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六 临朝摄政,问鼎燕京--清.和硕睿亲王中篇

续上篇,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逝年52岁。关于清朝第一位登基的皇帝,突然猝死的原因,一个是因为常年征战和日夜操劳(包括和后宫嫔妃)而引起的高血压脑溢血,另外的一个原因就是伤心过度,他最恩爱的妃子,可以说是宠冠后宫的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孝庄的姐姐,但晚于孝庄九年嫁给皇太极)去世了。

皇太极非常宠爱的海兰珠,她居住在盛京皇宫的关雎宫,这个宫名是皇太极特意为她而取,以《诗经》中象征爱情及女子美貌的佳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为寓意。宸妃的地位在五宫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其姑母孝端文皇后。她的去世令50岁的皇太极感情和身体上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加速了他衰亡的速度。

皇太极突然去世后,摆在大清面前的一个巨大的难题是谁也绕不过去的,正所谓天无二日,朝无二主。皇太极生前没有留下遗诏册立储君。这让八旗分权严重,手握强权重兵的各大贝勒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在错综复杂且崇尚武力的新生政权中,谁才能力压群雄脱颖而出,成为清帝国新的主宰者呢?答案是,这样牛掰的人物很多,而且他们都有堂而皇之,一决高下的理由,那就是:当年太祖留有遗训,明确宣布日后由八大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并共同推举有“才能”而且能纳谏者继承汗位。遇有重大朝政八王商议而定。

此时正值清朝大举入关的前夜,局势瞬息万变,众人因势力过于接近,也都在极力避免了因权力争斗导致的分裂,出现你死我活的情况发生,当真发生了那种场面,对蒸蒸日上的大清来说十分不利,但形势走向又岌岌可危,让我们来看一看当时实权派诸王的情况:

代善作为太祖的大贝勒,先皇的长兄,叱咤风云,并拥有统帅诸贝勒的身份,是众王中最尊贵的。(当年皇太极被代善父子拥立继位为汗之后,与十四位贝勒议定君臣之间的礼仪,并且盟誓昭告天地,代善与阿敏、莽古尔泰三位大贝勒有教训子弟的特权,他们对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等十一位“子弟贝勒”,有管教之权、辖束之权,如果这些贝勒藐视代善三人,则将短命而亡,此时仅剩代善一人)在清初司法体系不健全的时代,誓词的力量绝对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再加上代善礼亲王系一门的子孙能征惯战,封王贝勒的多矣,实力也足可以与他人一争高下。

但资格最老,德高望重的大贝勒代善,此时已年过花甲,争权逐利之心已淡,加之当年他身为二阿哥曾在大哥褚英赐死后,被努尔哈赤立为过储君,但后来因罪被废黜,成了众人的笑柄。天聪年间又因私设宴会和征朝鲜有过为由,被罚俸削民,他的正红旗旗力受到衰弱,同时他也知道自己行将就木,而且过失颇多。这使代善最终选择放弃,但他依然表现出了一种在危机来临之时顾全大局的长者风范,想把机会留给年轻人,这样大清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太宗去世后的第五天,在盛京大政殿的东抚殿,代善召集诸王公贝勒,文武群臣举行会议,并自己亲自主持了这个重要的朝会。大家对这次朝会的内容其实都心知肚明,但谁也不愿先发言,会场的气氛沉闷异常。代善率先把话挑明:“天不可无日,朝不可无君。先帝驾崩,未立储君。今日朝会,众诸王贝勒当共举一人,克成大统,以继先帝之社稷。”随后扫视众人,又是一阵长时间沉默。因为此时大家不知道大贝勒代善的真正的想法到底是什么:如果代善想当皇帝,那么他怎么不暗中操作,反而会幼稚到召集群臣朝议并自己主持?还是他私下和别的阿哥达成了密约,要知道手握两红旗兵马的代善家族的力量足以左右皇位的倒向,是不是他属意了哪个贝勒?!

