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石器时代考古(十六)文化关系与年代

旧石器时代文化分布

六、文化关系与年代

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

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范围广,各地区文化面貌因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进程不一样而不尽相同。文化遗存丰富多彩,但它们之间的互相联系与影响则是明显的,而且愈到后期愈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这是与我国黄河、长江的两大流域大致相似的自然环境和当时人们的生产方式的基本类似相一致的。

黄河长江流域石器时代考古图

前面几部分已将黄河中上游、长江中游和东方沿海的新石器时代划分为三个大的区域并作了简单介绍。这三个区域的划分,主要是根据考古学文化的特征,同时也与我国古史传纪中不同的部落集团大体相符。

黄河流域石器时代考古图

蒙文通和徐旭生等人在整理我国古代传纪时就将当时的部落分为华夏、苗蛮和东夷集团(或称河洛、江汉、海岱民族)。这些研究的细节略有出入,某些部落的划分也有值得商施的地方。但这些部落不属于一个系统,汉族并不都是黄帝的子孙则是无可置疑的。现在,我们通过考古学文化特征的对比,也能划分为三个区域,表明这三个区域的文化的确是由不同的部落集团所创造的。同时,在古史传纪中,三个部落集团之间不断发生战争与交往,同样,从考古学文化来看,三个区域也不是始终独立发展而是互相影响、经常发生密切关系的。

华夏祖先战略分布图

为了正确说明三个区域之间的文化关系,必须把各区域文化的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搞清。只有年代相同才可能进行比较,才能看出某些文化因素的发展方向;同时,只有绝对年代大致测出,才有可能与我国传说中的第一个奴隶社会--夏代相联系。根据前面各节的叙述,黄河中上游的文化发展顺序大体是: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分为三期)→庙底沟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和齐家文化。长江中游的文化可分为六期,其中第一期至第四期相当于仰韶文化,第五期相当于庙底沟二期文化,第六期相当于河南龙山文化。东方沿海最早的是青莲岗文化,年代与仰韶文化相当,其次是大汶口文化,与庙底沟二期文化相当,而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则与河南龙山文化相当。

夏朝文化形成的前期

通过用放射性炭素对新石器时代遗物绝对年代测定的数据与用树木年轮等方法编排的年代相对比和校正,可以看出它们与考古学用地层关系和器物型制变化所编排的相对年代大致相符。

碳十四年代检测分析报告

公元前六千年后半叶,黄河中游的关中地区就出现了老官台文化,它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我国最早的新石器文化。从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4200年左右,黄河中上游是早期仰韶文化,长江中游的第一期文化实际上也是一种早期仰韶文化,而在东方沿海则算早期青莲岗文化即青莲岗期。在这个时候长江中游受到黄河中上游的强烈影响,而东方沿海地区同其余两区的关系较疏远。

考古发掘分布图

从公元前4200年至公元前3500年左右,黄河中上游是中期仰韶文化,长江中游的第二期文化面貌与中期仰韶文化也很相似,东方沿海是中期青莲岗文化即刘林期。在这个时期,仰韶的文化影响达到了最大限度。在西边,早期仰韶文化只达到甘肃东部,现在则到了甘肃与青海交界的地区。南边和东边,对长江中游来说固然是有极大的影响,就是对青莲岗文化也有很大影响,如曲腹盆、敛口钵和圆点钩叶形彩陶纹饰等,都是从仰韶文化传播过去的。

新石器时代文化北方分布图

从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800年左右,黄河中上游是晚期仰韶文化,长江中游是第三期文化(大溪文化)、早期屈家岭文化,东方沿海是晚期青莲岗文化即花厅期。这个时期的文化关系呈现出比较复杂的情况。西边,仰韶文化继续往西延伸到河西走廊;南边,仰韶文化的影响显著减弱,出现了很富有色彩的屈家岭文化;东边,青莲岗文化的某些彩陶仍然受到仰韶文化的影响,而这个文化同时又给予仰韶文化以积极影响。如在郑州林山砦的仰韶文化中发现过背水壶,就是证明。本来仰韶文化很少鼎和豆,这时大量出现,显然也是受到屈家岭文化和青莲岗文化的影响。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分布图

从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2500年左右,黄河中游出现庙底沟二期文化,它一方面对长江中游的晚期屈家岭文化有一定影响,同时也受到屈家岭文化的影响,如在庙底沟发现的蛋壳彩陶就是明显的证明。对东方的影响已进一步减弱,相反东方的影响已大大加强,例如河南偃师滑城等地曾发现有类似大汶口文化的遗存。

新石器时代文化迁徒分布图

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100年左右,黄河中上游发现了一系列新石器文化,如甘肃地区的齐家文化、陕西和山西的南部的客省庄二期文化和河南、河北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等,这时对长江中游的影响重又加强,同时又受到东方更加强烈的影响,如东方的鬻几乎传遍了黄河中上游和长江中游。还有黑陶和轮制技术等,大约也与东方的影响有关。过去由于不了解这种文化影响的性质,把它们当作一个文化而统称为龙山文化,实际上是不正确的。

中国古文化圈

从上述可以看出,仰韶文化经过近2000年的发展,与各个地区文化间的关系呈现了比较复杂的情况,联系更加紧密。从这种社会生产力不断高涨的情形中可以看到社会的生产关系也是有了新的变动。至于到了龙山文化时期,这种情况更加显著了,大约已由前者的量变达到了质变的阶段。

中国史前文化六大区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考古角度看黄河文明包容性
王湾遗址
收藏见证历史(1
屈家岭文化古城的发现和初步研究
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上游文化
5300年前的天崩地裂-天倾西北,中华文化毁灭灾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