗,难以忍受,而王班长入伍这么多年,是否早已习惯了各种严寒酷暑的工作环境?”

王肃满笑笑回答说“夏天的环境下,正常的户外温度在三十六七度左右,而真正在坦克里的温度却高达五十一二度。所以即使是最炎热的夏天,我也早已习以为常了。”听到这番话,对他充满崇敬的网友们纷纷评论到“这就是我们最骄傲的兵王!”

而面对这些对他赞誉不断的网友,王肃满则谦虚的表示“千万不要给我这么高的赞美,我只是一个达成任务标准的普通老兵而已。”

如今2021年,47岁的王肃满也即将面临退休。这位深爱着自己职业的老兵一直保持着他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尽管纵有万般不舍,也终有告别的一天。

虽然他只是千千万万个军人中最普通又不普通的那一个,但“位卑未敢忘忧国”,他深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正是心怀着这种居安思危的责任感,王肃满始终在自己的位置上勤奋的耕耘着。

【结语】

这一年,距离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了13年。人们始终深深记得这场刻骨铭心的灾难,也不曾忘怀那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

每一个曾奋勇拼搏在一线的救援人员都是真正的英雄:他们不惧艰险,与死神赛跑;他们平凡,却乐于奉献;他们挽救了无数曾徘徊于生死一线的生命,也让所有人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国家与人民之间团结不惜的力量!

我们载着历史的沉重前行,时间抚慰伤痛,也见证重生。致敬所有的抗震英雄,愿伟大的祖国和每一个普通人,山河无恙,岁月皆安。

参考资料:

“中国最牛士兵”王肃满,by 谭美华,解放军生活,知网

孤儿的生命通道,by 川子,知网

宋馨懿 父母为她搭起“生命围墙”,by 陈涛,知网

王肃满:我用一生守护你,by 军旅人生纪录片,CCTV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汶川大地震时,那位叫总理给他让路的“最牛士兵”,如今怎样了?
他是王肃满,2008年对总理喊让开,被称为最牛士兵,今过得怎样?
世上最震撼人心的30张照片
汶川地震被压47小时,失去右腿的小女孩,如今15年后过得怎样?
罕见的二战老照片:战争太残酷,和平要珍惜
汶川地震中,19岁战士救下12岁女孩,承诺十年后娶她,结局如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