这时最小的贝勒,多尔衮的亲弟弟豫王多铎突然说话了,带着略微试探性的语气说到:“论年纪,应当立您礼亲王代善”。多铎问很聪明,他知道论年纪他最小,轮战功他比不上众位大贝勒,论资历当年他的父兄驰骋疆场之时,他还在地里撒尿和泥呢,反正轮不到自己当皇帝。所以他的话只提年龄而不提战功,明显的用意是,既试探了代善的心思又在为他战功卓著的亲二哥多尔衮(大排行十四哥)在背书。

代善撇撇嘴一笑,显然是明白了比他儿子还小的弟弟多铎的意思,他抬抬眼不温不火的说到:“睿亲王(多尔衮)如果应允,当然是国家之福;否则,豪格是先帝的长子,当承大统。至于我,年老体衰,难以胜任。”代善的话虽少但信息量极大,不愧是老谋深算。他的话实际的意思翻译过来是:小zei,甭跟我玩儿内个里格楞!你二哥多尔衮是有本事不假,但是你别忘了,先帝可是有很多儿子的,而且长子肃王豪格就在这戳着呢,父死子继,天经地义。我先把你二哥架在火上烤烤再说,你也别当他的代言人,看看多尔衮的意思吧,至于我岁数大了就不添那份儿乱了。” 他的话先扬后抑,表达出了支持豪格的态度,但这也成了他在多尔衮掌权之后对代善一门有所报复的原因。

的确,多尔衮和豪格两人在势力和爵位上难分伯仲。论年纪(这里呵呵一声),多尔衮这个叔叔比他的侄子豪格还小三岁,论爵位,一个是大清和硕睿亲王,一个是大清和硕肃亲王(崇德年间降爵但很快恢复)。论战功,之前多尔衮打的仗豪格基本上都参加了,但豪格跟随大贝勒代善横扫蒙古扎鲁特部和与郑王济尔哈朗策马宁锦之时,多尔衮还在为他的母亲阿巴亥殉葬正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呢。之后的征朝鲜,掠山西,攻北京,抚蒙古,战松锦,豪格也都立有战功。论八旗实力,豪格受两黄旗,济尔哈朗的镶蓝旗(倾向)的支持,再加上当时属于自己的正蓝旗,拥有八旗中的四旗支持。后世康熙朝的顺治拖孤辅臣索尼,鳌拜等勇将也都站出来支持豪格,他的身份又是先帝的长子,道统上也不落下风

而多尔衮这边也是针锋相对,他虽然是皇太极的兄弟,但满洲部族入关之前,皇权传袭体制不健全之际,也有汗位兄终弟及的“理念”,何况自己的父亲努尔哈赤还有八王议政,公举新君的遗命。再加上他统领八旗军左翼兵马以后,剑锋所指,所向披靡,所立之战功力压诸王,在军中声望极高。他与他两个同母兄弟所领的两白旗在八旗之中又素以勇猛彪悍闻名,而那两位兄弟阿济格和多铎也是率军拼杀,横刀立马的“巴图鲁”。另外朝中很多官员也支持他继承帝位。

东抚殿的气氛在和硕礼亲王代善“捅破这层窗户纸”后,开始变得骤然紧张起来,在座的众王公贝勒,包括豪格和多尔衮的面部表情都变得诡异起来,除了继续的肃静无语外,眉眼都开始竖立起来。最后会议无果而终,因为双方对立到根本不能调和。

从崇德八年九月二十一日开始,双方私下里开始搞起了小动作,宫廷内火药味很浓,两黄旗和两白旗开始在“后湖约架”(电影老炮著名台词),双方走在大街上对视一眼就能拔刀相向,推推搡搡,互相谩骂更是常态。眼看着擦枪走火,朝廷内所有的王爷和重臣,几乎都卷入了多尔衮与豪格为夺皇位进行的斗争旋涡之中。

这时幸好代善以他大贝勒的身份和他的两红旗兵马,用威胁和甚至恐吓的手段暂时稳定住了局面,他又与群臣商议,如何在豪格与多尔衮僵持不下的情势中,尽快拿出令宫廷内上下都能接受的第三个方案,特别是让豪格和多尔衮都能接受的方案。经过多日反复磋商,两黄旗大臣佩剑上殿进言:“先帝对我们的恩情有天大。要是不立先帝的皇子,我们宁愿以死追随先帝于地下!”,这话又给两白旗增加了压力。

而多尔衮一方在八旗中的四旗(济尔哈朗的镶蓝旗未明面表态,暗中支持)支持豪格的情况下,又在代善以两红旗辅助豪格的威胁下,不得已选择了“顾全大局”。虽然没有得到皇位,他却也不是这场争斗的失败者,经过十多天的几张磋商,双方各退让妥协,达成协议拥立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九子,6岁的爱新觉罗.福临继承皇太极,登基为帝,是为顺治皇帝。而暗中支持豪格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分别出任第一与第二摄政王。

