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战友四十年前将“巨款”塞他枕头下,四十年后他专程寻找老战友

在与赵和平断开联系的第四十多个年头,胡付太早已不是当年的年轻小伙子了,在这几年四处的奔波寻找中,他的两鬓也早已染上了斑白。

但是对于对老战友的寻找,老人却是显得格外的固执,尽管每次都是充满希望的出发,最后却是失望而归,但这位老人也从未放弃过寻找的念头。  

“我就想找到他说声谢谢,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我极大的帮助,这句话埋在我心底有40多年了,我不想在离去的时候留下遗憾”,时年63岁的胡付太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这么说道。

原来这么些年来老人一直有着一件心事,始终觉得放不下,才会一次次的外出寻人,念及以前战友对自己的帮助,坚持要当面表达谢意,了却遗憾。

四十多年前的帮助?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胡付太时隔四十多年也要找到赵和平呢?这是源于赵和平对胡付太一次雪中送炭的恩情,才使得他铭记至今。

在每月工资只有43元的情况下,你愿意去想办法借钱,自己承担债务,不图回报的给一个以后都不一定还会再见到的人吗?相信大多数人可能都是做不到的。

但是胡付太心心念念的好大哥,赵和平就是这样做的。

当记者和胡付太聊起他们以前的事,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一下子就来了兴趣,眼睛里好似有什么在流动,慢慢回忆着当初和赵和平这位大哥在一起的时光,说到动情之处,也是多次哽咽。

谈起赵和平大哥和他的渊源,这就得从1974年开始说起了。

当年的他只有19岁,一个人来到了呼和浩特这个陌生的城市参军,在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训练里认识了赵和平。

“当时我俩一起训练,一起吃饭,跟亲兄弟一样,”胡付太回忆说,赵和平的家人对他也非常好。

当时他们的训练条件特别艰苦,零下几十摄氏度的天气,在雪窝子里经常一趴就是几个小时,等站起来的时候,胸前都结了厚厚的冰。

在新兵训练结束后,两人在机缘巧合下,又一同被分配到了解放军253医院工作,在那里,他们每天协助医生,做着类似护士的工作,在医院的那段时间里,两人形影不离,关系逐渐升温,慢慢的成为了真正交心,无话不谈的亲密战友。

胡付太至今记得,当时他睡在东铺,赵和平睡在西铺,“他家在麻花板住,一到星期天他就带着我回家,给我改善伙食,他父母也对我很好,有啥好吃的也都想着我”。

不止如此,当时由于胡付太家里兄弟姐妹多,家里穷,胡付太连小学三年级都没读完就辍学了,参军入伍后,每次给家里写信,也都是由胡付太口述,赵和平帮忙代写,而这一写,就是3年。

对于胡付太这个好战友,赵和平也是真心把他当作兄弟,在呼和浩特的那段日子里,因为赵和平一家对胡付太的诸多关照,让胡付太在身处千里之外的异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时间一晃,到了1977年,胡付太的兵役服役期满了,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他选择了复员,虽然当时赵和平和他的家人都不想他离开,希望他能在留在呼和浩特工作,但是因为家人都在老家,思索再三,胡付太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回到了老家邯郸。

虽然胡付太一直都很努力想改变家里贫困的现状,但是发展的道路却并没有那么的平坦,他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

“当时我承包了13亩地,一家人养家糊口都成问题,结婚时只有两床被子,”胡付太回忆道。

在胡付太回邯郸的一年后,赵和平的兵役期也满了,复员后他找了一份在建材公司上班的工作。

在1980年左右,因工作方面的原因,赵和平借着和同事一起出差的机会,顺道去了河北邯郸看望胡付太。

那时的赵和平看到胡付太家境困难,生活窘迫的样子,实在于心不忍,便提议胡付太和他一起回到呼和浩特寻找工作, 可对于还处在新婚期的胡付太来说,实在是两难的选择,再加上胡付太父母年纪也大了,也不想让胡付太离家太远,也就没有接受赵和平的提议。

考虑到胡付太家里情况,赵和平决定还是要帮胡付太一把,他私下联系了自己所在的单位领导,说明情况,希望能借500元暂时支援一下自己的战友,并和单位领导约定好以后每个月按月还款,领导同意后,将钱交到了赵和平的手上。

