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139、西汉王朝“安乐死”,乃百姓之幸

王莽由一位谦谦君子,变成了执政大臣,执政时间长了,自然会滋生野心,这符合人性的一般规律。人的欲望是逐步提高的,总是好了还想好,没有止境。王莽的篡位,大体上经历了四步走,先做安汉公,后为“宰衡”,再当假皇帝,最后成了真皇帝。历时二百一十年的西汉王朝,没有经历战争和流血,而是在平静中安乐地消亡了。

《王莽传》记载,王莽执掌大权以后,开始报复傅氏丁氏家族,把他们家族的人全部罢官,赶回原籍。取消了傅太后“皇太太后”的尊号,并要挖掘她的陵墓改建。王政君有点不忍心,王莽却认为不符合礼制,坚持把傅太后的陵墓改小了。

王莽大权在握,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凡是依附顺从他的,都得到提拔重用;凡是反对怨恨他的,都被罢官或杀害。王莽倒没有过多地重用王氏家族的人,因为王氏家族中没有几个贤人。王莽的叔叔王立,贪财昏庸,王莽怕他在朝中坏事,就说服王政君,让王立回他的封地去了。

由于王莽既有贤名,又有手段,他身边很快聚集了一批心腹亲信。这些亲信,不局限于王姓,姓甄的、姓孙的、姓刘的、姓崔的、姓陈的,姓什么的都有。这些亲信,都敬佩王莽,唯王莽马首是瞻,只要王莽略为示意,他们就能领会,秉承他的意思去办。

王莽执政两年后,示意让塞外蛮夷进献白毛雉鸡。大臣们纷纷上奏王政君,说获得白雉鸡,是祥瑞征兆。古代周公辅佐成王,安定天下,就获得过白雉鸡;如今王莽安定汉室,稳定国家,有周公那样的大功。相隔千年,符命相同,这是天意,建议封王莽为安汉公,增加封户。王莽假意推辞,并上书表彰孔光、王舜、甄丰、甄邯的功劳,要求授予他们“四辅”的职位,共同处理朝政。

王政君同意了,封王莽为安汉公,孔光等四人为“四辅”。王莽经过再三推让,接受了安汉公的称号,但坚决辞掉了增加给他的二万八千户的封户,说等到天下百姓都富裕了,他才接受封户。看来,王莽并不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更不看重钱财。

此后,王莽就以安汉公的身份,带领“四辅”共同执政。四辅中的孔光,曾经两次担任汉哀帝的丞相,威望很高,王莽对他很尊重;王舜,是王莽的堂弟,为人正直严肃;甄丰,性情直爽,为人刚强,后来与王莽闹翻;甄邯,是甄丰的弟弟,也是孔光的女婿。四个人口碑都很好,这个领导班子,当时还是能够服众的。

王莽被封为安汉公之后,不仅坚决辞掉了给他增加的封户,反而拿出银钱一百万,献出田地三十顷,用来救济贫穷百姓。王莽一带头,群臣纷纷紧跟,有二百三十多名官员捐钱捐地。王莽还建议王政君带头过俭朴的生活,在朝廷形成了勤俭节约的好风气。每遇灾荒,王莽只吃素食,不食酒肉。

王莽执政不久,不幸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和蝗灾,许多百姓流离失所。王莽组织全国财力实施救济,减免租税,抚恤灾民。同时,各地建房安置流民,长安城中也建了一千多套房屋,连皇家的呼池苑,也腾出来安置灾民。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终于度过了灾荒危机。王莽还是能为老百姓办实事的。

汉平帝登基三年之后,在群臣奏请下,王莽把长女王嬿嫁给了汉平帝,成为孝平皇后。按照惯例,朝廷聘皇后的彩礼是银钱二万万。王莽一再推辞,只接受了四千万,但一转手,就把其中的三千三百万送给了别人,自己只留下了七百万。王政君觉得,这比姬妾的聘礼还少,下令增加二千三百万,凑成了三千万。可是,王莽又把其中的一千万,分给了九族中的贫苦人家,王莽并不看重金钱。