刚刚建立的大清就这样经历了一场政权更替的血雨腥风,多尔衮虽说遗憾的没有成为大清的真正主宰者,但妥协也是一门艺术,面对垂垂老矣的代善和优柔忍让的济尔哈朗,我辈之中王天下者舍我其谁!他在后来的岁月里不断锐意进取,而最终掌握实权的他很快成为清朝实际的最高统治者。同时,多尔衮在化解内部矛盾时所表现出“从善如流”的忍让智慧与灵活性,也使他在国中的威望冉冉上升。

在大清政权重新“”号令一统”,郑亲王济尔哈朗开始摄朝主政,维护朝廷正常运转后,顺治帝在盛京笃恭殿拜多尔衮为大将军,亲赐大将军敕印,令他统大军南下,准备开启入关的征程,与大明和李自成一争天下的大业。

也许是冥冥中天道兴清而亡明,也许是顺治帝的名字极应天时,福临福临,登基之后“福”便来临。大明崇祯十七年,明朝的国都北京失陷了,率军攻破他的就是出身于明朝的失业小驿官李自成。明朝后期的朝廷的横征暴敛,藩王们盘剥搜刮,匪盗的杀人掠货,再加上天灾瘟疫,使得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百姓民不聊生。李闯的农民起义军受到了被长期压迫的百姓们的拥戴,“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百姓们喊着口号加入闯军的队伍,很快席卷了大明西北部的疆域,明廷一边在东北山海关防线抵抗清军的进攻,一边又要全力的围剿关内李闯的农民义军,可谓是内忧外患,再加上国库空虚,党争不断,军无斗志,良将凋零,最终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农历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公历公元1644年4月25日),当京城被攻陷,出走无望的情况下,三十三岁的崇祯皇帝赐死了后妃们,杀伤了公主们,本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之君朱由检与小太监王成恩来到了禁城后的煤山,最后望了一眼火光如昼的京城夜色,黄带绕树,因无颜见列祖列宗故以发遮面,万里河山几无立足之地而赤足(一只脚没穿鞋),踩在跪到地上的王成恩背上,自缢而亡。两天后李自成寻得了崇祯的遗体,在东华门外设厂公祭,后移入佛寺,并把他和他先逝的田贵妃合葬在了一起,是为十三陵思陵。

元月已在西安称帝的李自成亲率大顺军进入北京,大力维护“农民阶级”,严厉打击“”地主老财”。逼迫明降臣富贾“输银助饷”,没钱或是拒缴的便上夹棍,“木皆生棱,用钉相连,以夹人无不骨碎”,数额不满的“再行严比,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共得“捐银”银七千万两,融化铸饼运往西安。因大顺军的主体成分多是流民绿林,军纪不高,李自成虽多次严令不可扰民,但盗抢事件多有发生。据谈迁《枣林杂俎》中记载称李自成手下士卒抢掠,臣将骄奢,“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

他还开设了“比饷镇抚司”,继续对明朝王公贵族,将相勋戚征饷。这个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叫作刘宗敏,他贫苦铁匠出身,随李自成以来,作战勇猛,屡立大功,成为李自成的心腹大将。“追赃索饷”工作做的非常到位,李自成很是欣慰。但刘宗敏进京之后,却干了一件极二的事,他掠了大明山海关总兵平西伯吴三桂那美丽无比,才艺双馨的小妾陈圆圆,并顺带捉拿了吴三桂的父亲京营提督吴镶。

在历史进程风云巨变的瞬间,此时正是李自成的大顺和关外的大清同时在疯狂的招抚吴三桂的时候,山海关的得失对于大顺政权和大清政权的未来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顺得则自此中原大定,可以安邦定国后南下湖广,北征辽东。如大清得山海关,则中原门户大开,进出无阻,八旗军便可袭定天下。

而吴三桂这一方,他与他的关宁铁骑一直追随蓟辽督师袁崇焕,在宁远与山海关和八旗军血战。袁崇焕含冤被磔后,吴三桂成为大明拒清于关外的中流砥柱,崇祯曾亲自赐宴,并赏他佩尚方宝剑,加封平西伯(吴三桂爵前平西二字由明而来),他率军回京勤王以抵抗顺军,到达玉田之时,得知国破君亡,吴三桂便率军返回山海关。开始投机于顺清之间,准备待价而沽,想用山海关和数万关宁铁骑为自己谋得更高的政治地位。

