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六十五 南朝鲜当局破坏战俘遣返协议

停战谈判于1953年4月下旬重新恢复以后,李承晚集团极力主张扣留北朝鲜战俘,公开反对停战,并在部分城市组织反对停战的游行。

5月25日,美方接受朝中方面5月7日的遣俘方案后,南朝鲜代表拒绝出席谈判会议,李承晚反对停战的行为越演越烈。

5月30日,李承晚再次给艾森豪威尔写信反对停战,为在停战问题上取得李承晚的配合,艾森豪威尔立即给李承晚复信,向他保证:

一、美国将不放弃他的努力,用一切和平的方式实现朝鲜的统一;二、在缔结一项可以接受的停战条件时,我准备立即按照过去美国与菲律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缔结条约的原则,同大韩民国谈判缔结一项共同防御条约;

三、美国政府在取得必要的国会拨款条件下,将继续向大韩民国提供经济援助,用于恢复其饱受摧残的国土。

6月4日,朝中方面在谈判中表示基本同意美方的最后方案,李承晚彻底失望了,阻止停战的种种努力对美国没有产生影响,艾森豪威尔虽然答应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但前提条件必须是接受停战。

于是,6月6日李承晚公开发表声明,重申5月30日给艾森豪尔信中提出的接受停战的条件,声称:如果不能满足上述条件,韩国军队就继续战斗下去。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

针对李承晚的声明,艾森豪威尔于6月6日致函李承晚进行劝说和安抚。当克拉克于6月7日将艾森豪尔的信转交给李承晚时,李承晚表示,他和他的人民是绝不会接受停战的,而且,从现在起,他将按自己的意志,采取他认为必要的行动。

艾森豪威尔的信对李承晚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当天,李承晚宣布对整个南朝鲜实行所谓的“临时戒严”,召回在美国的全部官员,在南朝鲜各地组织更大规模的反停战运动。

6月8日,停战谈判达成关于战俘遣返问题协议后,李春晚集团更是千方百计地阻挠和破坏停战的实现。

李承晚十分清楚,一旦朝鲜停战实现,将使他以武力“统一”朝鲜的计划成为泡影,同时,他更担心一旦停战,美国对他的援助就可能减少。

6月9日,美第8集团军司令泰勒拜访李承晚,明确告诉他,韩国军队编制严重不足,无力单独发起大规模进攻,只有依靠美国的军事援助才能使韩国的军事力量得到充实,才能担负起保卫韩国的任务。

这时,李承晚又提出了条件:一是限定政治会议的会期为60天;二是和美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三是将韩国的陆军编制增加到20个师,并发展海、空军力量;四是不准印度和共产党国家的代表进入南朝鲜。

他仍重申,准备单独打下去。

朝鲜停战在即,而南朝鲜当局的态度令美国担心。

6月22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致函李承晚,邀请他到美国与埃森豪威尔进行高级会谈,推心置腹的交换意见,但李承晚以需要控制南朝鲜局势,离不开为由加以拒绝,反而提出邀请杜勒斯访问南朝鲜。

美国迫切需要李承晚尽快接受停战,既然他不愿意到美国,那么美国就派人到朝鲜去,与之交换意见。

杜勒斯向艾森豪威尔建议,他专程赴汉城,就共同防御条约以及随后的政治会议中协调行动问题,向李春晚作出特殊保证。

艾森豪威尔没有接受这项建议,他认为,在李承晚对停战没有采取赞成态度之前,国务卿不要去,而由一个较低级别的官员带一个代表团去就够了。

为此杜勒斯推荐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沃尔特.罗伯逊率团去与李承晚谈判。

直到6月17日,李承晚才给艾森豪威尔回信,在信中,他一方面对美方提出的军事经济援助和签订双边安全条约表示感谢,一方面又提出如果以此为条件要他接受停战的话,他是不能接受的。

当天下午,李承晚向南朝鲜第2军团司令部的部分美军和南朝鲜军官发表讲话,对停战协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叫嚣南朝鲜准备单方面继续打下去。

这一切均表明,李承晚将采取行动,阻止签订停战体协定,走铤而走险这一步。

李承晚曾多次向克拉克表示,要释放不直接遣返的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克拉克也知道李成晚随时可能采取这种行动,但美方并未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制止,一味对李承晚姑息迁就,致使酿成了李承晚集团破坏谈判刚刚达成的协议,强行扣留北朝鲜战俘的震惊世界的事件。

釜山战俘营

经过秘密策划和精心部署,6月18日,李承晚晚下令“释放”不直接遣返的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释放”战俘由南朝鲜宪兵总司令元荣德具体组织实施。

元荣德命令看守战俘营的南朝鲜保安部队打开战俘营大门,武装警察在战俘营外接应,通过汉城中央电台广播,号召当地居民收容战俘并加以掩护。

从6月18日凌晨开始,至6月19日,论山、马山、釜山、尚武台等战俘营中的2.5万名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其中有志愿军被俘人员50名),在南朝鲜保安部队、武装警察和特务的胁迫下,陆续离开战俘营,至6月底,共“释放”即强迫扣留的人民军战俘2.7万余人。