赵和平想到,假如直接给胡付太的话,他可能会有心理负担,斟酌再三,在自己离开的时候,才偷偷地放在了胡付太母亲的枕头底下。

当天下午,胡付太将赵和平送到邯郸车站,老战友依依惜别,没想到,这一别再见就成了奢望,在赵和平离开之后,那笔钱才被胡付太的家人发现。

“这么多钱对我全家来说都是一笔巨款,在当时够用10年,”胡付太说道。

虽然这么说或许有些夸张了,但是在80年代的时候,普通工人的工资一个月基本上也就在30块钱到80块钱之间,对于那时候的赵和平来说,500块绝不是一个小数目。

在后来与赵和平谈起这个事情的时候,才知道他是花了将近2年的时间才还完单位的这一笔欠款。

在得知战友给自己留下一大笔钱的时候,胡付太非常的感动,之后就用这些钱偿还了家里欠的外债,还把家里的房子进行了翻新,生活逐渐开始好转,走上了正轨,可是在有了好的生活条件,想要报答战友的时候,却因为当时通讯不便,与赵和平失去了联系。

尽管心里一直念念不忘战友的恩情,可是子女尚未独立,始终无法脱身去寻找赵和平大哥的踪迹。

一通电话结束了多年的寻人之路

真正付诸行动要从2015年开始算起,在看着子女都已经成家立业,安顿好了之后,胡付太也已是花甲之年,心里却也始终还是放不下,便开始多次奔波于邯郸和呼和浩特两地之间。

这近千里左右的路程,对于他这个年纪来说也有些吃力,但是老人每次出发都很开心,一路上都沉浸在即将见到老战友的喜悦之中。

当胡付太到达呼和浩特市的时候,就急急忙忙地走向了“麻花板”,那个赵和平大哥以前的家。

可是眼前的一幕却让人不由得一阵失望,他们曾经一起吃饭喝酒,满载着回忆的地方早已不复存在,离开的这段时间里,以前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后来经过多方打听才得知,“麻花板”这块地方很早以前就已经拆迁改造了,住在那里的人也早就搬到别的地方去了,之前赵和平工作过的那一家建材公司也没了踪影,这让胡付太找他也不知从何下手了。

但是胡付太也不是那么容易认输的人,找到战友也已经成为了他的一个执念,如果找不到就回去的话,他自己也是不甘心的。

既然以前的地方找不到了,他就去想其他的办法,后面他跑去了赵和平当地的派出所,找户籍科说明情况,看看能不能查到赵和平搬去了哪里。

可是这一下子,户籍科就找到了300多个“赵和平”,这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可是这也让他重新燃起了希望,他拿出了当时参军与战友们的合影,一个个仔细的对比,可是随着照片一个个对比排除,300多个人里面却还是没有找到曾经的战友。

这不禁让人有些失望,多年的寻找这就如石沉大海一般,没有一点点的回响。

可是付出总归是会有回报的,或许是怜悯这位花甲老人的一片真诚,在这多年的寻找中,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和赵和平的故事,也为之感动不已,很多热心的网友便自发的开始帮助他寻找了起来,纷纷在网上和朋友圈的发布了他寻找战友的消息。

在互联网的广泛传播和网友们的大量转发之下,这场长达几年的寻人之旅终于在赵和平女儿的一通来电后迎来了转机。

在2018年3月9日,网上发布消息不久之后,当天下午赵和平的女儿就在朋友圈看到了这条寻人信息,在多次对比确认是自己的父亲后,便立刻拨通了胡付太的电话,分别四十多年的老战友才得以重聚,这跌宕起伏的寻人之旅才开始迎来尾声。

“两个老人见面后在大街上抱头痛哭,我劝了半天才把两人搀扶上车,”赵和平的女儿告诉记者。

或许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明白,胡付太这位老人失而复得时的心情,当年不仅仅是赵和平和他之间多年的战友情,更重要的是赵和平对自己雪中送炭的这一份情谊,这些都是足够让他铭记一辈子。