进京后的李自成命明朝降将唐通(先降顺,后降清,被列入《贰臣传》)率军八千赴山海关招降吴三桂,二人相见后唐通说李自成如何的礼贤下士,如何的对吴三桂殷切盼望,并转交李自成书信,信中言明希望吴三桂归顺,并将为吴三桂父子封侯,而吴三桂此时也的确有降顺之意。毕竟老爹和美妾,亲友和故土都在关内,接到唐通带来李自成的招降信后起身回京准备拜见李自成,他率军行至永平(今卢龙)西沙河驿时突然遇到由京城逃出家眷,从他们的口中得知小妾被人霸占,老爹被人囚禁的消息后,冲冠一怒(不用怒发冲冠,他估计气的能直接把头发都得薅下来)。立即调转行军路线,大军返回山海关驻守。

刘宗敏这种丝毫没有政治头脑,下半身比上半身还聪明的丧彪,估计打死他也想不到,李自成辛辛苦苦,九死一生打下的大顺江山,就被他裤腰带这么一松给断送了。回到山海关的吴三桂立刻斩杀顺使,翻出了当年由祖大寿转来的皇太极所写的亲笔回信,信中字字映入他已经爆满血丝的双眼:“尔遣使遗尔舅祖(祖大寿)总兵书,朕已洞悉。将军之心,犹豫未决。朕恐将军失次机会,殊可惜耳---皇太极”。

没得选了,山海关孤城一座,此时的吴三桂心中只有也只能降清这一条出路了。而此刻大清摄政睿亲王多尔衮也敏锐的抓住了机会,在得到北京被农民军攻破的战报后,“急聚兵马而行”,大军直发山海关。而这时李自成也收到劝降使者被斩,多尔衮大军叩关的消息,已知吴三桂已无归降之意。便兵分三路,一路“勇将”刘宗敏率军十万(一说6万)于四月十三日启程前往山海关攻城,为防止吴三桂突然降清,还押着吴镶和明皇子朱慈烺同往。另一路命降将唐通率两万兵提前截断吴三桂与清军的联系通道,在山海关西侧九门口长城外一片石住防。随后李自成本人则率主力布阵于石河(今秦皇岛燕塞湖水库)。吴三桂一看这回要完犊子了,赶紧派出使者向清军求援,使者递交了吴三桂的亲笔书信,上写:“如清予援,则裂土以酬”。想想也可乐,还还裂什么土啊,就剩下一座山海关了,这不就是献关的意思嘛。但他在书中只言明裂土而没有降清之语。

多尔衮此时知道吴三桂的囧境,心里九成在想:“傻哥们儿,爹让人家绑了,小老婆被人家夺了,有家你回不去,无国你往哪投。这时候你还死鸭子嘴硬,真XX服了你了。”于是多尔衮就回复吴三桂了一句话:“I known,good luck”,多尔衮虽回复的轻巧,但实际上他极为重视山海关的得失,他马上召开了常务贝勒和将领会议,并致书于盛京文武一起研究。四月二十一日在火速行军二百多里后,大军行至距离山海关外十里扎营,刘宗敏的一路人马这时也已经杀到了山海关的另一面,战马的嘶嚎,兵甲的碰撞,大炮的怒吼,顺军攻城的声音,多尔衮是听的一清二楚。

吴三桂开始扛不住了,他之前怎么也不会想到,大明山海关的最后一场生死战会是从关里边打过来的,面对李自成咄咄逼人的攻势,山海关的罗城翼城相继失守。吴三桂急令亲兵杀出重围找多尔衮求助,并同意献上山海关降清。而多尔衮此刻也在等待着最佳的进攻机会,在他的眼里,这两家一个叫鹬,一个叫蚌,自己才是那个高明的渔夫。

眼见两家打的是浑身是血,口吐白沫之后,多尔衮也怕山海关真的落到顺军的手里,命令八旗骑兵火速冲向山海关,并在一片石击败了唐通的军队,四月二十二日清晨,清军进至离山海关城仅二里的再次扎营列阵。这边的吴三桂实在是扛不住了,便亲率数名铁骑亲兵飞奔至关城外的威远堡清军营垒,跪降于多尔衮。

