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先秦史》——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富国强兵之路

五国伐秦失败:前241年赵、楚、魏韩、燕五国联合进攻秦国,秦国打败联军之后,腾出手来扩张领土增强实力。

前316年,秦惠文王派秦相张仪、秦将司马错率军攻死巴(今四川东部)、蜀(今四川西部),俘了巴王。之后,秦国设置了巴郡,封巴王为“君长",又贬蜀王子弟为侯。秦国控制了巴蜀后,国力增长,日益富强。

当年,秦国同时有两个出征的机会:一个是向西南攻伐巴蜀,一个是向东出兵韩国。巴、蜀的位置远在西南边境,而韩国位于中原的中心地带(今从伊洛到郑州带嵩山南北的中原地区)。

相比之下,攻韩更有助于未来秦国霸业的成就,而巴、蜀的战略重要性似乎不如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

那么,为什么这时秦国没有选择伐韩,反而是向边境之地的巴、蜀发起进攻?

蜀国和巴国世代不和睦。蜀王派弟弟杜葭萌去邻近的苴(ju)国做苴侯并主政,但是苴侯却私自与巴国结交,这一行为让蜀王感到了威胁,大怒,决定攻打苴国。苴侯知道后,马上逃到了巴国。蜀王出兵攻打巴国。

苴国是秦的诸侯国,苴侯在受到蜀王追杀后立即向秦国求救。秦国收到了消息,见到巴蜀两国自乱,便想要趁机攻灭蜀国再占据巴蜀地区,向西南扩展秦国的地盘。

然而,这时韩国也来侵犯秦国。秦惠文王犹豫是先趁乱占据巴蜀,还是先解决韩国的入侵。

举棋不定的秦惠文王召司马错和张仪前来商讨,但二人意见不和,在朝堂上开始论。

张仪认为,应该先伐韩国。他提出,秦国应该先和楚国、魏国搞好关系,然后联合楚、魏两国一起出兵,牵制住韩军,让韩国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秦军可以在此时直逼周天子所在地,以声讨周天子之罪为借口,劫夺象征王权的九鼎宝器。有了周朝的九鼎之后,秦国便能够“名正言顺”地号令诸侯,成就霸业。

张仪认为,这样的做法才符合秦国争夺天下霸权的目的,相比之下,现在不攻韩国而去伐蜀,离成就王业越来越远。因为争夺霸权的关键在于三川之地,而蜀地偏远,秦国劳师动众地去攻打,即便攻打下来,也没利可图,不划算。

但是,司马错说张仪的想法过于“天真了,难以实现。首先,秦国一厢情愿想要和楚国、魏国搞好关系,楚魏两国却未必会配合;此外,即便一切顺利,秦国果然能够夺得九鼎,挟天子以令诸侯,又怎么能保证其他各诸侯国不会联合起来抗秦呢?到时候,背上了挟天子的恶名,又受到各国联合的抗击,秦国的处境会更危险。

针对张仪想法的漏洞,司马错提议说,现在的蜀国朝政混乱,秦国此时可以用为蜀国除暴虐的名义攻取它,一来名正言顺,天下人不会认为我们强暴,二来蜀国地广物丰,到时候秦国能获得蜀地的资财,可以用来发展秦国的国力,也解除了未来争取霸权的后顾之忧。

司马错的建议从实际出发,权衡难易利弊,秦惠文王认为攻取巴、蜀的确是当时秦国更有胜算的一步,因此,他命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人,率军经金牛道(自今映西勉县向西南,越棋盘关进四川,经朝天驿往剑门关)攻蜀。

蜀王亲自率军至葭萌(今四川剑阁东北)抵御,兵败后被秦军杀死。蜀亡,秦控制了巴、蜀。

后果

李冰筑都江堰:秦惠文王吞并蜀国后,秦为了将蜀地建成其重要基地,决定彻底治理岷江水患,特派精通治水的李冰任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了许多岷江流域的水利工程,最重要的就是修筑都江堰。

结论

秦灭巴蜀之后,秦国西南秦岭以外的广大地区都归为秦国所有,达到了进一步富国”、广地”、“强兵”目的,战略上还形成对楚的侧翼包围,为之后南进创造了有利态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吞巴蜀:都江堰的由来
巴蜀国
《地图里的兴亡》:秦,从部落到帝国(2)
司马错伐蜀之后,分析他要在巴蜀推行商鞅的“耕和战”的意义和目的
为什么灭亡巴国、蜀国的是秦国,而不是同样邻近的楚国?
秦惠文王,一代雄主,当之无愧的铁血帝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