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 、大明第一太子系

朱标(1355年10月10日-1392年5月17日),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明惠宗朱允炆之父。

大明王朝的刚刚建立,他便被正式的确定为帝国的接班人皇太子,身份诸皇子中最为高贵,名师教导,父皇独宠,何等的荣耀。然天不佑他,1392年因风寒病逝,此时的朱元璋痛彻心扉。如果朱标能够顺利的接班,那么明朝的历史或许就不会有以后的叔侄相残了。当然,历史容不得假设,大明第一太子就这样遗憾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真是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无常面前,大名第一太子瞬间归零了。生活还得继续,王朝更需要接班人。也许是朱元璋的爱屋及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成为了未来接班人。1398年,大明开国皇帝驾崩,朱允炆即位,推行削藩,燕王发动靖难之役,兵临金陵城下,朱允炆(建文帝)火烧宫殿,不知所终。

简单叙说。

大明第一太子和建文帝相继退出历史的舞台,那么他们的儿孙又将是怎样的结果呢?这将是我重点介绍的,以后的介绍侧重点主要也是以宗室为主的。

“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朱元璋为他每位儿子的一系编制了一套字辈表,共计二十代。上面这是朱元璋为朱标这一系的后代子孙所起的字辈表,寓意美好,允炆也尊祖训,但却没成为大胜君,也没有逢凶化吉,达到兴盛。随着燕王朱棣的靖难成功即位,朱标这一系的字辈表自此后也只用到了“文”字这一代。

朱允炆是“允”字辈,此外,朱标还有四位儿子。不过遗憾的是他的儿子们无一善终,早死、枉死、不知所终,怎一个“惨”字能说的清。

长子:朱雄英(1374年12月1日-1382年6月12日),明朝宗室,明太祖朱元璋之嫡长孙,开平忠武王常遇春之外孙,懿文太子朱标之嫡长子,母孝康皇后常氏,明惠帝朱允炆的异母兄。按明朝'居嫡长者必正储位'的规定,本来可以作为皇太孙的他继承大统,但无奈在他八岁那年死去。追封虞王,谥号'怀'。

三子:朱允熥(1378年11月29日-1417年10月26日 ),明朝宗室,明太祖朱元璋之孙,开平忠武王常遇春之外孙,懿文太子朱标第三子,母敬懿太子妃(孝康皇后)常氏,明朝唯一一任广泽王。靖难之役之后,被降封为广泽郡王,居福建漳州府。同年九月十日,与怀恩王朱允熞被召至京中。十一月十三日,与怀恩王朱允熞被朱棣以不能匡辅其兄的罪名废为庶人,禁锢在安徽凤阳,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暴卒,年仅三十九岁。弘光元年安宗为其平反,恢复了废去允熥的二百余年的吴王封号,并谥为悼王。绍宗累谥为哀王。

四子:朱允熞(1385年7月27日-1414年),明朝宗室,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第四子,明惠宗朱允炆同母弟,母为吕太后。1402年朱棣称帝,降封其为怀恩王,居建昌,九月,与三哥吴王朱允熥俱被召还京,废为庶人,禁锢凤阳,约1414年卒。弘光元年安宗追封其为衡王、鲁王,谥愍、悼。

五子:朱允(火)熙(1391-1406)明兴宗朱标与继室吕皇后所生的第三子,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1399年,被封为徐王,1402年成祖入京后,被降为敷惠王,和母亲一起居住在懿文太子的陵墓。1404年,被改封为瓯宁王,世奉懿文太子之祀。两年后,府邸火灾,被烧死,时年16岁,谥号哀简。是建文兄弟中最年轻就去世,也是唯一一个在永乐朝获得谥号的一个。

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关于建文帝的下落不明出现好多版本,我们不再叙述。

大明第一太子的五位儿子,就是这样的结局,封建时代,皇权至上。16岁的朱允(火)熙死于突发大火,更加的让人生疑。而朱标的四个女儿除了三女无历史记载,其余三女相对来说还没受到什么折磨,毕竟作为女子在古代一般是没法对皇权产生影响的。

建文帝的两个儿子的结局。

长子:(1396-?),建文帝朱允炆长子,母皇后马氏。生于应天府(今南京),祖籍安徽凤阳。洪武二十九年十月晦日,据说朱文奎出生后,太祖朱元璋说:'日月皆终,大凶之象。'所以很不高兴。建文元年(1399年),立为皇太子。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之后,与其父朱允炆一起失踪。明安宗朱由崧为朱文奎上谥号恭愍太子,明绍宗朱聿键又上谥号和简太子。这又是一位悲催的皇太子。

次子:朱文圭(1401年-1457年),生于应天府(今南京),祖籍南直隶凤阳府。明惠帝朱允炆次子,母皇后马氏,兄朱文奎,靖难之役后成为高墙庶人,史称建庶人。南明年间被追谥为润怀王。朱文圭,2岁被囚禁高墙,五十多岁恢复自由之身,出来时牛马不识,让人可叹可悲。虽说无大富大贵,但也算不错了。其后人也无从可考证了。

朱允熥的儿子。

长子:朱某(史书无记载)

次子:朱文坤 民国二十四年王丕煦等纂、梁秉坤等修《莱阳县志》卷末附记:'懿文太子后裔--明吴王允熥为懿文太子标三子,建文元年封,未就国,及靖难师入京,降为郡王,其年九月,又废为庶人,永乐十五年暴卒,子载坤尚在襁褓,宫监王忠负逃民间,及长,惧祸。洪熙元年,潜走邑下夼(kuàng),今其村称朱家夼,朱氏约百余家人。'记载朱允熥后人藏于民间并繁殖百余户,但将朱允熥之子记作朱载坤 (疑即朱文坤),与明宗室家谱不符(也可能为避祸)。

这就是大明第一太子朱标一系,可惜,就是这么一位文武双全的太子英年早逝,而后明朝的历史进入到永乐大帝的模式,开启了永乐盛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第一个皇太子朱标,他的子孙后人,是否被朱棣斩尽杀绝?
明朝的宗室庶人名单
明朝那些造反的藩王们
皇室驸马地位不如王妃,从明朝如何称呼一个人去世,看其地位高低
揭秘:能让明朝亲王闻风丧胆的东西是什么?
明朝王爷宁愿自杀也不愿去的地方,究竟有多恐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