多尔衮也够气人的,不慌不忙的给吴三桂沏好茶泡好水,并温柔对吴三桂说:“将军劳苦功高啊,劳苦功高!啊,这个,这个献关顺清此乃第一大功啊,呵呵,呵呵。”吴三桂一看多尔衮慢慢悠悠的这么干耗着,他索性把茶杯一摔,牙关一咬狠狠的说到:“如果清军不助战,我也不回山海关了,你就在这把我砍了吧,李自成攻克山海关后,你们就该回哪儿回哪儿,等着有一天他率军收拾你们吧!多尔衮看吴三桂是真的歇斯底里了,这次绝对不会再有诈,他赶紧安抚吴三桂,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主持为吴三桂剃发,还许诺将皇太极女儿建宁公主嫁给他的儿子吴应熊。吴三桂被多尔衮这一波神操作雷的是恍如隔世,久久才缓过神来。

多尔衮立刻下令升帐,并命英郡王阿济格、多铎率劲旅八万,分别从山海关的南水门、北水门、关中门杀入关内,令吴三桂部系以白布为号,担任前锋。多尔衮则亲临欢喜岭的威远台上观战。

大顺军因攻坚一昼夜未能夺关,李自成大军见清军突然杀出,便下令改攻城为野战,把攻城的兵力撤回,他与刘宗敏汇兵一处,(前天防守一片石的唐通一部已被清军击溃,一片石之战是广义上的地名)自角山至渤海投入全部兵力,摆成一字长蛇阵,成决战架势,企图围歼关宁军和清兵。 多尔衮则以吴三桂部为右翼迎战,重兵则列阵于渤海之滨。紧盯着顺军阵尾薄弱处,待机出击,并命各将不得擅自投入战斗。

大顺军也琢磨不透远远列阵的清军不出战到底是什么意图,心里想:难道清军是来看热闹的?不不,是来打酱油的。嗨,不管那么多了。开干吧。顺军开始全力向吴三桂的关宁军袭来,反复来回冲杀。吴三桂望见海滨高地上集结列阵的清军,杀红了眼他真是感慨万千,他明白此时多尔衮就是让他耗尽仅存的战力和资本,这样最后不管是李自成还是吴三桂都会是输家,而胜利者只能是多尔衮。

李自成的大顺军把吴三桂关宁铁骑团团围住,从清晨血战至中午,双方士兵刀砍折了就用拳头用牙,最后赤膊的抱在一起双双毙命。大顺军也不顾伤亡,一心就要把吴三桂的关宁军给咬死。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也展现出了自身强大的战斗力,以一敌众,敌人围上来他们就杀回去,双方最后都到了极限的临界点。就在这时,历史冥冥中注定的那场邪风刮了起来,狂风带动飞沙走石,一时分不清敌我,多尔衮见战机突至,急令阿济格、多铎各率2万精骑,乘风势、挥白旗,直冲大顺军。万马奔腾,飞矢如蝗,大风瞬间又在它该停的时候停了下来,疲惫之极的大顺军刚揉开被沙子迷住的眼睛,就见清军八旗骤至,已到面前,因为猝不及防,阵脚大乱,伤亡惨重。四月二十二日下午三点,李自成的大顺军开始溃败,先锋大将刘宗敏中箭受伤,大顺军死者数万 。

此刻李自成正在小岗山上督战,见清兵执白旗杀出,人马开始溃败,自知败局已定,急令余部且战且向永平方向撤退。一场生死之战下来,浑身是血吴三桂算是赌赢了,他本以为清军会让他拼到最后一个人,那怕再多消耗那么一丁点李自成的大顺军实力,他的关宁铁骑也被打残了,横七竖八的倒卧在血泊中。他单手拄着崩刃的残刀背对着血色残阳跪倒在大清和硕睿亲王多尔衮的面前,血汗泪一股脑的流了下来。多尔衮扶起吴三桂,拍了拍他的肩膀,为他披上了象征王爵的大清四爪蟒袍,从此大明再也没有山海关总兵守城驻边的平西伯,大清却多了一位凶狠善战的平西王吴三桂。随后多尔衮命他作先导,一路追杀李自成,招降各路军民,并直扑北京城。

当清军追至范家店(秦皇岛海港区),李自成最终杀了吴三桂的吴镶以泄忿,并将他的首级悬挂在高竿上示众,回到北京城后又杀了吴家上下老少三十八口。山海关大战七日后,在牛金星为他仓促布置的典礼上,李自成在紫禁城武英殿登基称帝,年号依旧是永昌。他吃了他在京城的最后一顿“美味”--猪肉大葱馅儿的饺子后,于次日(四月三十日),黯然离开北京,开始向西安撤退。离他趾高气昂的进京前后仅仅四十二天,而这四十二天传说他吃了四十二天的饺子,没办法,他的目光和格局离一个真正的帝王还差的太远。