王莽重视教育,兴建明堂、太学和天文台等,给太学生修建宿舍一万余间。同时,在太学开设《乐经》课,增加博士名额,每一种经书,各有五人讲授。另外,收集天下各类书籍,编汇《汉语典》、《医典》、《文学典》等重要典籍。收罗天下各类人才,来的人前后数以千计。王莽还修建市场和常满仓,规模都很大。这些措施,对于推动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王莽为了独揽朝政,将汉平帝母亲卫氏一族,封到中山国,不准他们回京城。王莽的长子王宇,担心汉平帝日后会怨恨报复,极力反对此事,但王莽不听。

王宇和老师吴章、内弟吕宽等人想了个馊主意,把狗血洒在王莽门口,造成异像,想用迷信的办法,使王莽改变主意。不料,王莽识破了他们的计谋,逮捕王宇等人,借机诬陷诛杀了卫氏一族,牵连数百人。

王宇见弄巧成拙,造成严重后果,便在狱中自杀了。王莽党羽把此事说成是王莽“大义灭亲”的壮举,写成赞颂文章,当作《孝经》一样教导世人,广泛流传。

王莽为了推行教化,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他穿粗制的衣服,坐简陋的车子,驾车用的是劣马。他的随从都穿麻布衣服,喂马不用谷物,饮食的费用,不超过平民百姓。他家中的食物,都是当天用完,从无剩余。王莽不断捐献田地和钱财,耗尽原来的家产。王公列侯和朝中官吏纷纷响应,有的捐钱,有的献地,赈济穷人。王莽严于律己的做法,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有几人能够做得到?

《王莽传》记载了大量这样的细节,虽然说他是伪装的,但使人感到,指责王莽是“伪君子”,明显是苍白无力的,王莽应该是一位真君子。

王莽的做法,得到天下人好评,特别是儒生们,纷纷写文章赞扬。有个儒生叫张竦,是西汉名臣张敞的孙子,博学多才,声望很高。他起草了一份篇幅很长的奏章,从安邦定国、推行仁爱、遵行礼制、谦恭刚毅、礼贤下士、崇尚节俭等十二个方面,全方位地赞颂王莽,而且有根有据。最后结论说,王莽的德政,是过去统治者很少有的,就是夏禹、后稷也难以做到。《王莽传》几乎全文记载了这篇奏书,好像是为王莽歌功颂德似的。

与此同时,全国官吏和平民百姓,纷纷上书朝廷,赞扬王莽,要求对他加封重赏,上书人数共计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王莽传》记载得如此详细,说明是有史料依据的。这么多人上书,不排除是王莽授意操纵的。但笔者认为,即便是操纵的,也相当不容易,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反映了民意。

鉴于民意如此大盛,公卿大夫和朝廷官员共九百零二人,联名上书,要求封王莽为“宰衡”,赏赐九锡礼仪。因为伊尹叫阿衡,周公为太宰,把二人名号合在一起,称为“宰衡”,显示王莽功绩大于伊尹和周公。“宰衡”位于三公之上,王莽距离当皇帝,只有一步之遥了。此时王莽四十九岁。

第二年,汉平帝病死,只有十四岁。不少人说汉平帝是被王莽害死的,《汉书》没有丝毫这方面的意思,却记载汉平帝经常有病,“每次发病,气往上涌,不能言语”。《王莽传》还记载说,王莽对汉平帝患病十分担忧,他写了策书,佩戴玉璧,捧着玉圭,表示愿意用自己的性命代替汉平帝。这是古代的一种迷信做法,今天看是无所谓的事,但在崇尚迷信的古代,很少有人敢这样做,历史上也只有周公做过一次。

汉平帝死后不久,反对王莽的人就宣扬汉平帝是被王莽毒死的,绿林赤眉起义的时候,更是把此事做为王莽的一大罪状,在社会上流传很广。如果汉平帝确实是被王莽毒死的,《汉书》是不会替他掩饰的。

过了六百年之后,唐代史学家颜师古,说王莽趁着过腊八节的机会,向汉平帝进献椒酒,在酒中下毒,毒死了汉平帝,说得有鼻子有眼。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采用了这一说法。所以,汉平帝之死,至今众说纷纭。依笔者看来,王莽毒死汉平帝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汉平帝尚未成年,还没有对他构成威胁,没有必要过早下手。