当赵和平知道胡付太一直在寻找他的时候,一下子就红了眼眶,他从来不知道,当他悠然自得坐在家里的时候,竟然有这样一个人,在执着地找寻他。

而对于之前其他人提到的5000元钱,赵和平向大家表示没那么多,应该是500元钱,不过自己也已经记不太清了,“当时我跟同事出差后顺道去看他,看他们家确实比较困难,就临时向单位借款500元留给了他。”

赵和平向其他人说起的时候表现得云淡风轻,仿佛他对胡付太做的那些都算不上什么,而自己也已经早就忘记了这些事情,更加没想到自己的战友会在这么多年后来找自己。

可是虽然赵和平不在意,但是对于胡付太来说,赵和平给予自己的温暖与帮助,这些都是值得他念一辈子的。

在胡付太和赵和平见面后,赵和平将胡付太接到他所在的四千米巷的供排水家属楼家中,两人在一起拍了照片纪念这一次的重逢。

两个老人都开心得像个小孩,从两人以前的点点滴滴到分开后各自的人生经历,两个老人仿佛有着说不完的话,迫切想要知道对方过得好不好。

“老战友,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你老了不少,头发也白了,比以前胖了。”

在赵和平的家中,当年的好战友终于相见,这两位老人都是激动不已,他们紧握双手,久久不愿放开。

胡付太终于能了却这么多年来的一桩心事,当面向赵和平表达自己这么多年来对他的感激之情。

赵和平向记者说起胡付太的时候,说他是队里面最小的一个,一晃这么多年,大家的样貌都发生了很大改变,而曾经在一起摸爬滚打的另外两个老战友已经先后离世了,但是他们之间的这份战友情却始终未曾改变,在岁月的积淀中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胡付太特别珍惜这次的来之不易的重逢,想要在呼和浩特市待上一段时间,和赵和平这位大哥在一起好好聊一聊这四十多年的经历,“今天晚上我们还组织了20多个老战友聚会,回忆一下过去的人和事,我这次不虚此行,这辈子没什么遗憾了,”胡付太高兴的说道。

老话说得好,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在长时间的奔波寻找过后,功夫不负有心人,这趟寻人之旅最终也迎来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胡付太和赵和平失去了联系几十年,也终于在呼和浩特市再次续起了他们之间的战友情,而且巧合的是,赵和平的女儿和胡付太的女儿都叫莉娟,两人还是同岁,这也让两位老人深感缘分的奇妙。

或许年纪越大,人也是越来越念旧,开始不断地感慨人生,回忆以前经历过的风风雨雨,曾经遇见过的人和事,虽然很多人可能只是在别人的人生中只是匆匆走过,但是却留下了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的痕迹或许也足以温暖他人整个人生。

在2018年3月11日,胡付太踏上去往西宁的列车,他这次决定去女儿家,两位老战友在车站再次依依惜别.

虽然这趟寻人之旅已经结束了,但是两位老人之间的情谊一直都在。

如今已是2022年了,距离两位老人的重逢也已经过了4年左右的时间,上次的分别之后,两人一直都保持着来往。

赵和平也再次去到了胡付太的故乡邯郸,当初贫困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繁荣,胡付太带着赵和平看了家乡的每一个地方,讲述了自己这几十年来生活过的点点滴滴。

胡付太和赵和平还把各自的子女叫在一起大家聚了个餐,期间两人都很高兴,看着曾经的战友生活得不错,子女成群,各自都感到很欣慰,同时也希望子女们也能延续两人的情谊,一直保持往来。

另外两人也还在四处去寻找其他的战友,找到后大家能一起去外面走一走看一看,旅旅游,感受下社会的迅猛发展,也聊聊以前充满热血青春的往事,而胡付太在了却了自己的遗憾之后,也能放心的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年,朝鲜战争94岁战士,在央视节目现场发脾气,全场哭成一片
悼念战友——致离我们而去的老战友
下次战友聚会,咱们也这样办!太有意义了,老战友们都看看!
▶战友聚会邀请函:聚一次少一次,再不聚就走不动啦……
?【难忘记忆】《怀念战友》,《热血颂》追忆已故的老战友!
胡宝文二首:有感、答陈诗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