李自成的撤退让北京成为不设防的城市。讽刺的是,当年皇太极和多尔衮的八旗大军偷袭北京,被袁崇焕,祖大寿率关宁军拼死所拒。而这一次多尔衮率领大军在吴三桂的关宁军带领下,几乎是兵不血刃,哼着二人转,在明朝旧臣士绅的迎候下进的北京城。这一天是大明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大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农历甲申年五月二日。

多尔衮的办公室就设在李自成登基的紫禁城武英殿,但是李自成走的时候把这里几乎变成了“危房”。多尔衮迅速调整了工作模式,由军事统帅转为安邦宰相,他下令安抚京城百姓,一切依照旧例,暂不实行剃发易服,并以帝王之礼祭祀崇祯皇帝,厚葬朱由检的“赐死”的后妃公主。六月多尔衮及诸王、贝勒、贝子、大臣等定议迁都燕京,遣辅国公屯齐喀、和托、固山额真何洛会前往盛京恭迎顺治帝,孝庄太后,率诸王公贝勒前往北京,迁明太祖神位于历代帝王庙,铸各官印兼用国书。

在都城应是北京还是继续留在盛京的问题上也是朝中分歧严重,多尔衮的同母之兄阿济格主张,派亲王率偏师留下来镇守北京,大军还师沈阳(盛京),或者退保山海关,这样可无后患。对于这样一个直接关系到清朝命运的重大战略问题,多尔衮态度非常坚定,他说:“既得北京,当即迁都,以图进取,统一中国。”清王朝把统治中心从关外转移到关内,在统一全国的道路上迈进了大步。

七八两个月,他又定历法,祭陵庙,制补服,护明陵,修禁城。九月迎顺治帝驾临京师,多尔衮率诸王、贝勒、贝子、文武群臣于通州行宫朝见顺治帝。顺治帝自正阳门入宫,初定郊庙乐章。奉安太祖武皇帝、孝慈高皇后、太宗文皇帝神位于太庙。十月顺治帝亲诣南郊告祭天地,遣官告祭太庙、社稷。顺治帝以睿亲王多尔衮功劳最高,命礼部建碑永赞。

之后为皇太极(太宗)上尊谥,在亲自告祭宗庙、社稷之后,顺治帝御驾皇极门(后改称太和门),举行了大清入关后的第一次登极典礼,颁诏并大赦天下。加封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为信义辅政王,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为和硕英亲王,多罗豫郡王多铎为和硕豫亲王,复封豪格(之前因罪削爵)为和硕肃亲王。定诸王、贝勒、贝子岁俸。定摄政王及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冠服宫室之制。定皇帝卤簿仪仗。仿照盛京清宁宫之制,定坤宁宫祭萨满礼。定朝会乐章。定赐宴群臣朝贺大典,内监不得列席。赏赐立功的八旗及蒙古将士,并首次驾临天坛圜丘,行祭天大礼,宣布大清代明而御天下。

此时多尔衮名声大震,一时“关内关外咸知有睿王一人”,他的政绩实在因篇幅所限,咱们不能一一列举,总体来说清朝入关到顺治七年(1650)福临亲政,这中间的7年,雄才大略的多尔衮实际掌握国家的军政大权。在他的指挥下清军兵锋所至,势如破竹,迅速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他摄政7年,主要有五大政绩:

首先就是前边所讲的率军入关,定鼎燕京,迎圣驾而统百官,为大清制定了礼法制度和治国的方针方略。

第二件,崇祯自缢后,北京虽然陷落,但明南京六部具在,体系完备,朱由崧在南京被拥为帝,年号弘光。朱由崧为了继护风雨飘摇中的小朝廷,派使臣北上北京,与清朝议和,以割地、纳银为条件,请求清军不要南下,企图仿照金宋之例,划江而治,多尔衮却坚定表示,对“割地纳银”不感兴趣,他在致史可法的书信中说:“今若拥号称帝,便是天有二日,俨为劲敌。”他所定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横扫南疆,统一中国。不管多尔衮的主观意愿如何,他的坚定态度,使中国避免再一次出现南北分裂割据混战的局面。

第三件事,免除三饷,兴利除弊。明末统治者为了辽东用兵和镇压农民赶义,实行三饷(即“辽饷”、“剿饷”和“练饷”)加派,大大超过正常的赋税。三饷之外,还有各种私派,以致民不聊生,官逼民反。多尔衮进入北京后,宣布自顺治元年起,凡正额以外,一切加派,尽行蠲免。这项措施,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并成为清朝统治着长期实行的“轻徭薄赋”政策的开端(清朝田亩永不加赋)。

