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国玉玺的故事(一):玉文化概述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灿烂的中国文明,发展出了成百上千的特色文化,在这些灿若星辰的文化中,玉文化无疑是其中历史最悠久的,它的成就也远远超过了丝绸文化、茶文化、瓷文化和酒文化,对国人的影响也最深远,同时它也是中国文明有别于世界上其它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七、八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已经将玉石作为工具和装饰品进行开采、加工、佩戴了,部分氏族部落还形成了玉图腾崇拜;商周时期,先人们对玉石的加工雕刻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出现了雕琢精细、纹饰精美的各种生活用玉和装饰用玉;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子百家的崛起和诸侯之间战争的频繁发生,玉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玉石质地的好坏、雕刻的精美与否,也逐步与人的财富多寡、权势高低、地位尊卑联系到了一起;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玉文化更是渗透到了中国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至达官贵人,下到贩夫走卒,都对玉石情有独钟;而今,玉也在国家及平民百姓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沟通内外的桥梁,是收藏家眼中的宠儿,更是不少普通百姓家里的至宝。

为什么玉石能发展成中国的玉文化呢?因为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讲究“天人合一”,中华民族的先民从各种石头中筛选出来的“石之美者”,具有温润莹泽、缜密坚韧的美感和实用功能,象征着“天赐之宝”,人们使用、佩戴玉器能与天地同气。几千年下来,形成了民族爱玉心理。春秋时期,诸子百家更把玉赋予了“德”的内涵,被广泛传播,最终被全社会所接受,成为我国玉器久盛不衰的精神支柱。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包含着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爱国气节;也有着“化干戈为玉帛”的和解友爱风尚;更可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三千年以来,中华民族诞生了无数的宝石、宝玉,目前排前十名的镇国之玉有:渎山大玉海(现藏于北京北海公园)、玉“C”神龙(现藏于内蒙古翁牛特旗博物馆)、神人纹玉琮(现藏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玉神人纹边璋(现藏于三星堆博物馆)、玉跪式人(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玉镂雕活环龙纹挂饰(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皇后之玺(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金缕玉衣(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玉刻诗大盘(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大禹治水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而玉中的王者,非当年秦始皇所刻传国玉玺莫属,它若再次现世,稳排所有镇国之宝的第一名,只是现在它已经不知所踪,不能不说是一件超级大憾事。

本系列将重点讲述围绕着传国玉玺发生的故事,向大家展示几千年的历史风云,本篇就作为一个小序吧,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玩玉不能没文化,为什么和田玉能传承几千年,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已经总结好了!
天工巧琢玉生香
玉的时代变迁
方寸之红,九五至尊,传世佳宝
一把开启千古之谜的钥匙
玉石收藏界的“两大王者”,其他玉都要礼让三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