李承晚集团以“就地释放”为名,强行扣留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并公开表示将他们强行编到南朝鲜军队中去,这一行动破坏了停战谈判,刚刚达成的战俘遣返问题的协议,致使停战协定无法签字执行,停战协定失去了保证。

李承晚集团公然破坏朝鲜停战实现的行径,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国际反响,招到了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

各国舆论指出,李承晚集团扣留战俘是“背信弃义的行动”,是“一种企图破坏停战谈判的不负责任的、孤注一掷的做法”,“危害了全世界不耐烦的期待着的和平”。

派兵参加“联合国军”行动的一些国家政府,也对继承者集团“释放”战俘的行动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不安。

6月18日上午,英国各部大臣为此事紧急接触,研究它所引起的新危机,英国要求东京的美军总部,立即就此事提出报告,同时,外交部向外界正式宣布,已就此事与美国进行“紧急商谈”。

与此同时,法国、澳大利亚等国政府也相继给南朝鲜当局发出照会,抗议他侵犯了“联合国军”的权限。

联合国大会主席、加拿大外交部长莱斯特.皮尔逊,6月22日写信给李承晚,指责他扣留战俘的行为,违反了“把韩国军队交给联合国军指挥的责任”,“极其令人遗憾”,并指出:“作为联合国大会主席,我认为我负责任的提情您注意这种情况的严重性,我希望并相信你将与联合国军司令部合作,使他能继续并坚决的努力求得早日实现光荣的停战”。

接替赖伊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哈马舍尔德(瑞典人,1953年4月10日当选第二任联合国秘书长)也发表声明说,“这是一件令人感到遗憾的事”,这种“局势的严重的发展”,是“显然违反联合国立场”的。

其实,李承晚集团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破坏战俘遣返协议,完全是美国姑息纵容的结果,美方对这一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李承晚集团的倒行逆施使他陷于十分孤立的地位,也使美国处境十分尴尬。美方深知李承晚破坏战俘遣返协议的行动性质十分严重,遂于李承晚“释放”战俘的6月18日当天,即由美方首席代表哈里逊致函朝中方面首席代表南日,通报情况并为美军脱卸推脱责任。

信中写到:

今天午夜与佛晓之间,约2.5万名曾拒绝于停战后被遣返的北朝鲜战俘越出联合国军第五、第六、第七与第九号战俘营。

出自大韩民国高级官员的声明,显示这一行动曾经秘密筹划,并由韩国政府的最高一级加以缜密的配合。

战俘们集体越营时,曾获得外来的援助,派驻在战俘营作为警卫的大韩民国军保安部队,没有设法阻止这一越营事件。一切证据证明大韩民国军的警卫与战俘间是实际串通的。

……

已经离开其在不在遣返者战俘营的岗位的大韩民国军保安警卫部队,正由美军予以接替。

正在尽力追回现已在逃的战俘。截止今天下午1时为止,逃亡战俘971名已被追回。

李承晚破坏停战实现的行为不能容忍,与此同时,形势对朝中方面非常有利,必须在政治上、军事上有重大表示,给美方以压力,才能使朝鲜停战得以真正实现。

6月19日毛泽东致电李克农并告金日成、彭德怀,对形势进行了分析,并指示我方对策。

同一天,周恩来接见印度驻华大使,表明了中国政府的态度。指出:李承晚胁迫不直接遣返了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离开战俘营一事,是美国纵容李承晚集团干的,性质非常严重。

同时,朝中方面在板门面也采取了行动,6月19日,通知对方取消原定的翻译人员会议,上午将修建签字场所的工人撤出会场区。

朝中首席代表南日(右二)

20日,召开双方代表大会,南日按事前计划在大会上宣读了金日成元帅、彭德怀司令员6月19日致克拉克的信。

随后,他建议将此次大会的内容公开,并建议代表团大会休会,直至美方作出保证。

美方表示同意休会,6月20日以后,停战谈判休会。

同时,为了加深美国和李承晚集团之间的矛盾,给予更大的压力,争取实现稳定可靠的停战,经彭德怀建议,毛泽东于21日决定在停战前再给南朝鲜以军事打击。

据此,志愿军进行了部署,组织进行了夏季反击战役第三阶段的进攻作战(金城战役),狠狠惩罚李承晚。

在停战谈判休会期间,朝中代表团对谈判的形势、前途以及应采取的策略进行了讨论,认为目前美国的方针仍然是停战,他的盟国更想停战。

美国在军事上没办法,不能不停,虽然李承晚的捣乱超出美国的估计之外,但美国仍然是有办法迫使其就犯的,朝中方面也是争取停战的。

所以,朝鲜停战的前途是肯定的,谈判虽然目前会拖一下,但准备停战的实际工作不应受到影响,我们要利用有利形势,争取一个比较稳定的停战。

艾森豪威尔对于李承晚的行动非常恼火,认为李春晚在停战谈判中不断设置障碍,“完全不善于合作,甚至独行其是”,“令人声望”。

他怀疑“即使达成停战协议,到底会有什么巨大意义”。他进而对美国侵朝政策提出了疑问,今后美国有没有必要去干涉别国的内政。

对此,克拉克与艾森豪威尔有同感,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在朝鲜停战前的最后4个月中,“联合国总部几乎是一天遇到一个危机。据我看,从来没有比这一次更彻底的证明,赢得一次满意的和平,即令是暂时的,是比赢得一次战争更困难”。