第四件,依仿明制,重用汉人。多尔衮认为“古来定天下者,必以网罗贤才为要图”,清朝入关,百废待兴,非汉人不能治理中原地区。在国家的军政大事上,他倚重汉官范文程,洪承畴,冯铨等人,在他们的谋划下,清朝制度基本沿用明朝。这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清承明制”。此外,为了化解满汉矛盾,多尔衮大力宣传满汉一体,鼓励满汉通婚。福临选汉官女为六宫嫔妃,恪妃就是其中之一,她是深州人,吏部侍郎石申的女儿,并居永寿宫。在皇帝的表率下,鼓励满汉官民互相婚娶。在当时满汉矛盾的激化,归根结底是因为满族贵族对汉族实施的一系列民族压迫政策,这不是仅凭鼓励通婚就能够缓和的。但多尔衮执政前期提出“满汉一家”的思想,在当时还是难能可贵的。

第五件,平反冤狱,化解矛盾。努尔哈赤皇太极统治时代,由于内部争权夺势,一些宗室贵族被囚禁、处死,子孙弟侄受到株连。几十年中,积怨越来越深,涣散了皇族內部的凝聚力,削弱了实际的统治效力。清朝定鼎北京后,国家百废待兴,迫切需要皇族成员的同心同德。多尔衮敢于平反父兄铸成的冤狱,通过启用被削爵者子孙并恢复其宗籍的办法,化解原有的矛盾。

在皇族内部,积怨最深的莫过于努尔哈赤与舒尔哈齐两家。从努尔哈赤杀死弟弟舒尔哈齐,到皇太极囚死其堂兄阿敏,在同室操戈的表象背后,是一个家庭把另个家庭彻底踩在脚下。皇太极清算并没就此罢休。崇德四年(1639),皇太极重提当年阿敏对己不敬、欲占朝鲜分立的往事,下令削除阿敏第三子固尔玛珲的爵位,黜去宗籍,同时被黜的还有他的弟弟恭阿。

多尔衮摄政后,首先恢复了舒尔哈齐诸孙的宗籍。固尔玛珲复封辅国公,因家贫又赏银三千两,晋升固山贝子。其弟恭阿封镇国公。这为舒尔哈齐的平反开了一个好头。顺治十年(1653),舒尔哈齐在死后43年终于被重新恢复荣誉,追封和硕庄亲王。

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被赐死后,子孙一蹶不振。崇德七年(1642),褚英的孙子杜尔詁丶穆尔酤、特尔詁因“心怀怨望”的罪名,被皇太极革去公爵,黜宗室籍,幼子萨弼也受株连。多尔衮使杜尔詁兄弟重入宗籍,并恢复封爵。杜尔詁后晋封多罗贝勒,穆尔酤丶特尔贴、萨弼晋为固山贝子。代善的儿子瓦克达因事被废宗籍,多尔衮也恢复了他的宗籍,代善的孙子阿达礼因谋立多尔衮为帝被诛,其弟勒克德浑(详见前文,大清顺承郡王系)受到牵连,被削去宗籍,废为庶人。多尔衮恢复了他的宗籍,封为贝勒。勒克德浑后以军功晋封顺承郡王,后世“世袭罔替”。

多尔衮摄政期间,为这些身败名裂的贵族子孙恢复宗籍,封给爵位,孤立了潜在的对手,也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褚英的儿子敬谨亲王尼堪,代善的儿子巽亲王满达海,阿巴泰的儿子端重郡王博洛,舒尔哈齐孙子巩阿岱,锡翰等人都成为多尔衮的亲信,并不因为他们都是生性谄媚的小人。巩阿岱,锡翰对多尔衮言听计从,最为忠诚,后来还因多尔衮“谋逆”一案被诛杀。

但是由于刚愎自负的秉性,多尔衮在为宗室众人反昭雪的同时,也公报私仇在政治上诛除异己,又在皇族內部引发出新的矛盾,制造出新的冤狱。

这里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对肃亲王豪格的迫害上。多尔衮与豪格争位一事虽以双方妥协解决,但多尔衮对豪格一值存有戒心,想方设法削弱他的势力。在顺治元年(1644)三月,多尔衮就以豪格“图谋不轨”,削去他的王爵,夺所属七牛录人员,罚银五千两,废为庶人,但豪格仍有很大势力,无法彻底排除。因大清定鼎北京,论功行赏,又恢复了他的王爵。顺治三年,多尔衮派豪格为靖远大将军,统兵往四川镇压张献忠大西军。五年,豪格凯旋回京,并没有预先想到的盛大欢迎仪式,反而因“包庇部属,冒领军功”等旁杂之罪,将他囚禁,没收全部财产。豪格忧愤填膺,数日后死在狱中。