这个时候,汉元帝的子孙已经全部死掉,只有从汉宣帝的后代中寻找继承人了,那范围就大了。汉宣帝的曾孙,活着的就有四十八人,都已年长,玄孙就更多了。

王莽觉得年长的不易控制,借口兄弟平辈之间不能继承帝位,特意在玄孙中,挑了个最小的刘婴,只有两岁。《汉书》在王莽立九岁的汉平帝时,未作评论,而这次立两岁的幼帝刘婴,则直接点明了王莽有篡位野心,这应该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汉平帝死后不久,武功县从地下挖出一块白石头,上面有朱红色的一行字,写着“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王莽让大臣去禀告王政君。王政君很生气,一语道破玄机,说:“这是骗人的,不可当真!”群臣们说:“安汉公没有别的想法,不过是想代行皇帝职权,好让天下人服从罢了。”王政君只好同意,让王莽做了“假皇帝”。

这个时候,王莽篡位野心已经暴露无遗,引起了刘氏宗族和一些人的反对。安众侯刘崇首先发难,但他只纠集了百余人,刚一发动就失败了。第二年,东郡太守翟义起兵,拥立刘信为皇帝,王莽派兵把他灭了。平息了叛乱,王莽的统治更加巩固。于是,他当了两年“假皇帝”以后,觉得不过瘾,便谋划起当真皇帝来了。

王莽已经控制了整个朝廷,登基称帝并非难事,只不过需要造造舆论,显得符合天命罢了。一方面,王莽授意儒生们大做文章,宣扬汉朝气数已尽,应当改朝换代了;另一方面,不断制造奇异怪象,显示王莽是真命天子。做好这些功课,王莽就要顺应天命,登上皇位了。

公元8年的一天,有个叫哀章的人,做了一个铜柜子,贴上两张题签,一张写着“天帝行玺金匮图”,另一张写着“炎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哀章趁着黄昏,穿着黄衣,把铜柜送到高帝刘邦的庙中。做这一些的用意是说,天神命令刘邦,把汉朝江山禅让给王莽。

第二天,王莽来到高帝庙,接受了代表禅让的铜柜,戴上皇冠,宣布去掉汉朝名号,定国号为新,称为新朝。二百多年的西汉王朝,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此时王莽五十四岁。

从《汉书》记载来看,王莽接受的皇位,不是那个幼帝刘婴的“禅让”,而是直接接受了刘邦的“禅让”,而且是天神所命,这自然权威性就大了。但不管怎么做,都是事先安排好的。

王莽当了皇帝,自己不敢去见姑姑,派人去向王政君索要传国玉玺。看来,皇帝玺绶始终都在王政君手里攥着,但又有什么用呢?此时的王政君,已有八十高龄,管不住自己的侄子了。她一边哭泣,一边怒骂,说王莽忘恩负义,猪狗不如。王政君愤怒地把玉玺扔到地上,摔坏了一个角。

几年以后,王政君寿终正寝,享年八十五岁,与汉元帝合葬于渭陵。不知道她在地下见了汉元帝,应该说些什么?

其实,王政君没有必要内疚。王莽篡汉,根本原因是西汉王朝自身腐朽造成的。王莽的所作所为,不是比汉成帝、汉哀帝都好得多吗?所以,即便没有王莽,也可能会有张莽、李莽。由于其自身腐烂,西汉王朝非灭亡不可!这样没有流血的“安乐死”,倒是天下百姓的一大幸事。

王莽是胸怀大志之人,他当了皇帝以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企图建立一个理想社会。那么,王莽的改革会成功吗?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请看《新视角读(汉书)》之八十,王莽改革“乌托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外戚传(十四)
西汉历代帝皇(十一):无力回天的亡国之君汉平帝刘衎
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
皇帝的自述14:我是汉平帝
汉平帝是被王莽毒死的吗?│346
王莽篡汉之路:位极人臣,一步之遥——王莽揭秘(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