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罗耿”兵团的首长建国后取得的成就有多大?

“杨罗耿”兵团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最有名的兵团之一。这个兵团的三位主要首长杨得志(司令员)、罗瑞卿(政委)、耿飚(参谋长)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将军。那么建国后,他们取得的成就有多大?

一、罗瑞卿与杨得志当过解放军总参谋长。

解放军总参谋部是中央军委的总司令部,负责指挥作战和武装力量建设,地位举足轻重,总参谋长一职至关重要。1959年庐山会议后,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的黄克诚大将被打成“彭黄反党集团”成员,被罢官。建国后,任过总长的有徐向前、聂荣臻(代理)、粟裕、黄克诚。粟裕与黄克诚在大将中分别排名第一、第三。那么由谁来接替总参谋长的职务呢?中央和毛主席想到了当时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公安部长的罗瑞卿大将。

为什么是罗瑞卿呢?罗大将自建国后一直担任公安部长,至今已有10年时间了。1949年太原战役胜利后,山西全境解放,根据中央的决策,杨罗耿兵团开赴西北战场,参加解放大西北的战役。就在这个时候,中央调兵团政委罗瑞卿负责筹建新中国的公安部,同时派李志民接替罗瑞卿的政委职务,耿飚继续留任。

毛主席与陈毅、杨尚昆、罗瑞卿、张爱萍

在当时的大将中,粟裕1958年受到错误批判被免去总长职务,调任军事科学院任副院长。徐海东大将从抗战中期到建国后,常年治病休息,一直未担负实际领导工作。陈赓当时任副总长,以他的资历、战功和能力,完全可以胜任总长,可是陈大将这时身体也不好,两年后的1961年去世。谭政是政工大将,是总政治部的主任。萧劲光是海军司令员,毛主席要让他当终身海军司令员,因此,海军司令员不能轻易变动。张云逸是资格最老、年龄最大的大将,当时已经67岁了,但总参的工作任务很繁重,他的年龄和精力不太适合任总长。按大将排序,张云逸下来就是罗瑞卿。罗瑞卿的战功比不上粟裕和陈赓,但他工作作风雷厉风行,组织领导能力出众,这是毛主席和老帅们认可的,还有一个重要条件是罗瑞卿出身红一方面军。排在罗瑞卿后面的是王树声与许光达,他们授大将有平衡军队山头的因素,是大将中两个正兵团级的高级将领。从以上情况看,罗瑞卿出任总参谋长是合适的。罗瑞卿于1959年到1965年任总参谋长。1965年底,罗瑞卿被撤销总参谋长的职务。

杨得志上将

杨得志1980年接替邓小平任总参谋长。在考虑由谁任总长时,中央和小平也颇费周折。当时考虑的人选主要是杨勇、杨成武、杨得志,“三杨”在军中赫赫有名,无论资历还是战功,他们都能胜任总长一职。杨成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长期在总参任职,当过副总长、常务副总长、第一副总长、代理总长等职。1974年复出后,重回总参任副总长。1979年的时候,杨成武是副总参谋长兼福州军区司令员,杨勇是主持总参日常工作的副总长,杨得志是昆明军区司令员。从“三杨”当时担任的职务来看,杨勇的职务高一些。当时小平提名的总长人选就是杨勇,以主持总参日常工作的副总长出任总长,也是顺理成章的。

左起:向守志、杨得志、张震

杨得志从1955到1980年,相继担任了济南军区武汉军区、昆明军区等三个大军区的司令员,累计任职时间长达25年。相比于杨勇与杨成武,杨得志从战士到大军区司令员,一直是军事指挥员,参加过人民军队在各个时期的战争,战果辉煌,战功卓著,而且还具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宽厚,有长者之风,善于团结人,在军内的口碑很好,威望很高。杨得志1980年至1987年任总参谋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任期最久的总长。

二、罗瑞卿与耿飚当过中央军委秘书长。

1978年,徐帅、王震、粟裕、罗瑞卿视察部队

中央军委秘书长协助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处理日常工作,协调解放军各总部、各大军区、各大单位的工作。粟裕任总长时,秘书长是黄克诚,而军委日常工作由黄克诚主持。杨尚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时,余秋里、杨得志、洪学智是解放军三总部一把手。可以看出,中央军委秘书长的地位高于总长。

1981年9月,国防部长耿飚参加华北军事大演习

1959年,黄克诚被罢官的职务除总参谋长外,还有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把这两个非常重要的职务都接替了。同样在1965年,罗瑞卿的军委秘书长与总参谋长同时被免去。罗大将在文革后的1977年,再次出任中央军委秘书长。耿飚1950年脱下军装转外交战线工作,出任新中国驻多个国家的大使,以后又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等职。1978年,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到联邦德国治疗腿疾,但不幸逝世。1979年1月,耿飚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常委兼秘书长,重新穿上军装回到军队工作,主持军委日常工作。耿飚1981年3月,又接替徐向前任国防部长,当年6月,杨尚昆接替耿飚,出任中央军委常委兼秘书长。

三、耿飚与杨得志当过政治局委员。

左起:杨成武、杨得志、耿飚。

在1977年的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上,耿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当时政治局委员只有23名,其中开国上将有陈锡联、许世友、韦国清、苏振华、乌兰夫等5人。耿飚由于建国初期离开军队,未参加1955年的授衔。以耿飚的资历和职务,可以授上将。57名开国上将中,当过政治局委员的不超过10人。耿飚当了一届政治局委员,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左起:张爱萍、杨得志、余秋里、杨尚昆等在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35周年活动。

杨得志于1982年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1987年卸任,同年在中共十三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罗瑞卿没有当过政治局委员,虽然没有当过政治局委员,但当过中央书记处书记,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罗耿兵团三巨头,政委始终高过司令,参谋长也后来居上
1979年,耿飚重回军队后头件事,向许世友杨得志下达对越作战命令
1965年,他被传要担任总长,自我认知:会打军事仗,不会打政治仗
聂荣臻推荐杨成武,邓小平推荐杨勇,杀出一匹黑马就任总参谋长
授衔时,19兵团政委是大将,为何司令员杨得志却只是上将
血洒平津(十一):后来居上的杨罗耿兵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