在李承晚集团“释放”战俘的当天,森豪威尔一方面指示美方首席代表向朝中方面作出交代,另一方面,给李承晚发出一封急电:

我怀着严重关注获悉,你已下令释放被联合国军司令部拘押在他管辖的集中营里的北朝鲜俘虏。看守这些俘虏的责任部分地被联合国军司令部托付给大韩民国武装部队。你的命令是由你们公开使用暴力而得以执行的,从而违抗联合国军司令部的指挥。

1950年7月15日,你正式通知联合国军总司令,鉴于联合国为大韩民国而采取的联合军事行动,你授命他和在朝鲜境内或附近海区行使联合国军司令部的那些司令官们,“有权在目前处于敌对状态期间指挥大韩民国海、陆、空三军”。克拉克将军和泰勒将军报告我,在最近几天内,你已给了他们无条件地保证,即你在没有和他们磋商之前,将不会采取与以上所谈相抵触的片面行动。

你目前的命令和根据这个命令所采取的行动,明显的违反了这一保证,并且给联合国军司令部造成困境,这种局面如果继续下去,只会牺牲联合国精锐部队用鲜血和勇敢为朝鲜赢得的一切。

要是你坚持目前的行动方针,就无法使联合国军司令部继续同你一致行动,除非你准备立即毫不含糊的接受联合国军司令部的指挥,处理并结束目前的敌对行动,否则就将另行安排。因此,联合国军司令部现已授权,将根据你的决定而相应采取必要的措施。

作为你个人的朋友,我希望你将会找到一个立即纠正这一局面的方案。因此,如今我不公布这封电报。我本人仅发表一项简单声明,对你的行动表示遗憾,因为我感到不得不对我国人民和我们的盟国恪守信用。

同一天,克拉克紧急致函李承晚,也指责他违背了1950年夏天“把在战争期间对大韩民国的一切陆、海、空军部队的指挥权交给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承诺,侵犯了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指挥权。

克拉克警告李承晚:“目前我不能估计你这种突然的、令人震惊的行动最后后果如何?现在也不能预测这种行动对于我们在过去几年中曾为之做了这么大的牺牲的共同事业的影响。”

6月19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召开会议,研究拟定一个指导克拉克行动的政策文件。

文件要求克拉克对李承晚采取强硬态度,“在必要时,撤换李承晚”,而且认为撤换李承晚不会有太大问题,联合国军完全可以控制南朝鲜局势。实际上,艾森豪威尔在6月18日给李承晚的急电中也有这个意思。

6月20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专门讨论这一问题。

在会议上,艾森豪威尔说,“我们似乎获得了另外一个敌人,而不是获得一个朋友。李总统违背了他不与联合国军司令部磋商,决不单方面采取行动的诺言,他释放25,000名北朝鲜战俘的行动是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艾森豪威尔担心“停战的可能性会受到全面的破坏”。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说,“从现在起,就正确处理的话,灾难并不是不可弥补的”。最后会议决定,对李承晚的片面行动采取严厉谴责态度,绝不纵容姑息。

华盛顿授权克拉克,不管李承晚对停战的态度如何,应尽快签订停战协定。

6月22日,克拉克拜会李承晚,他单刀直入地对李承晚说,必须接受停战协定,不得单方面作战。在谈到李承晚6月9日向泰勒提出的4点要求时,克拉克说:第一,不应该限定政治会议的时间;第二,美国可以同韩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但如果韩国侵略别国,美国绝不同意对其进行援助;第三,同意扩充韩国军队;第四,对战俘协议可进行修改。

这时候,李承晚已经老实多了。

同时,美国减少了对南朝鲜军队的物资供给,特别是弹药和石油的供应,停止了扩建南朝鲜20个师中最后4个师所需装备的装运工作。

7月5日,泰勒向新闻界发表谈话时表示,如果在签订停战协定后,韩国军队还决心打下去的话,他就从战线上,把联合国军的部队撤下来。

这是给了李承晚的一个明确的信息:如果他继续抵制停战,一切援助计划将取消,南朝鲜政府和军队离开美国的支援,是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器晚成的艾森豪威尔(59)
热点 | 《金刚川》背后的金城战役有多辉煌?喀秋莎齐射一战歼灭五万人!
1953年李承晚究竟做了什么?毛主席命令停止谈判,千门大炮齐开火
朝鲜战争以停战告终,为何南朝鲜没有派代表参加停战协议的签订
1953年的朝鲜停战协定:韩国没有签字,为何又必须执行?
为什么韩国没有签署朝鲜战争停战协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