接着,多尔衮兴起大狱,对反对过自己的开国功臣及其子弟横加迫害。历史上的专制统治者,总是在重蹈冤冤相报的覆辙。一面在为前辈君主制造的旧冤狱平反,一面又在诛除异己的过程中制造新的冤狱,即使而多尔衮也不例外。多尔衮主持朝政7年,功绩显赫,但同时也铸就了三大弊政:

第一件,强迫汉族剃发易服。多尔衮颁布“剃发易服”命,强迫汉人剃发,改从满族发式,作为降清的重要标志。同时,规定汉人必须着满式衣冠。当时有一个说法,叫做“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就是男子把头发剃掉,就留下后脑勺如制钱般大小的一撮头发,被称为“金钱鼠尾”,后世被国人和外夷称为“猪尾巴”。强迫剃发易服,是对汉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等传统习俗的严重破坏,必然引起强烈的反抗。

朝鲜《李朝实录》记载:“入关之初,严禁杀掠,故中原人士无不悦服。及有剃头之举,民皆愤怒。”江南等地汉民的反抗尤其强烈,遭到清军的残酷屠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全部是清军南下后烧杀抢掠,剃发易服的罪证。

第二件,京畿地区,占房圈地。清朝定都北京,大批满族官民随同迁入关内,分布在北京及京畿地区。为了解决他们的生计多尔衮下今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把北京內城的几十万汉民强迫迁往外城(南城),腾空内城安置清朝皇室和八旗官兵。汉人搬迁时虽然给一点搬家费但根本不够买房置地。许多汉民倾家荡产,或流离失所。另一件事,就是在京畿地区跑马占地。清廷派出官员,骑在马上拉开户部发给的绳索,纵马圈占百姓良田,俗称“跑马占地”。名义上是圈占无主荒田,分给王公贵族和八旗官兵,实际上是把汉人农民的大量土地无偿占有。

第三件,强逼徭役,迫民为奴。清朝王公旗人富户并不从事农业生产,他们在圈占的田地上设立农庄,因为缺少劳力,便实行逼民“投充”的政策,招收农民供其役使许多汉人不愿离开故土,或经济破产,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纷纷投靠到八旗名下,充当奴仆。他们的处境非常悲惨,人还不如畜生的命贵,又引发大批逃亡问题。多尔衮又制定了严禁奴仆逃亡的法律,规定:抓获逃人,鞭一百,归还原主;隐匿者正法,家产没收,左邻右舍各鞭一百,流放边远。这种肆意连坐、刑罚过重的做法在社会上产生了严重恶果,与前期多尔衮“满汉一家”的思想是南辕北辙。

多尔衮的前期的五功被后期的三过所抹杀,如果是多尔衮为大清建立了一统中原之功,为满洲帝国的皇权驾驭中国历史的一个时代而言,多尔衮是伟大的王者。但如果对于广大的汉民百姓和他的政治对手来说,他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刽子手。本正在不断前进的华夏文明车轮生生的在多尔衮的时代被猛打了方向盘,又回到了半封建半奴隶制社会。

除了他的功过得失之外,他的个人感情和猝然离世同样是一个历史之谜,由于他的刚愎自用,大权一统。身故之后也遭到了大规模的清算,后世也遭受了连累。

本想这一篇就写完多尔衮的睿王系,但是发现越写越多,一发不可收拾。多尔衮不同于其他铁帽子王,他对大清的功业之大,身前身后留下的谜团之多绝非一般铁帽子王可比,在下一篇中咱们在谈谈他的丰富情感之谜和身亡之谜,以及死后被清算及后世复为和硕睿亲王的情况。

谢谢大家阅读,欢迎大家关注

参考资料

《清史稿》

《清初诸王列传》

《正说明朝十二王》

《清宗室系列》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尔衮断然拒绝屠城而毅然决定迁都
多尔滚
爱新觉罗·多尔衮(2)
1644年,打开山海关大门的居然是两个女人?
清初」多尔衮执政时多铎是如何成为二号人物的?
一场大战,三支军队,改写了中国接下来数百年的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